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在栽桑方面,有一些有保守思想的人认为,桑树是多年生植物,必须“三年腰头(留拳),五年成林”。也有的说,桑园亩产超过1500斤,对养蚕没有保障。这些说法,都被几年来群众栽桑的创造性经验否定了。各地出现当年栽桑当年养蚕的事例,亩产万斤桑,全年产茧300斤到1000斤等事例,都说明桑树与其他作物一样,同样可以快速丰产。丰产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2.
桑园高产是提高亩产茧的物质基础。我省蚕区在认真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探索桑树生长发育的规律,不断总结桑园高产的科学技术。从七十年代初开始,桑园推广密植、速生、矮化的高产栽培技术,十年来的实践表明,它对于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茧量,改善夏秋蚕的叶质条件和适应全年多次养蚕等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还涌现出一批当年栽桑,当年丰产,3—4年内亩产桑叶超过6000斤的高产桑园,它为实现亩产蚕茧400斤提供了物质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栽桑技术的提高和蚕茧生产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 我省桑柑栽培大都是稀植留干,三年栽桑、五年成林。这种栽培法,株数少,桑树养成年限长,病虫害较多(尤其是主、支干)桑叶产量比较低,不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要求。桑树无干密植这一新法推行后,能够达到当年栽桑,当年采叶养蚕,当年亩产桑叶超千斤的优  相似文献   

4.
浙江富阳县东洲公社春江大队,在1963年冬天种植的106亩新桑园,到1964年就采叶养蚕,1965年共采桑叶61,054斤,养80张蚕种,平均亩产桑叶576斤。其中有23亩丰产桑园,平均亩产桑叶1,120斤,创造了富阳县历史上最高的纪录,为全县树立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的典范。该大队新桑园快速丰产经验如下: 一、组织蚕桑专业队,加强培育管理:过去该队曾多次栽桑,但是都没有成林。1963年吸取了过去失败的教训,决定以大队为单位,由15名有栽桑经验的老农组成蚕桑专业队,常年从事培桑工作。而各生产队按照桑园面积的多少,负担劳力、成本和肥料,实行统一培桑,联合经营,分桑叶到队,归生产队养蚕的办法。专业队在桑园内搭草房设立了管理所,固定了二名管理员,日夜看管桑树,避免了人畜损害。桑树生长很快,二年的桑树已养成二个支干,平均每株桑树有桑条8.6根,每株桑树的总条长达1,415厘米,平均条长165厘米,到秋叶没有采摘以前,已是桑蔭满园。  相似文献   

5.
<正> 史家院乡庞家院村重视春蚕生产,40张蚕产茧2662.7斤,产量一季超去年全年,成为乐寺河区产茧最多的村。这个村前几年就开始栽桑养蚕,有一定的桑树基础。分散养蚕后,由于大部分群众的养蚕技术不过关,蚕病为害逐年加重,去年全村养蚕99张,产茧2655斤,平均张产只有26.8斤。他们吸取了这一教  相似文献   

6.
德清县城关公社蚕种场,今年在县委领导下搞了辱亩试验桑地,并利用其中3亩的桑叶养了夏蚕种5张,获得每张种平均产茧64.3斤的高额丰产,平均每张用叶970斤,每斤茧用桑15.09斤。亩产夏叶1616斤。试验地实现了当年栽桑,夏叶亩产破千斤,夏茧超百斤。虽在高温多蝇情况下,蚕儿无病,夏蚕于6  相似文献   

7.
<正>为缩短桑树投产时间和成本,提升标准化优质桑园建设,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蚕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稳步健康发展,会东县进行了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的探索。从2018年开始,通过桑树丰产建园技术的实施,改变以前"一年育苗、一年栽桑、1~2年嫁接"的模式,逐步实现"当年栽桑、当年嫁接养型、当年养蚕见效益",现在基本形成两种模式。桑树快速丰产成园栽培技术包括育苗、栽桑、嫁接、养型四个部分组成。我县采用外购商品桑苗的方式,将四个环节形成两组方案即"先栽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蚕茧产量、产丝量和丝绸出口量都占世界首位,1978年桑蚕茧收购量比1949年增长近四倍半,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年.三十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蚕业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围绕着提高亩桑产茧量、提高单张蚕种产茧量、提高蚕茧质最为中心,从栽桑到养蚕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一)桑树栽培实行四大改革,提高亩产叶量由于栽桑技术实行“四改”(即分散改集中,杂种改良种,稀植改密植,高干改低干),桑园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新的水平.长江流域一般亩产桑叶1500斤左右,大面  相似文献   

9.
<正> 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得益,近几年来被我县新发展蚕桑生产的社队逐步地予以应用。实践证明:河滩地当年栽桑只要措施(以保树养型为主、养蚕为辅,及时地对桑园加强管理)得当,技术跟上(适宜采叶饲养秋蚕、合理进行间作套种),是完全可以做到既养好树势、又能当年收益。我县80—81二年中都出现几个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的单位、根据同年秋季桑园调查结果证实,这几个单位桑树都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四川蚕业》2018,(4):53-54
正传统栽培桑树,仅采摘桑叶养蚕,经济价值低,每亩最多饲养春、夏、秋、晚秋四季蚕,饲养量4张,按茧价35元/kg、养蚕单产按35kg计算,亩桑养蚕收入也仅5000元左右,不利于调动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现在开展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在城市近郊或交通便利的地方推广的果叶兼用桑树栽培,栽桑采叶养蚕又产桑果,增加了亩桑综合效益,到桑果盛产期,每亩产桑果约200kg、按市场价  相似文献   

11.
张正国 《四川蚕业》2009,37(3):9-11
<正>桑树品种是蚕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培育和栽培桑树可以显著提高产叶量和增加养蚕收益。四川栽桑立地条件大多较差,桑树生长所需水分主要靠天降水供给,对所栽桑品种的抗逆性和叶质有较  相似文献   

12.
林元吉  汪兴智  王刚  钟应发 《蚕学通讯》2002,22(1):37-38,41
桑叶是蚕儿的唯一优良饲料 ,要养蚕得茧 ,首先要有桑。俗话说 :“桑之不存 ,茧将焉附”。桑树是蚕茧生产的基础 ,基础牢 ,蚕业兴旺 ,基础薄弱 ,行业衰退。桑树是多年生的 ,深根性耐采伐的木本树种 ,只要坚持科学栽培 ,光、热、水、土、肥充分利用 ,就可实现当年育苗、当年栽植、当年嫁接、当年采叶养蚕的成效 ,再经 3年肥培管理之后大投产 ,亩产桑叶 2 0 0 0~ 2 50 0公斤 ,可养蚕 3~ 4张 ,收入2 0 0 0~ 2 50 0元。如不进行科学种植 ,乱砍乱采 ,酿成“弯刀砍成娃娃口 ,镰刀割成光桩桩 ,斧头一臂起凼凼 ,锄头挖得流树浆 ,一年四季缺营养 ,…  相似文献   

13.
桑树新栽法     
传统的桑苗移栽后,通过近一年的管理,当年到养晚秋蚕一般每株发条数2~3根,条长100cm左右,亩用种量在0.3张左右,养蚕效益不明显.笔者于2006年在孤山镇通太村进行了桑树新栽法试验,实现当年栽桑、当年成林、当年晚秋蚕亩用种量达1.3张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4.
<正> 前池乡龙口村养蚕专业户刘棉嗣,全家七口人,3个劳力,承包桑园2亩,全年给桑树追肥4次,共追化肥500斤,桑园管理得好,亩产桑叶达4600斤。刘棉嗣热爱养蚕,在养蚕前认真作好蚕室蚕具的消毒工作,在蚕期根据蚕儿的生理特  相似文献   

15.
<正> 仪征县谢集公社四庙大队鲍庄生产队余存仙家分到责任田7.3亩,在种好责任田力争多产粮、油的同时,82年春将0.672亩自留地栽桑750株(行距4.8尺,株距1.1尺,折合每亩栽桑1136株)。又利用行间嫁接桑苗,成活2066株。栽桑当年从夏蚕开始,养三季蚕共养蚕种1.83张,生产蚕茧130.4斤,产值214.22元(平均张产茧71.25斤,张产值117.06元,亩产茧194斤,亩产值318.78元)。再加上行间嫁接桑苗2066株,产值100元,这块自留地共收入314.22元。比原来的收入高一倍多。他家的主要措施是:在上年冬天,挖好  相似文献   

16.
萧山县钱江公社坎山垦种胜利蚕桑队,有海涂桑园20.4亩,1974年栽种,1978年平均亩产桑叶4120斤,产茧161斤。1979年重视桑树培育管理和实行科学养蚕,注意了合理用桑,不断探索蚕茧稳产高产规律,平均亩产桑叶5119斤,其中春叶亩产1655斤,全年亩产茧302斤,平均亩产值547.17元。主要经验是:改良土壤,育足桑苗,合理密植,打好基础,增施肥料、加强管理。在饲养上抓了合理布局,彻底消防毒,小蚕炕床育,大蚕定量育以及在管理上推行四定一奖生产责任制,保证了桑足、蚕好、亩产高。  相似文献   

17.
瑞安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绿化的号召,从195年冬开始发展新桑园4828亩,有40%桑树种在山上,当年秋季就采叶饲养205张蚕种,平均每张产茧48斤,70%桑园达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过去这里没有养过蚕,现在桑园已发展到一万亩,成了一个新兴的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达到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根据地、县科委的计划和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于1987年、1988年冬分别在虎形山乡(场)的铁石和苗园分场进行了速生密植高产桑树栽培试验,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常熟县谢桥公社光明专业队共有桑田18.5亩。自1973年建队栽桑以来,专业队人员是相当固定的,通过技术培训,栽桑养蚕技术比较熟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亩产茧量和张产茧量,都达到较高的水平。1976年全年饲养蚕种71张,总产茧5995.2斤,平均张产茧84.4斤,亩产茧807.4斤。1980年全年饲养蚕种78张,总产茧7086斤,平均张产90.8斤,亩产茧383斤,总产值12812.7元。五年来,该队的春蚕张产茧量是高而且稳的,高的达97.3斤,低的为87.7斤。但夏秋蚕的张产茧量常在51~81斤的范围内徘  相似文献   

20.
栽桑的目的是养蚕,为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在桑树收获阶段,除采用剪伐、疏芽、整株等措施来维护丰产树型外,还要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桑树的品种特征性、肥培管理水平及养蚕要求等因素,采取合理的收获技术,保证桑树健康生长,达到持续高产和延长盛产年限的目的.为此,1993年我们在双龙镇打石嘴村,进行了30亩成林投产桑园桑树夏伐技术示范,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基本达到示范要求,桑树通过夏伐不养夏蚕,避免了养蚕间隔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