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含热带、亚热带血缘的杂交种和自交系的适应性鉴定,分析了这些种质在吉林省温带高纬度地区的适应性,为进一步应用这些种质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优良热带、亚热带种质是改良温带种质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2.
何川  郑祖平  吴迅  李钟 《玉米科学》2014,22(5):44-46
利用温带优良玉米自交系矮351中br-2 基因致矮特性,将其导入热带血缘种质,并对组建的温热群体进行品系内全同胞群体轮回选择和表型评价,研究隐性单基因br-2 矮源导入热带血缘玉米种质在改良异源种质资源中的效果。轮回选择结果显示,群体产量平均每轮增益6.4%;倒伏率平均每轮增益达5.6%。成功选育出两个优良自交系南381和南387,囊括了热带和温带种质的主要优良特性。组配的杂交种南玉8号、惠玉537和隆单9号通过四川省玉米品种审定并被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改良与基础材料创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8~1994年,累计对7000余份不同来源的育种材料进行了抗病性及配合力测定,选有出一批抗病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自交系,对部分骨干自交系的抗病性和农艺性状进行回交改良,转育成10余份稳定自交系.利用抗病自交系组成综合抗病群体,并将热带、亚热带种质导入温带自交系,获得了遗传变异较为丰富的育种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4.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具有抗病、抗逆、优质等玉米育种目标期望的优良基因,可以增加玉米遗传变异,拓宽种质基础,提高优良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选择优良自交系的几率,因而今后对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的利用是解决种质基础单一,提高品种抗灾、抗逆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于2009-2010年连续对热带群体SlayGreen进行了轮回遗传改良,在当地气候条件下调查、记载群体的植株性状、抗病性、抗倒性、果穗性状及光周期反应,为选系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质源YW血缘自交系选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俊明  张进忠 《玉米科学》1998,6(2):038-040
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拓宽是选育具有突破性进展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重要方法。本文总结了我们近10年在玉米种质方面的创新,改良的研究结果及利用建议。 1)采用相同雄亲交叉遗传设计导入亚热带玉米种质的选育方法和应用;2 )运用双轮回骨干亲本交替回交导入亚热带玉米种质改良自交系的方法及应用;3)新质源YW血缘自交系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配合力高 ,容易配出强优势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
高产杂交种组配中马齿型亲本的选择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三省 《玉米科学》2000,8(3):008-010
近十年来,我国玉米育种有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含有热带、亚热带种质的国外杂交种引入,二是群体改良工作取得进展。各地育种家从这两类材料中选获了不同类型的自交系,为组配高产强优势组合创造了条件。本文就是以具有国外血缘的硬粒型自交系与改良群体中选出的马齿型自交系为材料,进行双列杂交试验的结果,评价了马齿系在组配高产杂交种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马齿系金黄96B是一个配合力较高、综合性状较好的亲本,可在今后育种中进一步加以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7.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导入和改良创新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把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按25%~75%的不同比例导入温带玉为自交系或育种材料中,进行种质改良和创新研究。选育的热导自交系种质基础较宽,配合力较高;玉米大,小斑病病情指数分别降低61.5%~78.9%和53.8%~69.4%,青枯病,病毒病株率分别降低84.1%~93.2%和86.7%~98.2%,成熟期绿叶数增加2.6~4.4倍,自交系自身产量提高20.0%~55.6%,表明热带亚热带种质导入温带玉  相似文献   

8.
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9个糯玉米自交系进行组配,将获得的36个杂交组合进行鉴定,对自交系的单株产量、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组合间各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差异;主要性状的加性方差大于非加性方差,加性方差占基因型方差比例的大小顺序是株高>穗粗>千粒重>单株产量>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综合各性状表现,自交系YWL1、YWL7利用潜力最高。综合利用潜力较高的自交系大多是来自糯玉米起源中心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自交系,说明来自糯玉米起源中心的热带、亚热带糯玉米种质的利用潜力高,而且地方糯玉米种质也具有相当的利用潜力,对我国糯玉米育种及糯玉米种质改良、扩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热带亚热带种质不同导入量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热带亚热带玉米对温带玉米在性状上有较大互补性。种质导入可进一步丰富温带玉米遗传基础,改善某些重要性状.如抗倒伏,持绿性等。热带亚热带种质导入量以1/4~1/8较好,导入过多会使配合力降低,导入过少会使优良性状散失、因此掌握适当的导入量是选系成败的关键。与温带种质材料一样,不同的热带亚热带种质材料优劣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只有选用表现优良的种质,导入优良的温带玉米,才会收到良好的选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热带和亚热带高原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阐述了种植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高原玉米种质的特点及利用价值,并对如何利用这类资源来改良温带玉米的抗病性,拓宽遗传基础进行了经验性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地方常用自交系甸骨11A、红玉米、长3、Mo17(未改良自交系)和导入热带玉米种质选育的8份自交系(改良自交系),每份改良自交系分别选定2个测验种,配制16个杂交种(改良杂交种),未改良系与选定2个测验种组配的杂交种(未改良杂交种)作为改良杂交种的相邻对照,对比法设计。改良自交系和未改良自交系、改良杂交种和未改良杂交种的性状观测值作为一对数据,按成对资料统计方法分析,t测验。结果表明:甸骨11A导入Suwan1、5-56的改良自交系与红玉米杂种优势较高,红玉米导入Suwan1、EVT5的改良自交系与甸骨11A杂种优势较高,长3导入Suwan1、墨黄9的改良自交系与海014的杂种优势较高。改良自交系主要性状变化表现为生育时期延后、单株产量增加。未改良自交系熟期越早,改良自交系及改良杂交种生育时期延后时间越长,改良自交系单株产量增加幅度越大。改良自交系及其改良杂交种的玉米大斑病、茎腐病的抗性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利用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研究利用的方法及利用的前景。Suwan-1、墨白1号,ETO复合种是广泛利用的热带种质,Yucatan是有待开发利用的热带种质,已育成了Nc296、NZ1A辐苏1,等113等优良自交系和78599、9961,等优良杂交种。  相似文献   

13.
以10份玉米自交系为母本、4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40份组合,从株高、穗位高、茎粗、绿叶数、植株鲜重和果穗鲜重6个性状进行配合力评价和对照优势分析.结果 表明,青贮玉米自交系GRL62491、GRL5256、GRL6176—般配合力较高,杂交组合GRL6176/GRL62491、GRL5...  相似文献   

14.
PN78599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先锋公司引入到我国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因其具有一般配合力高、品质优、抗倒伏、抗叶病表现突出等特点,全国各大育种单位相继以其为基础材料直接或间接选育出一批优良自交系,组配出一批高产、高抗、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应用到生产。主要利用的杂优模式为P群与塘四平头群、旅大红骨群、瑞德群、兰卡斯特群等。  相似文献   

15.
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开展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首要任务。简要阐述了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的途径、方法及玉米窄基因群体的改良、引入玉米综合群体的改良、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互导、抗病玉米自交系选育等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BC8241Ht是1973年从前南斯拉夫引进的含欧洲玉米种质资源的杂交种,经过一系列遗传改良后,已衍生出8个成型自交系,并组配出了17个杂交种(组合)。分析发现,以BC8241Ht种质为主线对其实施的一系列改良步骤行之有效,衍生出来的系列自交系在利用上主要有4种模式:①直选系及其与墨改种质改良系×Lan.种质改良系;②直选系及其与墨改种质改良系×西南地方种质改良系;③直选系及其与墨改种质改良系×旅大红骨种质改良系;④BC8241Ht种质与墨改种质改良系×Reid种质改良系。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自交系C8605-2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8605-2的成功选育是近年来我国自交系选育的一个重要突破。C8605-2含有纯正的北美种质血缘,综合了双亲优良性状。继承了铁7922株型紧凑、秆强和沈5003矮秆、大粒的特点。表现株高穗位适中,株型紧凑,抗倒性强,抗病、抗逆性突出。雌雄协调,结实良好,制种产量高,一般配合力高。以C8605-2为亲本培育的玉米杂交种,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倒性、抗病性强,推广面积大,品种生命周期长。C8605-2是目前国内培育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的骨干自交系,已成为国内十分宝贵的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玉米茎秆与根系抗倒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以45份杂交种、69份自交系为材料,研究玉米茎基部抗推力(PRBS)、穗下节间抗折力(BRFI)和拔根力(VRPR)3个抗倒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自交系3个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杂交种PRBS与BRFI呈显著正相关;在自交系和杂交种中,茎秆直径与PRBS、BRFI都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抗折强度与BRFI呈显著正相关,杂交种茎秆弹性模量也与PRBS呈显著正相关;自交系PRBS、BRFI、VRPR在抽雄和灌浆两个时期都表现显著正相关;在不同的自交系中,兰卡斯特群自交系3个抗倒性状表现较差,变异度也较小,其他类型种质中,材料间存在较高多样性,现有的主要种质都存在目标性状比较优异的种质;杂交种PRBS、BRFI与亲本相应性状均值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