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生化需氧量是水质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项目,是衡量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结合实际监测工作,探讨了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样BOD5过程中,溶解氧、硝化作用、毒害物质、稀释水、接种液、稀释倍数等若干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强致病菌株用于木麻黄抗病育种研究工作。[方法]在广东沿海木麻黄青枯病发病区采集病根,开展病原菌两种不同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对分离出的31个病株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采用稀释分离法及根系溢出法在TTC培养基上共分离出了31个病原菌株,根系溢出法操作简便,杂菌含量低,分离率在60%左右,可作为常规稀释分离法的补充。31个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只有22个菌株扩增出了特异性条带,经测序比对确定这22个菌株为青枯菌。青枯菌株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致病性在无性系间、菌株间及菌株与无性系间的交互作用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接种方法间菌株致病性相关系数值较小,介于0.496 6~0.731 0之间,即室内水培接种与小苗盆栽接种不存在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综合选择在不同无性系及不同接种方法中均具有较强致病性的GL-2、H、M、TC-1、F、Q菌株作为下一步木麻黄种质资源抗性鉴定及抗病育种研究试验菌株。  相似文献   

3.
1前言对苗木进行外生菌根接种常增加其的存活和生长。苗木性状的改良归因于外生菌根根系的诸多作用,包括改善营养吸收,增强对低水位的忍耐及对一些真菌病害的抵抗。菌根接种使苗木获益,从经济的观点考虑,苗圃接种是一项可行性计划,但必须改进接种方法和苗床管理,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沙区试栽梭梭并接种肉苁蓉技术取得了成功。通过实地了解、调研,并召集有关技术人员座谈讨论,我们认为在条件适宜的地块人工栽植梭梭并接种肉苁蓉,然后发展沙产业,是践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沙草产业理论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当地防沙治沙事业和草原生态建设、提高广大农牧民收入的一条可行之路。一、人工栽植梭梭和接种肉苁蓉的重要意义1、有效改善沙地生态环境从植物学角度看,梭梭是一种独特  相似文献   

5.
黑荆树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取维管束变褐部稀释分离,用分离物和油橄榄青枯病菌在黑荆树苗、辣椒、茄子幼苗根部进行交互接种,结果均能致病。用再分离的病原物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鉴定其病原为青枯极毛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Smith.)。由病株解剖和接种试验说明,病原菌由黑荆树根部伤口和皮孔侵入,沿维管束蔓延,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相似文献   

6.
生化需氧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评述了生化需氧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重点讨论了BOD的传统测定方法、快速测定方法及在线分析仪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指出稀释接种法仍是目前测定BOD的经典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常规监测、比对实验、考核、仲裁分析等领域,但准确可靠、经济适用的快速测定方法和各种新型在线分析仪的研究与应用却是环保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核桃枝枯病是核桃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核桃树因受逆境影响而生长不良时,病害尤为严重。国内外对该病害的研究甚少,而且多半着重于对病害发生规律的一般调查和研究。本文报导矩园黑盘菌(Mel—anconiunm obongum Berk)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材料和方法自然发病枝条采自北京林学院南门外15年生核桃树。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稀释法分离。分离用培养基为PDA、PDA 10%核桃枝皮水提液(以下简称PDAB培养基)。茵丝生长测定用培养基为PDA、PDAB、玉米粉、查氏、高氏1号、黑盘孢菌产孢培养基、黑盘孢菌基本培养基等。孢子萌发试验用凹玻片液滴法。接种用孢子接种和菌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苗木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营建现地测定林在松材线虫抗性育种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分析测定林的生长特性及受害情况能够指导抗性种子园的改良.阐述了采种母树、播种育苗、人工接种测定、测定苗木选拔以及营建测定林.经二次测定后的苗木抗性水平均超过火炬松,4 a生树高年生长量为56 cm,根径、胸高直径等均优于普通马尾松,目前没有出现枯死个体.  相似文献   

9.
针对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天然林出现的生长衰退现状而开展了通过外生菌根菌接种促进生长的试验。采用传统的植物病理学和统计学方法,采集菌根菌、分离培养,接种樟子松苗木。结果显示:蘸根处理后3年生樟子松苗生长最好,用30 m L浓度稀释液蘸根处理的苗木促生效果好于其他,随着稀释菌液浓度的增高,平均高生长不再继续增高;其次是灌根,最差的是对照组,平均苗高分别为21.4 cm,19.2 cm和17.1 cm。经差异显著性T检验,三者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菌根技术是一项以活性生物菌剂为基础的技术,它可以扩大宿主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树木吸收水肥的能力。油松菌根容器苗造林技术是采用接种生物菌剂培养的油松容器苗进行造林的技术。油松菌根化容器苗生长旺盛,抗性强,埘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造林地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规造林方法造林质量差、生产力低的问题,是一项高效、切实可行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