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化物对蚕桑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正在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增加,影响蚕桑生产的事例也在不断增多。因磷肥、铝电解、砖瓦、玻璃、炼铁等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各种氟化物污染空气后,会被桑叶吸收积累,蚕儿吃了这种受氟污染的桑叶,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影响蚕茧生产。为了解氟化物对蚕桑的影响及氟在蚕体生态系中的积累和转移情况,我们进行了下列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农村社办工业的发展,大气氟化物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养蚕生产中受氟化物影响而导致减产减收甚至严重中毒的情况常有发生。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协作进行了氟化物对蚕桑影响的试验,探明了大气中及桑叶中氟化物含量分别对桑和蚕影响程度,同时也初步证明用氟化物污染叶养蚕,蚕的抵抗性下降,有易感染病毒的现象。本试验在调查添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大气中氟化物的浓度日益增高,对蚕桑生产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为了减轻氟污染对蚕桑的影响,蚕业界有识之士曾从桑蚕氟中毒机理、桑蚕添食解毒剂、抗氟性蚕品种选育以及对污染源的处理等多渠道进行试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桑叶受氟化物污染的程度,在不同桑品种之间是否有差异,对此,笔者于1989年及1990年春,对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火电厂、磷肥厂、电解铝厂、水泥厂等企业排放废气中的氟化物污染桑叶,蚕食下受氟污染的桑叶后造成蚕体生理机能的破坏,从而引起家蚕中毒,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大气氟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危害,必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建立"政府重视、部门支持、企业配合、技术到位、措施有力、保障成效"的防控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1建立健全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1982年春,我国主要丝绸产地之一的杭嘉湖地区,由于受工业废气为害,发生大面积春蚕中毒。从春蚕中毒症状和桑叶、蚕体的分析判断,主要为氟中毒。污染大气中的氟化物,被桑叶叶面吸收、吸附,使得桑叶含氟量增加。蚕食下氟污染桑叶后,经过消化作用,一部份随蚕粪排出体外,一部份残留在蚕体内,导致蚕中毒。这就是说,桑叶作为大气污染的中间介  相似文献   

6.
<正>蚕桑生产受大气污染的危害,在国内外早有报道。近年来,由于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厂矿企业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引起桑、蚕危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害气体之中的氟化物就是通过污染大气和桑叶而危害蚕的。因此,监测桑叶和大气的氟化物含量,对了解和掌握桑叶和大气被污染的程度,防范对蚕桑的危害以及检查工厂的排污情况,保护环境,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对桑园的氟污染进行了长期监测,现就接触所及,对桑叶含氟量的测定方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气氟化物污染对蚕桑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正在随着工业发展而增加,日益污染着家蚕,氟中毒时有发生。50年代初期,浙江一些蚕种场桑叶因受到工厂煤烟的污染,长期养不好蚕,“大跃进”年代小高炉林立、江、浙蚕桑氟污染为害一度加剧,70年代以来,县社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含低浓度氟化物的大气中,桑叶能自大气吸收氟化物,使叶片含氟量迅速增高,从而导致蚕茧减产,造成经济损失。1982年浙江省杭加湖地区部份社队,在春蚕3令时几乎同时发生“废气中毒”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据我们调查分析,3令用叶的含氟量高低与蚕儿发病有密切关系,含氟量越高则发病越重、产量越低,而在桑叶含氟量足以导致蚕儿发病的情况下,外观并无伤斑。这就要求提供简捷可靠的测定方法,以适应蚕桑生产季节短暂,必须迅速给出数据的特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我市农村建材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于所用原料及燃料均含有氟元素,经高温焙烧后便以氟的各种化合物释放出来,并源源排入大气,污染桑叶,蚕食后引起中毒。1982、1986两年春期本市曾发生大范围蚕儿氟化物中毒。去年局部地区也有中毒发生。1990年桑叶监测情况表明,桑叶受污染是最重的一年,不论平均含氟量还是  相似文献   

10.
<正> 氟化物对蚕的危害是由工厂排放的含氟废气污染大气,桑叶从污染大气中吸收、吸附氟化物,当桑叶中的氟化物积累到对蚕有害量时,就会对蚕产生危害。桑叶中的氟化物含量与气象因素的变化及污染源的远近  相似文献   

11.
1982年春蚕期,我县大面积蚕桑生产受到工厂废气危害,1983年春,作者在海宁县组织的防氟试验工作中,对影响桑叶含氟量变化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初步探讨,谈几点粗浅看法.(一)污染源与桑叶含氟量关系桑叶中的氟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污染的大气.如大气未受到污染或污染很轻,则桑叶含氟量很低,调查表明(表1)一般不超过10PPm(以桑叶干物计,以下均同).  相似文献   

12.
现行家蚕品种对氟化物抵抗力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家蚕品种对氟化物抵抗力的调查徐红玳,孙华,郭桂英(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由于受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中氟化物的影响,使一些地区的蚕桑生产条件变得恶劣,为减轻大气中氟化物对蚕桑生产的危害,在通过技术改造减少工业排氟量的同时,科技工作者还从蚕桑业本身寻求...  相似文献   

13.
近来来,由于城市工业,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大气氟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影响有愈来愈严重的倾向,不少蚕农往往因氟化物中毒而造成减产或失收。因此,为防止大气氟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影响,许多蚕业科学工作者曾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建立了一些有效的预测预报措施和预防的办法。刘仕贤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工业含氟废气影响蚕桑生产的事例时有发生。83年春我县组织人员开展了防止氟化物影响蚕桑生产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笔者参加调查所得的有关桑叶含氟量变化因素的资料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5.
氟化物污染是困绕蚕桑生产的一个较严峻问题。家蚕氟化物中毒属工厂废气中毒的一种。由于工厂使用了含氟材料,经高温后,其中氟化物就变成氟化氢、四氟化氢等有毒气体,随着烟雾微粒发散出来,逸散在大气中,造成桑与蚕的危害。笔者三年来对乐安县蚕区内的一砖厂排出的含氟废气污染的桑园进行了跟踪调查和分析,并采取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蚕桑生产受大气污染的危害,在国内外早已见诸报导。日本五十年代初开始发生蚕桑煤烟为害,研究证实主要为氟中毒。国内某些工厂(例如玻璃、钢铁、磷肥、炼铝、砖瓦)周围,蚕桑生产受氟污染的危害也陆续发生,但多数还是局部的,零星的。近年来,珠江三角洲蚕区桑叶因受到大气氟污染,使大批桑蚕中毒死亡,蚕茧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为害的机理、发生的规律、防治的措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其中氟化物污染对蚕桑生产、果树、蔬菜和林业等产生有较严重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程度氟污染的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对比,我们发现其有一定规律。本实验拟探讨桑叶氟污染和SOD活性的关系。将样品SOD活性作为一个指标,依据数学模型来粗略检测大气氟污染的程度,从而指导农业、工业生产的安排。  相似文献   

18.
春季桑叶含氟量的时间分布对蚕茧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锡川  王建新  徐进 《蚕业科学》2001,27(4):313-317
应用积分回归原理 ,对浙江省湖州市 17年的桑叶氟污染监测数据和蚕桑生产统计数据的分析认为 :氟化物污染桑叶对张产茧量影响的关键时段是 3、4龄期 ,此时桑叶含氟量每升降 1mg/kg ,张产随之降升 0 12 3 1~0 10 45kg。降低 3、4龄期桑叶氟化物含量 ,可有效减轻蚕茧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顺德县因大气氟污染桑叶,使蚕儿经常发生氟素中毒。在目前消除砖厂排出氟化物还有不少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农业措施,降低桑叶的含氟量,确保蚕造稳定,是当务之急;从83年春开始我们对影响桑叶含氟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大气氟化物污染危害蚕桑,日本五十年代已有报导。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也有发现。但真正认识其危害并引起足够重视的,大概是82年春蚕期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大面积发生氟化物中毒以后的事。继后,86年春,江浙蚕区又一次爆发了氟污染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