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天阳  郭岱 《绿色科技》2019,(6):144-148
通过使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概念模型构建了以许昌市为主要研究区域的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结合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得到了2013年许昌市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分布图。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评价,以达到了解许昌市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现状,把握生态安全等级分布规律。评价结果表明:许昌市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整体较好,在以后发展过程中应继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保护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对工矿用地生态问题及时治理,以保持生态系统安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高原湖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旅游业的发展对高原湖泊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高原湖泊流域的开发与其生态保护间的矛盾凸显,亟需开展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安全研究。以异龙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熵值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生态安全评价模型(ESI)对异龙湖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同时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以源地-廊道-节点的方式构建异龙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异龙湖流域中度安全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33.03%,较低安全区域占32.45%,不安全区域占20.36%,高度安全区域占14.16%,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2.34,总体处于中度安全状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一般;高度安全区域集中分布在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坝心镇的生态安全状况最好,其次为异龙镇,宝秀镇最差。异龙湖流域生态源地总面积为128.45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6.03%,呈现以异龙湖为中心、流域四周集中连片的分布特征,其中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在该流域生态安全保护中占主导地位。识别出18个生态节点,并提取出20条生态廊道;根据计算结果将异龙...  相似文献   

3.
韦薇  赵兵 《福建林业科技》2017,44(1):104-110
基于规划要素管控思路,通过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划定不同保护等级的生态保护区域,再运用Arc GIS软件平台计算出生态源与汇的分布情况,从而科学的评判区域生态格局的最佳结构。以《南京江北新区概念规划》编制中生态安全的判定实现途径部分为例,探讨生态安全格局、生态规划结构、绿色交通框架、生态功能区域等规划要素在系统层面的具体落实,可为未来同类型项目的规划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4.
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景观连通性、优化生态网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以国家级新区——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形态空间格局分析、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2010—2020年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评价分析,并科学识别生态源地,构建源地间的生态廊道,提出沣东新城GI网络格局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沣东新城的生态环境在10年间不断恶化:景观格局破碎化严重;核心生态源地分布不均匀,重要和一般生态源地分布分散;现有连接廊道连通性差,未形成完整的网络连接,不利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针对问题,在研究区内增补13个生态源地、44个小场地以及56条连接廊道,优化GI网络,提高其完整性,为高度破碎化的城市新区GI网络修复和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自然灾害的增加,生态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凸显。本文以四川省东部为例,以人口、土地类型、气候、植被等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四川省中东部的生态脆弱性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评价该区域的生态风险。旨在揭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区域生态保护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成都和区域的中心城市所在地区生态风险指数较高,遂宁和内江西部地区生态风险指数较低,而其他地区的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6.
以甘肃省临泽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技术,在该县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条件基础上,划分土地评价单元,运用特尔菲法对预选评价指标集进行筛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并通过指数加权求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值,确立土地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划分临泽县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确定划分区域的土地用途,建立临泽县土地利用适宜生态发展的模式,以期为该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Landsat TM影像和区域1:25万的地形数据,以RS和GIS技术为手段,分析了甘孜州5个不同高程带上的景观格局,得出在不同的高程带上各景观相应的景观指数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甘孜州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各景观分布规律明显,这为政府或相应部门掌握区内自然资源状况,制定相应的区域生态景观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林业资源管理》2015,(5):103-109
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分布的调整直接影响着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效应。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对维持、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高山峡谷区因其生态脆弱性加之强烈的人为活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恢复的困难性远远大于其它区域。在GIS工具辅助下,针对怒江州典型的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综合地形、人口、特色产业等要素进行生态修复模式探究,以因地制宜为原则,提出兼顾特色产业发展的生态修复立体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根据三峡库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借助GIS平台构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布图,通过对林分水平与区域水平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数的定量描述和分析,揭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环境状况及空间变异特征,有助于从宏观角度理解区域生态状况,辨识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并作为早期预警和诊断性指标,为制定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理论使得人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关注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源涵养功能区、水域及岸线生态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区、自然保护地和石漠化敏感区的重要性等级进行评价,并对各要素空间关系进行叠加和量化分析,确定区域总体生态安全空间架构,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并针对该区域提出自然保护和协调开发的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不同,结合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为例.分析生态旅游业的兴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草坪在城市绿化美化工程中所占比例的加大和提升,其养护管理措施也成了人们探讨和研究的热点,而灌溉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就灌溉措施中的灌溉时间选择、灌溉频率和灌溉水量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作了简要阐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亟需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性能价格比高、文化底蕴充分及标识功能强的优点。通过对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乡土树种应用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试验表明:稀土、白糖、氯化钾和磷酸二氢钾均能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香荚兰的抗寒能力,使用浓度依次为400、333.3、250和1000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野生动物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抚育会引起森林结构的变化.而森林结构决定森林野生动物曲种类、数量和分布。文中综述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状况.指出森林的组成、年龄、林分密度、树体的大小、抚育强度、机器噪音及林下层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子.同时也提出了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发林 《森林防火》2003,36(4):16-17
森林火灾与森林水文的关系比较密切,而鱼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所以森林火灾对鱼类的影响就会存在,主要表现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喷洒灭火剂和火灾过后水温升高、水土流失等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毛白杨、陕林4号杨、北京杨不同年龄枝条、树体空间层次的真菌种类、数量及季节动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组成不同,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毛壳属(Chaetomium)等为毛白杨上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等为陕林4号杨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盾壳霉属(Coniothyrium)、青霉属等为北京杨的优势菌种群。真菌种类及数量在树体空间层次的分布趋势是由上到下逐渐增多;真菌群落季节变化趋势为夏、秋季种类和数量稍高,春、冬季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8.
海堤边坡几种树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海堤绿化及沿海防护林的营建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海堤边坡水分、盐分以及大气等立地因子的综合研究分析,结合海堤边坡造林试验,对杂交柳、紫穗槐、黄金条、刺槐、楝树、铅笔柏6个树种的生长适宜性作出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堤边坡土壤属于中度到强度盐渍化土且土壤含水率季节变化大,其中海雾、海风也是海堤立地条件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炭化、蒸煮及复合改性剂浸渍工艺对竹片工艺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次炭化工艺可以显著提高竹片工艺品质,竹片炭化最优工艺参数为:一次炭化蒸汽压力0.3 MPa、炭化时间180 min;二次炭化蒸汽压力0.2 MPa、炭化时间100 min。蒸煮处理结合复合改性剂浸渍处理也可以提高竹片工艺品质并代替炭化工艺生产出高品质的竹片材料,竹片蒸煮最优工艺参数为:煮蒸水温80℃,蒸煮时间7 h;竹材复合防腐剂压力浸渍工艺的最优参数为:浸渍压力1.0 MPa、时间120 min、DP∶UF为4∶1。  相似文献   

20.
人工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近年来世界人工林的发展动态以及人工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从人工林与乡土森林的比较中, 表明了多数情况下人工林支持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少于乡土森林植被, 同时表明了人工林已经成为一些稀有、濒危物种的重要庇护所和替代生境, 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人工林并不是生物多样性〝沙漠〞的观点; 分析了影响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及保护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