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用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对鳞翅目昆虫有独特的毒杀功效,近几年在我国被广泛用于水稻、蔬菜、豆类、玉米等大田作物的虫害防治。家蚕是特殊的鳞翅目昆虫,为探明氯虫苯甲酰胺农药对蚕儿的毒害,通过添食不同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试验致蚕儿中毒,观察其中毒蚕症状及中毒后的补救效果,以指导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2.
鉴于江西省近几年稻田存在氯虫苯甲酰胺残留,改成桑园后持续多年导致家蚕中毒而颗粒无收的实际,围绕永新县新一轮桑园发展规划用土地,进行了养蚕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调查发现,2012年前后江西省水稻田治虫曾普遍使用过氯虫苯甲酰胺(商品名为康宽);该农药易在土壤中沉积残留,且降解缓慢,半衰期115.5 d以上,稻田改桑园后在自然条件下经过4~5年仍不能彻底降解;土壤中极微量(1.1μg/kg左右)的氯虫苯甲酰胺也能被桑树根吸收并传导到桑叶,导致家蚕中毒。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极强,从4龄开始食下0.002 5μg/mL药液浸渍的桑叶,家蚕老熟后不结茧或只结薄皮烂茧。氯虫苯甲酰胺属双酰胺类杀虫剂,市场上同类农药还有氟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环溴虫酰胺等,都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对害虫高效,对家蚕有极大的危害,而对哺乳动物安全,目前还未找到有效修复其残留污染的技术。因此,在新桑园规划时要先做好土壤污染背景调查,回避曾施用过氯虫苯甲酰胺农药的田地栽桑,同时呼吁将氯虫苯甲酰胺等对家蚕特敏感的双酰胺类农药列为蚕桑产业用地安全的固定核查对象。  相似文献   

3.
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效、广谱、低毒和药效期长的农药,是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杀虫剂。概述了氯虫苯甲酰胺的理化特性,植物对农药的内吸传导作用,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和大豆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并结合桑树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特点,分析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桑树中的内吸传导毒性,提出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桑树上可能存在双向传导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正《蜜蜂杂志》2018年第六期刊载的蔡呈贵先生《从歪打正着得来的治螨经验》一文,对于运用农药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巢虫和蜂螨的经验,方法简便,安全可靠,药剂易购,费用低廉,十分有效,可以广泛推广使用。作为农药使用的氯虫苯甲酰胺,20%的悬乳剂商品名为"康宽",已广泛用于水稻、玉米、水果、蔬菜的害虫防治。国内已有多家蜂药厂商将"康宽"配制成"巢虫清""巢虫净""灭巢灵"等附于木片、纸条等供应市场防治巢虫。按照说明书施用防治巢虫效果十分显著,对蜜蜂安全。蔡先生的试验1,用巢虫清木片按一群1片塞入  相似文献   

5.
农用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独特的杀虫原理和优良的杀虫效果使其迅速成为大田作物害虫防治的主要药剂之一。采用食下、内吸和熏蒸等方法,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效应。食下毒力试验结果经Pearson拟合度检验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3龄起蚕的食下致死中浓度(LC50)为4.090 5×10-3mg/L,致死中量(LD50)为1.143 5×10-8mg/头;药剂在常规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1.25×10-4mg/L稀释药液对桑树根灌和喷叶处理,表现极强的根部、叶部和全株性内吸传导特性;药液对家蚕的残毒期很长,1.25×10-4mg/L稀释药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60 d后采叶饲喂3龄和5龄蚕的死亡率均为100%,且中毒反应极快,添食毒叶后1~5 h出现中毒症状,经停止食桑、静伏、少量吐液、蚕体萎缩等过程后陆续死亡。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农药管理部门尽快采取措施,确保该杀虫剂在防治其它农作物害虫时,减少对养蚕业的影响,蚕区最好禁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6.
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具有高效、持久的杀虫活性,对天敌昆虫及哺乳动物安全,在农作物害虫防治中被广泛应用。为明确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在柞园及柞园周边农田使用对柞蚕生产的影响,采用喷施法测定2种杀虫剂对柞蚕的急性毒性、熏蒸毒性和残毒期。结果表明,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柞蚕3龄幼虫的72 h LC_(50)分别为0.465×10~(-3)、15.567×10~(-3) mg/L,属于剧毒级;熏蒸毒性极低,全茧量和茧层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种药剂残毒期极长,均超过30 d。鉴于2种药剂对柞蚕具有很强的急性毒性和极长的残毒期,应当禁止在柞园内使用。  相似文献   

7.
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及其复配制剂的不断推出,使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明确此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有利于在蚕区其他农作物害虫防治时选择对家蚕相对安全的农药产品。测定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家蚕的经口急性毒性以及在桑叶上的残留毒性和在桑树中的内吸传导毒性,结果表明:12%甲维·氟酰胺ME、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10%阿维·氟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10%四氯虫酰胺SC对3龄起蚕的24 h LC50分别为0.007 6、0.009 6、0.009 8、0.024 7和0.073 0 mg/L,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家蚕均为剧毒级;将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推荐使用浓度药液直接喷洒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均80 d;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可通过桑叶和桑根内吸传导至未喷施药液的桑叶,12%甲维·氟酰胺ME、10%阿维·氟酰胺SC、10%四氯虫酰胺SC无内吸传导毒性。依据试验结果建议:(1)禁止在桑园周围农作物中使用上述5种杀虫剂;(2)必须使用此类杀虫剂时,宜选用对家蚕急性毒性相对较低,且无内吸传导毒性的10%四氯虫酰胺SC;(3)喷药时间应与蚕期保持安全间隔,防止药液飘移污染桑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常用农药对蚕桑生产的影响,选用2种杀虫剂(啶虫脒和噻虫·高氯氟)、5种杀菌剂(唑醚·戊唑醇、苯甲·嘧菌酯、戊唑·咪鲜胺、己唑醇和百菌清)及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4-表芸苔素内酯)进行了春季常用农药对家蚕生长发育及饲养成绩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食啶虫脒和噻虫·高氯氟试验区的家蚕全部死亡;添食苯甲·嘧菌酯试验区的家蚕2 h左右有20%瘫死在蚕座上,且4龄经过延长了1 d;添食百菌清试验区的家蚕茧层率为22.764%,在所有试验区里最低。通过此次试验认为:杀虫剂啶虫脒和噻虫·高氯氟对家蚕毒性极强;杀菌剂对家蚕的毒性表现较为复杂,在蚕桑生产上预防农药中毒时,一定要警惕杀菌剂对蚕桑生产的危害。在本次试验中,给4龄起蚕添食24-表芸苔素内酯,家蚕没有表现出中毒症状,最终饲养成绩也没有受到不良影响,反而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相比对照区略有提高,但24-表芸苔素内酯能否应用于蚕桑生产,还需要进一步试验和评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溴虫腈的作用原理和特性、溴虫腈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和防治效果、溴虫腈对桑树和家蚕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溴虫腈在蚕桑生产中应用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茚虫威及其复配剂是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蔬菜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农药品种,为明确此类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在蚕区其他农作物害虫防治时避免和减轻对养蚕生产的安全风险,测定了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家蚕的经口急性毒性和熏蒸毒性,以及在桑叶上的残留毒性和内吸传导毒性。结果显示,30%茚虫威悬浮剂、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8%阿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对3龄起蚕添毒24 h的LC50分别为0.3604 mg/L、0.0482 mg/L、0.0071 mg/L、0.0095 mg/L,对家蚕均为剧毒级;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在试验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在桑叶上无内吸传导作用;按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推荐使用浓度药液直接喷酒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均60 d,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很长。结果表明,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养蚕生产的安全性风险很高。依据试验结果建议:30%茚虫威悬浮剂、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8%阿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严禁在桑园中使用,桑园附近大田中使用此类农药应注意间隔距离和施药方法,防止药液飘移而污染桑园。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Cycloxaprid)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0.138 3mg/L。环氧虫啶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用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稀释药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采摘不同处理的桑叶喂饲3龄起蚕,表明环氧虫啶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传导至其它部位;环氧虫啶在桑叶上的残毒期较长。环氧虫啶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略膨大,吐黑褐色污液;蚕体弯曲、扭曲,小蚕呈"S"形、"O"形,与多种烟碱类杀虫剂的典型症状相似;部分大蚕扭曲,类似菊酯类农药的中毒症状。因此,在蚕桑地区水稻使用该农药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与蚕期保持安全间隔时间,防止严重污染的水体进入桑园土壤。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毒性与安全性,其结果表明: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1.2625 mg/L,具有高毒性。用20%呋虫胺可溶粒剂稀释药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采摘经不同处理的桑叶喂饲3龄起蚕,表明呋虫胺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向上传导至未喷药桑叶。经20%呋虫胺可溶粒剂2 000倍和1 000倍稀释药液喷雾处理过的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分别大于40 d和70 d,500倍大于80 d。呋虫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膨大,吐液;蚕体向背弯曲,呈"S"形、"O"形等,与多种烟碱类杀虫剂的典型症状相似。因此,在蚕桑地区水稻使用呋虫胺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与蚕期保持相应的安全间隔时间,并防止呋虫胺污染的水体进入桑园土壤。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和重庆市政府联合向世界宣布:中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这是我国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的科学成就,是继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精细图完成之后,我国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研究成果。由西南农业大学著名蚕桑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担纲的项目组,联合中科院研究所,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即在全世界率先破译绘制完成了家蚕基因组序列框架图,这是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图,也是世界第一张鳞翅目昆虫基因组图,它确立了我国在鳞翅目昆虫基因组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研究…  相似文献   

14.
桑螟的生活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螟(DiaphaniapyloalisWalker)俗称青虫、油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广泛,为害严重。同时该虫能将多种病菌如微粒子病、僵病、脓核病、猝倒病等传染于家蚕,降低蚕种质量,影响蚕桑生产,致使蚕茧减产欠收。经多年的调查研究,基本上探明了桑螟的生活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35%的稻康宁是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属有机磷类.1999年我县在早、晚稻大面积推广应用稻康宁防治水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群众深为满意.但稻康宁对蚕桑生产的影响如何?为此,我县蚕桑站、县植保站、通元农科站、石泉农科站在2000年联合对桑树病虫的防效及其对家蚕安全性做了一个较系统的测试.经过夏蚕期、中秋蚕期和晚秋蚕期的四次试验,取得了较为准确的数据和结论.现汇总如下: 1 对桑园害虫的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16.
正据《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11期《6种杀虫剂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的田间防治效果》(作者邹玉等)报道,为了筛选防治软枣猕猴桃桑盾蚧的理想常规农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氯吡硫磷和联苯菊酯6种杀虫剂分别对猕猴桃桑盾蚧进行3次田间防治比较试验,并计算处理2、4、6天后的校正防效。结果表明,使用6种杀虫剂处理猕猴桃桑盾蚧均可达到防治效果,其中240 g/L螺虫乙酯  相似文献   

17.
陈伟国  孙海燕  董瑞华 《蚕桑通报》2012,43(1):20-21,23
氰氟虫腙是一种最新开发的具有高度选择性杀虫剂,主要用于蔬菜和水稻等作物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为了明确该药剂在蚕区使用对养蚕业的安全性,采用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3龄起蚕的摄入致死中浓度(LC5)0为0.6605mg/L,95%置信限为0.6196~0.7094mg/L;240g/L氰氟虫腙悬浮剂750倍、1500倍和3000倍稀释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70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均为100%,一般在添食毒叶后1~3d中毒死亡,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桑减缓、静伏、少量吐液、腹部缩短等。氰氟虫腙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超过正常情况下的桑叶叶龄,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正家蚕是鳞翅目完全变态昆虫,其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家蚕幼虫期时摄食,对农药尤其敏感。现代农业的高效与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机磷类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严重污染了家蚕生长环境,使蚕区经常发生家蚕有机磷类农药中毒现象,导致蚕茧产量和质量下降,严重威胁蚕桑生产安全,因此应加强预防和治理措施,避免蚕农经济损失,保证蚕桑产业健康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10%烯啶虫胺水剂(AS)和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WP)2种制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AS的LC50为14.411 5 mg/L,60%烯啶虫胺WP的LC50为12.937 4 mg/L,两者基本接近.烯啶虫胺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用60%烯啶虫胺WP稀释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雾或根灌处理,通过桑叶吸收传导作用极小,但桑根内吸传导作用很强;烯啶虫胺2种制剂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有较大的差异,在同等质量浓度下,60%烯啶虫胺WP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显著长于10%烯啶虫胺AS;烯啶虫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头胸抬起、胸部膨大,蚕体呈“S”形弯曲.烯啶虫胺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中等,无熏蒸毒性,根部内吸传导作用强,蚕桑地区其它作物使用该农药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通过水体污染桑园土壤.  相似文献   

20.
<正>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桑园治虫一直是蚕桑生产上的难题之一。由于千家万户管桑养蚕,桑园治虫不统一,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桑园虫口密度愈来愈大,为害日趋严重;同时,由于承包户在治虫时间、农药品种、施用浓度等方面的差异,家蚕的农药中毒现象骤增。因此,如何搞好桑园治虫工作是我们经常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庙港乡86年在庙港村1队、开弦弓村7队两个地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