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赵爱慧 《农学学报》2020,10(1):56-59
为了找出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农业种植区的酸雨时空变化与分布特征,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酸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农业种植区2006—2015年446个降水样本的pH值、电导率、酸雨频率等,运用统计分析,结果得出:年降水平均pH值呈波动递减趋势,平均电导率呈下降趋势,酸雨频率为1.9%~3.6%,酸雨级别为较弱酸雨并属酸雨偶发区。按降水量级划分,暴雨pH值最小,小雨pH值最大;小雨电导率最大,暴雨电导率最小。按四季划分,夏季pH值最小,春季pH值最大;夏季电导率最小,春季电导率最大。按风向划分,ESE风向的pH值最小,SSE风向的pH值最大;E风向电导率最大,SW风向电导率最小。由于pH值呈波动递减趋势,建议相关部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工业生产排放的气体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在城市周边地区种植对二氧化硫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云杉、侧柏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2018年1月~2020年5月金州国家气象站的酸雨观测资料,统计分析金州站的酸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金州站降水pH值分布范围为3.99~7.68。金州站出现酸雨事件(pH<5.6)的总降水日数比例为17.0%。降水电导率分布范围为9.6~274.7μS·cm-1,主要集中分布在10.0~130.0μS·cm-1,整体电导率K值不高。降水量较大时,K值偏小,高电导率降水多发生于降水量较小的情况。金州站降水pH值的季节起伏变化并不规则,变化幅度不大。K值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春季、冬季次之,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4—2015年新宾县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酸雨观测资料,对新宾县降水pH值的年、月、季变化以及与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宾县降水酸度呈现出夏季低,春、秋、冬季高的变化趋势,酸雨频率冬季最高,主要原因是居民燃煤导致空气中硫化物的污染物增加,降水的pH值减小;而夏季降水多为阵性降水,强度大,有利于酸性污染物的稀释,降水的pH值较大。另外,不同量级降水的pH值、酸雨的出现频率与降水强度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德令哈地区2007—2018年降水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2年德令哈降水pH值呈微弱的递减趋势,K值呈微弱的递增趋势;冬季降水pH值和K值均处于高值区;pH值最小值出现在夏季,K值最小值出现在秋季;pH值和K值月变化均呈递减趋势。不同性质的降水相比,阵性与连续性降水的pH值差值不大,阵性降水K值冬季大于夏季,连续性降水冬夏差异不大。不同降水量级的降水相比,大量级降水的pH值大于其他量级,K值则表现出小量级降水较大。  相似文献   

5.
对德令哈地区2007-2018年降水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2年德令哈降水pH值呈微弱的递减趋势,K值呈微弱的递增趋势;冬季降水pH值和K值均处于高值区;pH值最小值出现在夏季,K值最小值出现在秋季;pH值和K值月变化均呈递减趋势。不同性质的降水相比,阵性与连续性降水的pH值差值不大,阵性降水K值冬季大于夏季,连续性降水冬夏差异不大。不同降水量级的降水相比,大量级降水的pH值大于其他的量级,K值则表现出小量级降水较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1~2011年酸雨和气象观测资料,对银川市的酸雨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银川市酸雨出现频率为2.21%,降水pH值年平均值为6.36;2008~2011年年降水pH值呈减小的趋势;酸雨只出现在夏、秋两季,其中11月酸雨出现频率最高;当风速较小、降水量中等时,出现酸雨的概率较大,并且沙尘天气会减少酸雨的出现次数。  相似文献   

7.
利用滨州市2006~2009年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了滨州市酸雨的季节分布特性及在不同降水天气形态下酸雨pH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滨州市酸雨频率不高且出现时酸度较弱,酸雨频率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降水酸度春季普遍低于其他三季;酸雨pH值总体趋势为随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呈"小雨偏碱性,大雨偏酸性"的特征。滨州市酸雨强度的变化主要受污染物排放量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近年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2012年济南市酸雨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济南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统计资料证明:近5年济南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降水pH值秋季最低,夏季最高;酸雨频率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分析得出,影响济南市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PM10和SO2;在偏东风影响下,酸雨污染严重;酸雨的发生也会受逆温影响,降水前1 d及当天均出现逆温时,酸雨出现频率最高;随着降水量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中雨时酸雨频率最高;另外,雾和轻雾也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铜仁国家基本气象站2008~2011年的酸雨观测月报表资料,分析了铜仁市415次大气降水酸碱度和电导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年、季、月动态变化规律,详细介绍了当地政府治理酸雨和防治大气污染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铜仁市从2008年以来,大气降水主要以弱酸性降水和中性降水为主,出现降水pH5.6的酸雨频率很高,大气降水被酸化和污染程度较重。一年中,1~3月和11月酸雨污染最重,冬春季节酸雨强度较强,但pH年平均值和K值平均呈逐年升高和下降趋势,降水酸化和污染程度在逐年减轻;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防治酸雨和大气污染的应对措施,使酸雨pH从2008年的4.99升高到2011年的5.54,酸雨出现频率从62.0%下降到33.7%,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孙民  王海翔  孙杰  范志军  姜洋  闫研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74-11976
通过对1992~2006年747次降水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商丘市15年间出现了强酸性降水,酸雨出现频率为10.0%,酸雨量为1248.6mm,酸雨量占总降水量的11.8%。1992、2005和2006年酸雨污染较其他年严重。一年中9、11和12月酸雨污染严重,2、6和7月酸雨污染较轻。秋季和冬季酸雨污染大于春季和夏季。  相似文献   

11.
利用铜仁国家基本气象站2008 ~2011年的酸雨观测月报表资料,分析了铜仁市415次大气降水酸碱度和电导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年、季、月动态变化规律,详细介绍了当地政府治理酸雨和防治大气污染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铜仁市从2008年以来,大气降水主要以弱酸性降水和中性降水为主,出现降水pH<5.6的酸雨频率很高,大气降水被酸化和污染程度较重.一年中,1~3月和11月酸雨污染最重,冬春季节酸雨强度较强,但pH年平均值和K值平均呈逐年升高和下降趋势,降水酸化和污染程度在逐年减轻;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防治酸雨和大气污染的应对措施,使酸雨pH从2008年的4.99升高到2011年的5.54,酸雨出现频率从62.0%下降到33.7%,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根据银川国家基准气候站2001-2007年对大气降水酸雨观测资料和<酸雨观测站环境报告书>,采用降水量加权法计算并分析银川市降水pH值的变化趋势、季节分布特征及降水pH值减小的原因.2001-2007年,银川市降水pH值变化范围为5.79~8.33,各季的降水pH值均偏碱性,平均降水pH值春季的碱性最强,冬季次之,秋季最弱.  相似文献   

13.
通过江口县近30年的对降水资料时间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县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351.3mm,年最多降水量1878.0mm,年最少降水量934.5mm,降水量月、季、年差异很大;江口县平均一年有167.2d在降雨,其中,平均有38.2d为中雨、有13.6d为大雨、有3.7d为暴雨;江口县年平均雪日为21.9d,只有2.6d降雪形成积雪;一年中,夏季降水量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夏季减少,春秋两季增加,冬季基本不变;从1989年到2018年,近30年江口县年降水量增加了40.2mm;江口县暴雨洪涝主要出现在夏季;春夏秋连阴雨、干旱性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利用1995?2015年石家庄酸雨监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资料,用统计办法将pH值及电导率数据进行数字化整理,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风向风速、降水、气温、湿度等)pH值及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对石家庄市区酸雨的状况和与气象要素对酸雨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雨量越大,降水的酸性会越强,K值会越小。酸雨频率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呈递减的趋势;随着气温上升,酸雨频率明显降低;月平均相对湿度与月平均降水pH值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5.
大连地区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连酸雨观测站2006~2009年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大连酸雨的变化特征以及酸雨的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连是我国北方酸雨影响较强地区之一,发生频率达66%,降水pH值最低达3.49。秋季降水酸性最强,春季最弱;酸雨频率出现最多的季节是夏季,冬季最低。大连酸雨出现频率与风速和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呈反比关系;雾天由于稳定层结和充沛的水汽有利于酸雨出现;连续性降水并不意味着空气中酸性物质的减少,在连续性降水的所有个例中,第2天酸性增加的占42%。  相似文献   

16.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71~2016年6~8月逐日降水资料,参照国家标准规定大雨、暴雨事件为异常降水,以数理统计和贡献率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夏季和6、7、8月异常降水及其贡献率变化特征,探讨异常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1971~2016年,研究区夏季异常降水在时间上呈非连续性发生特征,贡献率呈大幅度波动变化,年际间振幅较大,夏季相同月份内大雨贡献率震荡更强,不同月份内,6月大雨贡献率变化最剧烈,8月暴雨贡献率变化最剧烈;异常降水发生在空间上不存在显著经向或纬向变化规律,呈分散性特征,相同月份内暴雨分散性更突出,不同月份内,6月分散性最显著,7月异常降水则相对集中。贡献率空间离散程度较大站点多分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北部,变化不稳定,松嫩平原为异常降水多发区;1971~2016年,大雨、暴雨对总降水量贡献表征为复杂性和相对性。相同年份多以暴雨占主导地位;不同年份中,其他量级降水具有重要贡献。异常降水密集年份中,日降水量20.0~24.9 mm应多予关注。研究客观表征异常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避免"降水量"分析的绝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固原市基准气候站2001年7月至2016年9月的降水pH值和电导率观测资料对固原市原州区10多年来的pH值和电导率(K值)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原市降水pH值与电导率(K值)呈现出明显的月、季、年变化特征,冬春高、夏秋低,呈单峰单谷型的变化趋势;pH值及电导率与降水量大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固原市酸雨频率非常小,属于非酸雨区,并且近年来环境污染未加重;固原市降水呈现弱碱性,农业生产基本不受酸雨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宜昌市1994年1月至2007年2月的酸雨观测月数据文件,分析了酸雨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宜昌市夏季酸雨污染最轻,冬季、春季酸雨污染最重;1998—2006年降水的酸性减弱趋稳;2000—2006年,中雨、大雨、暴雨的洁净程度越来越差;2001年以前,降水pH值和K值各季节之间的变化和各季节的年际变化明显,有明显的变化周期;2001年以后,降水pH值和K值各季节之间的变化和各季节的年际变化差异均减小,没有明显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9.
根据北海市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酸雨观测资料,对2006—2010年北海市降水pH值的年、月、季变化以及与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北海市酸雨现象逐年减少,春、冬季的酸雨频率远大于夏、秋季节,pH值的大小与降水量的大小不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0—2012年四川省36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运用数理统计、一元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EEMD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四川省强降水分布以及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四川省总体年平均降水量为1 039.6 mm,且年降水量总体呈递减趋势,每10年减少22.9 mm左右;中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相对较多,东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其次,西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相对较少。四川省降水量季节变化春季呈上升趋势,夏季、秋季和冬季呈现下降趋势。四川省大雨日数呈下降趋势,大约每10年大雨日数随时间会减少4.0 d。暴雨日数也呈下降趋势,大约每10年暴雨日数随时间会减少1.5 d。中部地区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均较多,东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相对较少。1992年为四川省年降水量开始突变年;降水序列在年际演变过程中,存在2~3年小尺度、5~10年中尺度、20年左右大尺度这3类时间尺度变化规律。根据趋势项得出四川省年降水量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