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气候变暖对西峰黄土高原物候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西北地区119个、甘肃黄土高原39个气象站1971-2005年的年、季气温,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0 ℃初日和物候期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各季节和年气温均偏低,80年代冬季偏高,其他时段均偏低,90年代各时段均偏高.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初日越来越早,特别是90年代以来,偏早的趋势更加明显.西峰站≥10 ℃初日与作物各生育期为正相关, 苹果树最显著的是展叶盛期,为0.63,梨树最显著的是落叶末期和开花末期,为0.66,0.64.西峰站≥10 ℃初日早的3个年份与迟的3个年份相比,苹果树的各平均生育期普遍提前了4 d以上,梨树提前了7 d以上.  相似文献   

2.
天水苹果发育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的发育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利用天水河谷区麦积试验点的数据,建立了苹果发育模拟模型,并用渭北区秦安和关山区清水点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各个发育阶段(叶芽膨大期、叶芽开放期、展叶盛期、开花盛期、果实成熟期、叶变色始期)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日数。模型对苹果各个生育时期的绝对预测误差一般小于7 d,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在到达叶芽开放期、展叶盛期、开花盛期、果实成熟期、叶变色始期等生育时期时分别为2.4、0.9、2.7、4.04、.0 d;各个发育阶段持续天数的预测误差分别为2.4、2.0、2.3、4.03、.4 d。  相似文献   

3.
使用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甘肃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苹果观测资料和当地平行气象资料,分析了春季终霜冻和苹果生长发育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984年以来,春季终霜日期提前的气候趋势比较明显,速率为3.2 d·10a-1,终霜日地面最低温度表现为波动变化,个别年份出现反常的重霜冻灾害;终霜冻过程的持续日数表现出阶段性增加规律,地面最低温度负积温在反常年份2005—2006年有增强变化; 1984年以来苹果开花盛期以5.9 d·10a-1的速率极显著提前,1998年以来提前趋势更加明显,1998—2012年平均开花盛期比1984—1997年提前10 d。气候持续变暖,苹果开花盛期提前的速率明显大于终霜日提前的速率,表明苹果花蕾出现至开花盛期遭受春季终霜冻危害的气候风险在增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甘肃西峰农业试验站的气温稳定通过10 ℃初日和梨树发育期资料,分析了气候特征及其对梨树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峰10 ℃初日与梨树发育期呈明显的正相关,最显著的是落叶末期,其次是开花末期.西峰代表站初日早的3个年份,积温高,日照充足,梨树的平均发育期普遍提前,尤其是叶芽开放期、开花末期,提前幅度最大,早年和迟年发育期出现日期差异较大,发育期最大相差21~24天.气温10 ℃初日对冬小麦发育期的影响趋势和梨树一样,只是影响显著程度有所差异,气温10 ℃初日对林果业的影响要比粮食作物显著,气候变化增大了本区林果业生产的风险性,但对粮食作物种植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1-2010年宁夏20个气象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霜冻气候指标统计了初霜日和终霜日,采用基础统计和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宁夏全区及不同区域的初、终霜日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 a 宁夏平均初霜日在10月上旬、终霜日在5月上旬,其中引黄灌区的初霜日最晚、中部干旱带次之、南部山区最早,而终霜日的排序正好相反;全区平均初霜日呈推后趋势、终霜日呈提前趋势,3个区域初、终霜日的年际变化趋势均与全区一致,只是倾向率略有不同;年代际变化上,在20世纪60、70年代,全区平均初霜日偏早、终霜日偏迟,80年代以后,表现为初霜日偏迟或接近平均、终霜日偏早或接近平均,3个区域的初、终霜日年代际变化与全区相似;全区及3个区域的初霜日均在1974年发生突变;而终霜日的突变年有所不同,宁夏全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均为1983年,引黄灌区为1982年。  相似文献   

6.
采用陇东15个气象站1965~2005年冬季积温和1981~2005年环县、西峰、平凉代表站小麦发育期的资料,分析了冬小麦发育期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冬季积温对冬小麦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陇东冬季积温2000年以来持续为正距平,1965~2005年积温增加率为4.5℃·d/a,陇东冬小麦发育期1994年以后基本持续变早.3个代表站的冬季积温与冬小麦各发育期呈负相关,西峰的相关性明显,最显著的是返青期,其次是抽穗期,再是起身期.冬小麦平均发育期冬季积温典型偏高年份比典型偏低年份均早,环县最明显的是全生育期提前了17 d,其次是开花期提前了15 d, 再是起身期提前了12 d,西峰最明显的是全生育期提前了21 d,其次是起身期提前了19 d,再是返青期提前了17 d,平凉最明显的是开花、乳熟期均提前了7 d,其次是起身期提前了6 d,再是孕穗、抽穗期提前了5 d.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玉米播种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近16年来玉米观测资料和西峰国家基准气象站近35年来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认为,气候变化使陇东塬区玉米生育期缩短,玉米主要发育期(出苗、拔节、开花、乳熟、成熟)较历年均提前,提前幅度最大的是乳熟和成熟期;玉米生育期内气温偏高,热量增加,降水分配极不均衡,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对玉米播种出苗和开花至成熟期的生长影响较大;本区传统的玉米适宜播种期已经不适应现在气候背景下玉米生产需要;当玉米播种期提前5~10 d后,玉米的播种出苗期、拔节抽雄期等生长关键期能够避免春旱、初夏旱、伏旱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并使玉米生产的关键期处于有利的气候条件下,对提高产量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
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与海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甘肃河东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1971~2000年67个站的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资料,用EOF和REOF方法对其做了分解,进行了透雨日期的气候分区,分析了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计算了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北部透雨平均日期与南部透雨平均日期具有相反的趋势,北部最迟在5月下旬,南部最早在4月中旬;20世纪70年代透雨日期偏迟,80年代透雨日期偏早,90年代偏迟。透雨早的年份,春季降水偏多,透雨迟的年份,春季降水偏少;透雨日期与北太平洋海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当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偏高时,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偏早。当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偏低时,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偏迟。  相似文献   

9.
榆林地区近43a玉米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榆林地区8个气象站1970—2012年日平均气温、≥10℃初日和≥14℃终日气象资料,计算80%保证率下≥10℃初日、≥14℃终日、全生育天数及≥10℃积温,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t检验和基于Surfer的空间插值等方法对榆林地区近43 a春玉米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3 a榆林≥10℃初日以~(-1).9 d·10a~(-1)倾向率呈显著提前趋势,1992年发生突变性提前,≥14℃终日有推后趋势,1981年发生突变性推迟。春玉米生育期天数和≥10℃积温分别以2.1 d·10a~(-1)和83.12℃·10a~(-1)的倾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分别于1986年和1995年发生突变性增加。突变前后各要素变化量区域差异明显,≥10℃初日提前幅度和≥14℃终日推后幅度均呈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分布特征;生育期天数及≥10℃积温增幅呈现西多东少的特点。80%保证率下≥10℃初日呈逐渐提前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01—2012年80%保证率下≥10℃初日较20世纪70年代提前3~9 d,玉米适宜播种期为4月23日至26日。80%保证率下的≥14℃终日20世纪80年代出现最晚,较其它年代推后3~14 d。近43a间80%保证率下春玉米全生育期天数榆林西北部增加6~16 d,东南部增加3~4 d。近12 a来80%保证率下春玉米生育期≥10℃积温较70年代普遍增加200℃~483℃,使玉米熟制和布局发生变化,种植界限西移,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0.
许卫东 《植物保护》1990,16(5):25-25
山楂红蜘蛛(Tetranychus viennesis Zacher)是陕北苹果园常年发生的重要害虫。嫩芽受害,重者发黄焦枯,不能展叶开花或花很小:叶片受害,出现黄褐色斑点,质变硬,叶背有很多丝网,严重时7—8月叶片脱落。对苹果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1989年4月上、中旬气温较常年偏高,发生期早而量大,为害严重。作者于4月21、22日就安塞县砖窑镇8个果园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2002~2004年,通过对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和普通黑光灯诱集的重要害虫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两种灯在农田诱集昆虫消长动态的差别。结果表明,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诱集粘虫、玉米螟、豆天蛾、小地老虎、棉铃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等主要害虫的灯下成虫消长曲线与普通黑光灯(白炽灯)基本吻合,但峰数偏多,峰值偏高,有时始见期偏早,终见期偏晚,成虫发生盛期、雌成虫发生盛期有所提前,高峰日、雌成虫高峰日偏早。  相似文献   

12.
关中近40a冬小麦生育期热量资源变化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关中10个代表站点1971-2010年气象资料和1986-2010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冬小麦生育期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近40a关中热量资源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年际波动较大,90年代增温较为明显。≥0℃初日呈明显提前趋势,终日略有推后,冬小麦越冬期推后。80年代开始14℃终日推后,18℃终日提前,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延长。≥0℃积温及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越冬期负积温及日数均呈减少趋势。1986-2010年小麦生育期≥0℃积温平均增加180(℃·d)·10a-1,生育期天数减少6d·10a-1。冬前积温≥500℃·d且≤700℃·d保证率达80%的适宜播期为9月28日~10月11日。随着热量资源的增加,冬小麦适宜播期应比传统播期延迟3~5d,利于防止小麦旺长受冻。但实际播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依据实际气候特点播种,提高热量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鲜食葡萄主要品种简介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巨峰1.1 特征特性 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60年代初引入我国,是目前鲜食葡萄栽培最多面积最大的品种。在湖北4月初萌芽,5月中下旬开花,8月中旬浆果成熟。生长日数130~135d。  相似文献   

14.
陇东塬区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05年冬小麦观测资料和西峰国家基准气象站近35年来气象观测资料的详细分析,总体来看,气候变暖使陇东塬区冬小麦生育期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冬前发育期推迟,生育期天数延长,春季发育期提前,生育期天数缩短。冬前旺长现象严重,春季易受晚霜冻和干旱危害,对冬小麦生产影响严重。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播种出苗影响较大,当冬小麦播种期推迟8~10 d后,能有效控制冬前旺长现象的出现,避免和减轻春旱对冬小麦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天水苹果生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81~2004年农业气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气候变化对苹果生长的主要影响:暖干气候导致苹果生育期提前;盛花后高温干旱和时段性低温造成苹果坐果率下降;5月平均气温对产量的贡献最大,造成苹果减产的主要气象条件是仲春4~5月气温的较大波动和花芽萌动期仲春4月干旱、低温危害;7月平均气温对苹果品质影响最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7月气温的显著升高是造成该区苹果品质下降的主要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12年北疆48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IDW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北疆以及各地州近52年≥10℃初日的变化及其对春玉米播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1—2012年北疆平均≥10℃初日整体以-0.9 d·10a-1的倾向率呈提前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前,以平均4.8 d·10a-1的倾向率呈推迟趋势,之后至今呈持续提前趋势,20世纪90年代提前趋势最为明显,倾向率达-13.5 d·10a-1。(2)北疆春玉米平均播期的提前受气候变暖显著影响,21世纪初北疆春玉米平均播期在3月26日—5月5日,且较20世纪60年代,平均播期最多提前达10~21 d,大部分县市提前1~9 d。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北疆地区春玉米平均播期将进一步提前。  相似文献   

17.
2004年7月下旬至8月份第3代黏虫在洛阳市部分地区的谷子、玉米田暴发,全市发生面积37333hm2。其中重发生面积4667hm2,有41hm2谷子被吃成光秆。发生为害程度重于2002年,次于1992年,是本市历史上的又一个大发生年。据各县(区)植保站调查,3代黏虫盛发期较常年早9~14d。宜阳县7月23日至8月5日进入发生盛期,比常年的8月5日至17日提前了12~13d。伊川县7月22日至8月6日进入发生盛期,比常年的8月5~15日提前了9~14d。全市平均虫口密度每平方米谷子田30头,玉米田10~20头;最高虫口密度每平方米谷子田达300头,玉米田56头。宜阳县平均每平方米有虫86…  相似文献   

18.
新疆石河子市近51a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新疆石河子气象局1960~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石河子市近51a来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石河子市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气温呈上升趋势,蒸发量呈减少趋势。1999~2010年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初霜期出现连续性明显偏晚,终霜期出现偏早趋势,年代际平均气温升高使初霜期推迟和终霜期提前是造成无霜期呈延长趋势的主要原因;≥0℃和≥10℃活动积温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三麦开花灌浆阶段,如果气温偏高、连续阴雨,很容易发生赤霉病。 1963年江苏吴县三麦赤霉病发生比较严重,4月30日起开始零星发生,5月14日进入盛期。早麦至5月23日,晚麦5月25日逐渐停止发展。在赤霉病发生期间,全县发动群众开展了大面积药剂防治运动。共防治29万余亩次,占三麦总面积44%,防治效果平均54%,好的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用新疆22个棉区代表站的日平均气温资料,计算5d滑动稳定≥10℃初日作为棉花播种的农业气象学指标。以前一年3月到当年2月的74项月环流指数为因子,考虑了统计模型中因子与预测量之间相关不稳定性,分别建立了新疆棉区22站稳定≥10℃初日的"滑动相关—逐步回归—集合分析"预测模型。预测2009年全疆大部分棉区稳定≥10℃初日偏早,北疆大部分棉区偏早5d以上。入选新疆各棉区预测模型的前期环流因子中,以副热带环流系统因子为主,其次是高纬度地区极涡环流因子;北疆棉区稳定≥10℃初日的年际变化与前期热带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分布关系较密切。对预测结果以及模型的预测(拟合)效果进行检验,2009年的预测结果基本准确,尤其是预测出了北疆大部分棉区异常偏早的趋势,为棉花播种期预测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