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目铁木     
《森林与人类》2003,23(11):48-48
当今世界,自然保护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动物保护往往被人们所关注。然而,人们对植物保护的认识却远不如动物之深刻。对于人类而言,植物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动物。植物不仅给人类带来了衣食住行的便利,也带来了绿色和氧气。人类的生存与植物息息相关。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些宝贵的资源。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每期介绍两种植物,发唤起大家对植物保护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为了扩大繁殖濒危树种天目铁木,于1987—1990年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试验表明,冬季取幼苗休眠枝,先用ABT-1号生根粉100ppm液处理,露天沙藏过冬至春季芽萌动前扦插于细沙和珍珠岩混合插壤中,成活率可达20%。  相似文献   

3.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9种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国际植物物种绝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从濒危野生植物对生存环境适应性的角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调查分析与科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估69种濒危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标准.结果表明:被列为中国极小种群的69种野生植物全部处于濒危状态,Ⅰ级濒危的有2种,Ⅱ级濒危的有35种,Ⅲ级濒危的有13种,Ⅳ级濒危的有19种.  相似文献   

4.
对天目铁木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天目铁木木材的气干密度为0.721g.cm-3,弹性模量11.2Gpa,弦向抗弯强度104.9Mpa,顺纹抗压强度46Mpa,顺纹抗拉强度126.7Mpa,综合强度为150.9MPa,物理力学性能属于中等。  相似文献   

5.
濒危植物四合木种群传粉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四合木的濒危机制,对四合木种群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地点设在内蒙古杭锦旗地区,时间为1998年3~10月。研究结果表明:四合木花部形态有以下变异:萼片4~5。花瓣4~5,雄蕊8~10,心皮4~5。四合木的花期为5月上旬至6月初,单朵花的花期约为4~5d,整株开花可持续8~15d。花在上午盛开,下午花的多数萼片、花瓣呈半合拢状。在花开之前。花丝和花柱就已伸长,而且柱头高出花药2~3mm。花盛开时,花丝进一步伸长,与柱头近相等,内轮4~5个雄蕊花药先开裂,开裂方式为背向纵裂;花药紧围靠着雌蕊柱头,柱头有分泌物,可与花药粘在一起;外轮4~5个雄蕊花药至少晚一天开裂。花将谢时,花药全部开裂;花粉散毕之后。萼片、花瓣又闭上,并在几天后脱落。四合木种群传粉媒介是昆虫(主要是蜂类和蚁类)。四合木的传粉效率较低:50%的柱头上无花粉,20%的柱头上有1~2个花粉,30%的柱头上有多个花粉;只有25%的花柱中有多个花粉管。四合木的座果率为57.36%~68.76%,结籽率为1.26%~2.8%。在生境条件较差的群落中,座果率较高,这是其适应恶劣环境所采取的生殖对策。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传粉过程受到障碍,即传粉媒介(昆虫)的访花频率极低,使得柱头上的花粉量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分析河源市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程的现状情况,在对极小种群保护的重要性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与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天目铁木嫩茎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基部直接再生丛生芽苗和试管苗保存的最适合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嫩茎尖基部再生芽苗培养基为:1/4 DR+ TDZ 3.80 mg,/L+ NAA 0.03 mg/L+ KT 1.50mg/L,诱导率达99.0%以上;试管苗保存培养基为:1/8 DR+ TDZ 0.45 mg/L+ KT 1.60 mg/L+根皮苷2.80 mg/L,在试管内保存18个月,平均生长率为2.26%.成功建立了天目铁木嫩茎基部直接再生丛生芽苗和试管苗保存体系.  相似文献   

9.
林协  张都海 《林业科学》2004,40(2):28-31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 ,地形复杂 ,峡谷众多 ,第四纪冰川在山麓有轻微的侵蚀痕迹 ,原生植被保存完好 ,有不少银杏古树分布 ,对其部分银杏是否为天然起源存在争论。根据调查和有关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并参考浙江丰富的银杏类化石资料 ,阐述了天目山银杏种群孑遗与生长特点 ,为银杏 (原生种 )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0.
在小陇山林区对连香树种群进行群落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通过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等方法对不同生境的连香树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分析的果表明:连香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呈正金字塔形,其种群属于增长型;连香树种群整体上其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连香树种群存在两个死亡率高峰,分别在幼苗向幼树转化阶段和成年阶段,连香树种群在10龄级时大多已死亡,总亏损度最大,为4.605。  相似文献   

11.
天目山毛竹种群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目山毛竹个体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依次为:竿62.9%、篼13.6%、枝8.8%、鞭6.9%、根4.4%和叶3.6%。胸径与基径、竹竿和总体生物量之间都有着很高的相关性,而基径则与竹篼有着极高的相关性。总体看来,胸径和基径与地上部分各器官有着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地下部分的竹鞭和根没有什么相关性。用胸径与基径对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拟合的显著度都在0.9以上,说明通过对毛竹胸径或基径的测量就可较准确的推知各器官生物量。毛竹各器官含水量依次为:根鞭篼竿枝叶;即越靠近叶,则水分含量越低。竹叶N、P含量居首位,而竹竿的N、P含量最低,但其有机碳的含量最高。毛竹种群的有机碳储量为34.483 t.hm-2,其中地上部分碳储量为26.478 t.hm-2,地下部分碳储量为8.005 t.hm-2。毛竹的碳储量相当于每公顷固定了大气CO2126.438 t。而地上与地下部分N的总贮量约为0.306 t.hm-2,P的总贮量约为0.017 3 t.hm-2。  相似文献   

12.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作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已被列入极小种群保护物种名录。关于银杉的生物学特性、种群特征和人工育苗方面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就银杉种群衰退的因素、如何保护和扩大银杉种群进行总结。银杉种群衰退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生境破坏、种子成活率低、根际微生物少、遗传多态低、竞争力弱和种群萎缩等。银杉种群保护与扩大的对策和建议为加强就地保护,包括开辟林窗、开展林下补植;开展多样化苗木繁育,包括播种、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加强银杉保护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濒危植物沙冬青人工种群建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人工种群是保护荒漠珍惜濒危植物沙冬青、扩大沙冬青种质资源、建立种质基因库的根本途径。播种苗移植造林和直播造林是建立沙冬青人工种群的2种途径。在干旱沙区,如何提高移栽成活率是沙冬青移植造林中最大的技术难题,而直播造林往往受到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试验从两条途径入手,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试了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3号)、苗木截体处理和苗龄对沙冬青苗木移植成活率及其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总结了在年降水量小于150mm的干旱沙区进行沙冬青大田育苗的各个技术环节,同时对沙冬青直播造林中种子处理、馅播技术和人工种群的抚育管理也进行了一定的试验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收录的101种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为规划研究对象,分析物种数量与分布现状,总结拯救保护成效与存在问题,从保护体系和科研管理支持体系两大领域进行规划研究并提出保障措施,旨在全面提升云南省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认识水平和关注度,将极小种群拯救保护作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亮点。  相似文献   

15.
小陇山林区濒危植物领春木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相邻格子法对小陇山林区领春木种群进行野外调查,采用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等方法对不同生境的领春木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领春木种群的年龄结构成正金字塔形,种群处于增长型;从整体上看,领春木种群的存活曲线应属于DeeveyⅡ型;种群存在2个死亡率高峰,一是在幼苗向幼树转化阶段,二是在成年阶段;由于长期的自然竞争,到14龄级时大多已死亡,总亏损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介绍林芝市巨柏、喜马拉雅红豆杉、墨脱虾脊兰和茎花石豆兰等4个极小野生植物种群的现状,对目前的保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其保护拯救的必要性,阐述4个极小种群保护的技术思路。提出就地保护、种苗繁育、近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引种和离体保护等保护措施及对策,并对拯救保护的具体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作逐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于1997~2003年完成第1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后,为加强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随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概念和保护方法的完善,保护行动取得了显著进展,并陆续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本文在总结2005~2013年间云南省和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所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基础上,分析了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的起源和关系,并对保护名录中的物种进行逐个比较。最后,结合国家和省的保护需求,将云南省77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分成5级,按优先度实施保护行动:第一批优先保护10个物种,第二批优先保护13个物种,第三批保护15个物种,第四批保护10个物种,第五批保护29个物种,为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拯救与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完成第一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后,为适应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迫切需要,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名录和相关的保护措施。本文在回顾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相关概念形成、物种名录确定和拯救保护计划制定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开展云南蓝果树毛枝五针松等的种群调查分析及拯救保护行动实践,基于国内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既涵盖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等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又涵盖包括种苗繁育、近地保护、回归引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的种群恢复与重建措施。望本文的归纳总结,能为我国各省区制定并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九江种质库迁地保护了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批公布重点保护植物389种的107种,占27.51%,占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植物总数142种的75.35%,其中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5种,Ⅱ级保护植物43种,Ⅲ级保护植物59种;对38种珍稀淑希植物进行了保护性繁殖。10余的来结果表明,华东、华中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稀有、濒危植物95%生长正常,15%的物种已开花结实,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迁地保护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