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刚 《西南园艺》2006,34(6):67-68
草莓的生理性病害不同于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非生理性病害。草莓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为管理不当引起的。防治这类病害一般不需要化学药剂,只需施以科学正确的管理手段就可以了。在草莓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大棚、温室、露地生产,草莓生理性病害发生都很普遍,严重时可达到80%以上。为了更有效地防治草莓生理性病害,提高种植草莓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常见的草莓生理性病害种类、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草莓白果1.1为害症状正常成熟的草莓果实是红色。草莓白果在浆果成熟时,全部或部分果面呈白色或淡黄色等异常颜色。在异常颜…  相似文献   

2.
《果农之友》2013,(4):46-46
草莓灰霉病是大棚栽培草莓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各草莓栽培地区时常发生,是当前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其主要侵染果实、花柄和叶柄,以果实为重,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针对此点,西北农林科技大  相似文献   

3.
<正>1997年我县首次试种保护地草莓成功后,至2008年发展到66.67hm2。随着草莓产业规模化发展和保护地大棚的周年使用,草莓的病害呈逐年加重发生态势。目前保护地草莓病害有草莓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黄萎病等。而草莓白粉病在我县发生最重,危害最大,成为主要病害,一般产量损失10%~25%,严重的达30%~50%。现将白粉病在我县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4.
草莓黄萎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莓黄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是近几年影响、困扰草莓扩大生产的重要病害。由于草莓为多年生植物,在同一块地里连续多年种植后,致使土  相似文献   

5.
炭疽病是草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在结果期很少发生,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在草莓连作地,遇上高温高湿天气,炭疽病会成为育苗田毁灭性病害,给培育优质壮苗带来严重影响。文章简要介绍草莓炭疽病的危害特征、发生规律,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草莓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柔嫩多汁,香甜可口,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在草莓生产中,除栽培管理技术外,病害是影响草莓产量的主要因素.作者在调查上海地区草莓病害种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为害草莓的主要真菌病害草莓灰霉病(Botrytis cimerea),并做了室内及田间药剂防治试验.一、室内试验1.试验目的:探求几种不同浓度的常用农药对灰霉病孢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为田间药剂防治提  相似文献   

7.
朱秋云  张健  胡颖 《北方园艺》2008,(4):242-242
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ca aphanis(wallr))是草莓生产上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尤其在保护地中,温度高,空气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草莓白粉病更易发生.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草莓白粉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东亚等草莓产区.白粉病是冷凉地区草莓的主要病害,也是棚室栽培中的主要病害,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的草莓产区发病严重,已成为提高草莓品质、产量和效益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8.
<正>草莓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我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发展为高产高效产业。但由于栽培条件的限制,草莓病害严重,是影响草莓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对武汉、鄂州、黄冈3地多个草莓基地进行连续3年跟踪调查研究,发现记录了当前草莓的一些主要病害,并研究出综合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草莓栽培区域广阔,病虫害种类较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草莓保护地栽培成规模发展以来,病虫害种类增加,危害也加重。1主要病害及防治要点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草莓病害有20多种。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黄萎病、芽枯病、红中柱根腐病、叶斑病、"V"型褐斑病、线虫病等。1.1病毒病该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危害较重,是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草莓病毒种类很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金州区较严重的草莓病害有3种:白粉病、灰霉病和黄萎病.文章对草莓病害的分布、症状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草莓黄萎病是草莓多发病中特别难防治的一种病害。该病于1967年首先在澳大利亚发现,继之1970年在日本发现。草莓黄蒌病是真菌病害。学名为 FusariumOxysporum f.sp.fragariae。形成小型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2.
草莓常发性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的主要常见病害是病毒病,萎黄病、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线虫病、芽线虫病,这几种病害在北方草莓栽培中普遍存在,及时防治草莓病害,控制其危害程度,是获得丰产的关键性保证,笔者就几年来的调查实践对其防治措施归纳如下:1 病毒病 单一病毒侵染一般没有症状,草莓栽培品种感染病毒后表现生长衰退,发育不良,产量下降,不能很快明显表现花叶,叶皱缩等病状。主要由蚜虫,匍  相似文献   

13.
草莓病毒病是一种危害草莓生产较重,损失较大且防控较为困难的一种病害。随着生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推广,组培脱毒育苗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草莓病毒病的发生。但是,在露地或者小拱棚草莓栽培中,病毒病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病害,加强草莓病毒病的防治,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4.
灰霉病是草莓较易发生的病害,发病快,暴发猛,危害重,是当前制约设施草莓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为了寻找防控草莓灰霉病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河南省永城市草莓种植基地经过两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防治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由于部分保护地草莓在同一棚室内连续种植,不能进行规范化轮作,致使草莓土传病害和生理障碍日趋严重。田间调查表明,土传病害是影响草莓产量最主要的因素,主要的土传病原菌包括镰孢菌、轮枝菌、疫霉菌、腐霉菌、丝核菌等,这些病原菌都可以造成植株死亡及草莓产果期果实发黑。  相似文献   

16.
正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鲜红艳丽,肉嫩多汁,气味芳香,营养价值高,是备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在消费市场中潜力较大。但是传统的在日光温室内采用土壤栽培的草莓,连作障碍、土传病害严重,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针对传统地面栽培草莓连作障碍、土传病害严重,产量低的问题,我们通过无土栽培方式以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促进草莓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草莓无土栽培,栽培基质由废菌渣、草炭、蛭石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和多年连作等原因,草莓土传病害的发生逐年加重,草莓根腐病逐渐成为主要病害之一。感染根腐病的草莓种苗在生产中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死苗,影响草莓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如果发生严重将会对草莓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因此,防治草莓苗期根腐病成为草莓生产和种苗繁育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草莓塑料大棚半促成或促成栽培是90年代以后在烟台市出现的新型种植方式,由于其管理方便、产量高、收益快,因而发展迅速,目前全市栽培面积0.33万余hm~2,对改善当地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和栽培品种的变化,草莓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有些病害已成为影响草莓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我们几年来的调查研究结果,着重报道保护地草莓常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草莓病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4~1998年,我们对浙江各大草莓产区的病害作了一些调查研究。1 主要真菌病害1.1 草莓灰霉病 主要为害叶片、花、果柄和果实。受害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种植效益的不断增加,鲁南滨临微山湖的草莓栽培面积逐年增加,2011年已发展到6500公顷,其生产模式包括露地、各类促成、半促成栽培等多种种植模式。但草莓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其中草莓蛇眼病发生面积最大,危害严重。主要是由于该病发病初期外部形态症状极易与草莓褐斑病及甜瓜炭疽病等相似易被菜农误诊为其它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