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酸对奶牛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烟酸的特点、营养作用机理;烟酸在奶牛体内代谢作用及对瘤胃微生物和瘤胃发酵的影响;烟酸对奶牛产奶性能、预防酮病的作用及奶牛生产中烟酸的需要量等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袁磊 《中国乳业》2023,(2):68-74
为了减少奶牛能量代谢病的发生,降低由此给养殖场(户)带来的损失,本文分析了奶牛酮病、肥胖综合征、胎衣不下等奶牛常见能量代谢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多年来的临床治疗实践经验和治疗方案。奶牛酮病可以通过提高血糖水平、解除自体酸中毒、调整瘤胃机能、氯酸钾抗酮疗法等中西医疗法对症治疗;奶牛肥胖综合征可以通过补糖、保肝、解除自体酸中毒、促进糖的生产和吸收等中西医疗法对症治疗;胎衣不下可以通过手术疗法,全身和局部用药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奶牛神经型酮病12例诊治体会中国爱地集团公司(深圳518000)黎在安,陈总路奶牛神经型酮病主要是由于日粮中糖和生糖物质不足,以致脂肪代谢絮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症状为神经症状,酮血、酮尿、酮乳、消...  相似文献   

4.
酮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健康,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为了减少奶牛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研究了中药复方口服液结合复方布他磷注射液对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奶牛健康的影响。本研究在安徽某牧场筛选出血酮值大于1.4 mmoL/L的酮病奶牛173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使用中药复方口服液+复方布他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奶牛单独使用复方布他磷注射液治疗。统计分析奶牛血酮下降水平、酮病治愈率、疾病发病率、死淘率以及产奶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口服液+复方布他磷注射液组能显著降低奶牛血酮水平,提高奶牛酮病治愈率与产奶量,降低奶牛发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奶牛死淘率。  相似文献   

5.
选取高产奶牛20头,根据乳酮阳性,血浆β-羟丁酸和血糖浓度分为健康牛,亚临床酮病牛和临床型酮病牛。将试验奶牛分4组,每组5头,Ⅰ组为亚临床酮病给药组,Ⅱ组为临床酮病给药组,Ⅲ组为酮病未给药对照组,Ⅳ组为健康未给药对照组。再给“酮病制剂1号”前后测定各组奶牛泌乳量、血浆β-羟丁酸及血糖指标。结果表明:“酮病制剂1号”使产后酮病奶牛泌乳量增加不显著(P〉0.05);给药后,亚临床酮病Ⅰ组与临床酮病Ⅱ组奶牛血浆β-羟丁酸显著降低(P〈0.01),血糖浓度显著增加(P〈0.01);未给药酮病Ⅲ组和对照Ⅳ组奶牛血浆β-羟丁酸和血糖给药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酮病制剂1号”通过降酮升糖的途径发挥防治奶牛酮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奶牛酮病(ketosis),又称奶牛酮血症,是奶牛最常见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疾病。临床上以低血糖、高血脂、酮血、酮尿、脂肪肝、酸中毒及体蛋白消耗和食欲减退或废绝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烟酸与动物代谢密切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奶牛瘤胃微生物能合成足够的烟酸满足需要,但对于高产奶牛需要补充烟酸。试验观察证明: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烟酸可降低酮病的发病率及提高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奶牛应用烟酸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奶牛酮病的治疗技术与预防方法,提出重点加强干乳期的饲养管理,能有效降低酮病的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早期管理、早期治疗,对减少奶牛养殖业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酮病复方制剂(KTP)对荷斯坦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筛选,选取广西某牛场16头荷斯坦奶牛,酮病组奶牛8头,临床健康奶牛8头作为对照组,按照治疗方案,对酮病奶牛每天灌服400mL KTP治疗,连续5天,对照牛不做处理。结果表明,在治疗前,酮病组血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酮病组的血酮含量在治疗后极显著低于治疗前,血糖含量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两组牛血糖、血酮差异不显著(p>0.05),KTP对奶牛酮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介绍奶牛酮病血液生化诊断指标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围产期奶牛以机体内部变化复杂和外部饲养管理变化剧烈为特点,淘汰率始终居高不下,因此,围产期是保证奶牛健康和维持经济效益的调控“窗口期”。酮病是围产期高发性和群发性的代谢疾病之一,酮病的发生和治疗过程对奶牛福利及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本文详细阐述了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酮病奶牛的代谢特征和最新研究进展,为寻找调控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的措施和预防酮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选择自然发生的酮病奶牛、脂肪肝奶牛和正常围产期荷斯坦奶牛(对照)各5头,通过手术方法采取其肝脏样品,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这3组奶牛肝胜样品胰岛素受体(InsR)mRNA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酮痛奶牛InsR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奶牛,而高于脂肪肝奶牛;脂肪肝奶牛InsR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奶牛和酮病奶牛(P〈0.05)。可见,酮病奶牛InsR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提示此有利于酮病奶牛糖异生和脂肪动员,从而缓解能量负平衡;脂肪肝奶牛Ins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提示奶牛胰岛素应答显著减弱,此时奶牛可能发生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酮病是高产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奶牛酮病是糖和生糖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导致体脂大量分解,脂肪酸氧化不全面产生多量酮体的蓄积,临床上则以低血糖、高血脂、酮血、酮尿、酮乳、并由呼气、尿、奶排出似烂苹果气味为特征的疾病。多发生于营养过剩、舍饲缺乏运动的高产牛,尤以3~5胎的高产胎次、产后4-8周的泌乳盛期为甚。  相似文献   

14.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奶牛的奶产量上升幅度较大,随之奶牛患营养代谢病的比例也逐渐增高,尤其是奶牛酮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常发生于舍饲、运动不足及营养状况较好的奶牛。奶牛发生酮病可导致牛奶减产、奶质变差及繁殖力降低,给畜牧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是提高血糖浓度,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抑制酮体的生成。以替代疗法为主,再给以丙二醇和辅酶A等辅佐药物,并且疗效显著。通过营养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酮病的发生率。本文就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及其防治做以下论述,旨在对奶牛酮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与隐性酮病发病规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奶牛酮病与隐性酮病发病规律的调查分析○北京北郊农场奶牛公司(102209)李强○北京奶牛中心朱玉林奶牛酮病是发生在高产奶牛群中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高产奶牛群体的出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这个调查,以奶牛管理和生产人员技术水平较高、诊治记录准...  相似文献   

16.
奶牛隐性酮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也称为乳牛酮血症,最早由Landel于1894年提出。曾用名有乳牛醋酮血病、酮尿病、母牛热、慢热、产后消化不良、低血糖性酮病、牛产后狂燥病等。该病是由于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和生糖物质不足造成脂肪代谢紊乱,使组织中酮体的浓度增高所致一种代谢病。  相似文献   

17.
王林  高慧  王峰 《中国乳业》2005,(11):29-32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本文对奶牛酮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进行了详细地叙述,全面总结了该病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其发病机理制定了合理的防治措施,为生产上减少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奶牛酮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主要是奶牛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异常导致的营养代谢性疾病。试验为更好地防控奶牛酮病,选择阿拉尔市某奶牛场的高产奶牛,利用血酮检测仪对奶牛酮病进行检测,且对奶牛的年龄、胎次、产后时间与酮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奶牛场的临床型奶牛酮病总发病率20.95%,其中临床酮病占9.11%、亚临床酮病占11.84%。奶牛酮病在产后30 d内发病率最高,酮病的发生集中于4~9岁、2~4胎。  相似文献   

19.
奶牛泌乳期是奶牛机体能量代谢,物质循环比较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容易引发一些代谢疾病,其中奶牛酮病就是最常见的奶牛产后代谢疾病。奶牛酮病是由于糖、脂代谢障碍致使血液中糖含量减少,酮体含量异常增多,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消化型)和神经系统紊乱(神经型)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酮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酮病发病的原因复杂,发病后造成奶牛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丁玉臣 《北方牧业》2004,(9):11-11,12
<正> 发病原因酮病又叫酮血病、酮尿病,是由于饲料中糖和产糖物质不足,以致反刍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生成障碍而发生的以酮血、酮尿、酮孕和低血糖为特征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致使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主要发生于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发病后产奶量急剧下降,发情迟缓,配种率低。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些病牛久治不愈或反复发病,终致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