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进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62-63
结合阜南县水稻生产实际,对水稻颖壳不闭合、不结实症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品种及田块、病害、药害及土壤元素失衡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包括更换田块、适当提高含硫元素肥的施入比例、避免污水灌溉、增施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以期为减轻水稻生产上颖壳不闭合、不结实症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由来2004年8月16日前后,我们在接受科技咨询活动中遇到一个特殊的问题,即水稻开花后出现重颖(双颖),颖壳畸形,关闭不扰,且弯曲的像鸟嘴,颖壳之内很少结实,即使有,也只有很短的青粒米,不成熟。如农户计占山,家有4669~5336平方米杂交水稻,品种是Ⅱ优838,其中有667平方米黄瓜茬水稻,颖壳畸形,重颖不结实的约占66%左右,田中间重于田边,分布似有规律。该田既不受旱,又未施用除草剂,开花结实期无高温热害发生。而其他的田块Ⅱ优838均结实正常(排除了种子质量问题)。2原因分析经调查发现,2004年我县水稻出现上述现象不是偶然,在新安镇、舜…  相似文献   

3.
我县自2004年以来,水稻扬花期3a出现水稻颖壳畸变不实症,表现为颖壳畸形、重颖、不闭合、不结实,有的颖壳弯曲像鸟嘴,一般减产20%~30%,重者减产70%~80%甚至绝收,2006年全县发生260~333hm2,成为我县水稻生产上的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4.
采用“浅湿间歇”灌溉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专用配方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处理均未发现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施用水稻颖壳不闭合专用肥并结合浅湿间歇灌溉模式可以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由来 2004年8月16日前后,我们在接受科技咨询活动中遇到一个特殊的问题,即水稻开花后出现重颖(双颖),颖壳畸形,关闭不扰,且弯曲的像鸟嘴,颖壳之内很少结实,即使有,也只有很短的青粒米,不成熟.如农户计占山,家有4 669~5 336平方米杂交水稻,品种是Ⅱ优838,其中有667平方米黄瓜茬水稻,颖壳畸形,重颖不结实的约占66%左右,田中间重于田边,分布似有规律.该田既不受旱,又未施用除草剂,开花结实期无高温热害发生.而其他的田块Ⅱ优838均结实正常(排除了种子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6.
寿县水稻颖壳不闭合症状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试验、示范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初步探讨寿县江淮分水岭地区水稻颖壳不闭合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和减轻水稻颖壳不闭合症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施用颖壳不闭合专用肥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中山  张安耀  时英忠  石磊  刘亮  袁贵学  徐华明 《农技服务》2011,28(6):777+919-777,919
自20世纪80年代种植杂交水稻和霍邱县实施旱改水后,沿淮地区出现了大面积"不抿嘴稻("颖壳不闭合),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减产20%~80%)。2008年,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主持的水稻颖壳不闭合联合示范试验。对水稻颖壳不闭合专用肥示范试验效果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和施肥处理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金竹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8-38,41
通过设置品种和施肥试验,研究了水稻颖壳不闭合症的田间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粳稻颖壳不闭合症明显好于籼稻,施用复合有机肥对改善水稻颖壳不闭合症效果显著;生产上应从综合因素考虑该病症的预防与防治。  相似文献   

9.
水稻高温热害和水稻旱青立病(也称为水稻颖壳不闭合症),是水稻穗期常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理性病害。它们在定义、发病症状、发病时间、大田发生特点、发病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丰泉 《农技服务》2000,(4):14-14
<正> 普通稻种是自花结实形成的。稻种在扬花期间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稻谷的内外颖相互包含紧密,构成完全封闭颖壳,成熟时即使遇到阴雨天气,穗发芽很少出现。而杂交稻种子是在母本颖花开放时(母本自花雄性不育),靠接受外来(父本)花粉授精后才能结实,属异交授粉结实。它在授粉结实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与常规稻种不同的特点,母本比父本开花迟,闭颖慢,异交结实率低,饱满度差,内外疑壳包合松,存在裂颖现象。所以,杂交种与常规种有明显差异。加之在制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花期相遇不理想,使之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0月,常德市鼎城区德桥镇刘家桥村有农户反映,其种植的晚稻H优518结实率偏低。笔者前往田间调查发现,该丘晚稻正处于蜡熟期,谷粒颖壳畸形,有的出现重颖(双颖),封闭不拢,弯曲呈鹦嘴状,此症状在田间呈带状分布,结实率只有30%~40%,结实的米粒也很短小,颜色青绿。据了解,该丘稻田系当年柑橘园改种,查看周边非改植田块的晚稻无此现象。经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近年来其他地方出现的类似现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稻的连年耕作,部分稻田水稻在扬花期出现不闭颖现象,造成10%~20%的减产,严重的减产50%,甚至绝收。为此,调查分析水稻颖壳不闭颖的原因,提出防御对策,以指导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区水稻扬花灌浆至成熟阶段,经常有农户到市县有关部门,甚至上访到省里反映其种植的杂交水稻在大田表现不结实,对产量造成严重减产,给农户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以及给当地政府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当地社会不稳定.为了妥善处理此类现象,市县专门组织有关农业专家对此事展开调查,笔者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及多年处理该问题的经验,对杂交水稻不结实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今后生产应注意的事项,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滇型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子房孤雌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与固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是利用孤雌生殖固定杂种优势。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雌性器官正常,若不授粉,子房、胚珠均不发育,不能产生果实(种子),其颖壳将保持绿色。但是在不育系的研究中,发现一些未授粉的不育系穗子下垂,穗上的一些颖壳饱满,壳色黄绿,似结实一般,R C Chaudhary等称之为“假粒”。假粒的产生可能与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孤雌发育有关。繁殖、制种工作中,如果对此现象缺乏了解,会对结实率作出过高的估计。在这方面研究的还很少。拟通过本试验对不育系的生殖发育特点有更多的了解,对今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与固定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药剂对水稻颖壳色泽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药剂对水稻颖壳色泽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后期用药对颖壳色泽有一定的影响,大量用药尤其是粉剂农药使颖壳色泽明显变暗;穗期适当减少用药次数和用量,在孕穗期和破口期喷施适量三唑酮,颖壳色泽较好;药剂施用对稻米碾米品质无明显影响,但能改善稻米的蒸煮、食用品质,同时一定浓度的药剂施用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  相似文献   

16.
<正>一、高温伏旱对水稻的危害水稻在抽穗扬花至灌浆结实期往往会因高温危害,造成减产,高温对这一时期的危害主要是在两个阶段:一是扬花前后,使花粉的生活力减弱,使授粉不良,空秕粒增加而降低结实率。二是灌浆时期,使灌浆速度减缓乃至停止,造成秕粒增加,粒重下降,使之早衰早熟,称之为高温逼熟现象。高温热害的受害指标是:日最  相似文献   

17.
一、高温逼熟的危害水稻在抽穗扬花至灌浆结实期若遇高温,往往会受害而造成减产。高温对这一时期的危害主要是在两个阶段:一是扬花前后,使花粉的生活力减弱,  相似文献   

18.
水稻颖壳畸变不实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冠军 《农技服务》2011,28(4):444-445
介绍了水稻颖壳畸变不实现象的发生情况,提出了该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水稻“颖壳不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及盆栽试验,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安徽省江淮之间的肥东县、长丰县和颍上县水稻“颖壳不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三县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肥东为Zn、N、P、K,长丰为Zn、N、K、P,颍上为N、K、P、Zn。江淮之间的水稻“颖壳不闭”的土壤缺素是几种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水稻出芽率是影响水稻种子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3个水稻品种正常种子和裂颖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发现裂颖种子随储存时间增长,发芽率和发芽势下降速度比正常种子快。生产应用中裂颖种子和正常种子自然混合的种子发芽率受裂颖种子影响较大,从而影响种子整体的发芽质量。在发芽试验中,裂颖种子比正常种子更易被霉菌侵染形成畸形苗。裂颖种子由于种壳包被不完全,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裂颖谷粒的稻米品质也会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