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移栽水草可在蟹池移栽伊乐藻、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率达50%左右,使河蟹生长在多水草的水体中,接近自然生态条件.水草不仅是河蟹喜爱的饲料,还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及附着生物的基质,同时它们具有吸收水体中多余的有机质、降低水的肥度、澄清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高温季节吸收太阳热能、降低水底温度、改良水环境等重要作用.对腐烂的水草,要及时捞出,以免败坏水质.当水草不足时,要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2.
安邦 《新农村》2003,(7):18-18
1.移栽水草 蟹池移栽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使覆盖率达50%左右.水草不仅是河蟹喜爱的植物性饵料,还可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及附着生物的基质.  相似文献   

3.
养蟹要养水,养水就要种草。培养优质草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河蟹的重要前提。成蟹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水草主要有四种: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这四种水草都是沉水性植物,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可用于养殖河蟹的水草良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河蟹养殖中的水草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水草的作用河蟹养殖中疾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水体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水草是河蟹的天然饵料,水草丰富的地方,各种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小鱼虾、贝类数量较多,给河蟹  相似文献   

5.
<正> 俗话说 7、8月长壳,9、10月长膘。夏秋高温季节河蟹的活动频繁,食欲大增,是河蟹生长的一个关键时期。为确保河蟹长势良好,提高成活率,须抓好以下四点: 1.加强饲养 夏秋季节,河蟹因生长需要对饵料的需求量大,必须相应增加投饵量。平时除供应充足的水草,如水花生、水浮莲、浮萍及苏丹草  相似文献   

6.
一、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蟹池内可视水域状况,栽种挺水植物、移栽沉水性植物或放入漂浮性植物均可。水草覆盖面积宜占池水面积的1/3。  相似文献   

7.
杨保国 《新农村》2006,(1):20-20
1.蟹池条件套养蟹池首先要严格清塘消毒。其次,蟹池内水草覆盖面积应占蟹池总面积的30%~50%,没有水草的要移栽。水草不仅对河蟹有保护作用,而且有利于鳜鱼捕食饵料鱼。第三,鳜鱼喜欢水质清新的水体,蟹池水源应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2.鱼种放养规格及密度鳜鱼种规格一般以每尾5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     
河蟹投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注意饵料的多样性 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即要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加快脱壳生长,又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 :①蟹池移栽足够的水草 (如伊乐藻 ),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为辅,覆盖率在 40%以上。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有利于小杂鱼、虾、螺、蚬等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 ;②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 ,供河蟹自由摄食 ;③积极利用颗粒饲料将动、植物性饵料按一定配比,制成颗粒饲料。其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在水中…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河蟹养殖过程中清塘药物、杀虫药物、水体消毒剂、保护水草药物、调控水质用药、清除敌害用药等方面的渔药使用技术,旨在指导河蟹的生态精养,以促进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在河蟹养殖中具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水草是河蟹的天然饵料许多种类水草是河蟹良好的植物性饵料,如:芳草、眼子菜、轮叶黑藻、金鱼藻、浮萍等。另外,水草多的地方,各种水生昆虫、小鱼虾、螺蛙蚬及其他底栖生物数量也较多,这些又是河蟹可口的动物性饵料。二、水草是河蟹栖息、隐蔽、蜕壳的场所蟹池中的水草可供河蟹蜕壳时攀援附着,帮助缩短蜕壳时间。蜕壳后的软壳蟹可以在水草丛中藏身,使其同类及敌害生物不易发觉,从而降低了被残食的可能性,提高了软壳蟹的成活率。河蟹平时在水草上攀爬摄食,蟹体易受阳光照射,有利于钙…  相似文献   

11.
<正>混养是一种以“互利共生、效应互补”为原则,通过养殖中时空互补形成的绿色养殖模式。大口黑鲈白天一般在水体中上层活动,河蟹则喜欢晚间在底层活动,为“蟹鲈混养”提供了基础。市场前景近年来,以品质提升、生态向好、效益稳定为目标的混养模式深受欢迎。河蟹与大口黑鲈混养可以有效降低养殖风险,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效益。大口黑鲈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较高,剩余饵料和排泄物可以满足河蟹池塘水草的营养需求,水草又能吸收养殖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保持水质清新。因此,  相似文献   

12.
<正> 自然条件下,河蟹习惯生活在水草丰富、溶氧充足的大水面中。因此,在池塘养蟹中,种植水草、搞好水质控制管理至关重要。 1.水草的作用 夏季炎热时,水草可遮荫,河蟹可歇凉;当人工投喂的饵料不足时,河蟹可摄取水草为食;河蟹蜕壳时可攀附在水草里,用以固定身体,帮助缩短蜕壳时间,减少体力消耗;便于蜕壳蟹及时爬到水草下隐藏,减少敌  相似文献   

13.
1、饵料胸样性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移栽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等,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  相似文献   

14.
1、饵料胸样性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移栽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等,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  相似文献   

15.
1、饵料胸样性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移栽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等,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  相似文献   

16.
蟹池春季水质调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河蟹对水质的要求。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透明、水草茂盛、微碱性的水域中。酸性水质不利河蟹对钙的吸收,因此养蟹池水最适的pH值为7.5~8.5,池水溶氧需保持在每升5毫克以上,透明  相似文献   

17.
1、饵料胸样性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移栽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等,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  相似文献   

18.
河蟹生态养殖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投喂、水质调控、水草移栽是河蟹生态养殖的三大关键技术措施。该试验改变传统的通过混养肥水鱼来调控水质的做法 ,为选择可形成茬口衔接的多种优质水草 ,覆盖率控制在 60 %以上 ;同时池底投放大量鲜活螺蛳和适量混养青虾 ,吃掉河蟹残饵 ,为河蟹提供大量的鲜活饵料 ,并通过其他水质调节措施 ,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 ;养殖效益显著 ,获净收益 5 0 5 0 9元 /hm2 ,投入产出比为 1∶1.98  相似文献   

19.
周军 《农家致富》2023,(16):32-33
<正>持续的高温天气,对河蟹养殖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养殖户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升养殖效益。一、提高池塘水位,降低底层水温高温季节水体蒸发快,养殖池塘水位下降,易造成水温急剧升高出现热分层现象,影响养殖生物正常生长。河蟹池塘水草好的塘口加水保证滩面水深1米以上,针对没有水草或水草较少的池塘,建议水位提高至1.2米以上。一般5~7天加注1次新水,每次加水量为池塘水量的10%~20%,选择后半夜或凌晨温度较低时进行,抽取优质的外河表层水(或深井水)。  相似文献   

20.
一、饵料多样性 河蟹食性杂,属多食性动物,且生性贪食。因此在饵料投喂上,既要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加快其脱壳生长,又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故应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蟹池移栽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 40%以上。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螺、蚬等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为辅。二是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蟹池投放螺蛳,不仅提供了优质天然饵料,降低养殖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河蟹品质。三是积极推广颗粒饲料养蟹。根据河蟹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可将动、植物性饵料按一定配比,制成颗粒饲料。其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高,在水中稳定时间长,利用率高等特点。用颗粒饲料养蟹,能减轻水质污染,减少蟹病的发生,降低饵料系数,促进河蟹快速脱壳生长,尤其是秋季投喂颗粒饲料,可使河蟹快速育肥,增重效果特别明显。四是人工给饵。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虾、螺、蚬、蚕蛹、猪血、畜禽内脏、蛙肉等。植物性饵料有:麦类、豆饼、瓜果、蔬菜、水草等。五是定期在饵料中添加贝壳粉、禽蛋壳、鱼粉、骨粉、钙片等,可增加饵料中的钙、铁含量,有利于河蟹脱壳。六是适时施用磷肥、钾肥,增加水体中磷、钾等元素,满足河蟹对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