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景观的设计是城市湿地系统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以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和总结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模式与方法,探索生态、文化、景观等理念的现实显现.坚持以生态设计思想为根本,结合人文内涵设计、历史文脉及意境设计等方法,营建具有地域性、乡土性、人文性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2.
目前,城市湿地公园的色彩规划设计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存在着各要素景观色彩搭配混乱,视觉效果不佳,未能体现公园特色等问题。本文以山东少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对色彩的喜好。依据蒙赛尔色彩体系,运用HSB模式分析景观色谱,总结色彩应用,进而提出适合城市湿地公园的色彩设计要点,期望能够对今后的城市湿地公园色彩景观设计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城市湿地公园属于城市公园系统之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能够对城市环境进行优化,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娱乐场所,也能够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期许。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探讨了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为例,阐述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以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为主要景观构成要素,通过不同的植物选择和不同的植物景观构建模式来进行城市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并对各构成要素的特点、设计手法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探索科学而又合理的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芦水湾生态景区是甘肃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结合最为紧密的生态观光景区。从水系规划,绿植乔木、灌木和填闲花草配置,娱乐休闲设施安排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景区的景观设计,该设计体现了湿地公园保护环境、旅游休闲和生态观光的功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6.
李洁 《山西林业》2012,(5):41-43
城市湿地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用巨大。对香港湿地公园和北京三里河湿地公园进行对比,分析了国内湿地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国内湿地公园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南湖城市湿地公园湿地景观的分析,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营建的同时,应当注意对自然进行保护,做到现有产业遗产与自然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应以保护或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为前提,以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为目标,以其充满野趣的领土景观为特色,吸引公众的到来,达到保护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作用。以浙江德清下渚湖湿地景观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对湿地公园主题景观营建的探索,提出了有关风景区设计中特色展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中和城市周边等受人为干扰较大的湿地。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正是伴随对这种问题的不断认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保护形式。而由于长期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薄弱,对其功能与价值认识存在偏差,使得城市湿地公园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在分析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就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功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东省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系统详细规划中建筑景观设计的总结,以设计实例阐述了既能反映地域文化气息,又能与湿地环境有机结合的建筑设计理念。将建筑景观设计与传统地域文化有机结合,使湿地建筑具有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侯马市香邑湖湿地公园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提出了规划设计的理念和原则以及各项设计内容,探讨了如何在保护湿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建设与当地城市功能相接、与传统经济相融的自然湿地公园、人文湿地公园、效益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理论研究和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下渚湖湿地公园设计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景区特色塑造、特色景点设计、建筑特色与植被景观特色塑造等方面阐述下渚湖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策略。结合理论研究,探寻城市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塑造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做好陕西省湿地公园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今年9月中旬,我们一行7人对浙江、上海等地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进行了专题考察。我们考察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上海崇明西沙湿地公园、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上海崇明西沙湿地公园位于上海市崇明岛西部,  相似文献   

15.
城市湿地公园被誉为"城市之肾",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生态修复净化环境等功能。因此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对环境改善、合理利用土地以及保护湿地资源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利用ENVI进行监督分类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前后变化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白鹭湾湿地公园2012土地类型划分情况为:植被、耕地/半裸地、人造物/裸地占比分别为42%,33%,25%;2015年土地分类占比分别为42%,20%,22%,同时增加了16%的水体,湿地公园耕地、植被、水体等面积逐年增加,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通过遥感技术动态监测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有利于湿地公园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对城市湿地的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荣成市桑沟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保护措施,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生态恢复学、植被演替、游憩学等理论为指导,以"生态设计"为手段,借鉴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对各构成要素的特点、设计模式、传统的理水手法、艺术的原理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探索科学合理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艺术——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对其各景点的分析,探讨当今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甘肃省高台县湿地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人工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以人工湿地为构建单元建设城市生态公园,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公园构建的总的指导思想、构建的主要原则及设计路线,并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工湿地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多重效益。城市人工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因具有较多优点,在我国将拥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