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园林和经济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其育苗方法通常采用常规露地扦插繁殖,扦插成活率低,繁殖速度慢。通过多年采用塑料薄膜小拱棚覆盖全封闭育苗,繁殖速度快,成苗率高,省工、省水效果明显。详细介绍桂花全封闭扦插育苗的苗床准备、荫棚搭建、插穗采集与剪取、扦插方法、搭小拱棚全封闭覆盖以及扦插以后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来对枸骨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和实际操作应用,从而总结出一套枸骨行之有效的扦插繁殖技术。通过搭建荫棚、小拱棚及枝条采集处理、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枸骨成活率均稳定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王海星  吴爱月 《蔬菜》2010,(2):10-13
<正>大棚早春茬西瓜采用"三膜一苫"的覆盖保温方式,即大拱棚里套小拱棚,小拱棚内覆盖地膜,小拱棚外覆盖草苫,可比露地西瓜早上市60多d。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翟胜祥 《蔬菜》2010,(12):18-20
<正>枣庄市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近10年来,利用钢架大拱棚(竹木结构大拱棚)+中拱棚(小拱棚)+地膜栽培方式(俗称"三膜覆盖")栽培早春马铃薯,面积逐年增加,设施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广  相似文献   

5.
<正>小拱棚加地膜双层覆盖是目前各地普遍推广应用的早熟栽培方式。它把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综合起来,在早春低温天气条件下,能比地膜或小拱棚单膜覆盖更早熟、增产,而且成本较低,管理方便。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三膜覆盖(即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拱棚三层覆盖)大垄双行栽培是一种新型高产栽培模式,产品可比双膜覆盖栽培的提早上市7~10天,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三膜覆盖(即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拱棚三层覆盖)大垄双行栽培是一种新型高产栽培模式,产品可比双膜覆盖栽培的提早上市7~10天,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草莓休眠期间,对地膜覆盖栽培的草莓分别于1月5日、1月20日、2月4日加盖小拱棚,其结果表明:(1)覆盖小拱棚明显地提早成熟期,增加早期产量。(2)以1月20日左右覆盖较为适宜。(3)大叶鸡冠品种适宜于地膜覆盖栽培,但不适宜加盖小拱棚。(4) 用2m宽的地膜作小拱棚覆盖材料可降低生产成本,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嫩枝扦插以生长期带叶半木质新稍作为繁殖材料,主要用于苹果砧木、樱桃砧木、温桲等果树砧木苗的繁殖。嫩枝扦插的成活率受扦插时期、基质、环境温湿度、插穗的状况、生根素种类及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复合影响。1扦插时期及对温湿度要求根据枝条木质化程度,5~9月间均可进行。易生根的品种,利用大棚或小拱棚覆盖保温插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樱桃砧木(大青叶),用硬枝扦插法,分2个不同的时间段:休眠后期(元旦前后)和芽萌动期进行扦插对比试验,通过3种试剂:生根粉(ABT-1号200毫克/升)、萘乙酸(200毫克/升)和清水(对照)的处理试验,找出最好的扦插试剂。采用3种相同的扦插环境:大棚套小拱棚、大棚、露地扣小拱棚进行扦插对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黑果枸杞拱棚扦插快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果枸杞的植物学特征,选择无柱钢管建造塑料拱棚,利用全日照自动喷雾技术,实践总结出西北地区黑果枸杞拱棚嫩枝扦插快繁技术,主要包括苗床准备、灌溉系统设置、插穗的采集、扦插和扦插后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三膜覆盖是指大拱棚+小拱棚+地膜覆盖。如果在小拱棚上加盖2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则夜间保温效果更好。不论采用哪种覆盖方式,大、中拱棚均应在莴笋播种前15~20天建造完毕并扣上棚膜,以利于提高地温。大拱棚的建造标准是:高度1.6米以上,跨度6米以上,每隔1米搭一根拱架;中拱棚的建造标准是:高度1.4~1.5米,跨度4~5米,每隔1米搭一根拱架;小拱棚的建造标准是:高度1.2米左右,跨度1~3米,每隔80厘米插一根竹片拱架。  相似文献   

13.
辣椒采用"三膜两苫"越冬栽培,具有成本低、效益高(667m2净产值达5000元)、易操作等优点."三膜两苫"指大拱棚、小拱棚和定植覆膜及两个小拱棚覆盖草苫,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辣椒采用“三膜两苫”越冬栽培,具有成本低、效益高(667m2净产值达5000元)、易操作等优点。“三膜两苫”指大拱棚、小拱棚和定植覆膜及两个小拱棚覆盖草苫,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大小拱棚的设计1.大拱棚 采用宽6m,长60~80m,高1.6~1.8m的大拱棚较为经济实用。2.小拱棚 大拱棚内套两个小拱棚,小拱棚宽2.2m左右,两棚之间留40cm的走道,两边留60cm放草苫,在不影响揭盖草苫的前提下尽量将棚建高一些,一般在1.2m左右。二、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耐弱光的品种,本地常用品种有苏椒5号、洛椒24号、大果早丰、大果早杂2号等。三、…  相似文献   

15.
 早春茬番茄双层“天膜”覆盖栽培早春茬番茄栽培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是3层或4层覆盖,即大棚内搭小拱棚、小拱棚下盖地膜或在3层覆盖的基础上再在小拱棚上盖草帘。近年来,笔者在大棚内改用双层“天膜”加地膜;或双层“天膜”加小拱棚覆盖技术,明显地提高了棚温,在最...  相似文献   

16.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是目前鸡东县普遍推广应用的适用增温早熟栽培方式.具有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能够更好地创造适宜西瓜生长的小气候,西瓜上市期可比地膜栽培提早15 d以上,而且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可提前和延长结果期,因而增产效果较明显.另外,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设备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7.
广西桂林山区夏季西瓜嫁接苗在嫁接后至成活前的管理过程中采用小拱棚覆盖保湿,存在小拱棚内空间狭窄、不易管理、易出现烧苗现象、影响成活率等问题,将嫁接地点及嫁接后至成活前的管理移至屋檐下或敞亮的室内,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在嫁接苗种植大田后缓苗期间采用稻草覆盖根部,可有效地防止缓苗期间死蔸现象,提高成苗率。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内容:1.小拱棚喷雾法繁殖月季与露天扦插法比较。2.基质比较:田土与河沙。3.细弱枝条能否用小拱棚喷雾法提高成苗率。  相似文献   

19.
西瓜早春小拱棚地膜双覆盖生产技术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瓜菜》2019,(11):94-96
早春小拱棚地膜双覆盖西瓜生产技术是在覆盖地膜的基础上,再加扣小拱棚的栽培形式,技术难度相对低,投资少,易于倒茬,具有提早定植,提前成熟上市的优点。笔者从培育壮苗、定植前的准备、定植、定植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对这项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5层覆盖大拱棚西瓜丰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新兴的种植技术,它利用大拱棚5层覆盖措施及其配套技术,提前育苗移栽,提前采收上市,从而大大提高西瓜的栽培效益.5层覆盖,是指2层大拱棚膜、1层小拱棚膜、1层地膜和1层草苫. 1优良品种选择 用作大拱棚栽培的品种,需要有较强的耐低温、弱光、高湿的能力,即在低温、弱光、高湿的条件下,生长正常、抗病性强、早熟性好、易坐瓜、品质好、产量较高.因此,选用了农欢牌"京欣一号"、农人牌"京欣"2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