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清平猪母系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清平猪中导入50%杜洛克猪血统,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新清平猪母系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比清平猪均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育种目标。新清平猪母系保持了清平猪妊娠期短的特点,平均妊娠期110.69d,头胎产仔数10头以上,乳头数7对以上;育肥期日增重662g,料重比3.09,瘦肉率55.77%。以新清平猪母系为母本,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父本生产的杂种猪日增重678~759g、瘦肉率(57%~59%)和肌内脂肪(3.19%~3.21%)含量高,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2.
新清平猪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和肉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平猪为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以其妊娠期短而著称。新清平猪以清平猪为母本、导入50%杜洛克血统,经横交固定继代选育,性能测定和综合选择等措施,经群体闭锁多世代选育而成,其胴体瘦肉率达52.6%,背膘厚为33 9 mm,眼肌面积为33 9 cm~2。以新清平猪为母本,用大白或长白为父本杂交的二元杂交猪平均屠宰率73.0%,胴体瘦肉率58 6%,背膘厚27 4 mm,系水力94 2%,肌内脂肪含量3.4%;大×长×清、长×大×清三元杂交猪平均屠宰率74.1%,胴体瘦肉率63.5%,背膘厚21.6 mm,系水力94 7%,肌内脂肪含量2.0%。新清平猪胴体品质和肉质具有较高的杂交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选择HSD11B1和MyoG2个基因作为影响妊娠期长短的候选基因。在7个中外猪群体中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HSD11B1和MyoG2个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长短的关系。HSD11B1基因的PCR-Bsh1236Ⅰ-RFLP分析结果表明:清平猪、新清平猪母系、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1和DIV2系猪群中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538、0.752、0.522、0.941、1.000、0.889和0.594;除DIV2外,HSD11B1不同基因型与妊娠期长短无显著关系(P〉0.05)。MyoG基因的PCR-MspⅠ-RFLP分析结果表明:清平猪、新清平猪母系、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1和DIV2系猪群中M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1.000、0.534、0.370、0.115、0.094、0.382和0.243;清平猪中只存在MM基因型,其他群体中3种基因型皆有分布;新清平猪母系MM比NN基因型母猪妊娠期要短,且在经产长白猪中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在可乐猪中导入50%的杜洛克猪血统,经过3个世代初步选育,可乐猪新母系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瘦肉率比纯种可乐猪均有大幅度提高,基本达到了育种目标;可乐猪新母系妊娠期短(平均112.3天),初产仔数8.5头,奶头6~7对以上,育肥期日增重627 g,料肉比3.09∶1,瘦肉率53.94%。以可乐猪新母系为母本,大白猪、长白猪为父本生产的杂种猪日增重达664~720 g,瘦肉率分别为57.00%和59.06%,肌间脂肪分别为3.21%和3.19%,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11):58-61
通过对清平猪1374窝母猪妊娠期统计分析,其妊娠期平均数(x±S x)112.0284±0.0705,其妊娠期性状的平均估测育种值A=112.0284d。对清平猪9头公猪女儿及外孙女共329对母女对妊娠期资料分析,清平猪短妊娠期性状遗传力估测值为0.17,属低遗传力性状。通过对当阳市清平种猪场3个不同时间段清平母猪妊娠期的比较,发现其妊娠期是有差异的,其差异达到了统计分析上的0.001差异极显著水平,说明选育和保种对保持清平猪短妊娠期性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该场核心群6头公猪的后代179窝的相关繁殖性状遗传相关进行的统计分析,证明清平猪的妊娠期与产仔数两性状间有很弱的正遗传相关(rA1,2=0.071 0);妊娠期与初生窝重两个繁殖性状间(rA1,3=0.440 1)有中等程度的正遗传相关;妊娠期与断奶窝重两个繁殖性状间(rA1,4=0.819 3)有较高的正遗传相关。  相似文献   

6.
清平猪短妊娠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清平猪主产于湖北省当阳市 ,分布于枝江、远安、宜昌、兴山、枝城、秭归、谷城、南漳、保康、老河口等 1 1个县 (市 )。该品种于 1 981年被列为湖北省地方良种 ,以后于 1 986年被选编入《中国猪品种志》 ,成为全国地方优良猪种之一。由于清平猪具有妊娠期短、产仔率高、杂交效果好、适应华中地区气候条件等特点 ,是一个深受群众欢迎、有发展前途的地方优良猪种。特别是清平猪妊娠期短 ,是其独特的优良特性之一。1 清平猪妊娠期短优良特性真实存在的研究  在连续 4年中 ,我们先后统计了 4 36窝清平母猪的妊娠期 ,其平均天数 ( X±S x)…  相似文献   

7.
对纳雍糯谷猪(可乐猪中的1个特殊类型)导入50%的杜洛克血液,经过相应的初步选育,纳雍糯谷猪杂交母系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瘦肉率比纯种纳雍糯谷猪均有大幅提高,纳雍糯谷猪杂交母系妊娠期短,初产仔数8头以上,母猪奶头6~7对,育肥期日增重368.6 g,料重比3.09:1,瘦肉率53.94%。以纳雍糯谷猪杂交母系为母本,大白、长白为父本生产杂种猪日增重381.5 g和397.9 g。瘦肉率57.00%和59.06%,肌间脂肪3.21%和3.19%,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8.
清平猪产于湖北省当阳市清平河沿岸,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中国地方良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目录。清平猪具有妊娠期短、性成熟早、产仔多、肉质好的特点[1],尤其是妊娠期短,平均妊娠期为111.51天,初产母猪仅为110.69天,比一般品种常态妊娠期平均数(114天)短2~3天[2,3],这是其独特的优良特性之一。妊娠期短,则可以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提高其生产能力,降低养殖成本。按每头妊娠母猪每天饲喂2.8 kg计算,如果年产2.2胎,仅此一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型梅山猪育种中心2007-2012年间繁育记录进行研究,结果可知:(1)母猪初情日龄平均为73.4±7.5d,初配为6月龄;公猪第一次射精日龄为78.6±4.2d,初配为8月龄。(2)初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0.31±1.44头,产活仔数为9.85±0.2I头;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为15.3±1.82头,产活仔数为i4.87±0.60头,育成13.38±0.48头,经产母猪产仔数、初生重、20日龄窝重及45日龄窝重较初产母猪均显著提高(P〈0.05)。(3)以经产梅山猪作为母本与大约克和长白杂交,平均产活仔数12头以上,仔猪平均育成数达ll头以上,45日龄窝重达1i6.71±6.97kg和100.77±5.86kg。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收集的新清平猪1—5世代的繁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了各世代母猪的妊娠期和繁殖性能,同时对各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用半同胞法估计产仔数及仔猪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乳头数的遗传力。为新清平猪的进一步选种选育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6,(1)
成都巨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从加拿大引进了原种猪,经过3年多的适应性驯化后,对引进的原种猪及其子一代的后代繁殖和生长性能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管是引进原种猪还是其后代在西南地区繁殖性能表现都很好,其中大白母猪窝产仔数都在13.2头以上,窝产活仔数在12.4头以上;长白母猪窝产仔数都在12.8头以上,窝产活仔数在12.1头以上。子一代大白母猪初产窝产仔数比引进种猪高1.1头,经产窝产仔数比引进种猪高1.0头;子一代长白母猪初产窝产仔数比引进种猪高1.3头,经产窝产仔数比引进种猪高1.2头。杜洛克母猪初产窝产仔数达9.5头,经产窝产仔数达10.0头。引进原种的后代达100 kg体重日龄大白猪为163.5 d,长白猪为162.1 d,杜洛克猪为157.9 d;子一代后代达100 kg体重日龄大白猪为168.9 d,长白猪为167.6 d。引进原种的后代达100 kg时活体背膘厚大白猪为13.7 mm,长白猪为13.5 mm,杜洛克猪为12.6 mm;子一代后代达100 kg时活体背膘厚大白猪为12.6 mm,长白猪为13.1 mm。说明引进新加系猪只已适应西南地区的环境条件和当地的饲养管理,保持了其产仔数高、生长速度快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2.
联合育种成功的新荣昌猪Ⅰ系,达到国家GB8468—87瘦肉型猪标准,为优良的瘦肉型专门化母系。该母系除保持了原荣昌猪的毛色特征,适应性强、肉质好等特性外,其生产性能已有显著提高。母系窝产仔数达1274头,瘦肉率达55%,与外种公猪杂交,其商品猪日增重达683~740克,饲料报酬299~317∶1,瘦肉率达595~635%,达到和超过三之杂交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 选自四川省原种猪场新荣Ⅰ系二代猪。试验猪从不同血缘、同胎次及出生日期接近的6窝中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的9头进行去势、驱虫、同圈饲养。场内供应饲料。12 屠宰测定方法 测试猪断食24…  相似文献   

13.
清平猪的妊娠期(111.4天)与其他猪种的妊娠期(114.0天)比较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以母本和父本为分组依据,分析亲代对清平猪妊娠期长短影响发现,按父本进行分组,各组的妊娠期差异不显著;而以母本进行分组,母猪的妊娠期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笔者推断清平猪的妊娠期是通过母本遗传的。  相似文献   

14.
约互、互助猪及高原瘦肉型母系猪繁殖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互助猪、约互猪、高原瘦肉型母系猪(简称:母系),分别与长白公猪杂交,对各母猪的生产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互助猪显著高于约互、母系(P〈0.05);而约互与母系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5日龄,断乳个体重和断乳窝重母系极显著高于约互(P〈0.01),约互显著高于互助猪(P〈0.05)。  相似文献   

15.
杨仕柳  左剑波  董菲 《养猪》2003,(3):19-21
采用不同家系的湘黄公猪与配湘白母猪和长大母猪,16窝计187头黄湘猪和18窝计197头黄长大猪全窝育肥。其结果,两组合日增重718g/734g、料重比3.03/3.04、90kg体重产胴体66.28kg/67.12kg、瘦肉率63.86%/65.05%、窝产瘦肉量494.80kg/477.66kg,肉色、大理石纹、pH、失水率等肉质性状均在正常指标范围。表明,湘黄猪为父本与湘白母系猪和长大杂种猪配套生产商品猪,能获得较好的肥育效果、较优的胴体肉质和较高的窝产瘦肉量。  相似文献   

16.
观察206窝2087头长白、大长和杜洛克仔猪在高床网上拦饲养效果。结果表明:28日龄断奶体重3个猪种分别为6.63±0.92、6.73±0.10和6.76±0.85kg;仔猪60日龄平均窝重分别为193.22±17.86、221.33±19.21和16452±13.28kg;平均个体重分别为20.19±1.60、21.53±2.11和19.85±2.84kg。且60日龄成活率均在90%以上,有的高达96.5%。0~60日龄料比,3个猪种分另11为1.10、0.99和1.15,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新荣昌猪Ⅰ系除保持了原荣昌猪的毛色特征、适应性强、肉质好等优良特性外,还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配合力好、瘦肉率高等优点。母系的平均日增重599克,料肉比339∶1,胴体瘦肉率达55%,窝产仔数达1274头。与外种公猪杂交,其商品猪的日增重达683~740克,饲料报酬为299~317,瘦肉率达595%~635%,肉质良好。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6,(1)
研究对2013年8月从惠州市广丰农牧有限公司引进的60头丹系长白母猪进行扩群选育,并持续开展生长性能与繁殖性能测定。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丹系长白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68.37 d,达100 kg体重背膘为11.20 mm,30~100 kg料重比为2.51;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71.71 d,达100 kg体重背膘为12.23 mm,30~100 kg料重比为2.60。繁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丹系长白母猪受胎率为94.02%,配种分娩率为88.79%,窝产仔数14.27头,窝产活仔数12.23头,初生窝重17.71 kg,断奶窝重70.09 kg。屠宰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丹系长白猪屠宰率为72.57%,瘦肉率为61.44%,肉色3.75,大理石纹2.25,失水率为6.21%。试验结果可为丹系长白猪在华南地区的选育和饲养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新桃源猪杂交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清桂 《养猪》1999,(4):20-21
用大约克、长白公猪与新桃源母猪杂交,测定杂种一代生长与胴体性状。结果表明,新桃源猪与大约克、长白公猪杂交,均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并以大×桃最好。大×桃组平均产仔 11.5 头,60日龄窝重平均181.06kg,育肥猪日增重705g,料重比3.41,胴体瘦肉率62.21% ,长桃组平均产仔12.33头,60 日龄窝重平均178.91kg,育肥期日增重688g,料重比3.52,胴体瘦肉率61.54% 。因此,大约克是利用新桃源猪生产商品瘦肉型猪的较优杂交父本  相似文献   

20.
湘白猪是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推广的良种猪,此猪种具有生产性能好、遗传稳定、耐粗饲、产仔多、生长快、瘦肉率高、肉质好等特点。母猪窝平均产仔12~12.5头,育肥猪180日龄体重达90kg,胴体瘦肉率57.5%。以湘白母猪为母系与引进的杜洛克公猪杂交配套生产的杂优商品猪在中等营养条件下,生后160~170日龄体重达90kg,育肥期日增重700g以上,料肉比为3.0∶1~3∶2,胴体瘦肉率60%~63%,比三元普杂商品猪瘦肉率高5~7个百分点,现已在湘大面积推广,部分还推广到广东等地。(晓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