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种地被观赏竹的笋期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鹅毛竹、铺地竹的发笋、退笋和高生长等生物学特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4个竹种在发笋和退笋数量上都呈现"少-多-少"的趋势,发笋数:铺地竹>菲白竹>鹅毛竹>黄条金刚竹;退笋数:鹅毛竹>铺地竹>菲白竹>黄条金刚竹;成竹率:菲白竹>铺地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所有竹种的高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其生长曲线呈"S"型.高度:黄条金刚竹>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  相似文献   

2.
对山东东平县第二苗圃4种3年生地被竹生长进行了调查,并探讨和比较了其扩展能力差异。结果表明:4种观赏地被竹高生长排序为菲白竹 > 黄条金刚竹 > 铺地竹 > 鹅毛竹,地径生长的排序为鹅毛竹 > 铺地竹 > 菲白竹 > 黄条金刚竹,菲白竹与黄条金刚竹的高径比较大,鹅毛竹与铺地竹的高径比相对较小;单位面积株数的排序是菲白竹 > 铺地竹 > 鹅毛竹 > 黄条金刚竹,菲白竹和铺地竹生长较为密集,鹅毛竹和黄条金刚竹相对稀疏;4种地被观赏竹扩展距离从大到小的排序为鹅毛竹 > 黄条金刚竹 > 铺地竹 > 菲白竹;不同竹种之间相遇时竞争能力不同,其排序为鹅毛竹 > 菲白竹 > 黄条金刚竹 > 铺地竹。  相似文献   

3.
6种观赏地被竹的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条金刚竹、菲白竹、菲黄竹、靓竹、铺地竹、狭叶倭竹6种地被观赏竹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干旱、盐和低温胁迫处理,通过对叶片形态的观察和成活率的统计,探究干旱、盐和低温胁迫对六种地被观赏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中,6种地被观赏竹先后在不同时间段出现叶片卷曲以及死亡现象,差异显著,以此评价其抗性强弱为黄条金刚竹靓竹菲白竹菲黄竹与狭叶倭竹铺地竹。而盐胁迫下,随盐浓度升高,6个地被竹种的存活率皆下降,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最终评价其耐盐性强弱为黄条金刚竹靓竹铺地竹菲白竹菲黄竹狭叶倭竹。而6种地被观赏竹在进行低温胁迫后,皆保持一定存活率,表明6种地被观赏竹均具有一定的抗寒性,评价其抗寒性强弱为靓竹铺地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菲黄竹狭叶倭竹。  相似文献   

4.
淹水胁迫下5种竹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叶苦竹、凤尾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菲白竹为试验材料,研究淹水胁迫下5种竹子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试验竹种在淹水胁迫处理期间,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在处理结束后,长叶苦竹、菲白竹的相对电导率超出50%,已接近死亡,而凤尾竹、黄条金刚竹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不大,说明凤尾竹、黄条金刚竹抗水淹胁迫能力较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竹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长叶苦竹、菲白竹在处理结束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接近0,其中长叶苦竹处理结束时叶片叶绿素含量仅为淹水初期的4.6%.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竹种叶片内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保护酶(SOD、POD、CAT)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活性对淹水胁迫的反应最敏感,在淹水处理6天后,就达到最大值,而各竹种POD、CAT活性峰值出现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5.
4种地被观赏竹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铺地竹、菲黄竹4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通过人为控水干旱胁迫,以正常浇水组为对照,测定了干旱胁迫下4种地被观赏竹的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了4竹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方法综合分析生理生化指标,评价各竹种的抗旱性依次为黄条金刚竹>菲白竹>菲黄竹>铺地竹,与4种地被观赏竹干旱胁迫下的形态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菲白竹(Sasa fortunei)、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 4种竹种为材料,研究了4种地被竹对不同Pb浓度胁迫的响应及其对Pb的转运和积累情况。结果显示,在Pb胁迫下,4种地被竹形态特征均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黄条金刚竹和菲白竹出现伤害症状较早; 4种地被竹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4种地被竹中鹅毛竹和菲白竹对Pb的耐性较强;不同竹种对Pb的蓄积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其中以阔叶箬竹和黄条金刚竹地上部分迁移总量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光合色素含量差异对花叶唐竹4种叶色表型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花叶竹类的栽培和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花叶唐竹2年生分株苗为研究对象,测定全绿、绿底白纹、白底绿纹、全白4种表型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生理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别观察绿色叶肉细胞和白色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4种表型间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显著,且随着叶片绿色面积比例的下降而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花叶唐竹绿色叶肉细胞的细胞器排列紧凑且十分完整,叶绿体发育健全,膜系统完善;在大多数白色叶肉细胞中,没有发现完整的叶绿体,而是发育不良的叶绿体和白色体; 4种表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率呈正相关,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负相关;全白叶片由于缺乏PSⅡ光反应中心,原初光能转化能力低下,且无法进行光抑制的一系列自我保护反应。【结论】花叶唐竹白色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发育缺陷导致其叶绿素合成受阻,进而影响光合能力,使其净光合速率全为负值,且其自我保护机制较差,强光下易被灼伤,故需要予以适当遮荫。  相似文献   

8.
自然状态下竹子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自然状况下,研究了几个竹种叶片的电导率与叶绿素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对几个竹种的抗寒性强弱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温度的变化成正相关,电导率与温度的变化成负相关。在这几个竹种中黄秆京竹、罗汉竹、淡竹的抗寒性较强,平安竹、黄槽石绿竹、黄秆乌哺鸡抗寒性中等,紫竹、黄条金刚竹、翠竹、铺地竹、菲白竹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9.
山东地区地被竹引种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5种地被竹竹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通过人工低温冷冻试验,测定了5种地被竹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并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它们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5种地被竹抗寒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鹅毛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菲黄竹和铺地竹。  相似文献   

10.
对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菲白竹Sasa fortunei抗寒、抗旱、重金属Pb胁迫3个方面综合评价,为这些竹种在城市绿地尤其是北方城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研究测定在持续干旱胁迫、自然越冬期冻害胁迫和土壤重金属Pb含量在100 mg·kg-1、500mg·kg-1、1000 mg·kg-1、2000 mg·kg-15个梯度胁迫下3个竹种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方法对这些竹种的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黄条金刚竹、阔叶箬竹、菲白竹适宜生长在土壤相对含水率≥12%、16%和21%的土壤中生长,且干旱胁迫持续时间分别是17 d、21 d、21 d,抗旱性菲白竹阔叶箬竹黄条金刚竹,但耐旱指数差异不显著;(2)冻害胁迫下,研究竹种在胁迫第19天出现伤害症状,由于本研究采用盆栽地被竹,竹鞭受冻害严重,综合评价抗冻性阔叶箬竹菲白竹黄条金刚竹;(3)不同竹种在土壤重金属Pb胁迫下研究发现,与对照竹苗相比,低浓度处理(500 mg·kg-1)的研究竹种长势相对较好,差异不显著;高浓度(500 mg·kg-1)处理的幼苗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受伤害程度增加。3个研究竹种菲白竹对铅的耐性较强,黄条金刚竹和阔叶箬竹蓄积能力较强。因此,冬季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菲白竹可以考虑作为土壤重金属Pb2+含量较高地区的景观植物,阔叶箬竹抗冻性较强,可考虑北方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区作为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1.
4种地被竹生理指标对低温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铺地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鹅毛竹4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自然降温条件下4种地被观赏竹的质膜透性、SOD、POD、MDA、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了4种地被竹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外界温度逐渐下降,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呈上升趋势,但竹种间上升幅度不同,菲白竹、铺地竹、鹅毛竹、黄条金刚竹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1.53℃、-4.25℃、-13.74℃、-8.73℃.SOD呈现出与电导率相似的变化趋势.当气温降到0℃以下,POD上升速度较快,在12月22日(-7.9℃)温度最低时,POD到达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随着气温的降低,叶片MDA变化呈上升趋势,菲白竹的上升幅度最小.温度与电导率、MDA、SOD、POD间均呈负相关,与电导率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865.  相似文献   

12.
秋旱对地被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铺地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鹅毛竹4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通过人为控水干旱胁迫及自然失水胁迫处理,测定了秋季干旱胁迫下4种地被观赏竹的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了4种地被竹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呈上升趋势,但竹种间上升幅度不同,其中鹅毛竹的上升幅度最小。各竹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其中铺地竹下降幅度最大,为68.98%。  相似文献   

13.
以引自江苏扬州大禹观赏竹园的2年生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黄条金刚竹(Sasaella masamuneana f. aureostriata)、菲白竹(Pleioblastus fortunei)、菲黄竹(Pleioblastus viridistriatus)、铺地竹(Pleioblastus argenteostriatus)等5种地被竹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干旱和低温胁迫处理对地被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质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地被竹的耐旱、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引种地被竹的耐旱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鹅毛竹>黄条金刚竹>铺地竹>菲白竹>菲黄竹,耐寒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鹅毛竹﹥黄条金刚竹﹥菲黄竹﹥菲白竹﹥铺地竹。  相似文献   

14.
花叶矢竹复绿期光合特性及叶绿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无损伤测量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筛选不同复绿程度的叶片,揭示花叶矢竹白叶复绿过程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探讨白化突变材料的复绿机制及观赏竹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花叶矢竹花叶株白色不同复绿程度的叶片为研究材料,绿叶株相同位置的绿叶为对照组CK(100%),按照复绿程度为0、10%、30%、50%、70%和90%划分6个阶段,测定其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花叶矢竹白叶色素含量极低,叶片复绿过程中,光合色素含量逐渐升高,而完全复绿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正常绿叶的87.02%、98.20%、89.37%、85.02%,叶绿素b恢复至绿叶水平,但叶绿素a、总叶绿素及胡萝卜素含量均未达到绿叶水平;白叶无光合特性,复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升高,气孔导度在复绿一定时期后趋于稳定,胞间CO2浓度显著降低,表明复绿叶片光合速率变化受非气孔因素影响;复绿叶片光饱和点升高,光补偿点降低,复绿叶暗呼吸速率与绿叶无显著差异,完全复绿叶表观量子效率仅为绿叶的78.66%;荧光参数Fo、NPQ呈先上升后下降,Fv/Fm、Y(Ⅱ)和ETR均显著升高,说明光合色素含量升高时PSⅡ反应中心捕光能力和光化学转化效率逐渐恢复,用于热耗散的能量逐渐减少;qP在复绿初期变化缓慢,到复绿后期变化不大,表明叶绿素a/b反应中心开放比例受复绿过程影响不大;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显著,白叶叶绿体无成熟类囊体片层结构,绿叶叶绿体类囊体垛叠清晰均匀,复绿叶叶绿体内膜结构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光合色素累积及类囊体片层有序排列、垛叠是导致花叶矢竹复绿叶片光合功能逐渐恢复的2个重要的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竹类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陕西楼观台引种46种竹子(栽培种)在北京地区进行栽培,经过两年的观察,结果表明:红竹、黄槽斑竹,红壳雷竹、菲白竹、黄条金刚竹、铺地竹等10余种竹子的适成性较强。散生竹与混生竹在北京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初步认为,北京冬季的低温和春季干旱多风的气候是造成冬末春初竹子叶片大量枯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4种地被竹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种地被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根系的分布特征及其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地被竹根系以0~10 cm土壤含量最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根系含量逐渐减少,各竹种均以<0.5 mm径级的根系含量最高,0.5~1.0 mm根系的含量次之,>1.0 mm的根系含量最少.其中土壤中菲白竹根系含量最大,为11 870 g/m2;黄条金刚竹含量最小,为6 160 g/m2.根系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菲白竹25.3 MPa、铺地竹27.05 MPa、鹅毛竹41.96MPa、黄条金刚竹32.67 MP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元宝枫叶片颜色属性与不同叶色叶片各组织中色素含量和分布,以及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关系,为明确元宝枫叶片呈色的内部机制提供细胞学依据,为揭示红叶植物变色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元宝枫叶片颜色属性,测定各颜色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观察叶片各组织中色素分布情况,使用透视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其他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结果】元宝枫不同叶色叶片色素含量、分布和超微结构均存在差异。1)红叶花色素苷含量极显著(P<0.05)高于黄叶和绿叶,叶绿素含量较低。黄叶叶绿素含量最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红叶,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比值显著高于绿叶和红叶(P<0.05)。绿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黄叶和红叶,花色素苷含量显著(P<0.05)低于红叶,与黄叶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元宝枫叶片色素含量比值均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2)元宝枫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均无色素分布,花色素苷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红叶花色素苷分布明显,绿叶和黄叶花色素苷分布较少。黄叶类胡萝卜素分布明显,在海绵组织也有花色素苷分布。3)嫩绿色...  相似文献   

18.
以植物嵌合体花叶假连翘全绿叶、花叶、全白叶3种叶色表型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并比较了其光合色素含量、叶片解剖结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研究不同叶色表型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分析光照强度对叶片叶色表型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叶假连翘3种叶色表型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显著,均表现为全绿叶>花叶>全白叶。叶片细胞层间叶绿体分布不均,是导致不同叶色表型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色存在差异的原因。全绿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和初始量子效率显著高于花叶;花叶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显著高于全绿叶;全绿叶的光合能力(Amax)、光呼吸速率(Rp)和初始羧化效率(CE)显著高于花叶;花叶的CO2补偿点(CCP)和CO2饱和点(CSP)显著高于全绿叶。3种叶色表型叶片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为全绿叶>花叶>全白叶,全绿叶和花叶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大而升高,到达最大值后趋于平缓,而全白叶变化不大;胞间CO2浓度(Ci)表现为全白叶>花叶>全绿叶,全绿叶和花叶的胞间CO2浓度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大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全白叶变化不大。3种叶色表型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叶绿素含量显著相关,全绿叶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而花叶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强,因此,可将花叶假连翘栽种于光照强度较大的环境中,以此来保持花叶性状和诱导形成更多的花叶表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对樱花(Prunus serrulata)、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菲白竹(Sasa fortunei)生理生长以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就樱花单作、菲白竹单作、麦冬单作、樱花—菲白竹混作和樱花—麦冬混作5种种植模式进行了大田试验,并于樱花盛花期对3种植物的光合指标、叶片氮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较各单作处理组相比,樱花与菲白竹混作或樱花与麦冬混作均会导致土壤化学性质的显著变化。与樱花单作相比,樱花与菲白竹混作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5.98%、11.64%;与菲白竹单作相比,樱花与菲白竹混作土壤铵态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8.91%、22.22%、29.57%;樱花—麦冬混作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全磷、有效磷含量与各自单作相比均显著降低;樱花与菲白竹混作显著提升了土壤养分含量。与不同地被植物混作的樱花表现出不同光合特性,与菲白竹混作的樱花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高于樱花单作,而与麦冬混作的樱花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了25.85%,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增加了11.83%...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观赏竹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引进的20种观赏竹观察研究,孝顺竹、凤尾竹、鹅毛竹在郑州的适应性差,不易大范围推广;菲白竹、大明竹、长叶苦竹、黄条金刚竹在郑州的适应性一般,推广使用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防止低温造成损害,其余14种在郑州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园林绿化中使用,注意防止在极端低温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冻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