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eteriurn pseudotuberculosis)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主要引起羊干酪性淋巴结炎、骆驼脓肿、马溃疡性淋巴管炎和人化脓性淋巴管炎。动物多由皮肤破伤感染,有的可因摄食污染的饲料而感染。羊的发病率较高,常在8%~30%以上。该病的发病特征是受害羊的皮下及淋巴结出现化脓性病变,呈脓性干酪性坏死;  相似文献   

2.
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病原,多侵害皮下及淋巴结,形成局灶性脓肿,引起羊干酪性淋巴结炎,骆驼脓肿,马溃疡性淋巴结炎和人的化脓性淋巴管炎,受害的皮下及淋巴结出现化脓性病变,呈脓性干酪样坏死,有的还可侵入体内,在肝、脾、肺、子宫角、肠系膜等处发生大小不等的结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羊伪结核病(Pseudotuberculosisovis),又称羊干酪性淋巴结炎,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菌为假结核棒状杆菌或称羊棒状杆菌。该病主要侵害羊,引起淋巴结化脓性或干酪样病变;也可感染骆驼、马、牛等。人工感染家兔、豚鼠时均能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是囊球菌通过损伤皮肤或粘膜而传染。一般早春,尤其是春耕大忙季节,发生比较严重。我县最近几年来大部份公社都有发生。有的社队患淋巴管炎病马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会引起大量感染发病死亡,严重  相似文献   

5.
1溃疡性淋巴管炎溃疡性淋巴管炎是慢性传染病,以皮下淋巴管发生慢性进行性炎症,形成结节和溃疡为特征。病原为绵羊棒状杆菌,本病除发生于马属动物外,牛也可感染发病。马属动物多为散发,主要通过含有本菌的垫草、粪便、土壤、鞍具,经皮肤伤口,尤其是后肢球节部伤口感染。病原菌经球节部皮肤伤口,首先进入皮下淋巴管,引起化脓性淋巴管炎。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侵害雏鸭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感染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由于该病的高死亡率,高淘汰率,已成为养鸭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是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牦牛、奶牛以及水牛等动物发病后,以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或坏死灶钙化病理变化。该病分布很广,曾经是引起人与动物死亡最多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小鸭。该病经常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常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其特征是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给专业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羊伪结核病又叫干酪性淋巴结炎,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菌是假结核棒状杆菌或称羊棒状杆菌,该病主要侵害羊,引起淋巴结化脓或干酪样病变,也可感染其他畜禽,人偶尔也有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笔者从2002~2004年肉检工作中的统计出,绵羊伪结核病的检出率达0.9%,山羊伪结核病的检出率为0.01%。  相似文献   

10.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小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为特征,一旦发病,传染快、病死率高,给饲养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现将某鸭场发生的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CLA)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淋巴结和脏器的干酪性脓肿,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该病病原通过皮肤伤口或口腔、呼吸道、生殖道等途径侵入机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经淋巴液或血液带到邻近的淋巴结或肺脏等部位形成化脓性坏死灶,引起羊的消瘦及干酪性支气管炎、关节炎、中枢神经系统脓肿、阴囊脓肿、乳腺炎等症状。笔者在临床发现一起波尔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病例,现将发病及诊断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3月20日,接诊我市某农户饲养的一头波尔山羊。该羊精神委顿,食欲不振,不反刍,瘤胃轻度臌气,鼻…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家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接触传染病。该病可通过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但以冬春季节多发。病变特征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等。其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各养鸭国家和地区,是目前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牛、羊、猪、犬等家畜极易受感染。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污染的畜产品或吸入带有炭疽的杆菌芽孢的尘埃而传染人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严重危害人畜安全,是阻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根据科右前旗动物炭疽病的发病和流行情况,现对炭疽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以及对其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小鸭。该病的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一旦发病,传染快,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性病,主要感染鸭、鸭,也可感染火鸡及其他家禽和野禽。感染鸭群剖检特征性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部分鸭群出现结膜炎、关节炎、干酪样输卵管炎,该病不仅会引起鸭群死亡率升高,还会导致鸭群生产性能降低,是危害当前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从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及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养户提供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绵羊痘是由于感染痘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热性、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羊感染发病后,主要是出现肺炎、呼吸道炎、失明、消化道炎、关节炎以及妊娠母羊流产等。该病的病死率非常高,尤其是幼龄羔羊更易发生死亡。由于该病传播迅速,只要羊群中有一只羊发生羊痘,不久就会蔓延至整个羊群。该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直接接触病羊或者接触病羊污染物都可感染。因此该病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持续大规模发病。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亦称为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雏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多发于l~8周龄的小鸭,引起大批死亡。临床表现为:嗜睡、缩颈、抽搐、共济失调,眼、鼻有分泌物、下痢。病变特点为纤维索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腹膜炎。现将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鸭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关节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等多种临床病症。多见于2~7周龄鸭,主要表现为眼、鼻分泌物增多,喘气、咳嗽、下痢、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病理变化特征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关节炎,尤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在感染群中发病  相似文献   

19.
PCR检测山羊痘病毒试验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羊痘(Goatpox)又称之为“羊大花”,是由山羊痘病毒(Capripox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疾病。任何日龄羊均可感染发病,山羊年龄越小越易感染山羊痘,羔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主要在冬末春初发生和流行在大多数山羊生产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患病羊初期体温升高,有浆性、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感染后1~4d出疹,部位多在阴唇、乳房、尾内面、阴囊和包皮等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出疹后几天内形成水疱发生化脓和坏疽。  相似文献   

20.
羊口疮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脓疱病,也是一种人能感染发病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1病理概况 该病多发于春秋两季,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山羊均可感染,其中3-6月龄的羔羊呈群发性,成年羊也能感染,但发病相对较少,呈散发性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