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大世界     
<正>我国专家成功培育出胡麻杂交种胡麻俗称油用亚麻,是一种具有较好保健功能的油料作物,胡麻油中富含α-亚麻酸,这是其他植物油难以比拟的。经过10多年的努力,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党占海及其带领的团队培育成功2个胡麻杂交种-陇亚杂1号和陇亚杂2号。这2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陇亚杂3号是2013年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温敏型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常规品种定亚23号为父本,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该品种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通过全国胡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16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介绍了陇亚杂3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制种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陇亚杂3号是以温敏型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常规品种定亚23号为父本,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该品种2013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2015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2016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介绍了陇亚杂3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制种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陇亚1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CI3131为母本、天亚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4004,于2016年通过全国胡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胡麻2016003。该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好,适宜在甘肃、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全国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陇亚16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陇亚9号为母本、8939-7-4-1品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在 2017-2018 年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2 年试验每 hm2 折合产量 1532.93kg,较对照品种陇亚 13 号增产 5.74%,增产极显著,居参试材料第 2 位,18 点次试验中增产点率 77.78%。陇亚 16 号具有抗旱、抗倒伏、高抗枯萎病、生长整齐一致等优势,适宜在全国西北、华北等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种子》2021,(6)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植株生理特性和种子萌发的影响,以陇亚12号、轮选2号和晋亚11号3个胡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营养液沙培法,在其生长至60 d时,利用PEG-6000进行4种水势梯度(0、-0.4、-0.8 MPa和-1.2 MPa)进行人工胁迫处理,分析了植株的株高、主茎分枝数和叶片生理生化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增加,胡麻的株高、主茎分枝数、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气孔导度逐渐下降;整体而言,干旱胁迫会显著影响胡麻的生理特性。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胡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断增加;陇亚12号和轮选2号胡麻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晋亚11号(p0.05);陇亚12号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轮选2号和晋亚11号(p0.05,除重度干旱胁迫外);经抗旱锻炼后,陇亚12号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轮选2号。研究表明,综合比较分析认为,陇亚12号的抗旱性优于晋亚11号和轮选2号,更适宜在北方较干旱地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7.
胡麻新品种天亚8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亚8号(原系号91-197-8)为甘肃农业职 业技术学院于1991年以列诺特为母本、天亚6号为 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按系谱法选择育成的丰产、 早熟、抗病、油纤兼用型胡麻新品种。2004年7月 通过甘肃省科技厅技术鉴定,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较为理想的早熟抗病丰产型 品种,在生产上综合应用前景广阔。2004年11月 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 产量表现1.1 甘肃省区域试验1999~2001年天亚8号参加甘肃省胡麻品种 区域试验。3年16个点(次)的省区域试验,平均产 量1324.95kg/hm2,较对照陇亚8号平均增产10.2%,总评  相似文献   

8.
胡麻品种     
《作物杂志》1987,3(3):39
胡麻新亚1号(7631)该品种是新疆衣科院拜城试验站,以甘亚4号作母本,姜国胡麻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油用型杂交种。已获得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新亚1号,正在新疆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对5个胡麻新品种在人工接菌病田、自然重病田和普通田中进行了抗胡麻枯萎病、丰产性和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陇亚8号抗胡麻枯萎病,丰产性好,含油率高,工艺长度较长,属油纤兼用品种,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陇亚9号高抗胡麻枯萎病,丰产性好,含油率高,植株较矮,属偏油用型品种,抗例伏性能好,较早熟,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在水肥条件较高的地区增产潘力更大。晋亚8号高抗枯萎病,丰产性优于陇亚7号,含油率较高,属油纤兼用品种,可在枯萎病重发地区推广应用。坝亚7号和天亚6号抗枯萎病性能差于陇亚7号(ckl),但明显优于感病品种天亚2号(ck2),属于中抗品种,可在枯萎病发生较轻的地区作为搭配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10.
饲粮兼用型高产优质白玉米杂交种──辽原1号由辽宁省农科院研究员陈庆华、副研究员邓尔超等科技人员,选育成功的我国首例饲粮兼用型高产优质白玉米杂交种辽原1号,1990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被农业部列为在全国推广的优良玉米杂交种,1992...  相似文献   

11.
曹秀霞  钱爱萍  张炜  杨崇庆 《种子》2017,(11):133-134
宁亚20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用(8659×张亚1号)作母本,用宁亚10号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抗旱新品种.2011-2012年参加宁夏胡麻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单产1 588.97 kg/hm2,比对照宁亚14号增产15.25%.2013年参加宁夏胡麻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69.86 kg/hm2,比对照宁亚17号增产11.67%.2015年1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宁审油2015001).宁亚20号属于胡麻抗旱新品种,2013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抗旱性鉴定,属一级抗旱类型,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旱地、水浇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王德生 《作物杂志》1997,13(1):35-35
嗑食型向日葵杂交种辽嗑杂1号嗑食型向日葵杂交种辽嗑杂1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员粱国战等科技人员,在1990年用胞质雄性不育系4A和恢复系S7601-6-2配制的杂交组合,历经6年选育成功。1995年1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胡麻新品种定亚23号是定西市农业科学院以8729-13-1-3为母本、8431-3A-5-2-1-T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为油纤兼用型,株型较松散,中抗枯萎病,含油率42.6%;丰产稳产,在2007—2008年全国胡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017.2 kg/km~2,比对照品种陇亚8号增加4.0%,位居9个参试品种首位;生育期90~118 d,适宜新疆伊犁、宁夏固原、甘肃中部、山西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陇亚13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以CI3131为母本、天亚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在2011-2012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27.94公斤,两年20试验点中有15点增产。该品种为油用型品种,花为蓝色、种子褐色、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株高52.4-65.6 cm,工艺长度26.5-46.0cm,分枝数4.3-7.2,单株果数5.9-35.0,果粒数6.1-9.0,千粒重5.6-8.7g,单株产量0.27-1.75g。生育期96-122天。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甘肃省审定,于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认定。适宜在甘肃、内蒙、新疆、河北等全国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胡麻新品种宁亚17号是固原市农科所以67-93-1为母本、红木为父本杂交选育并经过胡麻枯萎病抗病性鉴定筛选.于2003年培育成功的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的胡麻新品种.原代号9025w-14,2005年1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通过全国胡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08年1月获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农科院近年来选育了适于酿酒的优质、高产的高粱杂交种,下面将这些酿造高粱杂交种作一简要介绍,以供生产参考。1 龙杂1号 为中熟的中高秆杂交种,198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晋亚10号是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品系8918-1作母本,国外引入的高抗胡麻枯萎病品种NORLIN作父本,通过病圃连续系统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在所内品比、山西省生产试验以及全国胡麻品种区试中比对照晋亚8号和陇亚8号显著增产,含油率39.82%,α-亚麻酸含量50.49%,是一个适应性广,品质性状好的胡麻新品种。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示范,总结出晋亚10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多抗高粱杂交种辽杂10号陈悦曹嘉颖(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沈阳110161高粱新杂交种辽杂10号是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选育,其父母本分别为7050A2×LR9198。1997年由辽宁省品审委审定通过并定名为辽杂10号。1杂交种亲本和杂交种特征...  相似文献   

19.
牛皓 《中国种业》2017,(5):63-64
晋杂3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利用自选不育系SX605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X193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机械化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585.9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6.7%,2年8个试验点6个点增产.其中2013年每667m2平均产566.7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7.8%;2014年平均产605.1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5.8%.201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晋审杂(认)2015005).晋杂39号抗旱、抗倒性好,高抗丝黑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强,植株较低,适宜机械化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20.
克杂13号高粱杂交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克18A×克恢42号杂交育成。1985年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杂交种幼苗耐低温,生长势强。株高210—220厘米,抗黑穗病,耐蚜虫。中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