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6—2018年以洛阳地区不同牡丹种植地的根腐病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检测分离物的致病性,同时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对具有致病性的分离物进行鉴定,以明确引起洛阳地区牡丹根腐病发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结果表明:从30份根腐病株中共分离获得15株病原分离物,离体致病性检测表明9株分离物具有显著致病性;根据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9株致病分离物为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rDNA-ITS序列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中7株致病分离物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2株致病分离物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因此,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是引发洛阳地区牡丹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2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根腐病的发生,其中茄病镰刀菌为优势致病菌。  相似文献   

2.
番荔枝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防真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荔枝根腐病是番荔枝的严重病害。在广东湛江番荔枝果园中,从病根中分离到了5种不同的真菌菌株,其中有致病力的3种:寄生疫霉(Phytophthoraparasitica)、棕榈疫霉(P.palmivora)、镰刀菌(Fusariumsp.),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强,寄生疫霉次之,棕榈疫霉的致病力较弱。致病力测定表明了以上二3种真菌菌株均有可能为湛江番荔枝根腐病的病原菌。分别以各病原菌为靶标,用对峙培养法,从果园健康番荔枝的根际土壤和果实、叶片筛选到了3个对上述病原物都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经初步鉴定均为木霉菌(Trichodermasp.)。防效测定表明,这些拮抗菌株均有很好的防效,是极具开发潜能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3.
根腐病是为害油梨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世界上所有的油梨种植区都有发生,是制约油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油梨根腐病的病原有:疫霉菌、蜜环菌、焦菌以及丝核菌等,其中疫霉菌为主要病原菌。本文从病原菌发病规律、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以及根腐病的综合防治等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总结油梨根腐病的研究现状,开拓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态平衡管理预防辣椒根腐病和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新立 《中国辣椒》2001,1(1):35-37
辣椒根腐病和疫病均是土传病害,根腐病源菌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和疫病鞭毛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此类有害菌可在土壤中存活6~10a(年),传播渠道是靠施肥、工具、雨水流淌,造成共同的恶果是死秧。  相似文献   

5.
新疆加工辣椒根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制干辣椒根腐病病样为分离对象,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致病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采集根腐病样211个,从中分离获得161个分离物,其中镰刀菌Fusarium spp.121个,占总分离物的75.16%;其它菌40个,占24.84%,说明镰刀菌是新疆加工辣椒的主要致病菌。经致病性测定后,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18SrDNA-ITS、EF-1α和β?tubulin 3个序列分析,将80株有致病性的镰刀菌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其中尖孢镰刀菌57株,占镰刀菌分离物的47.11%;茄病镰刀菌23株,占19.01%。  相似文献   

6.
以采自陕西、甘肃的花椒疫霉病菌为试材,依据病原菌的菌落与繁殖体特征、rDNA-ITS及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研究该病菌的种类与分布,并对花椒疫霉菌拮抗菌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陕西宝鸡地区的疫霉菌菌系Pfs3、Pfs4、Pbjt和Pfs5为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甘肃陇南地区菌系Pcsx、Pwmc、Pwqh、Pwbs3和Pwbs2为多寄主疫霉(Phytophthora multivora ScottJung),从花椒园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对疫霉菌具有拮抗效果的放线菌zy-1,初步鉴定为链霉菌之一种(Streptomyces sp.)。  相似文献   

7.
烟台地区草莓根腐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彦江  张茹琴 《北方园艺》2012,(10):141-144
草莓根腐病是草莓上严重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10年6~7月间,对烟台某草莓种植基地的草莓根腐病进行了调查,并在室内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物有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或疫霉菌(Phytoph-thorasp.),其中尖孢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最为普遍,疫霉菌次之。根据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2020年5-7月采集的甘草根腐病植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甘草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研究了各种培养基、光、pH、温度、碳和氮源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危害新疆甘草生长的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和病原菌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的96株真菌菌株,在科赫式法则中产生了与田间一致的发病症状,明确了新疆根腐病的病原菌是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其最适培养条件为自然pH的PDA培养基接种,置于25~28℃光暗12 h交替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相似文献   

9.
周黎  丁建军  戴志新 《蔬菜》2012,(1):49-52
对10个常用加工番茄品种进行抗根腐病鉴定,未发现抗腐霉菌和疫霉菌的品种,抗镰刀菌根腐病的品种只有红帆。用9种常用杀菌剂对加工番茄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进行室内药剂防治实验,结果表明:7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保佳利可湿性粉剂、绿亨1号(95%恶霉灵)和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非洲菊根腐病发病植株为试材,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引起非洲菊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了分离物对非洲菊的致病性,并通过形态学结合rDNA-ITS和TEF-1α序列的分子系统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期明确非洲菊根腐病的病原菌类型.结果 表明:从典型病根上共分离获得8株菌株,分别为FZJf 1-1、FZJf 1-2、FZJf 1-3、FZJf 2-1、FZJf 2-2、FZJf 2-3、FZJf 3-1和FZJf 3-2;8株菌株均能导致非洲菊幼苗出现典型的叶片枯萎和根腐症状,其中菌株FZJf 1-1和FZJf 1-3致病力最强,接种第3周植株开始发病,其次是菌株FZJf 2-1,接种第5周植株开始发病,其余菌株致病性较弱;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学特征鉴定出6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分别是FZJf 1-1、FZJf 1-2、FZJf 1-3、FZJf 2-1、FZJf 2-3和FZJf 3-2,1株为茄类镰刀菌(F.solani)FZJf 2-2,1株为层出镰刀菌(F.proli feratum) FZJf 3-1,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为优势病原菌,茄类镰刀菌(F.solani)和层出镰刀菌(F.proli.eratum)为弱势病原菌.  相似文献   

11.
凤舞剑  朱强  白耀博  曹丹  陶佩琳 《蔬菜》2021,(12):40-45
为了有效防控草莓根腐病,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徐州地区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分离、纯化后获取了5个真菌菌株,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碱基序列测定结果比对发现:CMGF-1是胶孢炭疽菌或其亚种,CMGF-2和CMGF-3是棒孢拟盘多毛孢或其亚种,CMGF-4和CMGF-5是串珠镰刀菌或其亚种。黑根根腐的致病菌主要是镰刀菌和拟盘多毛孢菌,而红中柱根腐的致病菌是胶孢炭疽菌。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内蒙古西部地区一种新病害——胡萝卜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用胡萝卜片接种、有伤口和无伤口胡萝卜肉质根接种及盆栽接种进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3个菌株F1、F2和F3均表现致病性。经形态学鉴定,F1菌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F2和F3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进一步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病原菌r DNA-ITS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 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鉴定结果和形态学鉴定的结果一致。明确了内蒙古西部地区胡萝卜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为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  相似文献   

13.
根腐病是内蒙古胡萝卜主产区的一种严重病害,为鉴定病原菌和筛选抗病品种,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了病原菌,用肉质根接种法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20个主产区常用品种进行了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胡萝卜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从供试品种中筛选到1个高抗品种(华耐七号),促进了胡萝卜根腐病抗病基因挖掘和抗病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4.
对目前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黄豆、黑豆、豇豆、萝卜、蕹菜、花生、黄秋葵、向日葵等8种芽菜患病植株上的致病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24株细菌菌株和8株真菌菌株;利用真菌ITS和细菌16Sr DNA通用引物,分别对分离得到的细菌和真菌基因组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24株细菌分属8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短稳杆菌属(Empedobacter)、戴尔福特菌属(Delftia)、从毛单孢菌属(Comamonas);24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除果胶杆菌属外,其余都不是典型的植物病原菌;其中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出现在2种或2种以上芽菜上;另外4个属的细菌则只出现在1种芽菜上,呈现出寄主的专化性。8株真菌分属3个属,分别为镰刀菌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根霉属(Rhizopus);其中根霉属和链格孢属的真菌分别只出现在萝卜芽菜和蕹菜芽菜上,其他6种芽菜上分离得到的真菌菌株均属于镰刀菌属。分离菌株回接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能对芽菜造成不同程度的腐烂症状,生产过程中环境微生物污染同样能致芽菜腐烂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鉴定与抗病种质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在山东寿光农户种植番茄的日光温室内采集典型颈腐根腐病症状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radicis-lycopersici)。利用源自秘鲁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基因Frl的共显性标记C2-25,对田间未表现典型颈腐根腐病症状的25份种质材料进行鉴定,鉴定出19份纯合抗病材料,2份杂合抗病材料,4份纯合感病材料,此结果与人工接种病原菌鉴定方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斑叶露兜树茎腐病病原鉴定及植株体内菌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福建建新花卉基地采集表现茎腐症状的斑叶露兜树病株,采用常规方法分离获得10个镰刀菌菌株;经Booth镰刀菌鉴定方法及菌株的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将所鉴定的菌株回接健康斑叶露兜树,可使植株表现茎腐病症状。将斑叶露兜树无症株(AS)与病株(S)分段取样,研究该菌在斑叶露兜树植株体内的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含菌量因植株部位和发病状态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经不同部位取样分析,无症株和病株均表现为茎部含菌量最高,根部次之,叶部最低;在不同发病状态的植株中,病株的含菌量显著高于无症株。  相似文献   

17.
李旭双  陈典  梁誉  王勇 《中国蔬菜》2012,1(20):88-93
以感病的大蒜品系Z-1001鳞茎为材料,经病原菌分离与单孢纯化,获得F、J、H、G 4种纯化菌株。依据病原菌致病性测定,证实F菌株、J菌株为大蒜干腐病主要致病菌株。采用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并结合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F菌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J菌株为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Matsush.)Nirenberg〕,说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cht)和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Matsush.)Nirenberg〕是大蒜干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8.
漯紫薯1号是以烟337为母本、冀薯9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紫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单株结薯数3~4个,结薯整齐集中,商品薯率90%以上,熟食味好,高抗蔓割病、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一般每667m~2鲜薯产量1500~2300kg,薯干产量400~650kg。花青素含量平均为134.9mg·kg~(-1),适宜在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春夏薯区种植,已累计示范推广1300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周期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光周期(L24DO、L14D10和L9D15)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状况、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葫芦幼苗叶面积、茎粗、生长速率、根冠比、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是24 h光照处理的最高,其次是15 h光照处理,9 h光照处理最低.长日照促进西葫芦幼苗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