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研究不同采种时间及不同播种基质对羽叶楸(Stereospermum colais)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羽叶楸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采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12月中旬(蒴果全部变黑)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达77.3%;不同播种基质对种子开始出苗时间、完成出苗时间和发芽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萌发适宜的播种基质为江沙,种子在7 d便开始出苗,完成出苗需28 d,出苗整齐(从开始出苗到完成出苗仅需21 d),平均发芽率为79.3%。  相似文献   

2.
对核桃楸种子进行不同催芽处理和不同育苗株距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变温层积催芽[室温(18~23℃,30 d)+室外冷冻(90 d)+窖藏(-2~2℃,60 d)]的处理方法,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达到88.53%和86.34%,出苗整齐(25 d),苗木质量好.不同育苗株距对1年生核桃楸苗高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和p...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高产稳产毛竹笋用林经营技术,以研究施肥方法为主,利用正交设计原理,布置了一个具有2次重复,4因子3水平(A.毛竹林密度,B.挖山深度,C.施肥剂量,D.施肥时间与次数)的试验,设计中加设无处理措施的对照小区,以增加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连续5年分别统计10种处理的春笋产量,并对数据进行正交设计的直观分析和时间裂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2(A_1B_2C_2D_2)、处理4(A_2B_2C_2D_3)和处理5(A_2B_2C_3D_1)为试验中的三种最佳处理组合,于正常年景可比对照增产近10倍。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建议在我国亚热带中、北部山地毛竹笋用林中推行中等水平(A_2B_2C_2D_2)的经营方式。采用该套技术经营的毛竹笋用林,每度(二年)每公顷林地可以增产春笋2万kg左右,除去经营成本可增收0.7万元。  相似文献   

4.
奥氏黄檀属红木类珍贵用材树种,在常规条件下,奥氏黄檀种子发芽率相对较低,通过研究不同贮藏方式、不同种子处理及不同播种基质对奥氏黄檀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奥氏黄檀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播种前,采用40℃温水浸泡自然冷却,再用冷水浸泡24h,种子发芽率为70.3%,高于其它处理;为保持种子有较高的活性,应将种子贮藏在低温(4-5℃)的环境中,发芽率较高,为69.3%;奥氏黄檀种子萌发适宜的基质为江沙+林地表土(体积比1︰1),种子在18d便开始出苗,完成出苗需33d,发芽率为72.7%,均高于其它4种基质。  相似文献   

5.
刺龙牙种子层积处理及播种育苗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东山区开展了刺龙牙种子不同层积处理时间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以及播种苗不同保留密度对苗木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层积处理能有效提高刺龙牙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处理时间达到125 d时,达到显著水平,发芽率达到61.43%,出苗率达到50.28%,出苗快而整齐;1年生幼苗保留密度85株/m2的Ⅰ、Ⅱ级苗产量最高,生长均匀整齐。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药物,不同时间间隔喷药及不同药物浓度对尾巨桉组培苗茎腐病防治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A_1) 6d间隔喷药时间(B_2) 1000倍液药物浓度(C_2)对尾巨桉组培苗茎腐病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辽东山区白桦种子混雪催芽及播种育苗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东山区开展了白桦种子不同混雪催芽时间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以及播种苗不同保留密度对苗木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混雪层积处理是能有效提高白桦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且当混雪催芽时间达到150d时,达到显著水平,发芽率达到61.5%,出苗率达到52.78%,出苗快而整齐;当1年生幼苗保留密度100株/m2的Ⅰ、Ⅱ级苗产量最高,生长均匀整齐。  相似文献   

8.
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arocarpus Kurz)属花梨木类红木树种,果实有木质层,较硬,十分难剥出种子,直接用荚果播种育苗,种子发芽率极低、发芽不整齐。为提高大果紫檀种子发芽率,播种前采用人工剪去果翅、人工破壳、人工剥壳3个处理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能有效地促进大果紫檀种子的发芽,以人工破壳及人工剥壳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开始出苗时间和完成出苗时间最短,发芽率分别为66.3%和67.7%,分别比对照高11.6倍和11.9倍。但由于人工剥壳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因此,为节约成本,在实践生产中,宜采用人工破壳处理大果紫檀种子。  相似文献   

9.
以青海格尔木产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种时间的种子质量和发芽率,拱棚、覆盖、露地等不同育苗方式和0.3、0.6、0.9cm等不同播种育苗覆土厚度对出苗的影响以及黑果枸杞幼苗生长规律,结果为不同采摘期所采种子质量与发芽率不同,8月中旬所采种子平均千粒重1.2g,发芽率88.9%,优于10月上旬采集的千粒重(0.9g)和发芽率(69.6%);不同育苗方式对出苗期、出苗率等有影响,拱棚育苗出苗早、出苗整齐、发芽率高,露地育苗出苗最晚、出苗最不整齐、出苗率最低,覆盖育苗介于之间;播种覆土厚度对播种出苗迟早和出苗持续时间有影响,对出苗率影响不显著,覆土越薄越有利;生产中应采取拱棚或覆盖育苗方式,覆土厚度0.3cm;黑果枸杞1a生幼苗高度、地径等生长分为3个时期即缓慢生长前期、快速生长中期、缓慢生长后期,缓慢生长前期幼苗弱小、抗逆能力弱,应注意洒水,适时盖、揭塑料拱棚或覆盖物等,保暖、保湿、遮阳。  相似文献   

10.
漆树种子发芽率低和出苗不齐是林业生产中的难题。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以探索不同处理方法对漆树种子萌发的影响。先以浓硫酸(H2SO4)和赤霉素(GA3)按不同处理时间分别对3个不同地理种源种子进行催芽,再对其进行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对于云南砚山种源种子,采用98%H2SO4处理30min,低温层积25d,发芽率在75%以上;利用400mg/LGA3处理时间2h,低温层积25d,发芽率为71%。本研究意在筛选出漆树种子催芽的最优处理方案,为漆树育种和规划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