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璐 《森林防火》2023,(3):117-119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也成为研究热点。为改善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修复受损湿地,以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为例,通过解决湿地生境受损、森林和湿地植被退化等问题,旨在为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修复、生境恢复重建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湿地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上公认的国家公园的一种形式。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提出对不具备条件划建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各种类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自此,全国各地湿地公园建设多点发力,快速推进。截至2020年3月,经国家批准和试点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已达901处,湿地公园建设已经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及建设利用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根据息县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现状,分析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与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提出了水系贯通、水体与水岸保护、栖息地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植被恢复、水禽栖息地恢复与修复、河岸杨树林改造恢复和采沙河床恢复等一系列重点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和措施,优化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湿地公园发挥多种生态功能,为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基于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水生植物配置现状,按照湿地公园"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方针和水生植物应用原则,依照湿地公园不同的区划功能和水生植物生态功能,对湿地公园的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的水生植物配置提出了建议,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完善及湿地公园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波 《广东园林》2015,(2):49-53
以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一、二期为案例,阐述分析海珠湿地的背景、城市发展引起的退化以及近期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利用实践。通过土地保护、湿地水系修复工程、植被复原及丰富、水体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引鸟项目、入侵植物的管理举措以及湿地公园建设等七方面探析海珠湿地的修复和利用,对其持续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湿地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历时9年的建设,先后健全保护管理机制,取缔公园内汉江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退耕还湿和科研宣教,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湿地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落实公园总体规划,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开展湿地保护、科研宣教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青龙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以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为根本,将有效保护扩大区域内的湿地资源,促进人们主动保护湿地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对于凌源市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谈青龙河重要湿地价值及亟须解决的瓶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国家湿地建设和保护战略,加快凌源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步伐,按照"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和《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拟在青龙河流域建设重要湿地及湿地公园项目。本文从凌源市青龙河湿地现状出发,阐述了建设青龙河重要湿地的价值,探讨了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6,(2):39-44
概述了我国湿地公园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对未来我国湿地公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判断,指出:湿地公园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托和生态教育的重要平台;湿地公园将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积累经验,部分湿地公园将成为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和发展节点;湿地公园将是我国智慧林业的试验田。同时,对我国湿地公园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即:加强湿地公园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湿地公园的分类分级管理,强化后期维护和有效管理;严格执行生态红线制度,加强对湿地公园的保护;完善湿地公园的投入、经营管理和公众参与等机制;加强湿地公园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的使用;加强湿地公园与社区的合作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促进国家湿地公园健康发展,有效保护湿地资源,近日国家林业局重新制定印发了《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0公顷,湿地率不低于30%。明确了申请设立国家湿地公园必须具备的七个条件,以及九种禁止行为。该办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2年12  相似文献   

11.
昆明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昆明捞渔河湿地资源现状、区位交通、湿地文化及周边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和深入分析,结合滇池生态系统修复及治理经验,以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为原则,将捞渔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集湿地保护与恢复、滇池治理示范、公众湿地生态体验及科普宣教于一体的城市近郊公益型国家湿地公园。根据区划原则,将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分区,并根据各功能区定位规划其建设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2.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创新与改革,而湿地自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州20个湿地公园为基础数据,对比分析了整合优化前后湿地公园基本情况,发现整合优化初步解决了整合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空间交叉重叠、保护空缺、保护地内用地矛盾等情况。并从保护和恢复重要典型湿地、恢复市域湿地生态廊道、修复湿地生境、促进湿地价值转化、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整合优化后湿地自然公园保护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湿地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月亮湾湿地公园作为鲁西南地区的重要河流湿地公园,于2011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建设,2016年通过检查验收被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主要围绕杜绝村民围垦、河道疏浚、岸坡修复、污染治理、植被的恢复开展,目前月亮湾湿地公园物种多样性明显,自然风光优美,生态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4.
“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介绍了布哈河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况,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调查规划设计,总结了布哈河湿地公园的规划理念、公园定位和建设目标,分析了其水体污染的治理规划、湖泊规划、人工湿地布局规划及可持续发展规划,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湿地公园保护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双修”是指导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理念,同时城市湿地公园也是“城市双修”重要实践对象。为此,以“城市双修”理念为指导,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对生态环境修复、文化内涵修补、功能空间修补与湿地景观设计等相关概念的诠释,设计了荆州市西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并提出了文化、功能、水体、植被方面的具体修复策略。为“城市双修”在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方面的应用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建设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扩大湿地保护的一种有效途径。以西藏那曲夯错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其湿地资源的现状,探讨了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问题,为夯错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湿地保护提供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白衣庵溪湿地公园植被恢复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津市毛里湖流域的白衣庵溪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立足湿地公园自然条件,提出湿地植被恢复应从湿地地形地貌改造、湿地植被群落修复、植物配置优化、植物种植管理、观赏性植物应用等方面入手,探讨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植被恢复的原则、有效措施和科学方法,为今后湿地修复建设,营造优美湿地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公园已成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公园建设原则、动态管理和共管机制,使湿地公园成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龙在10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表示,湿地保护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扎实推进,湿地保护制度不断强化,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湿地保护面积增加了200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46.80%。截至目前,我国自然湿地保护面积达2185万公顷,全国共批准国家湿地公园试点706处,其中通过验收并正式授予"国家湿地公园"正式称号的达98处,指定国际重要湿地49处。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条为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促进国家湿地公园健康发展,有效保护湿地资源,根据《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政策,制定本办法。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建设、管理和撤销应遵守本办法。第二条国家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管理的特定区域。国家湿地公园是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