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伊犁种马场,位于新疆伊犁地区昭苏县境内,海拔1800—2000米,无霜期80—100天,年降雨量3000—450毫米,水资源缺乏,既无灌溉条件又无水利设施,是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场6万亩耕地,农作物只有春小麦、大麦和春油菜.由于十年九旱,产量低,春小麦、大麦单产长期在150公斤,春油菜在70—80公斤徘徊.1985年在农机、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以机械化旱作农业为重点,经十年奋斗,农业生产全面实现了机械化,走出了一条靠机械化促进农业起飞,靠农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子,在大旱之年夺得了大丰收,今年春小麦单产达到310公斤,大麦300公斤,春油菜127公斤.创造了建场以来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技术推广     
技术推广机械化旱作农业成效大伊犁种马场,位于新疆伊犁地区昭苏县境内,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农作物只有春小麦、大麦,其单产长期在150千克,春油菜也只在70~80千克徘徊。自1985年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以来,农业生产大为改观,在大旱之年夺得了大丰收。...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措施及机理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指在没有灌溉条件,作物生长依靠有限降雨供给的耕地上,采用加深耕作层和培肥土壤肥力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旱地作物产量的旱地机械化耕作技术。我省现行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从山西的自然特点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概括了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内涵,详细介绍了深耕蓄水耕作技术、机械化抗旱播种技术、机械镇压保墒技术等8种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工程技术,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对于保障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具有长远和现实的双重意义。阐述旱作农业工程节水技术的内涵,介绍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少免耕覆盖机械化技术、农田耕作蓄水保墒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改旱技术5种技术内容,为旱作农业工程技术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工程技术,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对于保障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具有长远和现实的双重意义。阐述旱作农业工程节水技术的内涵,介绍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少免耕覆盖机械化技术、农田耕作蓄水保墒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改旱技术5种技术内容,为旱作农业工程技术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1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成功实践山西省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平均单产不足1500kg/hm2。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将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广大旱区推广的机械化旱作农业之路,即实施机械化深耕、耙耱、播种、镇压、秸秆直接还田等综合配套技术。该技术的实质可概括为:(1)秸秆还田。用秸秆直接还田机把含有较高养分和水分的鲜秸秆就地粉碎,并随机械深翻入土。它可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能力。(2)机械深耕。…  相似文献   

8.
10多年来,阳城县次营镇苏村坚持走机械化旱作农业之路,蓄住了天上水,保住了土中水,连年粮丰林茂,实现了村富民裕。  该村交通便利,耕地连片集中,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到2000年,全村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29台(件),村里还先后投资10多万元配套了耕、耙、播、收、秸秆还田、地膜覆盖等机具48台(件),村民们全都能自觉采用机械化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科学种田,使粮食生产由1989年单产1800kg/hm2上升到1999年的6000kg/hm2,皮棉生产由1989年的单产375kg/hm2上升到1999年的1125kg/hm2。  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农业部近年来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之一,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技术的主要方向和技术重点。为此,对青海省湟中县重点推广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有关的技术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市场需求;从典型应用效果明确了机械化在旱作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旨在对西北地区大力推广应用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解决旱作农业生产中效率和效益、产量和品质、增产和增收、高效和可持续等矛盾中的技术问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旱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与健康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屯留县王公庄不仅是山西省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发祥地,而且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典范。1978年前,由于生产工具落后,工序繁杂,耕作粗放,全村5250亩粮田的总产量仅84万公斤,平均亩产不过160公斤,仅仅依靠种粮的王公庄,总收入只有23.5万元,人均纯收入66元,还不能兑现,累计欠外债18万元,欠国库粮食28万公斤。从1983年开始全面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后,到1994年,  相似文献   

11.
<正>伊犁地区农机化“丰收计划”主要由小麦、玉米、甜菜为主的综合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和单项的机械重镇压技术、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机械深施化肥技术为项目组成.这些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收.四年来我地区共实施农机化“丰收计划”29.2万公顷.其中小麦19.4万公顷,总产达8.39亿公斤.平均单产达4324.7公斤/公顷;玉米7.3万公顷,总产达5.45亿公斤,平均单产达7465.8公斤/公顷;甜菜2.5万公顷,总产达11.54亿公斤,平均单产达46160公斤/公顷.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达100%,小麦和油料的播种机械化水平达84%,玉米、甜菜中耕除草机械化水平达62%,甜菜高糖高产综合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1994年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引进推广的冬小麦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四年来累计推广1.23万公顷,节省种子184.3万公斤,增产1105.8万公斤,两项合计节种增产1290.1万公斤,节本增效774万元.玉米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四年来累计推广0.88万公顷,省种26.44公斤,增产1057.6万公斤,两项合计节种增产1084  相似文献   

12.
阳泉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以机械深耕、秸秆粉碎还田、精少量播种、耙耱镇压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全市粮食单产每1hm2提高粮食产量约1500kg,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然而,连年的土壤耕翻,使裸露的地表及疏松的土壤加重了风侵雨蚀,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肥沃的土壤及养份,由此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的综合实力,该市从1999年开始,在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基础上,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先后投资购置了深松机6部、硬茬播种…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旱地农业特点,阐述了在该地区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旱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观点,总结了机械化旱作技术的主要措施,分析了机械化旱作模式的增产机理,指出进一步推广机械化旱作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水路不通走旱路文/任建平,杨海松壶关县集店乡大力推广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采取了统一规划、整片开发、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措施,使多项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措施合理配套,在无水浇条件的旱田开发中充分发挥了作用。10年来,全乡14个村推广应用各种旱作机械300多台...  相似文献   

15.
旱作农业是指在降雨量偏少、又没有灌溉条件下,依靠天然降水所从事的农作物种植业。旱作农业的中心问题是水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采取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增加农作物产量。为此从分析双城市农业生态环境入手,探讨了在双城市应用机械化旱作技术的重要性、内容及配套机具;并对应用该技术所取得的增产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70年代开始,木垒县农机局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农业这个中心,增强节水意识,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上探索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的途径,围绕如何蓄水、用水等方面,推广应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机械化技术措施。1推行沟唯江起早在80年代末,木垒县为了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大力推行以连片种植、“五统一”为中心的农业综合工发,利用机械平整土地,去除老便于,推广小麦沟唯括机械化技术。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改装沟唯措装置给予补助,每架补助800元,全县用了三年时间改装24行播种机150架,在行政措…  相似文献   

17.
莱州市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实施了以机械化为主的旱作农业开发工程 ,近三年来 ,该市综合开发面积已达 2万多公顷 ,其中 0 6 7万公顷瘠薄地变为沃土 ,创出了高产高效。莱州市耕地面积 7 6万公顷 ,分布在 2 0多处乡镇的旱薄地面积有 3 33万公顷 ,这些土地贫瘠 ,蓄水保肥能力低 ,水土流失重 ,水浇条件差。为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 ,莱州市农机部门承担起了旱作农业开发任务 ,他们根据旱作农业开发的技术要求 ,制定了《旱作农业开发实施规划》 ,组建了旱作农业开发领导小组 ,坚持以推广应用农机化旱作农业开发 5项技术为突破口 ,持…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农业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其特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缺乏,主要依靠蓄纳和利用天然降水来保证农作物生长发育,对机械化依赖性较强.经过多年的旱作农业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形成了以深耕蓄水耕作,抗旱机播,镇压保墒、提墒,秸秆根茬粉碎还田和少耕、免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目前,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机械化,机械化保证了旱作农业的时间性和精确性,是重要的增产手段,实现了节本增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机械化已成为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9.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就是通过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改变土壤的理化状况,增强土壤的抗旱蓄水能力,促进作物增产增收。具体地说,就是利用机械措施,对山丘旱地整平深耕、沟播镇压、深松覆盖,结合运用测土配方施肥和选育优良抗旱作物品种等先进农业技术,从而达到蓄水保墒,有效利用自然降水,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全省机械化旱作农业开发现场会暨农机推广工作会议于1996年11月19日至20日在招远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地农机局分管局长和推广站站长、承担“200万亩高产高效机械化旱作农业开发”项目的12个示范县农机局长、部分县市农机推广站长和省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咨询组的全体成员。省农机局李仑绩副局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期间参观了招远市机械化旱作农业开发现场,总结交流了机械化旱作农业开发工作和农机推广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表彰了全省农机科技推广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