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甲醛是室内常见污染气体,主要源于板式家具和人造板装饰材料中,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以人造板饰面用薄木、微薄木、三聚氰胺浸渍原纸为对象,通过浸渍掺杂纳米二氧化钛(Ti O2)的掺杂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探索3种浸渍处理材料对饰面人造板的甲醛控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 O2的加入,能够不同程度的降低薄木、微薄木、浸渍纸3种材料饰面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随着纳米Ti O2添加量的增加,饰面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当纳米Ti O2添加量达到2%质量分数时,微薄木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最低,仅为未处理板材的32.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 O2掺杂处理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未生成新物质,不会影响热压过程中胶黏剂在饰面材料表面的固化,但对材料表面的润湿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GB/T 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干燥器法,以中密度纤维板(MDF)和市售8种甲醛清除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板材甲醛释放量、甲醛清除剂喷涂量和衰减率测试时间节点对甲醛清除剂清除率和衰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MDF甲醛释放量范围在2.06~4.12 mg/L,喷涂量为75±5 g/m~2,测试时间节点为第7天时,甲醛清除率和衰减率两项指标可以较客观准确地评价甲醛清除剂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我国对人造板甲醛释放的有关规定和生产现状,用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的数据分析了胶粘剂、摩尔比、施胶量、板材厚度与板坯含水率等因素对游离甲醛释放量的影响,还提出在生产中如何处理好板材性能、生产效率与降低甲醛释放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杰  程霞  王兴军  唐建  刘壮  李伟 《森林防火》2023,(4):149-153
为阐明浸渍胶膜纸饰面对刨花板性能的影响,本文以进口与国产两种刨花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同热压工艺对其进行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双面压贴处理,参照GB/T17657-2022《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对饰面前后主要的理化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饰面后两种刨花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显著降低,饰面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表面胶合强度、内胶合强度和握螺钉力等较饰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两种刨花板饰面后甲醛释放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73.4%和58.0%。浸渍胶膜纸饰面不仅可以提高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同时还能降低甲醛的释放,饰面处理对拓展刨花板高附加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万才超  刘玉  焦月  李正伟 《森林工程》2014,(2):71-74,134
以市售刨花板和三聚氰胺浸渍纸为原料,制备三聚氰胺饰面刨花板.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3个热压工艺参数对三聚氰胺板甲醛释放量的影响.采用国家标准(GB/T 17657-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干燥器法检测甲醛的释放量.试验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甲醛释放量影响最大、热压时间其次、热压压力影响最小,其中热压温度对甲醛释放量有显著影响,热压时间和热压压力的影响并不显著.热压工艺参数提高,会引起热压后的三聚氰胺板前期的甲醛释放量明显升高.确定饰面刨花板甲醛低释放的最优化生产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70℃、热压时间40s、热压压力2.5 MPa.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家庭装饰装修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造板开始进入室内环境。如何降低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已成为木材工业界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笔者利用氧冷等离子体技术对杨木单板进行改性处理,并制成三层胶合板,研究氧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杨木胶合板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氧冷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降低杨木胶合板甲醛释放量是可行的,产品甲醛释放量下降率可达5.66%~23.90%;随着氧冷等离子体处理时问的延长,胶合板甲醛释放量下降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随处理功率的增大也呈先升后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居住环境内部各种装饰材料及制品释放TVOC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室内主要装饰、家具制作、建筑使用的人造板材是释放TVOC的重要来源,其中成分比例较大的有甲醛、萜类、酮类及苯系物等。笔者阐述了人造板表面装饰对TVOC释放的影响,实验发现:薄木贴面刨花板的施胶量和热压温度对TVOC释放量影响显著;涂布量越大,TVOC的浓度水平越高;陈放时间越长,单位时间内TVOC释放量越低;环境温度越高,刨花板中TVOC释放量越大;释放基材表面孔隙率较低时,基底TVOC的残存量低,可减少饰面人造板在使用后TVOC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在阐明人造板甲醛含量/释放量测定原理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以往研究成果,通过对板材甲醛释放过程的分析,从理论上推导板材甲醛含量与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函数关系。根据标准测试参数及板材甲醛释放规律,对该函数关系进行适当简化,得到气候箱法甲醛检测值与穿孔萃取法、干燥器法甲醛检测值的线性计算方程,为建立人造板甲醛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提供理论支撑,亦为线性计算方程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薄木饰面板在家具、装修领域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人造板的游离甲醛释放问题也愈发引起人们关注,现有的甲醛捕捉剂一般只能在短期内发挥效果,而对人造板甲醛的长期释放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为解决人造板甲醛释放的长期性问题,以尿素为芯材、乙基纤维素为壁材制备微囊型甲醛捕捉剂,探讨不同乳化剂及芯壁比制备的微囊型甲醛捕捉剂对饰面人造板甲醛控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芯壁比为3∶1,乳化剂用量1%、壁材质量分数3%、搅拌速度1000 r/min时,制备出的微胶囊芯材负载效果最好,负载量达到36.24%、负载效率为8.05%。采用该微胶囊以2%的质量比与脲醛树脂胶黏剂混配进行饰面板贴面热压时,得到的薄木贴面板的甲醛释放量相比未处理饰面板降低了37.9%。经过20 d后,微胶囊对其饰面板甲醛的释放仍表现出一定的控制效果,饰面板的甲醛释放量为0.99 mg/L,仅为未处理饰面板的56.9%。说明用微囊型甲醛捕捉剂对饰面人造板进行处理不仅能够对饰面板中的甲醛进行控释,而且在长期的放置、使用过程中也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降低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影响家具甲醛释放量的因素错综复杂。抛开整体的产品.就其基材——人造板而言.影响人造板甲醛释放的因素就有很多.材种、胶种、用胶量、热压条件、后期处理等均可能对甲醛释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清除人造板中甲醛的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喷涂甲醛清除触媒后的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变化,甲醛清除触媒对不同种类人造板释放出的甲醛清除效果相同,E3级胶合板喷涂甲醛清除触媒后的甲醛释放量小于(等于)0.12mg/L,清除率大于99.08%。  相似文献   

12.
国外人造板甲醛散发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根据大量的国外文献资料综述了人造板中游离甲醛产生的原因、甲醛散发量的定量测试方法、影响甲醛向外界散发的诸种因素以及降低人造板甲醛散发量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强化木地板、中密度纤维板、高密度纤维板、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等5类人造板为试材,研究标准、模拟夏季、模拟冬季等不同温湿度平衡处理条件对上述人造板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和表面结合强度值等理化性能检测指标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湿平衡处理使人造板的力学强度增加,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低温低湿平衡处理使人造板力学强度降低,吸水厚度膨胀率增加;不同平衡处理条件下强化木地板吸水厚度膨胀率差异较大;对饰面板表面结合强度的影响大于素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污染源、生产工艺、产品选择、产品使用、后期处理5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室内甲醛污染的治理方法,目的在于寻求科学有效且经济的室内甲醛污染物治理策略。在人造板甲醛的治理方法中,使用无甲醛添加的胶黏剂是人造板及其制品治理甲醛污染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内浸渍胶膜纸及饰面人造板行业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板式家具的发展,浸渍胶膜纸和饰面人造板行业发展迅猛。文中通过分析国内浸渍胶膜纸及饰面人造板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国外的差距,从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产品加工工艺和板式家具等方面对该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人造板中甲醛的危害及降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甲醛对人体的危害,介绍了人造板中甲醛释放的由来以及降低板材甲醛释放量的各种措施.以3个企业应用生产系统解决方案为实例,说明生产E1/E2级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人造板中的甲醛释放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人造板产品中的游离甲醛问题列出了近年来抽查检验的结果及其统计分析,介绍了甲醛释放机理和6种检测方法及降低人造板中游离甲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1m3 气候箱法是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测定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探究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来源,提高测量结果的准 确度,从1m3 气候箱法检出限及不确定度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 mm 光程比色皿的检出限较低,适宜后续 甲醛释放量测试时采用;对于低甲醛释放量的人造板样品,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总体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This work examines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formaldehyde scavengers in wood-based panels. Sodium metabisulfite, ammonium bisulfite and urea were applied in different physical forms during particleboard production, and the resulting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internal bond strength, thickness swelling, density and moisture content) and formaldehyde emission levels were compared. Formaldehyde content was measured using the perforator method, and formaldehyde emission was evaluated both by desiccator and gas analysis methods. The chemical reactions involved in each formaldehyde scavenging process are proposed and discussed. The tested scavengers showed distinct performances under the different emission testing conditions, which wer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chemical compounds formed upon formaldehyde capture. Sodium metabisulfite proved to be an excellent scavenger for all formaldehyde methods allowing the production of particleboard panels with zero formaldehyde emission.  相似文献   

20.
人造板释放甲醛问题及其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人造板甲醛释放的原因,在人造板工艺上如何控制甲醛含量,使用人造板家居装修如何除去游离甲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