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物秸秆作为农作物生物学产量重要组成的部分,绝大多数被农民作了燃材或就地焚烧,未能加以有效利用,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污染了环境。为寻找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变废为宝,我们围绕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食用菌生产、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改良土壤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探索出一套食用菌生产-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土壤改良生态链式作物秸秆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陈云星 《福建农业》2005,(10):14-14
有机生态型大棚无土栽培反季节西红柿,是蔬菜设施栽培中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实用农业新技术。它用固态基质代替传统的营养液,降低了无土栽培的成本,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操作简单,产品可达到绿色标准。2002年—2004年永春石鼓隆康泰园艺场的西红柿是采用该技术生产的反季节、高产、优  相似文献   

3.
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应用于温室黄瓜生产,平均产量达到6200kg/667m^2,获得成功,为青海东部农业区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克服土壤栽培障碍,实现绿色蔬菜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质发酵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过程中存在的基质发酵不彻底,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甚至死苗绝收的状况。笔者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基质彻底发酵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环节。现将基质发酵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不用天然土壤和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基质和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来灌溉作物的一种栽培技术.目前,在设施栽培中,通常重茬3 a以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无疑是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最有效的途径,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减少农药用量,而且比传统耕作减少了中耕、除草、土壤消毒等环节,应用滴灌节水节肥,基质一次投入可连续使用4~5 a.石嘴山市目前有重盐渍化盐碱地8 400 hm2,发展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具有广阔的空间.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1998年开始进行无土栽培试验,2000年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惠农县燕子墩乡简泉村、惠农县马家湾镇和平罗县育苗中心进行无土栽培试验示范.下面将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平凉市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栽培基质的处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的构造、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平凉市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农产品废弃物替代岩棉、珍珠岩、草炭 ,使无土栽培基质成本下降 5 0 %~ 80 % ;采用固态有机肥替代营养液 ,使施肥成本下降 6 0 %~ 70 % ;采用滴 (渗 )灌较明水灌溉节约水资源 5 0 %~ 70 % ,达到了优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网纹甜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栽培设施简单,栽培基质取材广泛,节省投资;生产过程中只施用普通有机肥料,不用营养液,滴灌时只浇清水,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且管理简单方便,技术易掌握,节省劳动力.生产蔬菜瓜果优质高产稳产,可实现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华南地区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生产网纹甜瓜,一年三茬每667米2产量超过5500千克,如合理安排播种期,可赶在五一、中秋、国庆、元旦等黄金节假日上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十多年西瓜嫁接苗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广西冬春西瓜嫁接苗商品化生产关键技术措施,主要是:选择优质的种子及基质;简易育苗大棚、温箱和具有加温设施育苗床构建;适期播种,采用小苗顶插接法适时嫁接;加强通风降湿、降温炼苗和苗床管理;加强药物防治病虫害;长期极度低温天气增加加温措施.  相似文献   

9.
温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农业生产设施,自然降雨不能被直接利用,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完全依靠人工灌溉措施来保障。土壤墒情监测方法是温室中指导灌溉常用的方法之一。按照土壤墒情监测仪器设备和手段的不同,温室土壤墒情监测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烘干法、介电类法、中子仪法、负压计法等。本文介绍了这些土壤墒情监测技术的主要原理和特性,并详细介绍了负压计法——基于20cm深度特征点土壤基质势的温室土壤墒情监测技术。田间试验发现,控制滴头正下方20cm深度土壤基质势可以明显影响0~100cm深度土壤水分状况,并且特征点土壤基质势阈值越低,影响到的土层深度越深。番茄的产量、品质、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明显受到特征点土壤基质势阈值的影响。番茄开花坐果期土壤基质势阈值控制在-30kPa、结果期控制在-45kPa,有利于温室秋春茬番茄的高产优质,并且节水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对2种生态型东南景天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污染土壤中,2种生态型东南景天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都大于非根际.在轻污染土壤中,2种生态型东南景天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主要生理类群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矿山土壤和重污染土壤中,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数量、主要生理类群数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高于非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根际微生物对重金属胁迫的敏感性为放线菌>细菌>真菌,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磷细菌>纤维分解菌.在轻污染土壤中,2种生态型东南景天根际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和微生物代谢商差异不显著,而在矿山土壤和重污染土壤中,非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的根际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和微生物代谢商显著高于超积累生态型.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浇营养液基质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和土壤栽培方式,进行大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浇营养液基质培的大蒜在生长期间,株高、假茎长、假茎粗、开展度、叶片数都高于其它两种栽培方式的大蒜,产量也极显著高于其它两种栽培方式的大蒜。有机生态型栽培的次之,土壤栽培的最低。  相似文献   

12.
探讨土壤不同基质、土壤肥料不同配比对玉米栽培的影响,为玉米优质高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我国特有的栽培技术,如何降低成本是该技术能否推广应用的关键,选择廉价基质是该技术应用的基础。实验利用菇渣和廉价的河沙以不同配比制成混合基质进行盆栽番茄实验,以期达到利用菇渣进行无土栽培,生产出高产、优质蔬菜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菇渣可以促进盆栽番茄植株的生长,加速根系发育,改善果实品质,以菇渣与河沙混合作为无土栽培基质明显优于传统的土壤栽培方法,其中菇渣与河沙的配比为8∶2时最利于盆栽番茄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土传病、虫草害一直是保护地防治工作中的难点。近年来,由于保护地高密集型连作,有利于土传病害病源和地下害虫虫源的积累,其危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保护地高效优质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应用溴甲浣或氯化苦进行土壤处理,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具有投资省、成本低、用工少、易操作和产品高产优质的显著特点,笔者于1998和1999年在梧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塑料大棚内,采用该技术生产无公害蔬菜,探索蔬菜周年生产模式,现把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同Zn化合物对东南景天根圈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添加1000mg·kg^-1不同Zn化合物(ZnS、ZnO、Zn3(PO4)2、ZnSO4和ZnCO3)对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根圈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Zn3(PO4)2、ZnS和ZnSO4处理,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的根圈土壤中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商、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降低,而土壤微生物代谢商均显著增加;同时,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的根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显著增加,但非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的根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明显变化。ZnO处理后,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的根圈土壤中的可培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但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商、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代谢商显著增加。ZnCO3处理后,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根圈土壤中的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微生物生物量C和土壤微生物商显著降低,微生物代谢商显著增加,可培养的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微生物生物量N和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均无明显变化;然而,非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根圈土壤中的可培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微生物生物量N、土壤微生物商和微生物代谢商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进行试验,优选出适合蔬菜栽培的基质配方,此基质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的294%以上,有效N﹑P﹑K含量分别是土壤的328%、279%、192%,利用此基质栽培蔬菜产量是土壤栽培的157%~228%。  相似文献   

18.
正番茄在大型连栋玻璃温室中的种植模式,根据栽培基质的不同分为土壤栽培、基质栽培、营养液栽培(水培)和雾培等。雾培主要用在科普和展览温室中,在商品化生产温室中应用较少。水培,根据营养液的供应形式不同可分为营养液膜(NFT)、深液流(DFT)、浮板等栽培形式,完全的营养液栽培在国内番茄商品化生产温室中几乎没有应用。基质栽培,根据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水与土壤生态环境破坏,农业高产不优质的问题。分析原因在为了增产粮食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忽视传统有效地施有机肥,耕作轮作等培肥地力措施。农业生产要以土为本,用生物技术造土壤,恢复土壤生物性,营养免疫、防灾减灾,解决水污染与生态环境被破坏、灾害频发等问题,才能解决农业高产不优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水稻旱育秧技术推广已有20多年,该技术由于需要大量采用山地腐殖土和优质旱田土做育苗土,因而会造成旱田耕层土壤及山地植被严重破坏;同时由于春季回暖晚,土壤化冻迟。取土难,也会造成不能适时播种;而且采用该技术药害重,影响水稻秧苗的正常生长发育,作物有害物质残留量大,不利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是水稻育秧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