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板茬油菜是免耕、省力、经济栽培的新途径,它是江苏省油菜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推广速度很快,1984年全省56.25万亩,1985年210万亩,1986年248万亩,1987年300万亩,1998年发展到315万亩。全省累计种植板茬油菜面积已达1222万亩,近三年来,全省平均每年种植板茬油菜的面积达288万亩,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56%。  相似文献   

2.
山东、辽宁两省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玉米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良种面积大,单产高。辽宁省1990年玉米种植面积2111万亩,良种面积占95%以上。其中丹玉13号达1500多万亩。沈单7号、铁单8号等良种面积近500万亩,平均亩产370kg左右。山东省1990年玉米种植面积3597万亩,杂交一代种植面积达3442.3万亩,占95.7%。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14,(2):35-35
正从云南省农业厅获悉,去年在全国茶叶市场价格整体低迷的大势下,"云茶"实现茶叶面积、产量、产值、茶农收入"四增",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达300.75亿元,工农业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09.17亿元,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收入达1840元,同比增加340元。去年,云南省完成中低产茶园改造48.7万亩,绿色防控25万亩,全省无性系茶园面积达223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1991年全国杂交稻种植面积 已突破2.6亿亩 1991年11月,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间组在南昌会议上统计,我国杂交稻种植面积已达2.608352亿亩,占全国稻田面积的54%强,第一次超过常规稻种植面积。各省种植杂交稻面积如下:四川4221万亩,湖南4069.63万亩,江西2943万亩,广西2598万亩,广东2311.3万亩,湖北2300万亩,安徽1501万亩,福建1410.2万亩,浙江975.93万亩,贵州758.63万亩,河南400万亩,云南400万亩,海南294.83万亩,陕西150万亩,辽宁127万亩,上海22万亩。 1991年杂交早稻已发展到4768.71万亩,已占全国1亿多亩早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比1990年扩大1103…  相似文献   

5.
惠安县属沿海丘陵旱作区,是福建省大豆主产区之一,常年春大豆播种面积约8万亩(其中纯种面积6万亩左右、麦地套种约2万亩)加上甘蔗、花生间套作,大豆面积共达10万亩左右。由于旱涝灾害频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德宏州茶园总面积达35.4万亩,无性系茶园面积7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7.8万亩,绿色食品茶园面积1.9万亩,有机茶园面积1万亩。茶叶总产量20983t,平均单产67.3kg。茶农人口28.7万人。按照云南省茶叶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界定,单产低于50kg/亩的投产茶园都归为低产茶园,现有低产茶园面积15.3万亩,占总面积的43%,占投产茶园面积31.2万亩的49%,主要分布于上世纪50年代和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省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全国种植业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试点建设,至今近十年,在农业部、四川省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四川省茶产业呈现出面积、产量、产值快速增长,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良好格局。一、主要成效1.规模效益大增长试点县茶叶质量追溯面积达5.53万余亩,全省面积达107.39万亩,比试点初期3000亩增加了5.23万亩和107.09万亩,增长了16.43倍和355.97倍;茶叶质量追溯试点企业增加到8家,全省茶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达153家,比试点  相似文献   

8.
一、茶叶的生产发展趋势 1、茶叶生产情况:世界茶园面积1980年达3579万亩,比1950年增加2115万亩。扩大面积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分别达到1604万亩和1052万亩,比1950年增加1288万亩和716万亩,分别增长307.6%和113.1%。中国现有茶园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5%左右,为世界植茶国之首。世界茶叶总产,1983年达3959.1万担,四十五年(战前1938年)增加3.26倍,1984  相似文献   

9.
近日,从福建省农业厅获悉,福鼎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优秀示范基地创建县。福鼎市现有茶园面积20万亩,位列福建省第三位,2003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市已建立了11个有机茶生产基地,面积达1.1万亩;5个无公害茶叶生产认证基地,面积达3.8万亩。  相似文献   

10.
一、“密植速成”茶园的推广闽东茶区,建国四十多年来,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全区茶园面积5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40万亩,1991年茶叶产量达17721吨,茶叶产值达14193万元。茶叶成为闽东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1.
一、河南花生的发展 花生在河南种植业中具有很大优势,全省适宜种植花生的土壤辽阔,气候温和,光热充足,种植历史久长。种植面积从1957年的432万亩到1987年的632万亩中间,年百万亩面积的起落达5次之多,种植面积最大年是1986年为699万亩,种植面积最小年是1978年仅81万亩,面积很不稳定。近几年来,河南花生处于又一个上升阶段,其特点表现在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松桃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1.全县发展茶叶生产规模 从2007年开始,我县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鼓舞下,抢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立足县情,积极编制全县十一五茶叶发展规划,历经五年的努力,截至2011年底,全县茶叶发展面积在原来1.32万亩的基础上,新发展茶叶面积14.095万亩。总面积达15.415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5万亩,通过无公害认证面积5.5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200亩,采制名优茶面积5万亩。生产茶叶总量2625吨,实现茶叶产值2.86亿元。  相似文献   

13.
川西北大麦生产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是四川主要禾谷类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分布极为广泛、盆地及盆周山区种植冬大麦,阿坝、甘孜两州为春青稞种植区。四川是我国大麦生产区之一。30年代,全省大麦种植面积达1270多万亩,占全国大麦面积的12.95%,为全国第三位。总产和单产均居全国首位。解放后,以1952年大麦面积最大,达435万亩,亩产56公斤,总产2.45亿公斤,以后面积、总产量逐年下降。四川常年种植大麦250万亩左右,总产2.85亿公斤(盆地及盆周山区种植180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15.
自1978年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花生是重点试验作物。1979年首先在辽宁省试点,试验面积10.2亩;1980年扩大到北方几省,试种2000多亩;1981年扩大到辽、京、冀、黑、鲁、豫、津、赣、鄂九省、市,面积达37600亩,占全国农作物地膜覆盖示范面积的16%,仅次于蔬菜、棉花,居全国第三位。以后花生覆膜面积均成倍的增长。1982年为30多万亩,1983年为58万多亩,1984年为138万亩,1985年为350万亩。覆膜栽培花生已占全国各作物2200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四川雅安市名山区制定实施"茶业富区"战略,茶叶产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茶业已成为推进名山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富民裕区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全区20个乡镇中有16个乡镇茶园面积上万亩,5个乡镇茶园面积上2万亩,98%的村产茶、90%的农户以茶为主,"茶叶"已成为名山区的名片。截至2012年底,名山区茶园面积达30.25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3%,茶鲜叶总产量达4.63万吨、总产值14.28亿元,全区农民人均茶园面积1.27亩,农民人均拥有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产值、良种  相似文献   

17.
《福建稻麦科技》2014,(3):57-57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记者近日从福建省农业厅获悉,福建省2014年将确保完成秋粮种植面积1260万亩,力争达1300万亩。  相似文献   

18.
油菜新品种中油821系我所通过复合杂交定向选择育成。1987年以来,先后在湖北等多个主产省和自治州通过审(认)定,并已在全国范围内示范推广,每年以200—300万亩的速度扩大应用,据1988年秋播统计,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万亩。自1985年试种推广以来,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荆州地区洲滩面积大,土地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是湖北省红麻主产区。我区种植红麻面积达42万亩,最高年份达60万亩,是我区旱田大宗作物之一,但近年来我区红麻产量与面积趋于徘徊局面,其主要原因是种子问题。由于青皮3号种性明显退化,抗性减弱,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我市杂交稻推广面积253.5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76.6%,水稻亩产933斤,比历史最高的1976年中稻亩产598斤增加335斤,增产56%。1977—1982年杂交稻累计推广面积达723万亩,平均亩产911斤,同时期累计种植常规中稻992万亩,平均亩产654斤,杂交稻比常规稻每亩多收257斤,增产39.3%。六年来杂交稻比常规稻共增产18.5亿斤,相当于1976年全市稻谷产量的总和。1986年,杂交稻进一步扩大到292.6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94.4%,水稻亩产已达1010斤,又比1982年提高8.25%。由于杂交稻的大力推广,全市出现了乐至、简阳、内江、安岳、资中、威远六个千斤县和1516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