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生产概况 2009年,预计我省热作面积儿56.75万亩,同比增长2%:总产量317.87万吨,同比增长9.5%;总产值163.05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热带作物面积897.55万亩,同比增长2%;产量49.23万吨,同比增长11%;产值82.56亿元,同比减少10%.热带水果面积259.20万亩,同比增长1%;产量268.64万吨,同比增长9%;产值80.46亿元,同比增长17%.热区从业农民498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8亩.预计2009年热区农民纯收入4916.18元,同比增长12%.  相似文献   

2.
2011年以来,四川省以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活动为契机,坚持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的发展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热作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省热作面积达到728万亩,产量698万t,产值94.5亿元,分别较2010年增加2%、6%和8%;热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50元,增加11.1%。一、抓特色示范园创建目前,四川省共打造出"一园一特色的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4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有8个,包括荔枝、龙眼、芒果等主要热带水果品种。2012年又向农业部热作办申报了早市枇杷、咖啡、莲雾等11个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有力地促进了特色作物向  相似文献   

3.
加快热作产业发展推进热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十五”时期热作产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十五”时期,热作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五”未期与“九五”末期相比,热带作物面积由730万公顷增加到859万公顷,增长18%。总产量由1.1亿吨增加到1.6亿吨,增长45%。总产值由902亿元增加到1344亿元,增长49%。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45元增加到3009元,增长34%。主要热带作物及其制成品出口总量由47万吨增加到108万吨,增长129%。出口总金额由21亿元增加到50亿元,增长139%。具体来讲,“十五”时期热作产业发展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4.
广西水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广西水果产业的现状   1.1面积、产量突飞猛进,产业地位日益提高近十多年来,广西水果业驶入快车道,面积迅速扩张,产量突飞猛进,农民人均水果收入节节攀升,整个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就.面积、产量、产值从1985年的189万亩、39万吨、3.44亿元,发展到2003年1747万亩、466万吨、95.82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增长9.2倍、11.9倍、27.9倍.农民人均有果、人均水果收入从1985年的10公斤、10.10元,发展到2003年119.49公斤、245.69元,分别增长11.9倍、24.3倍.其中人均增收221.28元,人均每年(1985~2003)增收17.02元.2002年我区水果面积跃居全国前三,总产列全国第五,跨入全国水果大省行列.水果业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效果日益显现,水果业已发展成为我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广西大农业中仅次于粮食和畜牧业.   ……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我国热作产业在经受了冰冻雨雪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后逐步恢复的一年.全年没有大的气候灾害,主要热作产品生产均出现了明显的恢复性增长.但受世界经济增速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影响,天然橡胶、剑麻等外向型产业消费下降,价格普遍低于去年.大宗热带水果面积趋于稳定,产量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增加,年度市场平均价格总体上好于2008年,但部分地区销售情况不容乐观.2009年我国热作产品总面积为12832.7万亩,总产量预计为17896.8万吨,总产值预计达到1138.7亿元.  相似文献   

6.
<正>一、海南垦区2010年热作生产情况海南农垦现有热作种植面积600万亩,从业人员20.5万人。2010年,垦区橡胶种植面积390万亩,比上年增加8.4万亩,截至10月底生产干胶12万吨。热带水果种植面积56.21万亩,产量达47.34万吨,面积、产  相似文献   

7.
一、热作产业发展概况2010年福建省热作总面积1180.27万亩,总产量1251.22万吨,总产值178亿元。其中,南亚水果面积446.78万亩,产量329.38万吨:龙眼106万亩,23万吨;荔枝52万亩,18万吨;香蕉45万亩,78万吨;柑橘橙类面积80万亩、柚子55万亩,产量达80万吨和76万吨。  相似文献   

8.
一、“十五”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热作产业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和挑战,立足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开拓创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五”期末与“九五”期末相比,热作面积由730万公顷增加到780万公顷,增长7%;总产量由1.1亿吨增加到1.4亿吨,增长27%;总产值由902亿元增加到1250亿元,增长39%;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45元增加到3009元,增长34%:主要热作产品出口总量由47万吨增加到108万吨,增长129%;出口总金额由21亿元增加到50亿元,增长139%。“十五”期间,热作生产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是我国唯一能较充分地满足菠萝生态要求又无低温寒害的地区.因此,菠萝历来是海南四大传统水果之一.2004年全省种植面积为18.75万亩,占全省水果种植面积的7.7%;产量20.3万吨,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14.2%.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2004,(4):20-20
同安是厦门经济特区的一个农业大区,农业人口22.5万人,占总人口的77.2%,总土地面积6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8万亩。2003年农业总产值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20元。各产业的基本情况为: 种植业:2002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1万亩次,其中:粮食14.3万亩,总产量5.03万吨;花生4.4万亩,总产量0.72万吨;蔬菜12.25万亩,总产量20.7万吨;水果11.05万亩,总  相似文献   

11.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左右,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县整体富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小康."九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就如何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解决温饱,在向小康迈进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吃透县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两洋(羊)一药"结构调整战略,使农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趋于合理,到2001年底,全县中药材、洋芋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4.0413万亩和30.2214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62.413万亩的87%,农民户均种植药材2.6亩,洋芋3.3亩,粮经比由95年的8:2,调整到5.5:4.2;洋芋总产量62893.64吨,药材总产量44236万吨,以岷县红三叶优质牧草繁育基地建设为重点,人工种草面积达到7.9万亩,大家畜存栏量13万头(匹),猪存栏18万头,牲畜出栏率达到57.9%;肉类总产量1.7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248元.在人均纯收入中药材产业6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8.1%;草畜产业25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0.4%;洋芋产业22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7.6%;三大产业107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6.1%;其它产业占到人均纯收入的13.9%.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园艺产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广东种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园艺产业,主要包括各种水果、蔬菜、花卉、茶叶等作物,这些作物大多属于南亚热带作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东省园艺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产值占种植业的70%左右。目前广东省水果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花卉产销量和出口创汇居全国首位。2004年全省水果种植面积为1479.98万亩,总产量787.85万吨,产值182亿元(当年价)。其中:香蕉189万亩、320.9万吨,柑桔263.53万亩、159.08万吨,菠萝39.1万亩、47.51万吨,荔枝426.16万亩、94万吨,龙眼177.45万亩、39.16万吨。全省形成了以香蕉、柑桔、荔枝、龙眼、菠萝、芒果等特色水果为主导产品的岭南水果优势区域;2004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720万亩,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排在第二位,总产量2557.65万吨,超过粮食总产量,名列农作物产量榜首,产值约250亿元;2004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61.7万亩,销售额约50.38亿元,是种植业中平均亩产值效益最高的作物之一;2004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58万亩,总产量4.04万吨,产值约6.6亿元。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我国热区的主要省份之一,"十一五"期末热带作物种植面积3963万亩,产量9161万吨,种植业总产值527亿元。主要热作种类在全国热作生产中具有明显优势,许多热带特色产业得到规模化发展,成为广西南亚热带区域农民和企业增收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达2457亿元,比2007年的1414.8亿元增长74%,年均递增6.3%。农牧渔业增加值达1499亿元,比2007年的868亿元增长73%,年均递增6.3%。农产品加工值达1300亿元,比2007年的254亿元增长了4倍多,年均递增38.6%。粮食总产达1827.8万吨,居全国第14位,比2007年的1546.7万吨增长18.2%,年均递增3.4%。肉类总产量由2007年的335.5万吨增加至540万吨,年均递增10%。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17元,比2007年的2643元翻了一番多,年  相似文献   

15.
对嘉峪关市洋葱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产业发展概况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的西端,是典型的大陆型荒漠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农村小城市大,交通便利。现有人口20万人,农村人口仅2万人,耕地面积5.80万亩。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约4.60万亩,其中蔬菜播种面积约3万亩,总产量达22万吨。其中:洋葱、大葱、西甜瓜、马铃薯、温室蔬菜5大优势产业播种面积2.80万亩。年洋葱播种面积稳定在2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34.50%,总产量达16万吨,在种植业中成为我市的第1大农作物,产品基本上全部对外销售并部分出口(出口约占35%),主要出口美国、韩国、日本、独联体、越南等国家,供应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广西、四川等省市。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15元,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获纯收341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4.10%。  相似文献   

16.
韦瑛 《甘肃农业》2001,(11):21-24
一、武威市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问题,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使武威市的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51.8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82.93万吨,增长60.1%;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5.33亿元增长到19.07亿元,增长2.5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06元增长到1884元,增长16.77倍.以占全省7.6%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省11%的商品粮,为解决全省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信息文摘     
上半年福建农民出售畜产品人均现金收入300元据全省畜牧兽医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肉蛋奶实现总产量11213万吨,同比增长49%;农民出售畜产品人均现金收  相似文献   

18.
一、阿荣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据农经部门统计,2007年我旗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5个,比2006年的42个增加3个,增长7%;拥有固定资产今年预计为1,756.8万元,比2006年增加71.1万元,增长16%;年经营总收入预计为10,133.2万元,占2006年全旗农村各业总收入的10%;年经营纯收益今年预计为5,093万元,比2006年增加881.5万元,增长21%;会员人均纯收入今年预计为7,056元,比2006年的5,979元增加1,077元。从产业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热作生产概况2009年广东农垦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种植面积约158万亩,预计总产量250万吨、总产值约20.35亿元。总面积和总产量与2008年、2007年相比变化不大,总产值比2008年增加4.6%,比2007年减少5.2%。  相似文献   

20.
云南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伊洛瓦底江、怒江、红河、南盘江、澜沧江等流域海拔1400米以下低热河谷地区 ,具有北热带和南亚热带两种气候类型。涉及全省15个地州市、85个县(市) ,总面积8.1万平方千米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9%,占全国热区总面积的16.9 %。一、云南热作生产情况“十五”开局以来 ,全省热作生产总体形势较好。据2003年5月的业务统计 ,2002年全省热带亚热带作物总面积103.04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11.39万公顷 ,比“九五”末增加18.58万公顷 ,增长率22%;热带亚热带作物总产量达到1846.48万吨 ,比上年增加142.6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