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猪场经常可以见到生长育成猪和部分保育猪皮肤上出现急性的红色、粉红色甚至紫癜性的皮疹,与疥螨性皮炎、渗出性皮炎和猪痘有明显的区别。发病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被称为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该病于1993年在英国首次报道,随后欧洲、北美、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均有报道,目前该病已传播至世界各地,是养猪业遇到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将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例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天气转暖,蚊虫增多,近一段时期一些猪场的猪只皮肤上出现急性红、粉红甚至紫斑性的皮疹,其与疥螨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渗出性皮炎和猪痘等有明显的区别,常导致病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这种病被称为猪皮炎肾病综合症,多发生于炎热的夏季,其他季节呈散发,常同其他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混发。1主要症状猪皮炎肾炎综合症多发生在8~2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和保育后期猪。病猪精神萎靡,体重迅速下降,耳背、背部、下腹部和后躯臀部皮肤上出现  相似文献   

3.
<正>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常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在哺乳期猪仔和断奶猪仔身上,猪渗出性皮炎是有葡萄糖球菌引发的疾病,通常情况下人们也将猪渗出性皮炎称为"猪油皮病"或者是"仔猪烟煤疹"等,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猪仔全身性、急性渗出性皮炎。猪渗出性皮炎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这使得猪仔一旦患上猪渗出性皮炎,便会迅速传染,使大量的猪仔患上该疾病,这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有  相似文献   

4.
随着气温日渐升高,空气湿度增大,有些养猪场(户)仔猪坏死性皮炎时有发生,少数猪场(户)由于消毒不严,措施不到位,仔猪坏死性皮炎长年不断,不同程度地影响仔猪的生长和上市率,导致残次猪增多,减少了养猪场(户)经济收入。仔猪坏死性皮炎是由坏死性杆菌引起的皮肤表层组织坏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坏死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内、沼泽地、死水坑、污泥塘等处;平时可  相似文献   

5.
猪渗出性皮炎是现代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文章结合现代养猪现场中的几例病例报道,对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猪渗出性皮炎可称为猪油皮病或者油猪病,由猪葡萄球菌所引发的急性渗出性全身性皮炎为综合特征的传染病,有很高的接触传染性。主要是在哺乳期的幼猪容易引发,也会在断奶之后的仔猪上经常出现,只是偶尔出现在成年猪身上。在受到全身皮肤感染之后死亡率为80%以上,可以幸存的也发育障碍成为"僵猪"。这种病在很多猪场发病同时不断扩大,发病率不断增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1病原跟致病性猪渗出性皮炎中的病原菌是猪葡萄球菌,猪的表面皮肤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一种快速有效、低成本的、具有消炎止痒、清热燥湿、抗菌、除毒生肌、杀虫、抗过敏、利水消肿功效的防治猪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选择患过敏性皮炎、叮咬性皮炎、坏死性皮炎、渗出性皮炎的病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药外用水剂和酒精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抗生素制剂或软膏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自制的中药制剂治疗猪皮炎快速有效,软膏类治疗效果差,抗生素治疗有效,但易产生耐药和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8.
猪渗出性皮炎(Exudative epidermitis,EE)又称溢脂性皮炎或煤烟病,是由皮炎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严重感染引起的疾病,病原上叫猪的葡萄球菌病。本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近年来在  相似文献   

9.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或"猪接触传染性脓疮病",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皮炎症状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本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多发于高温及高湿的春夏季及卫生条件差的猪场。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皮肤性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死亡率较高,对养猪业危害较大。本文报道了一例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和综合防治措施。仔猪渗出性皮炎也称猪油皮病,是以猪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破坏乳仔猪皮肤真皮层的一种皮肤性传染病,通常多发生于5~40日龄的小猪群,各种季节均可发病,尤其是在卫生环境差、饲养管理不到位,阴雨连绵的天气,猪体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猪渗出性表皮炎,又称为猪传染性渗出性皮炎、溢脂性皮炎或煤烟病,是由表皮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子猪高度接触性皮肤病。初生哺乳子猪最易感染。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能通过多种途经感染,近年来葡萄球菌皮炎病在猪场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二、发病机理仔猪渗出性皮炎形成的过程中,仔猪葡萄球菌所产生的表皮剥脱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他毒素及酶则起到辅助作用。表皮剥脱素可使表皮细胞相互分离,特别是细胞层中的细胞分离,有利于病原在表皮内  相似文献   

12.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猪的全身出现油脂样渗出、形成皮痂并脱落,甚至导致脱水和死亡等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4周龄仔猪,以1~2周龄仔猪多发。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细菌培养、镜检,诊断为葡萄球菌感染而引起的猪渗出性皮炎。采取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治疗、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予以控制。连续气候高温高湿的应激、圈舍卫生状况差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因此维持有效药物的高血浓度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1.猪虱与蚤。猪虱常寄生在猪的耳根部、颈部、腹下及四肢内侧。病猪瘙痒,到处摩擦,引起红疹、化脓性皮炎、脱毛脱皮等,严重感染时造成猪贫血。  相似文献   

14.
<正>猪疥螨病俗称疥癣、癞。是由猪疥螨虫寄生于猪皮肤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寄生虫病。本病以湿疹性皮炎、奇痒、脱毛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特征,大小猪只均可感染,对养猪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猪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条件性致病菌,通常寄居于仔猪的皮肤、粘膜上,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肤、粘膜破损时,尤其是应激因素存在时,病菌便乘虚而入,而导致仔猪发病。患猪常出现全身性皮炎,并可导致脱水和死亡。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仔猪的耳廓、眼睛周围和肛门等无被毛处皮肤上出现红斑及微黄色水泡,继而腹部皮肤上出现针尖大、  相似文献   

16.
猪虱与蚤猪虱常寄生在猪的耳根部、颈部、腹下及四肢内侧。病猪瘙痒,到处摩擦,引起红疹、化脓性皮炎、脱毛脱皮等,严重感染时造成猪贫血。猪虱还是传播猪痘的重要媒介。寄生在猪身上的蚤是一种人蚤,常寄生于在污秽环境中饲养的猪身上。  相似文献   

17.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叫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由猪葡萄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渗出性皮炎为特征。此病常发生在哺乳仔猪(多发生于3—5日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仔猪渗出性皮炎,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可造成30%左右的仔猪在断奶时被淘汰。剩下的仔猪也易出现生  相似文献   

18.
吴晓勇  王军 《当代农业》2011,(15):42-43
猪圆环病毒病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PVC-2)感染,引起猪以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常年发生,以夏、秋季高发,临床上以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多系统功能衰竭综合症、猪皮炎肾炎综合症、猪呼吸疾病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坏死性淋巴结炎、肉芽肿性肠炎和渗出性皮炎等症状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损失严重.本文介绍了一例新生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鉴别诊断,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在生猪养殖中,坏死杆菌病会导致猪只患有猪坏死性皮炎病。这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皮肤病,对各种年龄的猪群均具有传染性。一旦感染此病,如治疗措施应用不当或治疗不及时会造成病猪死亡,进而使养猪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养殖场应加强对猪坏死性皮炎病流行特点的分析,采取可靠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降低此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