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矮64S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研究成功的水稻低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具有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转换彻底,在湖南夏季不育时间长,不育性能稳定等特点。1991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利用其配组选育出两系杂交稻培两优特青、培杂山青、培两优288、培...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水稻培杂山青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水稻培杂山青高产制种技术湖南省怀化地区两系法杂交水稻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怀化418000)张化兴肖华伟吕重宏培杂山青是广东省茂名市两系法杂交水稻应用研究协作组用培矮64S与当地农家品种山青11杂交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感温型中晚稻兼用组合,199...  相似文献   

3.
用两系不育系香125S、培矮64S和三系不育系协青早A与早籼高产品种嘉育164、中籼品种9311、晚粳恢复系T1027,按3×3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9个杂交组合。3个不育系杂种一代表现各异,协青早A组合平均生育期较长,组合间差距大,香125S组合平均生育期较短,培矮64S组合间生育期差距较小。亚种内组合,两系不育系组合结实正常,大部分组合株高恰当,三系不育系组合表现不育或半不育,植株较矮,存在包颈现象,亚种间组合结实率在45%~70%之间,植株存在超高亲现象,早籼/早籼组合穗型较小,其余类型组合表现大穗,尤其是培矮64S组合,表现较强的超亲优势。父母本遗传距离较大的组合单株总库容量中亲优势超过50%,而父母本遗传距离较近的组合低于15%。9个杂交种单株总库容量超父优势明显,3个不育系中,培矮64S组合超父优势最大,达62.30%。培矮64S组合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3个组合平均超父优势为57.72%,其中,培矮64S/嘉育164达到131.68%,显著高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4.
培矮64s-05的育性鉴定及其南繁的气候决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姚克敏  李继明 《作物学报》1997,23(2):208-213
本文用培矮64s-05在三亚南繁时的逐日自交结实率资料和逐日均温和日长资料,根据育性量化模型,鉴定该不育系在三亚的育性指标,并对培矮64s-05的光温反应特性分析,结合三亚30年(1959 ̄1988年)逐日气象资料和生育期预测模型对培矮64s-05南繁的最佳抽穗期和最佳播种期进行气候决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目前国内两个较好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N422s与国际水稻所选育的新株型稻、华北育成粳、东北育成粳、南亚Aus稻、南方育成早、中籼稻杂交,考查F1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发现新株型稻与偏籼型的培矮64s配组在实粒数、单株穗数和单株粒重方面有些优势,但结实率偏低,如果把结实率的问题解决好,则新株型稻在我国的籼粳两系杂交稻育种中将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育临界温度值不同的增矮64S近等基因系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汉来  张端品 《作物学报》2001,27(3):351-355
采用人工控制的系列温度条件,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5株系的高世代自交(近交)群体进行单株雄性育性鉴定与系统选择,再经10代自交纯化,获得一套不育临界温度分别为23℃、24℃、26℃和28℃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这套材料对研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高低的遗传规律和花粉的育性温度控制机理有重要意义,其中不育临界温度为23℃的培矮64S具有较好的不育稳定性和遗传纯合性,可直接应用于两系杂交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利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核不育系培矮 64s作母本,以优质、抗性强的恢复系粤马占作父本配组,选育成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培杂粤马.该组合表现米质优、高产、稳产、高抗稻瘟病.于 200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粳型两用不育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88S等5个粳型两用不育系与02428等13个父本品种共配成55个两系杂交组合,进行了不育系杂种各性状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5个两用不育系的杂种均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一定的产量竞争优势组合,其中以3088s最高,其次为3035s、N5047s;55个F_1代组合中,以3088s×912935、3088s×876110、3035s×培矮64等5个组合的产量竞争优势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我国大面积应用的两系光温敏不育系培矮64S的稻瘟抗性,本研究通过杂交转育与分子标记选择相结合的途径,利用RM3330与RM262为标记,将Pi25与Pi-d(t)基因成功聚合于培矮64S中,经抗性、不育性、综合农艺性状评价,获得了5个基因型纯合且农艺性状稳定的F8代抗性改良候选不育系。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抗性改良候选不育系及其抗性组合的叶瘟病情指数平均降幅为18.78%和23.24%,穗颈瘟病情指数平均降幅为18.58%和58.45%,抗性提高幅度极显著。育性观测结果表明抗性改良候选不育系不育度都在99.5%以上,柱头外露降低5.64%,包颈粒率降低8.55%。经济性状调查结果显示不育系除穗粒数下降、有效穗增加外,其余经济性状变化不明显;试配的杂交组合平均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比对照提高16.22%和6.89%,增产极显著。这些结果表明,通过Pi25与Pi-d(t)基因的导入显著提高了培矮64S稻瘟病抗性,获得了实用的光温敏不育系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
农垦58S及其籼型衍生系光温敏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晓建  杨仁崔 《种子》1998,(5):17-18
本文研究了农垦585及其衍生的7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双列杂交F1和部分组合F2在长日高温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光敏不育系农垦585、8902528775,以及温敏不育系培矮645、88015和25585等6个不育系的不育主基因等位;温敏不育系W61545和92025的不育主基因等位,但与前6个不育系非等位。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卫星标记鉴定两系杂交稻两优培胜的种子纯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100对水稻SSR引物中筛选到5对表现共显性标记的SSR引物。通过进一步筛选以培矮64S为母本的杂交稻组合,获得一个对两优培胜特异性的引物RM127(SSR标记),该引物只在两优培胜中扩增出“杂合”带型,在其他37个两系杂交稻组合、不育系和常规品种中均只扩增出1条带(纯合带型)。利用该微卫星标记对两优培胜的商品种子进行了纯度鉴定,其检测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完全一致。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微卫星标记技术应用于两系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具有十分显著的商业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及其衍生的光敏核不育系7001S、温敏核不育系W6154S、增矮64S,以及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及其衍生的温敏核不育系810S、安湘S、香125S为材料进行相互杂交,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观察F1的育性,根据其可育性和不育性确定核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结果表明:7001S、W6154S、培矮64S与核不育基因供体农垦58S之间有等位点的核不育基因;但温敏核不育系W6154S与培矮64S之间,不具等位点的温敏核不育基因。该结果说明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至少存在一对光敏核不育基因和两对温敏核不育基因,而且各对温敏核不育基因可独立遗传,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其不育性得到充分表达。安农S-1与其衍生的不育系之间以及衍生的不育系与不育系之间都具有等位点的温敏核不育基因。农垦58S及衍生的核不育系与安农S-1及衍生的核不育系之间没有等位点的核不育基因。  相似文献   

13.
1988~1992年对11个水稻广亲和品种与不育系测交,鉴定其对育性的恢复能力。结果表明:培矮64、Cpslo17具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02428、晚轮422、Cpslo、MCP231对粳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L-201、8544、Lemont、Dular对粳型不育系具有部分恢复能力。具有恢复基因的广亲和品种,可用于选配强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和选育新的广亲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14.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特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伟清 《作物杂志》1997,13(4):23-24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特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邹伟清(江西省新余市种子公司336500)两优培特(培矮64S×特青)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两系籼爪亚种间偏籼型的感温型中、晚稻兼用组合。在我省适应性强,产量较高,品质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为配合两系杂交稻的……  相似文献   

15.
水稻强分蘖两系不育系‘明S’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研究水稻两系核不育系‘明S’特性,以期配制高产组合,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以‘培矮64S’为对照,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对‘明S’与‘培矮64S’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明S’具有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稻瘟病抗性好等特点。单株有效穗数17个,花粉育性镜检,为无花粉型和少数典败单株,不育率100%,不育度100%,自交结实率为0。柱头外露率高,为84.7%,异交结实率70%以上。稻米品质较好,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达到一级标准;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发病较轻。可见两系不育系‘明S’是一个具有强分蘖特性并且抗稻瘟病的温敏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16.
陈利群  全庆丰 《种子》2000,(2):78-79
培矮64S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1996~1998年我们在怀化市对培矮64S系列组合进行制种高产技术研究,为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套高产优质制种技术。1 花期的选择两系制种在基地选择和花期安排上应注意两个安全期的选择:一是育性转换安全期,二是扬花授粉安全期。根据培矮64S的育性转换规律及黑粉病率较高的特点,花期安排在7月底至8月初较为适宜。其中培杂马七因父本不耐高温,花期安排在8月中下旬较为适宜。2 健根多蘖壮秧的培育具体操作围绕“空、肥、时、干”四个字进行。“空”是指秧苗个体有足够的…  相似文献   

17.
e杂交稻     
所谓e杂交稻是利用水稻eui(elongated uppermostinternode,最上节间伸长)种质或基因培育的不包穗的不育系和最上节间伸长的恢复系配成的杂交水稻组合。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杨仁崔教授率先育成了e超级稻长穗颈不育系福esl(原名培矮64esl),并选育出e超级杂交稻”e福丰优11”(原名e两优培九),2004年通过江西省新品种审定,标志着我国e杂交稻进入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8.
水稻杂种优势与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以培矮64s、 108s、 N422s、 LS2s等4个两系不育系为母本, 以韩国籼、 中国南方的早中 籼(简称中国籼)、 东北粳(分东北普通粳和粳杂恢复系)、 华北粳、 非洲粳、 美国粳等6 个生态型的47个育成品种为父本, 按照NC-Ⅱ设计, 配制188个组合。 在所配的组合类型 中, N422s/中国籼单株粒重最高, 其次是N422s/韩国籼、 培矮64  相似文献   

19.
不育临界温度值不同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汉来  张端品 《作物学报》2001,27(3):351-355
采用人工控制的系列温度条件,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5株系的高世代自交(近交)群体进行单株雄性育性鉴定与系统选择,再经10代自交纯化,获得一套不育临界温度分别为23℃、24℃、26℃和28℃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这套材料对研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高低的遗传规律和花粉的育性温度控制机理有重要意义,其中不育  相似文献   

20.
两优培粳(原名两优协粳)是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广亲和籼型核不育系培矮64S与自育(系选)的典型粳稻94205配组育成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粳稻新组合.它生育期短、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2003年秋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信阳近20年来唯一一个国审农作物品种,也是河南省第一个国审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