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3个海拔梯度对高节竹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分析了不同海拔梯度高节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差异,为高节竹高品质竹笋培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集3个海拔梯度(110、370、560 m)的高节竹林竹笋,对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指标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高节竹笋基径、长度、笋个体质量、可食率和可溶性糖、维生素C、胱氨酸、酪氨酸含量、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及单宁、草酸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高节竹笋蛋白质、脂肪、淀粉、总黄酮、其它种类游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及纤维素、木质素、苦味、鲜味、甜味氨基酸含量和甜味、鲜味氨基酸比例影响不显著(P0.05),对芳香味氨基酸含量和芳香味、苦味氨基酸比例有较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海拔高度对高节竹笋外观品质有显著的影响,中、高海拔竹笋优于低海拔竹笋;海拔高度对竹笋营养品质、食味品质有较显著的影响,但对外观品质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林业科学》2021,57(9)
【目的】雷竹是优良的散生笋用竹种,有机材料林地覆盖可以促使竹笋早出,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覆盖会造成雷竹林地下鞭系生长环境的剧烈变化,探究覆盖下竹笋箨叶性状与食味品质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竹笋食味品质形成基础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经营水平基本一致的覆盖雷竹林和自然经营雷竹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雷竹覆盖笋和自然笋的箨叶性状和食味品质指标。【结果】1)与雷竹自然笋相比,覆盖笋箨叶的厚度、含水率、长宽比和长宽比可塑性指数及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均显著提高,升幅分别为317.65%、29.82%、22.90%、26.32%、567.59%和193.93%,而箨叶单叶的干质量、含水率、长度、面积和周长的可塑性指数及叶绿素(a、b、a+b)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69.44%、68.18%、17.65%、21.13%、20.83%、94.92%、76.15%和92.76%,说明覆盖对雷竹笋箨叶形态总体上影响并不明显,但对形态可塑性指数和色素含量有重要影响。2)雷竹覆盖笋较自然笋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均显著提高,升幅分别为43.68%、89.55%、128.57%和125%,而总酸、草酸、纤维素、苦味氨基酸和芳香类氨基酸的含量及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则相反,说明覆盖能显著降低竹笋的苦涩味和粗糙度,而明显提高竹笋的甜味。3)冗余分析显示,雷竹笋箨叶叶绿素(a、b、a+b)对竹笋食味品质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箨叶厚度、长宽比、含水率、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结论】雷竹笋可通过箨叶形态可塑性指数和色素含量等性状的适应性变化来应对覆盖条件下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的明显变化,覆盖下竹笋食味品质明显改善,而且箨叶色素含量与竹笋食味品质关系密切,箨叶可能是通过光信号传导影响竹笋食味品质的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3.
高节竹笋出土后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的时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高节竹笋出土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的时序变化规律,为高节竹高品质竹笋培育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高节竹出笋盛期采集刚出土和出土后1 d、出土后2 d、出土后3 d的竹笋,对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高节竹笋出土后生长时间对竹笋长度、笋个体质量和脂肪、维生素C、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以及木质素、草酸、单宁、总黄酮含量、芳香味氨基酸比例有明显影响,但对竹笋蛋白质、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及纤维素含量影响并不明显,对其它种类游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呈味氨基酸比例影响也不明显。[结论]高节竹笋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存在明显的出土后时序变化,食味品质主要影响成分为木质素、草酸、单宁和总黄酮等,呈味氨基酸影响较小,营养品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从高品质竹笋生产出发,宜及时采挖出土后1 d内的竹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产量类型雷竹林植株及竹笋激素的分析,认为GA3和ABA调控着雷竹鞭侧芽的萌发,也就是影响着竹林的产量,而IAA和CTK对雷竹鞭侧芽的萌发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影响着竹笋的生长发育;通过对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认为高、中、低雷竹林竹笋的氨基酸含量基本相同,但覆盖雷竹林的春季竹笋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通过对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得出蛋白质、N、P、K含量从高、中、低产林呈下降趋势,并还认为竹林中适当增施N肥有利于笋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覆土栽培对高节竹笋呈味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覆土栽培对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竹笋适口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测定覆土栽培1 a、覆土栽培2 a和不覆土栽培高节竹笋氨基酸含量,分析了呈味氨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覆土栽培高节竹笋鲜味、甜味、苦味和芳香类氨基酸含量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总体上明显降低,但鲜味、甜味和芳香类氨基酸比例提高,苦味氨基酸比例下降,覆土栽培对1 a竹笋的影响明显高于覆土栽培2 a竹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避光处理对麻竹笋苦涩味强度及单宁含量、形态与分布影响的机理。[方法]运用感官评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透射技术和磷钨酸-钨酸钠比色法,采用覆土(EP)、双层不透光套袋(CLPB)和自然生长(CK)3种不同处理,对麻竹鲜笋的口感品质进行感官评定,分析测定麻竹笋笋体单宁物质含量、形态和分布。[结果](1)不同处理的麻竹鲜笋的口感不仅均呈苦涩味,且苦涩味强度均表现为由麻竹笋的基部到笋尖逐渐增强的趋势,其苦涩味强度整体大小顺序为:CKCLPBEP。(2)麻竹竹笋壁中含有单宁物质的细胞(CWT)可被2%氯化亚铁溶液染成黑色,与不含单宁物质的细胞区别明显。(3)单宁大量分布在薄壁细胞内,少量在纤维细胞内,维管束中的筛管和导管细胞中无单宁分布。(4)单宁在薄壁细胞中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内,少量分布在液泡中,电镜下CWT中积累的单宁可分为絮状、颗粒状和块状3种类型。(5)不同处理的麻竹笋单宁含量为CK:1.15 2.67 mg·g~(-1),CLPB:1.03 1.43 mg·g~(-1),EP:0.36 1.13 mg·g~(-1),其相应的CWT密度大小顺序为:CKCLPBEP,3种处理不同部位的单宁含量与CWT密度大小均为笋尖中部基部。[结论]避光显著降低麻竹竹笋壁的苦涩味强度及单宁含量,自然光照下生长的麻竹笋苦涩味强度及单宁含量显著高于避光处理;光与竹笋中单宁物质分布和形态相关不显著,单宁形态仅与竹笋部位密切相关。覆土、套袋等避光措施可显著降低笋体单宁物质的含量,降低苦涩味,改善竹笋的口感品质,为培育低苦涩味麻竹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施肥对覆土栽培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了4个施肥处理,对不同处理后竹笋的产量、外观形态、营养物质、呈味物质、氨基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中(4 800kg·hm~(-2))、高(7 200 kg·hm~(-2))施肥量条件下,覆土栽培高节竹笋外观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在中量施肥条件下,促进了高节竹笋可溶性糖的合成,抑制了木质素、单宁、总酸的积累,在高量施肥(7200kg·hm~(-2))条件下,高节竹笋的木质素、单宁、总酸含量升高,可溶性糖的积累受到抑制,竹笋的口感和营养品质下降;高节竹笋的氨基酸含量在低量施肥(2400kg·hm~(-2))处理下最高,苦味氨基酸占比显著低于对照(P0.05)。以上结果表明,中量施肥可以显著提高覆土栽培高节竹笋的产量和品质,而过量施肥则会导致高节竹笋品质下降,因此,综合经济成本、产量和营养品质指标,覆土栽培条件下高节竹林的适宜施肥量为4 800 kg·hm~(-2)。  相似文献   

8.
高节竹是优良的笋材兼用竹种, 竹鞭延伸生长能力强, 具有较高的鞭笋生产潜力。为评价高节竹鞭笋品质和适口性, 以毛竹鞭笋为对照, 比较两者外观形态和营养物质、呈味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毛竹鞭笋相比, 高节竹鞭笋略长, 个体质量、基径和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单宁、草酸、总酸含量明显较低, 而可食率、糖酸比和脂肪、可溶性糖含量明显较高。高节竹、毛竹鞭笋除鲜味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明显外, 高节竹鞭笋的氨基酸总量及其它氨基酸组分的含量显著低于毛竹鞭笋, 但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芳香类氨基酸组分比例显著高于毛竹鞭笋, 苦味氨基酸组分比例明显低于毛竹鞭笋。研究表明, 高节竹鞭笋较为粗大、可食率高、粗糙度低、适口性好, 质量总体优于毛竹鞭笋。  相似文献   

9.
肥料种类及施肥深度对覆盖雷竹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施肥种类和施肥深度对覆盖雷竹林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生物肥或混施生物肥比单施化肥不但能够提高覆盖雷竹林的竹笋的产量和产值,而且可以改良雷竹林土壤结构,利于母竹留养;就竹笋产量而言,施肥深度5~10 cm优于15 cm的处理,但深施有利于改良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毛竹鞭笋经营培育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毛竹鞭笋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施肥(CK)、施用复合肥(F)和施用有机肥+复合肥(YF)3种处理方案,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下鞭笋中可溶性固形物、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草酸以及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在毛竹鞭笋的营养成分中,施肥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F处理和YF处理下含量分别为9.08%和8.55%,显著高于CK(6.67%),增幅分别为36%和28%,而其他成分含量受施肥的影响不显著,粗蛋白含量为1.96%~2.22%,粗脂肪含量为0.21%~0.27%。在3种处理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YF处理的含量最高(47.65 mg/g),显著大于F处理和CK中的可溶性糖含量(40.80、34.21 mg/g)。可滴定酸和草酸含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肥未显著改变毛竹鞭笋中总氨基酸含量(4.859~5.501 mg/g)。整体上,毛竹鞭笋中各呈味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芳香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施肥对毛竹鞭笋中呈味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11.
富硒施肥对毛竹笋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丰硒源"富硒肥进行富硒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时间、不同施肥次数、施用不同硒含量富硒肥的施肥效果。结果表明:施肥时间、富硒肥的硒含量对竹笋硒含量的影响显著。施肥时间不仅影响竹笋的含硒量,还对竹笋的单宁含量影响显著。施肥时间对竹笋品质影响不明显;富硒肥中硒含量可显著影响竹笋品质,表现为随富硒肥硒含量的升高,竹笋品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3种类型毛竹笋进行品尝和分析,探索毛竹笋辛辣味的呈味物质,为提高毛竹笋食用品质和经济价值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运用感官评定、气质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出土毛竹笋(AS)、未出土毛竹笋(US)和毛竹鞭笋(RS)3种新鲜竹笋及AS竹笋水煮后的笋渣、笋汤进行感官评定、成分分析,开展呈味物质含量与相应滋味强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经感官评定,AS和US 2种类型毛竹笋辛辣味均表现为从笋基部到笋尖依次增强的趋势,而AS竹笋从笋基部到笋尖辛辣味强度值为2.0 9.5,明显高于US的1 6,RS竹笋滋味则表现为微甜,笋基部到笋尖无明显变化。AS竹笋水煮后笋渣滋味为辛辣味,且辛辣味强度随水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笋汤滋味则表现为苦涩味,滋味强度随水煮时间的延长而增强。(2)通过GC-MS方法,共检测出毛竹鲜笋43种成分,其中,酯类9种、醇类6种、酸类5种、酚类3种、酮类2种、醛类3种、烃类4种和其它11种,其中,相对含量较高且与辛辣味有关的物质为草酸、单宁和麻黄碱。(3)相关性分析表明,与AS和US竹笋辛辣味显著相关的呈味物质为氰化物、氰苷、单宁和麻黄碱,与AS竹笋辛辣味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2、0.850、0.939、0.818(P0.01);与US竹笋辛辣味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0.857、0.939、0.937(P0.01)。AS水煮后笋渣中氰化物、氰苷和单宁与辛辣味强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0.861、0.933(P0.01),笋汤中与苦涩味强度显著相关的有氰化物、单宁和草酸,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0.954、0.976(P0.01)。综合表明:毛竹笋辛辣味的呈味物质是氰化物、氰苷和单宁。[结论]影响毛竹笋辛辣味的主要呈味物质为氰化物、氰苷和单宁,其辛辣味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竹笋专用肥对毛竹冬笋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肥是毛竹笋用林集约经营的重要生产措施,为探明施用竹笋专用肥对冬笋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施用硫酸钾型竹笋专用肥(N:P:K=17:8:5)的竹林冬笋与不施肥冬笋之间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的对照林分相比,施肥后竹笋的3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都有显著的提高;单宁含量呈降低趋势;主要矿质元素中除Ca、Mg外,其他元素含量都呈增加趋势;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大幅降低,改善了口感,也延长了笋体的贮藏时间;除天冬氧酸和谷氧酸外,测定的其他15种游离氧基酸含量都显著上升,人体必需氧基酸含量也随之增加。综合评价认为,施用竹笋专用肥能有效提高毛竹冬笋的营养价值,可为毛竹林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毛竹增产剂及幼竹竹腔施肥对竹笋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竹腔施肥试验区与对照区毛竹竹笋游离氨基酸、还原糖、总黄酮、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锌含量等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比较分析了两者竹笋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提高竹笋中游离氨基酸、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不会影响竹笋的营养品质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经营措施对雷竹笋的营养品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经营措施对雷竹笋营养品质的影响,在临安市三口镇雷竹林地设置6种不同施肥条件,同时进行覆盖与未覆盖两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混施有利于雷竹笋总糖、脂肪、淀粉的积累,而减少对灰分、粗蛋白的积累.雷竹林地采用覆盖技术后,改变了雷竹笋体内各类营养物质的分配,但对其总量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处理对雷竹林土壤养分平衡和竹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冬季覆盖的条件下,研究了雷竹林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平衡和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的雷竹林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均有极大的盈:N的盈余量与输出量之比为1.55~2.70,P的盈余量与P输出量之比为3.49~13.44,K的盈余量与输出量之比为3.5~6.9.高量化肥处理(CF2.0)的N、P和K盈余量分别达到1187、224.8和847 kg·hm-2,分别比低量化肥处理(CF1.0)提高了68.1%、76.9%和27.4%.与低量化肥处理(CF1.0)相比,化肥和猪栏粪处理(CF1.0+PM1.0)的N、P和K的养分内部利用效率(INUE)分别提高了30.2%、31.2%和95.0%,竹笋产量提高了2.16倍;半量化肥和猪栏粪处理(CF0.5+PM0.5)N、P和K的INUE值分别提高16.6%、15.9%和32.3%,竹笋产量提高了74.2%.对肥力水平高的雷竹林,增施化肥对竹笋产量的提高不显著,但可造成养分的大量盈余,从而导致营养元素的大量流失,并增加环境污染风险,而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或者减少化肥用量不仅提高了雷竹竹笋产量,而且可以降低养分利用效率,减轻化肥对环境污染压力,促进雷竹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绿竹笋营养成分及笋期叶养分的施肥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施有机肥、复合肥、无机肥对绿竹笋营养成分及笋期叶片N、P、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笋N、P、K含量、粗蛋白质、粗纤维、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竹笋N和蛋白质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P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复合肥处理最高 ,K含量、粗纤维、半需氨基酸总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但还原糖、总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不施肥处理明显高于施肥处理。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叶片N、P、K含量的影响在不同发笋时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发笋初期N、P、K含量施肥处理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 ,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盛期叶片N、P含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K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末期N含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P含量以不施肥处理最高 ,K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表现出不同肥料施肥效应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时期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研究表明:果实的硬度、总糖、可滴定酸含量随套袋时期的推迟有升高的趋势;果实糖酸比、氨基酸及可溶性果胶含量随套袋时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安徽霍山毛竹笋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省霍山县是毛竹天然分布的北部边缘,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使这里生产的毛竹笋具有特殊的品质。文章测定了霍山毛竹春笋、鞭笋和冬笋的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霍山毛竹笋中蛋白质含量为1.78%~3.36%,可溶性糖含量为1.98%~3.20%,粗纤维含量为0.794%~0.924%;毛竹笋氨基酸总量为17.30~32.59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20.7%~26.2%,鲜味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34.8%~44.8%;毛竹笋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均在检测限以下。分析认为,霍山毛竹笋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污染的食品,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20.
竹笋腌制是我国传统竹产品加工方法之一。近年来,降低含盐量,及变腌干笋为及食、休闲、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需求中有上升的趋势,但这类产品货架期寿命、夏季高温导致质量难以控制等系列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商家关注的焦点。就腌制及品质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竹笋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丰富,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均有变化:种类增加、含量减少;含盐量对腌制竹笋中的黄酮、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有很大影响;以总黄酮、粗纤维、氨基酸含量作为产品质量考察指标,竹笋腌制的最优组合为A1B3(含盐量为25%,有笋衣);竹笋腌制过程中的变色可能与氨基酸分子中羟基变性有关;竹笋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增加与竹笋蛋白质变性及腌制中微生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