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浙凤甜2号”,是2005年刚引进我区种植的超甜玉米新品种,为了掌握在中高山地区的最适播种期,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浙凤甜2号”是2006年刚引进我区种植的超甜玉米新品种,为了掌握其在中高山区的最适的种植密度,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9个甜玉米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宝甜、浙甜11、浙甜2088、美玉甜007、金玉甜2号、金银208适宜在丽水高山地区适度推广,浙甜10号、浙甜13建议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浙凤甜2号口感好,可以为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甜玉米浙凤甜2号秋季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甜玉米浙凤甜2号、超甜3号品种在8月上、中旬播种产量较高,品质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5.
鲜食甜玉米具有多重利用价值,备受人们喜爱。现结合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对7个鲜食甜玉米品种进行了秋播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先甜5号"、"金玉甜2号"和"浙凤甜2号"3个品种穗大、味好、产量高,适合在浙中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更适宜金华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甜玉米品种,对浙江省主推的5个甜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玉甜2号"、"先甜5号"、"浙凤甜2号"3个甜玉米品种的秋播表现较优,适宜在金华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华珍"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甜玉米浙凤甜2号春季不同播种期种植试验,对其生育期、鲜穗产量、商品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凤甜2号全生育期随播种期的提前而依次延长,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全生育期;春季提早播种有利于提高鲜穗产量;采用地膜覆盖提早播种,可有效提高鲜穗商品性,主要表现为鲜穗秃尖明显缩短,籽粒排列更趋于紧密,单穗带苞及去苞鲜重增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甜玉米"浙凤甜2号"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明确以鲜食和籽粒为不同产量目标的最佳种植密度,提高种植效益,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单从鲜穗或籽粒产量角度考虑,"浙凤甜2号"最佳栽培密度为60000株/hm2;而从种植效益角度考虑,最佳种植密度为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9.
以甜玉米品种浙凤甜2号为材料,通过不同浸种温度、不同浸种时间和不同催芽方法条件下的催芽试验,及不同育苗与大田直播比较试验,研究了与催芽相关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和催芽方法对发芽率影响,及不同育苗方法对甜玉米农艺性状、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浸种温度30~40℃,浸种时间1.0~2.0 h,采用恒温培养箱控温30~40℃的催芽处理方法,或采用湿稻草铺盖,下铺热源(30~40℃)和室内空调控温30℃的处理方法可提高甜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采用催芽纸钵育苗的方法可提早浙凤甜2号的鲜摘始收期,提高产量和果穗商品性。  相似文献   

10.
播种期对甜玉米浙凤甜2号鲜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甜玉米浙凤甜2号春季不同播种期种植试验,对其生育期、鲜穗产量、商品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凤甜2号全生育期随播种期的提前而依次延长,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全生育期;春季提早播种有利于提高鲜穗产量;采用地膜覆盖提早播种,可有效提高鲜穗商品性,主要表现为鲜穗秃尖明显缩短,籽粒排列更趋于紧密,单穗带苞及去苞鲜重增大。  相似文献   

11.
《浙江农业科学》2004,(6):347-347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4年9月24日在杭州召开第29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早籼稻嘉早324、浙鉴21(原名浙9521)、浙103、浙106、温220,糯玉米都市丽人(原名甜糯引1号)、澳玉糯3号,甜玉米浙凤甜2号、浙甜7号(原名浙甜2001.1),菜用大豆浙鲜豆1号(原名1827),杂交油菜湘杂油1号、华浙油1号(原名H9926),  相似文献   

12.
浙凤甜3号(浙审玉2012003)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甜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鲜食玉米品种结构,筛选出优良品种,2019年、2020年对金银208、浙甜10号、金玉甜2号、浙糯玉16、钱江糯3号、浙凤糯3号6个鲜食玉米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口感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浙甜10号产量高、外观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浙糯玉16产量高、穗型匀称,钱江糯3号口感好、生育期短,这3个品种2年试验表现都比较稳定,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甜玉米浙凤甜2号春季不同施肥方式的种植试验,对其鲜穗产量及生育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凤甜2号在基肥(复合肥225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充足条件下,喇叭口期单施尿素作追肥以施入量75-150kg/hm2,较为经济合理;追肥相同情况下,基肥以复合肥配施磷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不同追肥或不同基肥的施肥方式对该品种生育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施氮量、栽培密度对玉米浙甜7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品种浙甜7号不同施氮量、栽培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浙甜7号最佳施氮量为210~240 kg/hm2,适宜栽培密度在5.385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超甜玉米浙甜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浙甜6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中jp233为母本、大28—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浙甜6号比浙江省甜玉米主栽品种超甜3号增产11.0%-19.9%,且具有品质优、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1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作春、秋鲜食玉米品种种植。种植密度以4.95万-5.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甜玉米浙甜6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单交种制种产量不高且发芽率低,不但影响制种农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和品种的推广速度和推广面积等。为了提高浙甜6号的推广速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进行了浙甜6号高效制种技术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整套优质高产制种技术,从而显著提高了甜玉米单交种浙甜6号的制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金华市金衢盆地春季种植的甜玉米品种,对5个甜玉米品种进行了春季种植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甜10号"鲜果穗产量为13486kg/hm~2,生育期为84d,果穗适中,食味甘甜,适合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浙甜11号"鲜果穗产量为13298kg/hm~2,生育期为82d,颗粒较大,甜味适中,可作为加工型鲜食甜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超甜玉米“浙风甜2号”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和玉米的施肥原则——适施基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2006年我站特进行了玉米穗肥不同用量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浙甜10号系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2009年以自选甜玉米自交系"GA1101"为母本、自选甜糯双隐自交系"中2jp23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甜玉米新品种。2012-2014年的全省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浙甜10号平均产量12 388.5~15 909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超甜4号,在2年13点次试验中全部增产,增产点率100%,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全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