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肥处理对尾叶桉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5种施肥处理下的9年生尾叶桉纸浆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试,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讨论施肥处理对尾叶桉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尾叶桉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对抽提物含量和戊聚糖含量有极显著影响;施肥处理会显著提高木材中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和戊聚糖含量,而且施肥量愈大,木材中戊聚糖含量愈高。  相似文献   

2.
测定樟子松木材中的苯醇抽提物含量,分析其与密度的相关性,测试不同苯醇抽提物含量的樟子松试材组坯胶合板材的胶合强度。结果表明:樟子松木材的苯醇抽提物含量与密度具有高度相关性,苯醇抽提物含量对胶合板材的剪切强度及木破率均有显著影响。建议生产中尽量避免苯醇抽提物含量高的板材相互组坯胶合。  相似文献   

3.
以樟子松木材为对象,使用动态水分吸附仪,借助GAB模型分析微波处理对樟子松试材的等温吸湿特性影响。结果表明,GAB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樟子松微波处理材的等温吸湿特性,微波处理没有改变木材等温吸湿曲线线型;微波处理后樟子松木材平衡含水率下降,单层分子饱和吸附量和有效比表面积降低,表明微波处理可以降低樟子松木材的吸湿性能。在低初含水率或高微波功率密度条件下,木材平衡含水率变化量较大,且早材的平衡含水率降幅大于晚材,说明微波处理对早材细胞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国家标准,对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冷水抽提物含量和热水抽提物含量分别为2.67%和3.12%,1%NaOH抽提物含量为17.08%,纤维素含量为47.49%,综纤维素含量为80.42%,木素含量为28.80%,pH值为5.44;木材冷水抽提物和综纤维素含量在树干的不同高度上略有差异,但方差分析检验,差异不显著,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纤维素和木素含量在树干的不同高度上差异显著,达到1%显著性水平;由树基往上,热水抽提物含量略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和木素的含量逐渐降低,综纤维素含量和木材pH值逐渐升高;纤维素含量在树干上的分布规律为中间高、两端低,而且从树干中部往上的降低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5个试验地尾叶桉纸浆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pH值在树干高度上的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5个试验地中,尾叶桉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及pH值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异情况大致相同.在不同的树干高度上,木材热水抽提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的差异达1%显著性水平;质量分数为1%NaOH抽提物含量和戊聚糖含量的差异达5%显著性水平;冷水抽提物含量和pH值无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由树基向上,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和木素的含量呈渐低趋势;戊聚糖含量和木材pH值呈渐高趋势;1%NaOH抽提物含量树干中部较低,两端较高;纤维素含量树干中部稍高,两端稍低.  相似文献   

6.
杉木炭化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杉木炭化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杉木经160、190、220℃炭化后,苯-醇抽提物、木质素、纤维素、综纤维素及1%NaOH提取物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苯-醇抽提物、木质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纤维素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综纤维素的含量也呈现下降的趋势,比纤维素的下降要明显;1%NaOH提取物的含量稍微上升。炭化温度较高时,木材内部的营养成分破坏越严重,木材的防腐性能越好,但强度有所下降;炭化温度较低时,能够更好的保持木材的强度及性能,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木材的炭化温度。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家具企业用材的开裂变形问题,提高其尺寸稳定性,以美国白蜡木(Fraxinus americana)素材及炭化材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炭化材化学组分含量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炭化材的纤维素和综纤维素含量降低,综纤维素含量降低更明显,苯醇抽提物含量增加;热处理炭化使木材密度、干缩率、吸湿膨胀率及平衡含水率明显降低,木材尺寸稳定性改善;炭化材力学强度降低不明显,不影响其作为家具用材的使用。因此,对美国白蜡木进行125℃、10 h的炭化处理,可以满足家具用材的需求,炭化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木材抽提物与木材胶合性能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材抽提物是指木材中除了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以外,由中性有机溶剂或水抽提出来的物质的总称。尽管它们不是木材组织的结构物质,且大多含量不高,但木材抽提物成分和数量的变化,对于木材的材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仅就抽提物对木材胶合性能的影响和生产工艺中应采取的措施作一分析。一、抽提物污染了水质材料界面水质材料界面特性性对予木材胶合性能的好坏,影响极大。木质材料界面的污染物,常常妨碍涂胶时咬液向木材表面扩散,导致胶层固化不良,降低胶合强度。抽提物质是引起太质材料界面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火炬松纸浆材化学成分及其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8年生人工林火炬松纸浆材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系统地测试,分析和讨论了火炬松化学成分含量在树干高度方向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火炬松纸浆材的灰分、冷水、热水、苯醇和1%N aOH抽提物含量,纤维素、戊聚糖和木质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3%、1.59%、3.21%、2.32%和13.66%、47.98%、15.10%、29.66%;2、沿树干高度方向,火炬松木材灰分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变化不明显;热水和苯醇抽提物含量逐渐减小;冷水抽提物和木质素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或者逐渐减小的趋势;1%N aOH抽提物含量则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戊聚糖含量表现出逐渐增加或减小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火炬松木材各化学成分含量在沿树干高度方向的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光电子能谱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XPS是固体木材表面组成分析最有效和最灵敏的工具之一。本研究使用XPS研究木材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表面化学组成的变化。经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后 ,C1的含量降低而C2 、C3含量增加 ,并伴随C4生成 ,表明纤维素和 /或木素上羟基含量的增加。微波等离子体处理还在木材表面引入了N元素 ,推测有亲水的 -NH2 生成。比较了相同工作条件下 ,N2 、O2 及空气等离子体对木材表面化学组成影响 ,结果表明 :O2的影响最显著而N2 最弱 ,氧的影响还存在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工业林木荷木材化学成分及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国家木材化学成分分析标准,对工业林木荷木材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2年生和14年生木荷木材化学成分含量为:热水抽提物6.93%和5.06%;1%NaOH抽提物18.42%、17.42%;苯醇抽提物1.64%、2.48%;纤维素48.06%、50.72%;多戊糖20.99%、20.68%;木质素24.20%、23.10%;pH值为5.46和4.99。以上7个指标在树干不同高度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而热水、苯醇抽提物含量和pH值在两树龄间的差异达到1%显著水平,1%NaOH抽提物和主要化学成份含量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木材中戊唑醇含量时,木材中抽提物的存在会影响戊唑醇的出峰效果.文章采用PCX固相萃取处理方法,以探讨其对木材抽提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可有效去除干扰戊唑醇色谱峰的木材抽提物,提高木材中戊唑醇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水杉木材化学成份变异模式及其纸浆林的采伐年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杉木材主要化学成份木素、纤维素、多缩戊糖、苯醇抽提物含量株内径向和轴向变异模式的研究,确定了水杉纸浆林的最佳采伐年龄。结果表明:(1)径向上,水杉木材纤维素含量由髓心向外呈递增模式,14后趋于稳定;木素、多缩戊糖和苯醇抽提物含量由髓心向外递减,其中木素、多缩戊糖14年后趋于稳定,多缩戊糖抽提物含量16年后趋于稳定。(2)轴向上,多缩戊糖含量随着树干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纤维素和木素的大致变异模式为随着树干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苯醇抽提物没有明显模式。(3)水杉纸浆林最佳采伐年龄为14年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6个22年生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比较优良家系、最差家系和对照的生长、单位面积材干物质产量及材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单株材积、木材密度和木材干物质产量间差异显著;纤维素、综纤维、酸不溶木素、戊聚糖、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灰分和水分等10个化学组分的含量间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木材干物质产量是马尾松材性改良的首选指标,木材化学组分可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微波等离子体活化木材表面的ESR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活化木材和硝酸纤维素的表面 ,并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技术对样品表面的相对自由基数量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1)木材和硝酸纤维素的表面经过微波等离子体处理 ,可迅速有效地生成大量的自由基 ;(2 )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加长 ,木材及硝酸纤维素表面的自由基数量都增大 ;(3)硝酸纤维素表面的相对自由基数量增大速率明显高于木材的增大速率 ,但其相对自由基数量的数值低于木材中的数值  相似文献   

16.
对苹果木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经测定得出灰分含量为0.32%,冷水抽提物含量为6.51%,热水抽提物含量为7.31%,1%NaOH抽提物含量为13.69%,苯醇抽提物含量为5.11%,木质素含量为24.63%,多戊糖含量为24.11%,纤维素含量为44.89%。  相似文献   

17.
水热-微波处理对榆木软化和顺纹压缩及弯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热-微波处理方法对榆木成熟材进行软化处理,通过顺纹压缩率、单维和多维弯曲最小曲率半径表征木材软化效果;以XRD,FYIR等方法测定木材表面组成、结晶度变化,分析软化处理对木材顺纹压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微波处理可显著增强木材的软化性能,处理后木材中的抽提物几乎完全抽出(1.73%~0.47%),半纤维素发生明显降解,使木质素相对含量得到增加,木材表面羟基数量显著增加;非结晶区微纤丝趋于有序,相对结晶度提高,结晶区表面微纤丝羟基裸露,氢键键合增强,结晶区宽度增加.当采用处理方案为B时,顺纹压缩率最大,单维和多维弯曲时的曲率半径最小.较高的结晶度和适宜的羟基数量是试样B表现出较高软化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棕榈藤材材性数据库,提升棕榈藤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文章以高地钩叶藤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地钩叶藤材综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α-纤维素、半纤维素、苯-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及灰分含量的均值分别为67.98%、16.72%、43.91%、24.38%、9.78%、18.85%、15.02%、38.60%和1.46%。径向上,综纤维素、α-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及灰分含量均为藤皮>藤中>藤芯;而半纤维素、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及1%NaOH抽提物含量均为藤芯>藤中>藤皮。轴向上,综纤维素、α-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及灰分含量最大值均在中部,而半纤维素及4种抽提物含量最大值均在梢部。酸不溶木质素和α-纤维素含量最小值在梢部,综纤维素、半纤维素及灰分含量最小值在基部,冷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及1%NaOH抽提物含量最小值均出现在基部以上2 m处,而热水抽提物含量最小值在中部。  相似文献   

19.
白桦木材在自然和人工干燥过程中易受真菌类微生物的侵染产生色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白桦木材的加工利用价值。本文针对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白桦木材生物变色防治提供参考。首先对白桦木材侵染菌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确定侵染白桦试材的侵染菌的基本类型,然后进行白桦试材接菌,最后对白桦侵染菌侵染木材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未侵染素材相比,侵染菌侵染试材中苯醇抽提物含量、1%NaOH抽出物含量、热水抽出物含量和多戊糖含量均较高,而纤维素及木素含量较低。这表明侵染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侵蚀白桦木材细胞壁组织,造成纤维素和木素等主要成分含量的降低,导致木材组分的破坏。同时,侵染菌的存在会造成白桦木材抽提物组分中的显色及助色物质的含量变化,以致木材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色。  相似文献   

20.
两种木材中综纤维素的快速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的方法实现木材综纤维素的快速分离的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在阔叶材水曲柳和针叶材落叶松心材的木素脱除方面表现出快速、高效,且对于水曲柳的效果好于落叶松。通过对所制得木材综纤维素中木素含量的测定、α-纤维素含量的测定、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的分析,初步证明了微波作用与传统方法分离得到的木材综纤维素差别不大,前者结晶度略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