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5年,在辽宁省彰武县应用Li-6400光合仪,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uens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和长白松(Pinus sylvestriformis)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5种针叶树在8月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表现为双峰型,并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彰武松光合速率最高、长白松光合速率较低。通过光响应曲线的分析得出:在0~2 000μmol m~(-2)s~(-1)光强下,光合能力顺序为长白松赤松樟子松油松彰武松;赤松和樟子松的光补偿点较高,为110μmol m~(-2)s~(-1);樟子松的暗呼吸速率最大,为2.338μmol m~(-2)s~(-1)。  相似文献   

2.
章古台在科尔沁沙地的东南端,多为固定和半固定的风沙地,土壤贫瘠干旱,腐殖质含量极少。除耐干旱、贫瘠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rin.)、赤松(P.densiflora Sieb.et Zucc.)、油松(P.tabulaeformis Carr.)等针叶树种能正常生长外,多种阔叶树造林成活较难或不易成林。为了有效的和加速改造沙地,提高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红松(Pinuskoraiensis)、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彰武松(P.densifloravar.zhangwuensis)、赤松(P.densiflora)、欧洲赤松(P.sylvestris9个种源)、欧洲黑松(P.nigra)、小干松(P.contorta)、沙地云杉(Piceameyerivarmongolica)、北美云杉(Piceapungensglauce)、铅笔柏(Sabinaviginiana)定植在章古台生长表现,结合当地林龄超过20a的针叶树生长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彰武松、樟子松、赤松表现最佳,可结合阔叶树种在平缓沙地及沙丘腹部营造混交林;沙地云杉、红松、铅笔柏可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造林;欧洲赤松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4.
油松抗松干蚧育种的数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松干蚧 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wana(简称松干蚧)不但为害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尚为害赤松 P.densiflora Sieb.et Zucc.、马尾松 P.massoniana Lamb.等多种松属树种。通过选择和培育抗性油松优树,可以  相似文献   

5.
应用同工酶鉴定黑松林内变异类型的遗传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原产于日本,引入我国山东烟台沿海地区巳有70多年历史,生长优于当地的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抗松干蚧的能力高于赤松。解放后,黑松成为营造海防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在选材的黑松林内,约有90%以上的个体是黑松,另有不足10%个体的干形、皮色、树皮开裂、叶形、叶色、冬芽大小、颜色……等都不  相似文献   

6.
彰武松嫁接繁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彰武松是赤松的天然杂交新变种。通过彰武松的引种和嫁接繁育、观察其苗期的生长及成活情况,表现出速生、抗旱和适应能力强等特性。  相似文献   

7.
自1955年在章古台沙地引种樟子松(Pinus sylva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 n.)以来,经过精心培育,细致管理,已在沙地安家落户。复于1963年先后在昌图、康平、彰武等县沙地相继营造起樟子松林近30万亩。生长良好而稳定,不仅起到防风阻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Pinus.sylvesvisL.varmonGolicaLitV)又名海拉尔松、蒙古赤松、西北利亚赤松、欧洲赤松。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原产我国东北内蒙,是该区的主要针叶用材树种。是大兴安岭(北坡)、红花尔基及呼伦贝尔草原中固定沙丘的乡土树种。解放后,辽宁省彰武地区的章古合防护林试验站从54年起在大片流动或半固定沙丘,成功地造了几万亩樟子松人工林,并且已大量结实,种质优良,筛选出优良植株,建立了种籽园,效果非常显著。我区于66年引种。73年以前引种试验工作仅限于天山山区林场,我场是属乌市北郊平原  相似文献   

9.
原产于黑龙江省东宁等地区的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在该地区自然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一种生态型,为和我省的赤松加以区别,称之为东宁产赤松(以前习惯叫做东宁赤松,因《中国树木志》中无此种,故不以此命名)。该树种具有寿命长、速生性持久、抗病虫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黑松和赤松是山东省护滩固沙和荒山绿化的重要造林树种,由于日本松于蚧和赤松毛虫的严重为害,给林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威胁。1980年以来,作者在日本松干蚧综合防治研究中,发现山东省烟台地区广为分布的黑松与赤松天然杂交种黑赤松(Pinus thunbergii Parl.×P·densiflora Sieb et Zncc)和日本报道的杂交种——赤黑松(Pinus densi-  相似文献   

11.
长白松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松是长白山特产的珍贵、稀有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树形美观,誉称“美人松”。由于过去对它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此,我们根据观察和搜集的有关资料,作一综合性介绍,以期引起重视,推动对长白松的研究和发展。一名称沿革及形态特征 (一) 名称沿革: 长白松(Pinus sylvestris L. var. sglvestriformis Cheng et. C.D.Chu.),关于它的名称,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歧。早于1942年日本学者竹内亮曾定名为赤松变型,即长果赤松  相似文献   

12.
国外松引种及生长表现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属(Pinus)树种,在全世界多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或亚热带的边缘。种数很多,目前已掌握的种有70余种。中国产的松树有20余种,东北共有16种,原产的主要有五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油松(Pinus tabula—epormis Carr.、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oa Litvin.)、偃松(Pinus pumila Pall.Regel.)和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Zucc.)等。我所树木标本园现有松属树种共计23种(包括变种),其中国外引进的有七种(见表2)。  相似文献   

13.
选择赤松、樟子松、彰武松3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植物体在极端干旱环境内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1)正常状态下叶比导率(LSC)表现为彰武松赤松樟子松;木质部导水率损失百分数(PLC)为赤松彰武松樟子松;边材导水率为赤松樟子松彰武松,叶片水势日间平均樟子松最高,赤松清晨水势最低,丙二醛含量彰武松最高,3树种性状各有高低。(2)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3树种叶片水势和枝条导水性均呈下降趋势;木材栓塞程度和丙二醛含量呈增加趋势,3树种的PLC均值在轻度胁迫时达到20%,中度胁迫时达到32%!40%,重度胁迫时达到52%!65%,重度干旱胁迫已经对枝条的脆弱性产生了影响,但仍然较自然干旱下的重度胁迫所造成的导水率损失(80%)要小,PLC增加顺序为樟子松彰武松赤松;丙二醛含量在轻度干旱中变化并不明显,但中度和重度时有明显增加,增至20~25 mmol·g-1,增幅顺序为彰武松赤松樟子松。  相似文献   

14.
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是云台山区成片林的主要树种。它既是我省暖温带湿润区的荒山瘠薄地造林的优良树种,也是当地工农业与民用的重要用材。 云台山区现已形成以赤松为主的成片林,处在该山区的墟沟、朝阳、中云、锦屏四个国营林场,共6万余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7%;蓄积11.2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85%。。由此可见,赤松生长的好坏,对云台山区成片林蓄积的增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1984年云台山区的四个国营林场调查的资料(主要是在场内测设的154块赤松样  相似文献   

15.
日本赤松良种选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赤松别名日本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0m。是沿海丘陵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东部、吉林长白山区、辽宁中部至辽东半岛,山东主要分布于胶东沿海山地丘陵地区,蒙山、泰山亦有分布。赤松垂直分布可达海拔900m,但以海拔500m以下的地方为宜。  相似文献   

16.
坚果林树种--红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别名海松(草本纲目)、果松(东北)、朝鲜松(中国裸子植物志)。是裸子植物门、松科、松属、单维管束亚属树种。  相似文献   

17.
以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砧木,从嫁接时间、接穗的切面长度及来源等方面对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wuensis)嫁接技术进行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在嫁接时间方面, 4月下旬到5月上旬嫁接可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在接穗切面长度(L)方面, 6.0≤L<8.0 cm可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在接穗来源方面,外地接穗和本地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但考虑到运营成本的问题,选择本地接穗更为合适。研究结果可为彰武松在北京地区的繁育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我区发现珍贵的钻天松和龙柏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区呼伦贝尔盟海拉尔、红花尔基地区的沙地樟子松天然林里,林业科技人员于1984年至1985年,分别发现了树姿优美的散生单株钻天松(Pinus sylvestris vra.Fastigiata)和龙柏松(Pinus sylvestris vra.lappnica)。钻天松的树冠呈塔状狭圆柱形,颇似钻天杨。龙柏松的树冠与钻天松相似,形状好似龙柏。植物学者认为:这两种松树都是欧洲赤松(pinussylvestris Lin)的变种;是我国北方绿化美化环境的珍贵树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山西北部风沙区为彰武松引种试验区,以辽宁北部的彰武县为种源地,进行引种试验,根据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表现,山西北部风沙区适宜彰武松生长,生长量超过油松和樟子松,抗逆性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20.
红松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Pinus Koroiensis Sieb.et Zucc.)是主要珍贵树种之一。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它的经济价值很大。红松一般在造林后初期,生长缓慢,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其生长速度,逐渐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