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郑单958、丹玉39为试材,研究播种期对玉米生育期、籽粒灌浆速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条件下,郑单958均比丹玉39生育期少12d左右,且播种越晚,生育期越短;两品种相同播期的灌浆速率变化规律一致;郑单958的千粒质量、穗粒数、株高、穗位均低于丹玉39;5月14日播种的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整播期,研究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气候因素,尤其是高温条件。试验选取京农科728、登海618、郑单958和先玉335共4个主栽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在2019年6月5日(T1)、6月15日(T2)和6月25日(T3)3个播期处理种植。结果表明,4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均不同程度延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4个玉米品种的叶片和茎秆在不同的播期没有明显差别,但籽粒和穗4个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早播处理比晚播处理积累量大,可能是因为早播处理比晚播处理时段的温度要高。在玉米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上,品种和播期处理对其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品种和播期处理对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京农科728、登海618、郑单958和先玉335品种的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最大值均为T2处理,最低均为T1处理,在产量性状上可能是因为T1处理在开花授粉阶段正好遇到连续高温天气,导致T1处理结实性较差。由此可见,在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时,高温对其影响较大,在没有遇到高温的情况下,适时早播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将更有利。   相似文献   

3.
吕晓  战莘晔  张兵兵  杨璐  王一 《农业工程》2019,9(7):103-106
为确定锦州地区玉米最适宜播期,探讨锦州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玉米叶面积指数(LAI)与干物质的关系,选用2个不同玉米品种农华101和丹玉39于8个不同播期开展分期播种试验,观测玉米不同生育期时间、LAI、干物质积累和生长率。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过早播种并不一定使发育期提前;在整个发育期中,农华101的播期越晚LAI越高,第7期干物质积累效果较好,生长率最大;丹玉39早播和晚播玉米LAI、干物质积累和生长率均较低,第4~6期玉米LAI较高,干物质积累效果最好,生长率最大。   相似文献   

4.
膜下滴灌不同玉米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近年来吉林省西部半干旱松原地区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个玉米品种中,全生育时期内耗水高峰均出现在拔节—抽雄期和抽雄—灌浆期。其中,郑单958、先玉335、铁研24、良玉66和良玉99整个生育时期内耗水量较低,在465mm以下;农大364、禾玉3和宏育29耗水量较高,均在500mm以上。群体水分利用率(WUE)和籽粒产量以良玉99和良玉66较高,而穗位叶水分利用率(LWUE)则以先玉335和郑单958最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优先选择良玉99和良玉66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5.
玉米品种籽粒机收质量和指标相关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春玉米籽粒直接收获对玉米品种籽粒机收质量、产量和指标相关性的影响,选择主栽品种和苗头品种共7个,分别测定籽粒直接收获时各品种的田间植株性状、籽粒含水量、破碎率、杂质率、损失率以及机收籽粒产量和净收籽粒产量。结果表明:郑单958的倒伏倒折率最大,达30%以上,其次是先玉335,其他品种的倒伏倒折率基本为0。籽粒含水量以东单6531最大,KWS9384最小。而破损率以丰垦139最大,郑单958最小;杂质率最大的品种是丰垦139,其次是KWS9384,华美1号和郑单958的杂质率最小。郑单958的落穗粒率最大,其落穗粒率达29.64%,其次是广德5,而KWS9384、华美1号、丰垦139的落穗粒率为0。籽粒总损失率以郑单958最大,KWS9384最小。其中产量与倒伏率、落穗粒率、总落粒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根据籽粒产量和净收益率来看,由于华美1号的品质较差,因此,各品种选择种植的优先序为:丰垦139、KWS9384、广德5、先玉335、东单6531、华美1号、郑单958。  相似文献   

6.
根据北京市延庆区的特点,开展适宜籽粒直收的春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检测机械收粒作业质量、不同品种生育期、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各品种倒伏率、空秆率和产量等指标,综合筛选延庆区适宜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结合产量和机械收粒作业质量综合评价,郑单958成熟期晚,产量最高,长势良好,适宜晚收,可实现机械收粒作业;MC703成熟期早,产量较高,虽然空秆率较高,但可通过栽培措施调控,降低空秆率,适宜中晚收,可实现机械收粒作业。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以郑单958和浚单20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和不同灌水处理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对产量构成影响较小;不同密度下玉米两品种的穗数和穗粒数差异显著;两品种玉米高密度比低密度处理产量平均增加16.89%;抗旱品种郑单958产量受灌水量的影响较小;浚单20灌水比不灌水处理平均增产11.40%。玉米两品种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一般以不灌水处理较高,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均值比0水处理降低30.37%。因此,在水资源较缺乏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选用抗旱品种进行合理密植并灌一水,对实现玉米节水与高产的统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河南豫北平原地区玉米的适宜播期,选取当地大范围种植品种郑单958为供试品种,比较播期推迟((5月31日、6月10日、6月20日和6月30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产量形成和籽粒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玉米优质高产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研究区各播期花期高温平均发生频率分别为18.5%、18%、6.2%、3.4%,各播期花期连阴雨平均发生频率分别为25.4%、25.8%、21.1%、18.7%。随着播期推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B3处理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较大。B1-B3处理玉米产量差异性不大,B4处理与其他播期相比产量下降极显著。B3处理玉米的氨基酸、蛋白质、淀粉等含量均较高,为保证玉米有充足的光合效率,达到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籽粒品质,郑单958播期最晚可推迟至6月20日。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育期微咸水灌溉对玉米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不同生育期微咸水灌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在玉米4个生育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1.75、3、4、5 g/L)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株高随着播种后天数增大而增大,随时间的变化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在同一生育期,灌溉水矿化度越高,株高越低;玉米叶面积随着播种后天数呈先增大而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且符合负指数函数,在同一生育期,灌溉水矿化度越高,玉米叶面积最大值越小;玉米同一生育期的灌溉水矿化度越高,干物质量和产量越低,各生育期微咸水灌溉水矿化度与玉米产量符合线性关系。各生育期微咸水灌溉对玉米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拔节期苗期抽穗期灌浆期;苗期和拔节期适宜采用的灌溉水矿化度较低,抽穗期和灌浆期适宜的灌溉水矿化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龚郑锋 《农业工程》2021,11(12):108-113
为研究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分别设置正常水分、拔节期干旱、抽雄期干旱和灌浆初期干旱4个处理,研究玉米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淀粉相关酶活性及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显著降低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抽雄期和灌浆初期干旱显著降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贡献率;干旱显著降低籽粒质量和灌浆速率,抽雄期干旱对后期籽粒质量和灌浆速率影响最大;干旱显著降低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干旱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了秃尖长、减少了行粒数,3个时期干旱胁迫产量分别降低15.15%、33.11%和22.00%。因此,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初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为敏感,对产量影响较大,尤其是在玉米抽雄期,要确保水分供应,以保证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