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濮科花15号是濮阳农科所以濮8209-0-1-11-1做母本,以鲁花9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豫审花2005001。1产量表现2001~2003年参加河南省夏播花生区试,3年全省27点次平均亩产荚果239.25kg、籽仁173.41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1.84%和8.11%,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4年参加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全省5点平均亩产荚果261.40kg、籽仁192.60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4.20%和13.80%,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夏播最高亩产可达400kg以上,属高产稳产型品种。2特征特性濮花15号为普通…  相似文献   

2.
焦麦2号是焦作农业科学研究所1995年用D259/9130的F1为母本,以临汾720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2004016.焦麦2号在历年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较对照豫麦18增产.2001-2003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较对照增产2.99%,居试验第2位.2002-2003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良种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3.92%,居试验第2位.  相似文献   

3.
1 品种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浚县农业试验站、浚县原种场和浚县种子公司等单位合作 ,1988年组配两个单交 ,1989年继续将百农 32 17/豫麦 3号 / /冀5418/豫麦 10号复交 F0 种子 ,经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用 Co60 2 .5万拉特辐射选育而成。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 产量结果  1995~ 1996年河南省超高产春水组区试 7个试点平均亩产 530 .3kg,比对照种豫麦 18增产 2 .16% ,居第 1位。 1996~ 1998年 9个试点平均亩产分别为 52 5.9kg和 4 4 9.1kg与豫麦 18基本持平。 1998~ 1999年度河南省晚播早熟组生产试…  相似文献   

4.
国审小麦新品种"阜麦93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麦936是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于1993年以(皖麦20×冀麦5418)F1为母本,内乡184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5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本所品系比较试验,平均单产8190kg/hm2,比对照皖麦30增产9·8%,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2001~2002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预备试验,其综合性状表现突出,被升级参加区域试验。2002~2003年(大灾年)在黄淮南片春水组区试中16点汇总,11点增产,平均单产6797kg/h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3·74%,居14个参试品种的第4位。2003~2004年在黄淮南片春水优质组区试中,16…  相似文献   

5.
方思霞  李新平 《种子科技》2000,18(3):179-179
豫麦 51号由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以周 84 2 5B为母本、豫麦 17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连续 6年定向选择育成。 1998年 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9年被农业部定为重点示范品种 ,并获河南省第十届发明展览会金牌奖。1 产量表现1.1 河南省及江苏省区试结果 :1996年参加河南省南部区试 ,南阳组平均单产 4 4 4.3kg/ 6 6 7m2 ,较对照豫麦 17号增产 14 .9% ,居第一位。 1997年在河南北中部高肥水组区试中 ,11处平均单产 4 83.2 kg/6 6 7m2 ,较对照品种豫麦 18号增产 3.9% ,居第一位。1998年同时参加河南省中北部区试和生产…  相似文献   

6.
张国庆  李平安 《种子科技》2003,21(6):366-366
长6878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抗旱、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2年通过山西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19),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节水高产、广泛适应性的旱地主干推广新品种。1产量表现1.1国家试验参加全国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237.4kg,比对照西峰20号增产6.5%,增产极显著,居11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2年平均亩产325.0kg,比对照西峰20号增产23.4%,增产极显著,居7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2年参加全国北部冬麦区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7.8kg,比西峰20号增产29.6%,8个区组中有7个区组…  相似文献   

7.
《种子》2020,(5)
浚麦169由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周麦16和濮麦9号杂交,经过系谱选择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19)。2015—2016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D组区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平均产量8 329.5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9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居15个参试品种第2位。2016—2017参加河南省冬水D组生试,14点汇总,12点增产,增产点率85.7%,平均产量8 148.0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3%。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适应性广和综合性状好等,在河南省小麦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豫麦 70系河南省内乡县农科所以绵阳 84 - 2 /内乡 82 C6/ /豫麦 17复合杂交于 1995年选育而成。2 0 0 0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高产 白粒。长芒。株高 75cm。分蘖成穗率高。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 1996~ 1997年内乡繁育 175亩 ,平均产量 517kg,展示田615kg,较豫麦 18增产 16.5%。 1997~ 1998年河南省区试南阳组较对照增产。 1998~ 1999年河南省超高产区试春水肥 ,亩产 538kg,比豫麦 18增产5.73% ;1999~ 2 0 0 0年亩产 567kg,比豫麦 18增产0 .93% ,居第 3位。同时 ,河南省白条河农场和新乡市顿房…  相似文献   

9.
秦德荣  王龙  李筠  任立凯 《种子》2006,25(8):96-96
连麦2号(9791)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鉴94(73)×鲁麦21为亲本配组,经系普法选育,于2002年育成的高产优质专用型小麦新品种。2005年9月同时通过国家(国审麦2005004)和江苏省(苏审麦200504)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已获国家品种权保护,品种权申请号为20040372.9,公告号为CNA 001777 E。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南片冬水组区试,15点汇总,平均单产548.0 kg/667 m2,比优质对照藁8901增产7.83%,达极显著水平,比丰产对照豫麦49号增产1.25%,不显著;2004~2005年度继续参加试验,16点汇总,平均单产506.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1品种来源丰黎99是浚县种子公司2000年用自选系7908作母本,以自选系20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玉米单交种,母本7908来源为7922/488//6JK,父本209来源为昌7/P138。该品种已通过北京市玉米新品种审定(京审玉2006005),并推荐参加京、津、唐和东北早熟组国家区试。2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浚县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738.2kg,较对照郑单958增产12.3%;2003年继续试验亩产727.3kg,较对照郑单958增产7.8%。2004年参加北京夏播区试,汇总产量559.5kg,比对照唐抗5号增产13.1%;2005年继续试验,比对照唐抗5号增产30.9%,居试验第三位,两年平均…  相似文献   

11.
浚单18号是浚县农科所以自选系248作母本、浚92-6作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02年分别通过河南、河北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03010)。该品种突出优点是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并获得高产。1产量表现1.1河南省试验结果199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预备试验,平均亩产507.7kg,比对照种豫玉12号增产32.0%,居第一位。1999年、2000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624.9kg和503.6kg,比对照豫玉23号分别增产7.3%和9.8%,均居第一位。2001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大区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亩产556.1kg,比对照豫玉23号增…  相似文献   

12.
丰黎98是浚县种子公司2000年用自选系F484作母本, 用自选系L846作父本组配而成的超高产玉米杂交新品种。 1 产量表现 2003年参加山西省南部玉米夏播区试,7点试验7点增产,平均亩产551.0kg,较对照晋单39号增产9.7%,居试验第5位;2004年继续参加山西省南部玉米夏播区试,7点试验7点增产,平均亩产610.4kg,较对照晋单39号增产 14.4%,居试验第1位;同时参加山西省南部夏播区苗头品种生产试验,6点试验全部增产,平均亩产582.1kg,较对照晋单39号增产9.2%,居试验第1位;综合两年区试、生产试验结果,丰黎98平均亩产581.2kg,较对照晋单39号增产11.1%,现已完成全部试验程序,即将通过山西省玉米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安麦1号和安麦7号是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9年以豫麦13为母本、周8826作父本进行杂交,于1997年选育而成。其中安麦1号1998-2000年度两年产量平均7783.5kg/hm^2,比对照豫麦21极显著增产8.3%,居第1位,通过河南省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后通过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大田示范种植9975.8kg/hm^2,于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1007)。  相似文献   

14.
费玉3号于2003年3月13日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试验结果在2000年山东省玉米预试B组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比对照鲁单50增产16.4%;在2001年国家东北、华北玉米预试中产量名列第4,667m2产786.7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7%;在2001年山东省夏玉米区试中单产为619.2kg名列第2,比对照鲁单50增产6.9%;2002年参加国家东北、华北玉米区试,21个点平均667m2产675.7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55%,居第3位,高抗大斑病、弯孢菌、腥黑穗病、纹枯病、玉米螟,不抗青枯病。2003年继续参加国家区试,同时参加生产试验,有待国审。2品种特征特性夏播生育…  相似文献   

15.
林贵发 《种子科技》2007,25(6):66-67
桂夏豆2号由华南农业大学选育,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22)。1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8.1kg,比对照埂青82增产27.2%(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82.6kg,比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16.
苏优22系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A×R1618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好为一体的有突破性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产量表现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杂交晚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8.8kg/667m2,比对照86优8号增产14.8%,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3位。2004年续试,平均产量615.5kg/  相似文献   

17.
漯单9号是漯河农科院2000年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在河南省两年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2%,位居两年参试品种第1位;在生产试验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7%,位居参试品种第3位.于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玉2005004.……  相似文献   

18.
漯单9号是漯河农科院2000年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在河南省两年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2%,位居两年参试品种第1位;在生产试验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7%,位居参试品种第3位.于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玉2005004.……  相似文献   

19.
爱优518是安徽合肥新隆水稻研究所用爱知香AxMC20518于2001年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粳组合.该品种2002年参加安徽杂交中粳区试,每hm2平均产量8952kg,比对照80优121增产13%,居参试组合第1位;2003年续试及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4.3%,增产极显著,2004年通过安徽省审定.  相似文献   

20.
豫农416是以豫麦49为母本、以豫麦21/豫麦35的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846.5kg/hm~2和7 987.5kg/hm~2,分别比对照豫麦49和周麦18增产5.96%和3.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625.0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居参试品种首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9001,其特点是超高产、优质、广适,适宜河南及相临省份相近小麦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