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鸡,鸭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及同群饲养的鸭体内各分离到1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证明两病毒均为IBDV,病毒血清型为Ⅰ型。病毒可致死鸡胚,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理化性质比较表明,两病毒为同源IBDV。研究表明,鸭可成为IBDV的携带者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能破坏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造成免疫抑制,影响其它疫苗免疫质量,使鸡极易感染其它疾病。近年来,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VVIBD)和血清亚型或变异株的出现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更为严重。一九九九年,周口地区发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往年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是由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引发的传染,现就其发病特点及防治做一介绍:一、发病特点1、多发生于免疫鸡群,病程延长,死亡率降低,发病日龄范围变大。前几年,IBD多见于未…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双价细胞苗的试制陈先进福建省生物药品厂350011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特点有了新变化,国内多次报导出现了IBD超强毒(VVIBDV)或变异株,使IBD死亡率大幅度上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目前。国内使用的IBD疫苗品种...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株的血清亚型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株的血清亚型初步分析*刘爵刘有昌周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淀10008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V引起的3~6周龄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导致感染鸡的免疫抑制,该病作为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检测了4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血清I型野外株和1株血清I型参考标准株凝集鸡末梢血中淋巴细胞的能力,所有5株毒均可凝集鸡淋巴细胞,血清I型抗IBDV血清不能抑制凝集作用。因此,有必要详细分析IBDV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廖明  冯元璋 《中国家禽》1998,20(12):38-3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本病的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它分为两种血清型,即对鸡致病的Ⅰ型和对火鸡致病的Ⅱ型。过去曾一直认为Ⅰ型IBDV没有抗原性差异。但近期研究揭示,国内外分离的一些鸡IBDV毒株...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青海畜牧兽医学院韩志辉,贾秉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双股RNA病毒属,分为血清Ⅰ型和Ⅱ型。只有血清Ⅰ型病毒有致病性,并可引起免疫抑制。而血清Ⅰ型1BDV出现抗原变异,目前确定有6个亚型,...  相似文献   

8.
麻雀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阳性麻雀体内分离到了一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心ELISA试验和DIG-标记IBDVcDNA探针班点杂交试验证明该病毒为IBDV。病毒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血清型为I型,病毒代谢抑制试验证明其基因组为RNA,病毒核酸的电泳图谱呈两条特征带。病毒对乙醚不敏感PH2.0不能灭活可使病毒失感染性,56℃作用3小时  相似文献   

9.
天津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何宏虎,张森瑞,李茂祥,王瑞久(天津市禽病诊断中心天津300402)王永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从天津地区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中分离到IBD野毒TP株,简报如下。1材料无菌采取疑似IBD病鸡的法...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IBDV所引起的一种雏鸡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目前 ,成年鸡的感染也占到一定的比例。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双RNA病毒属的病毒 ① 。IBDV有两个血清型 ,均可以感染鸡、鸭、火鸡 ,但Ⅰ型对鸡有病原性 ,Ⅱ型则无。该病毒很容易发生抗原变异和毒力变化。 1985年Rosenberger② 首次在特拉华半岛分离到了 4株变异株 (Del-A、D、E、G)。Saif③ 在美国马里兰州肉鸡又分离到了IBDV的变异株。目前 ,已分离鉴定的还有U— 2 8株、32 12株、Miss株、Gls株、DS32 6株、IN株…  相似文献   

11.
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贺荣莲兰美益黄红梅杨水莲(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些年来,由于变异株的不断出现,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出现新的特点,亚临床型的IB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应用鸡胚培养、电镜观察、血清学试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分离与鉴定了来自河南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鸡群He1、He2、和He3三株IBDV毒株。鸡胚传代试验表明,He1和He2株连续传代到第4代出现规律性死亡和IBD病变,而He3株在第1代时鸡胚即全部死亡,且出现IBD典型鸡胚病变。He1、He2和He3毒株对易感鸡致病力有一定的差异。病死率分别为20%、10%和40%,多数为弱毒株。免疫保护试验证明,用常规的IBDV血清I型病毒株B2疫苗对He1、He2和He3毒株的免疫保护试验,与对照组相比保护率分别为0%、0%和10%。未死亡扑杀的免疫试验鸡法氏囊有不同程度的病理组织学病变,表明I型毒株疫苗对IBD基本上无免疫保护作用。所分离的毒株可能是IBDV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IBD流行新特点11发病日龄提前或推后最初IBD爆发时主要发生在2—15周龄的鸡,而目前发病早的有3日龄的幼雏,晚的180日龄成年鸡仍发病。12症状不典型、易反复目前很多病例死亡较少,病程却较长,法氏囊变化不明显,肾脏肿大。发病易反复,同一鸡群能发生2—3次。13变异毒株的出现目前已分离出许多IBDV的变异毒株。某些地区由于变异株的存在,用IBD疫苗后…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野毒株的分离及某些生物学特性李广兴孙宗禹刘文周阿哈买提·买买提(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链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自7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现已成为国内重要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出现了IBDV超强毒;变异株;血清亚型;IBDV母源抗体对该病毒的影响和MDV传染对IBD的影响以及疫苗质量问题等新情况。所以临床上经常...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概况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梁纪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以胸腿部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和坏死为典型特征。1957年Cosgrove等首先在美国的...  相似文献   

17.
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验方张则斌(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21001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于1979年首次在国内报道,随后各地陆续发生,给我国的养鸡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IBD是因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以损害鸡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18.
3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SPF鸡免疫器官病理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3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SPF鸡免疫器官病理学比较陈明勇高齐瑜施海勇方曙光(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094)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危害我国养鸡业的重大疫病之一。近年来,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诸多血清亚型和变异株、超强毒株的出现,使...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危害我国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诸多血清亚型和变异株、超强毒株的出现,使该病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原来的商品疫苗已不能预防IBD的发生和控制该病的流行。因此如何有效防治该...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近况(安徽农业大学)韩学毛,谢三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侵害的主要器官。该病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