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认识的逐渐深入,造林绿化工程的开展越来越普遍。作为造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苗木移栽成本是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经费支出,为保征苗木在移栽过程中的成活率,需要有效提高相关技术以更好地确保工程建设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造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探讨了苗木移栽成活率较低的问题,研究了苗木移栽技术的应用特点,并就其在造林绿化工程中对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树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树移栽具有成型早,绿化效果明显的优点,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建单位或绿化基础较差的单位,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由于大树移栽的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大树移栽的成活率,笔者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摸索到了一些经验,现概述如下: 一、移栽时间: 通常以秋季树木落叶后至春季树木萌芽前进行移栽较为适宜。因为在这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化中由于某些绿化工程的特殊需要,要在树木的生长期间即非栽植季节对苗木进行移栽。如果采取春季移栽方法,会由于部分根系存在机械损伤,不能有效供给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充足的水分,而导致苗木失水枯死,降低移栽成活率。本文结合实践,总结分析了在非移栽季节内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的一些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树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树移栽,指移栽干径在10厘米以上的大型树木,是近几年城市绿化广泛采用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苗圃地环境与绿化地环境之间差异往往较大,以及大树本身的因素等原因,常造成移栽树木死亡,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为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根据多年的实践,现将有关大树移栽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树移栽成活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和绿化水准的不断提升,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移栽大规格乔木己成为加快绿化进度,提高景观效果,提升绿化档次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成活率低,极大地影响了绿化效果,增加了成本。如何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己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树进城,是近来城市加快绿化步伐的一项重要措施。选用大树进行绿化,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快满足绿化、美化及防护等功能的要求。但是,大树的移栽,较之一般规格苗木的移栽,成活率较低,如何保证大树移栽成活,已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保持移栽树木地上、地下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冠香樟在绿化中较为普遍,但成活率不高,损失较大。全冠香樟树移栽和养护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移栽和养护的各个环节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树木死亡。近几年,笔者在移栽全冠香樟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两年来在靖江移栽的全冠香樟全部成活,生长良好。其中最大的香樟胸径53厘米,至今健壮生长。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一、移栽前的准备1.树木采购宜就近取材移栽全冠香樟多为就近采购。如果采购太远,则土壤性质不同,特别是酸碱度差别太大,会使移栽的树木“水土不服”。2.宜春季种植全冠香樟移栽时间大多在春季,因春季移栽,气温回升,樟树较快进入生…  相似文献   

8.
提高生长期内树木移栽成活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木的移栽一般都在树木的休眠期内(树木生命活动最微弱的时期)进行,以春季为主。这期间移栽的树木根系虽有损伤,但因树木的地上部分生理代谢缓慢,地温逐渐回升,根系伤口愈合较快,易恢复其吸收功能。因此,移栽后树木成活率较高。随着气温升高,光照增强,树木进入旺盛生长季节,要通过根部吸收大量的水份和养份供应树木的生长和叶、茎的蒸腾。春季是苗圃、花木等销售的黄金时期,往往错过了林木生产田间的重新布局时间(春季),城市绿化中又由于某些绿化工程的特殊需要,要在树木的生长期间进行移栽,如果也采取春季的移栽方法,由于部…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树木是园林绿化常用植物,绿化设计者通过对树木的合理使用,在城市中建立小型生态群,以达到对周边小气候进行改善以及绿化环境的目的。这就要求对大树移栽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以保证大树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成活率。通过对大树移栽原则、前期准备与保护、具体应用以及后续保护四部分内容的论述,展开了对移栽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移栽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开滦矿区绿化工程中,如何提高反季节树木移植成活率一直是一个难题。几年来,开滦林业总场从加强栽植和管护技术研究入手,对垂柳、国槐、合欢、丁香、日本樱花、大叶黄杨、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等乔、灌木树种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使反季节移植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满足了绿化工程要求,弥补了树木移植受季节限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赵萍 《甘肃林业》2013,(6):40-41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提高,城镇建设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绿化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广场绿地、景观大道、小游园、花园小区等,由于短时间要改善环境景观,较快地发挥园林树木的功能效益大树移植越来越普遍,尤其在满足重点工程,大型市政建设项目的绿化、美化方面与一般树木移栽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它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技术和手段.但是在大树移栽过程中也存在成本高,成活率低,考虑不周时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就大树移栽方面应注意问题提出自己多年的实践观测结果,做如下总结供大家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加大了对造林绿化资金的投入,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造林,特别是近几年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及地方的村屯绿化建设也在大规模建设中,就工作中绿化树种的选择及提高绿化成活率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浅谈园林植物规划与绿化种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苗木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现代园林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绿化指标的节节攀升,还体现在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应用大量优质园林植物是提高绿化水平的前提条件.尤其是现在不少重点工程反季节施工较多,要求带冠移栽,立竿见影,在这种情况下,苗木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树木成活率和工程的质量.同时,绿地中植物的多样性也是体现绿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苗木移栽的技术关系到移栽的苗木成活率,在我国城市绿化工作中,时常遇到将苗木运往绿化地,运用苗木移栽的技术完成移栽。探讨了早轮绿化工程中的苗木移栽技术,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香樟大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城市绿化迅速,且绿化要求快速成荫,香樟在很多地方成为大受欢迎树种,一般技术掌握好的地方,移栽成活率都在95%以上,其移植要诀有以下几点:1适时移栽移植香樟要抓住时机,最好是在入冬后树木进入休眠时期至春季树木还未萌动时期移植,即11月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项较高难度的工程,大树移栽有较强的技术性存在,而该项工程所耗费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具有较高的资金花费。大树移栽后的成活率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成败。所以,应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大树移栽后的成活率得到保障,对移栽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把关,使大树的移栽工程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榉树大树移栽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榉树具有喜光 ,根深 ,材质好 ,寿命长 ,抗病虫害 ,抗风 ,耐烟能力强等特性 ,是城市园林绿化理想树种。为了达到成型早和立竿见影的绿化效果 ,大树进城已成为新时尚。但由于大树移栽技术要求高 ,难度大 ,成活率难以保证。为了提高成活率 ,本文简要介绍榉树大树移栽技术。1 移栽时间榉树以秋季树木落叶后萌芽前进行移栽较为适宜 ,而以 1~ 2月份为最佳。因为在这段时间内 ,树液已停止流动 ,其生理活动相当微弱 ,移栽后体内的水分散失少 ,因而成活率高。2 移栽前的准备2 .1 切 根由于大榉树根系发达 ,分布范围广 ,移栽不当必定会伤及大量的…  相似文献   

18.
大树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树移栽技术扬州大学水利学院蒋向中用大树移栽具有成型早,绿化效果明显的优点,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建单位或绿化基础较差的单位,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由于大树移栽的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大树移栽的成活率,笔者在近几年的...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提倡造林绿化以适龄的小树栽植为主,既可以保障成活率又可以降低造林成本。但有些树木的生命周期很长,即使选用大规格的苗木,仍需经多年的生长后才能充分发挥其最佳的绿化功能和艺术效果,根据城市环境特点和园林绿化的要求,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大树移栽。2008年吴忠市委、政府号召争创全国绿化达标城市,由于吴忠市林业底子薄,要在短期内建成绿化美化的家园,在加强绿化造林力度的同时,为增强绿化的美化效果,必须要进行大树移栽。根据客观条件,经研究决定大树移栽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树移栽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特别是重点绿化工程,要求时间短,见效快,这就需要移栽一定数量的大树,另外,在一些城市建设中,一些影响建设施工的树木,也需要移栽,以保证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因此移栽大树成败优劣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