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试验不用催化剂和有机溶剂,而仅用乙酐对三种栎木(栓皮栎、麻栎和白栎)进行了乙酰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简化的乙酸化处理可使栎木的干缩系数和平衡含水率显著降低,白栎木材的体积干缩系数由原来的很大级降为大级,而栓皮栎和麻栎木材的则由很大级(心材)或大级(边材)均降为中级。经处理后栎木的尺寸稳定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
《林业科学》2021,57(4)
【目的】分析栓皮栎和麻栎不同使用部位抽提物含量及其化学组成特点,为栎类木材加工工艺和实际生产提供应用性指导,为我国林木资源充分、合理、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南地区栓皮栎和麻栎为研究对象,采用我国木材化学分析标准,结合傅里叶红外(FTIR)和气相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树干不同高度上树皮、心边材冷/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含量和组成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对于树干不同高度上树皮、心边材冷/热水抽提物、1%Na OH抽提物含量,栓皮栎明显高于麻栎;在同一种栎类木材中,树皮抽提物含量最高,边材次之,心材最低;抽提物含量在树干高度上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对于苯醇抽提物含量,栓皮栎树皮远高于心边材和麻栎树皮,但2种栎类木材心边材差异较小且并未随树高呈特定变化规律。栓皮栎和麻栎树皮、心边材FTIR图谱区别明显,根据图谱吸收峰强度判断,栎类木材树皮中可能含有较多的醇类、脂肪酸、芳香族类和烷烃结构化合物,心边材中应还有较多的酸类、醇类及不饱和烃化物。GC-MS联用分析结果显示,树皮、心边材中均含有少量烷烃醇、酯类及不饱和烯类,其中,树皮中含有软木三萜酮及其同分异构体,心边材中含有γ-谷甾醇等化学物质。【结论】栓皮栎和麻栎树皮、心边材抽提物主要化学成分存在较大的含量差异和一定的成分差异;树干高度对2种栎类木材抽提物含量也有一定影响,中间部分累积较多的冷/热水、1%Na OH抽提物,但并没有发生明显成分差异。在木材实际加工和生产中,应充分考虑2种栎类木材树皮、心边材抽提物含量和性质差异,提供合理、全面、高价值的加工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3.
黑木相思株内木材基本材性变化与树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树龄和径向位置黑木相思木材的物理和主要力学性质测定研究表明:黑木相思株内边材、心材密度和主要力学性质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大,径向和弦向的体积干缩率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减小;相同树龄黑木相思的边材密度和力学性能比心材小,干缩率比心材大.因此,在利用黑木相思时应对树龄、心边材径向位置加以特别考虑.  相似文献   

4.
研究我国黑木相思木材主要物理性质的株内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黑木相思木材各项物理性质在树干南北向差异不显著,径向差异均明显大于纵向差异,株内变异主要是径向差异引起。生材含水率自心材区到边材区递减,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化趋势则基本相反。木材干缩和湿胀率自心材向边材递增;而差异干缩在外部心材处最大。木材吸湿平衡含水率的径向变化趋势与吸湿滞后系数相反。实际生产应考虑黑木相思木材物理性质株内径向差异,制定科学合理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研究金丝楸木材化学成分在纵向不同高度及径向心、边材中的含量和组成特点,为金丝楸木材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金丝楸木材纵向不同高度心、边材苯醇抽提物、聚糖和木质素含量,采用细胞壁全溶法结合二维异核单量子核磁共振(2D HSQC NMR)技术对相应部位的原生木质素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金丝楸木材边材苯醇抽提物含量高于心材,且心材中靠近树心部分的苯醇抽提物含量高于靠近边材部分。心、边材苯醇抽提物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但不同高度相同径向区域苯醇抽提物含量及其成分差异较小且并未随树高不同体现出特定变化规律。边材木质素含量低于心材,但心、边材木质素含量在树高方向上无明显变化规律。金丝楸木材木质素为典型G/S型木质素,纵向不同高度区域木质素大分子结构基本一致,但心材木质素分子结构中β-5'连接的相对含量高于边材。木聚糖是金丝楸木材半纤维素的主要组分。边材聚糖相对含量高于心材,但心、边材聚糖含量并未随树高不同体现出特定变化规律。【结论】金丝楸木材径向心、边材化学成分含量及相应成分分子结构具有规律性差异,边材向心材过渡过程中主要变化为木质素成分的积累和发色物质的生物合成。木材纵向不同高度相应区域中各化学成分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别,但并未随树高不同发生规律性变化。木材纵向不同高度相同径向区域中各组分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基本一致。对金丝楸木材进行加工利用时,应重点关注其径向方向的化学成分含量和性质差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火炬松、意大利杨和巨尾桉三种立木在胸高处的动态含水量和木材的基本密度.结果表明:三种立木含水量在不同季节均以意大利杨最大,火炬松最小,而且心材含水量均比边材大,三种立木含水量的季节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方向之间,三种立木含水量最大最小差值不同季节各不相同,彼此之间也不存在共同的变化规律,但均为心材的差异比边材大.木材基本密度以火炬松最大,意大利杨最小,而且二者的边材密度均大于心材,巨尾桉心边材密度差异甚小.  相似文献   

7.
不同林分密度对桉树幼林木材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种桉树无性系(巨细桉DH201-2和尾巨桉DH32-29)在5种不同林分密度下(1250、1657、2500、5000和6667株.hm-2)的木材材性(包括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测量和研究分析(纤维形态特征分两种不同材型分析:心材与边材)。结果表明:无性系DH201-2的林分密度3(2 500株.hm-2)木材基本密度最大,为452 kg.m-3,DH32-29以林分密度2(1657株.hm-2)的木材密度最大,为436 kg.m-3;相同无性系相同林分密度下,边材纤维长度比心材纤维长度长,边材长宽比一般比心材长宽比要大,纤维宽度则无显著差异;无性系DH201-2的林分密度3(2500株.hm-2)和林分密度5(6667株.hm-2)是符合林分蓄积量、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最大值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选取不同树干高度的栓皮栎和麻栎木材,分别测定树皮、边材和心材的苯醇抽出物、综纤维素(α-纤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木质素(酸不溶和酸溶木质素)、灰分、pH值和缓冲容量,为软木及栎木人造板的生产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栓皮栎软木生产工艺应关注树皮苯醇抽出物含量、灰分、pH值及缓冲容量;用于人造板加工,则需考虑树种及心边材纤维素、木质素和pH值。  相似文献   

9.
木材心材形成原因和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木材心材和边材的差异,着重分析了木材边材转变为心材、心材形成的原因和机理,有树体自身生长需求、促进物质调控、真菌和细菌侵入、林木经营措施、种植地立条件、自身遗传因素调控等。同时介绍了国内外人工促进心材形成的方法,对人工促进木材心材形成提出了建议,为提高木材培育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西加云杉木材中植物单宁的提取工艺、分布和组分构成,为木材单宁变色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并结合L9(34)正交试验,优化西加云杉木材中植物单宁的提取工艺;采用香草醛-紫外法测定西加云杉木材内植物单宁在径向(由髓心至树皮方向)和轴向的含量分布;通过定性鉴定试验确定单宁类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加云杉木材中单宁的成分构成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西加云杉木材中单宁最佳提取条件为70%(体积分数)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18(g∶m L),提取次数2次;单宁含量在径向上分布情况为内部心材单宁含量5.440 mg/g,近心边材转换区的心材部分单宁含量最高,平均达10.015 mg/g,心边材转换区部位单宁含量介于心材和边材之间,平均为6.363 mg/g,靠近转换区的边材部位单宁含量最低,平均为4.821 mg/g,近树皮边材含量为6.997 mg/g。西加云杉木材内5种原花青素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儿茶素含量最高,占5种原花青素总量的83.21%,原花青素B2次之。由此可知,有机溶剂法适用于西加云杉木材中单宁的提取;木材中单宁含量径向分布自髓心至树皮整体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心材大于边材的规律,轴向分布规律表现为下部含量略高于上部,但差异不显著;西加云杉木材内植物单宁类型为缩合单宁,儿茶素为西加云杉木材单宁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1.
栽植密度对小黑杨边材、湿心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西朔州地区的人工林小黑杨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栽植密度(2 m×5 m、4 m×5 m、4 m×10 m)对小黑杨边材、湿心材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间边材年轮数差异不显著,而湿心材年轮数差异显著;栽植密度对边材宽度影响不大,而对湿心材宽度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边材面积和湿心材面积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小,小黑杨边材、湿心材宽度及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但湿心材增加得更快.湿心材比例为60%~68%,且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总体而言,栽植密度对小黑杨边材、湿心材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对湿心材生长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林地土壤类型对毛白杨木材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林地土壤对毛白杨木材性质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水肥作用较好的夹淤沙壤质黄潮土生长的毛白杨木材纤维长度、宽度及全干缩率略大于通体沙壤质黄潮土的毛白杨,而前者的木材纤维长宽比、微纤丝角、气干密度、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略低于后者;木材pH值随土壤pH值的增加而减少,心、边材pH值匀呈酸性,且心材酸性强于边材;碱缓冲容量和总缓冲容量心材大于边材;酸缓冲容量心、边材差异很少;通体沙壤质黄潮土生长的毛白杨木材pH高于夹淤沙壤质黄潮土生长的毛白杨材,尤其边材差异更大;而土壤类型对木材的酸碱和总缓冲容量的影响甚微。方差分析,除木材密度、微纤丝角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其它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杨树与落叶松原木中应力波的不同传播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力波测试仪对健康的杨树和落叶松原木试件进行检测试验,研究应力波在这2种原木试件中径向、弦向和纵向(原木心材和边材)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径向传播速度和直径、弦向传播速度和检测角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这2种树种中,应力波径向传播速度和原木直径呈正相关,原木纵向边材传播速度比相应心材中的要大,弦向传播速度与检测角呈现二次函数关系.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应力波在原木纵向心材和边材传播速度与径向传播速度比的域值.  相似文献   

14.
参照国家标准要求,测试麻栎和栓皮栎木材的主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栎木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等级均为高,冲击韧性等级为甚高;硬度等级均为很硬,且端面弦面径面;树种间差异为麻栎木材的顺纹抗剪强度等级为高,栓皮栎木材为中。综合评价,两种栎木的力学性能均属于中高等材级别,麻栎木材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更高。  相似文献   

15.
在采伐作业区、贮木场和木材加工厂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木材的颜色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如白桦黄白色,黑桦红褐色,云杉洁白如雪,铁力木漆黑如墨…….有些树种的边材(靠近树皮的木材)和心材(靠近树干中心的木材)的颜色区别鲜明,如红松边材浅驼色带黄白,心材黄褐色带肉红,故有红松之称.水曲柳边材黄白色,心材灰褐色等等,不胜枚举.一般说来,边材颜色较浅,心材颜色较深,颜色的产  相似文献   

16.
《木材工业》2003,17(6):39-39
北美黄杉(又称花旗松)主要生长于美国西部的天然林地,占地逾l 400万hm2,林木茂盛,胸径在600~1 850 mm,高度平均达45~60 m,为北美所有林木之冠。北美黄杉边材呈白到淡黄色,心材红褐色;纹理通直,木材尺寸稳定性好,干燥缺陷少;在含水率12%时,密度为O.48 g/cm3,硬度为3 160 N;胶合性能在各种针叶树材中居前4位。 美国木材产品的分等设有3个基本等级:①  相似文献   

17.
13种杨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集1-69杨等10种黑杨的9年生试材,易县毛白杨等3种白杨的13年生试材,测试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心边材,不同树高位置,株间的变化规律,比较品种间木材性质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3种杨树全树木材心材率在14.6-34.1%,之间,生材含水率在86.2-148.5%之间,由生材干燥至含水率为12%所产生的干缩率在8.66%-11.96%这间,气干密度属低类或很低类,强度属弱类,硬度属软类或甚软类,冲击韧性中等;黑杨心材颜色深,心边材性质差异大,白杨心材颜色淡,心边材性质差异小,品种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按其主要特点可将13个品种的木材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8.
对4种不同栽培措施的日本落叶松、湿地松、马尾松和杉木等多种短周期工业材309株样木的材性进行了全面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指数大,木材生长率和纤维宽度大.但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减小;立地指数相差两级,木材的年龄宽度、纤维宽度、长度和微纤线角度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栽植密度小,木材的年轮宽度和干缩比增大但纤维长宽比及体积全干缩率减小;栽植密度增大,杉木和昭林6号杨木材的力学强度提高,但尾叶桉和I-69杨降低;不同栽植密度的木材pH值及酸碱总缓冲容量,都是心材大于边材,但木材的脲醛树脂胶凝速度,则是边材快于心材.与未间伐林分的木材比较,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年轮宽度增大.但纤维长宽比和微纤丝角度减小;间伐强度增大,针叶树村的力学强度降低,阔叶树树则提高.但将强度间伐材(间代40%)与未间伐材比较,结果完全相反;北京杨木材心材的pH值、酸碱缓冲容量及总容量,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边材却减小.施肥措施能够增大纤维直径,但将导致纤维长宽比、木材密度和力学强度的降低施肥可以使树木速生,但会降低木材密度和质量,在培育建筑结构材的林分应慎用.  相似文献   

19.
海岸防风林中山杉木材生长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20年生海岸防风林中山杉302木材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单株平均材积为0.359 m3.生长轮平均宽度为8.12 mm,其径向变异为由髓心向外先增加后减小,随后趋于稳定.冬季休眠期立木生材含水率平均值为153.61%;其径向变异为由髓心向外逐渐减小,至边材向心材转化前1~2年,达到最低值,为59.44%;随后生材含水率逐渐增加,至树皮附近的2~3年趋于稳定.心材平均含水率是179.46%.边材平均含水率是127.79%.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为自髓心向外以抛物线状增加,基本密度与生长轮龄具有Y=-0.000 4x2+0.009 7x+0.323 2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交趾黄檀心边材径向弯曲蠕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点加载方式对交趾黄檀心边材试件进行短时间(5 h)内径向弯曲蠕变测试,获得交趾黄檀心边材的弯曲蠕变特性曲线,分别用五单元模型、六单元模型模拟交趾黄檀径向弯曲蠕变过程,对比分析交趾黄檀心材与边材蠕变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五单元模型可准确地模拟交趾黄檀的径向弯曲蠕变特性;相同应力水平下交趾黄檀心材的蠕变小于边材的蠕变,随应力水平提高,心材的蠕变增大不明显,而边材蠕变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