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植被特点及植物区系形成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充分反映了欧洲-西伯利亚区系成分的特色。山地针叶林带与天山相比显著下降,为阴暗泰加林类型。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与天山的植被特点迥然不同。本区植物区系形成于第四纪。其区系组成以温带成分为主,并含有少量的古地中海成分。以本土发生的安哥拉区系成分米体;发源于华夏地区的亚洲温带成分渗透至本区;残存的古地中海成分有小部分通过相邻地区向本区渗放。  相似文献   

2.
阿拉巴斯山地区为干旱区第三纪残遗植物的避难所,是内蒙古地区植物特有现象最明显的地区。共有维管植物251种。地带性植被为草原化荒漠,主要群落类型为四合木荒漠、半日花荒漠、绵刺荒漠、沙冬青荒漠等荒漠群系。以戈壁种和东阿拉善种为主的荒漠成分构成了本地区植物区系的主体。古老残遗种及特有种在植物区系和植被组成中均起主导作用。但是这块宝地目前面临严重破坏,应该尽快成立阿拉巴斯第三纪残遗植物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巩乃斯山地草甸自然保护区植被的一般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疆天山中部巩乃斯山地草甸类草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伊犁谷地群山之中,区域性地理环境条件,构成了湿润气流进入的门户和寒冷、酷热气流侵袭的天然障,优越匠水分条件是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植物区系的特点是:种类组成丰富,双子叶植物发达,中生森林草甸植物占绝对优势,地面芽 植物们居榜首,欧亚温带和北温带成分最多,并含有一定数量的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和第三纪时期的残遗草本植物。植被的一般特征是:中生植物群落获得充分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干旱区山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干旱区占有贺兰山以西、昆仑—阿尔金—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土地,其边缘和内部分布着众多山地。这些山地与干旱的平原、盆地相间排列,使主要盆地均被高山环绕,或至少一侧有山地依傍,形成了中国干旱区一个重要的地理分布特征。例如,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和天山环绕准噶尔盆地;天山、帕米尔和昆仑山环绕塔里木盆地;阿尔金  相似文献   

5.
倒木在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功能和水土保育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 tianschanica)倒木的持水特性和其对天山林区水文功能的影响,沿天山山脉由西至东选取跨越9个经度的5个地区(昭苏、新源、呼图壁、天池和奇台)分别进行取样,运用浸泡模拟法测定天山云杉倒木的吸水过程和持水能力。结果表明:① 天山云杉倒木的吸水过程在5个地区随着浸泡时间的推移,其持水量、持水率和持水能力均随着腐解等级的升高而增加。在浸泡吸水过程中天山云杉倒木的持水量(Q)随着浸泡时间(t)的增加而增加,两者的关系可用Q=aln t+b来拟合。② 浸泡过程中天山云杉倒木吸水速率(V)随着浸泡时间(t)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两者的关系可用V=c t-d来拟合。③ 天山云杉倒木持水能力(Q′)与腐解等级(x)的关系可用方程Q′=ex2+fx+g来拟合。天山林区5个地区的天山云杉倒木的持水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该成果为进一步开展天山林区水文功能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金塔斯草原类草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海金塔斯草在搂草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泰南坡中段,海拔高程在1000-3000m之间。降水较多,气候冷湿,冬季漫长,积雪厚,寒潮,强冷空气频繁入侵和逆温现象不明显等。植被的显著特点是:植物区系丰富,已初步采集,记录到280种。估计可达到350种以上,地理尬发比较复杂;植物群落类型丰富多彩,呈明显垂直带状分布;植被垂直带结构完整,属西伯利亚-蒙古山地植被生趣带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7.
金塔斯草原类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疆福海县金塔斯山地草原类草地自然保护区,约有种子植物299种,隶属于44科184属。根据对该保护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分析,初步认为保护区植物区系的性质以温民分为主。它随着阿尔泰山隆起的地史演化过程逐渐形成,区系组成比较年青,同时兼具古老性和脆弱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天山林区山地灰褐土的林分生产力与林型分布的规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山地林区土壤普查期间,对天山林区的山地灰褐土与期相应遥林型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林分的森林生产力与其相应的林型,森林土养分含量关系密切。①天山西部林区温暖湿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欧洲鳞毛蕨-天山云杉林下发育的淋溶灰褐土各种养分量丰富,为林木生长提供了最佳生境条件,因而森林生产力最。②中东部林区较干旱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草类-天山云杉下发育的典型灰褐土,各种养分含量略低,森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新书消息     
王亚俊 《干旱区研究》2004,21(4):420-420
由胡汝骥教授主编的中国天山积雪雪崩实验研究站重要成果之一的《中国天山自然地理》专著,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于2004年9月出版发行。 《中国天山自然地理》是对我国境内的天山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和论述的一本著作。该书在天山山系的地质构造和发展历史的背景上,阐述了山地的形成演化和地貌基本格局与特征;在全面阐明山地气候形成因子中大气环流以及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的基础上,对各气候要素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进  相似文献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7月5日批准建立巩乃斯天山中部那孜——确鹿特草甸类草地自然保护区、福海金塔斯山地草原类草地自然保护区和奇台荒漠、半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巩乃斯天山中部那孜——确鹿特草甸类草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西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天山中部北部的高山山区,面积24,6万亩,以保护山地草甸为主要对象,世界著名的优良牧草野生种或其近缘种几乎都有生存,伊犁草原牧草资源丰富,而巩乃斯草原乃是其精华。福  相似文献   

11.
大青山山地植物区系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一直是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文中以大青山山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植物群落调查,通过物种和功能群层次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典范对应分析,旨在揭示山地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大青山具有丰富的植被类型,植被型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原三种;(2)大青山植被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具有垂直特征;(3)坡向是导致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4)水热因子共同作用的环境条件是决定山地植被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天山三工河地区地貌及其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天山三工河地区山地、平原、湖泊、沙漠俱全,自然带图谱完整。文章论述了该区地貌的形成和特征,地貌类型及生态环境特点,探讨地貌过程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防治因灾害性地貌过程加剧引起生态环境退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源县山地草甸类草地自然保护区,约有种子植物364种,隶属于48科,203属,根据该我植物区系的分析,各大科,属的地理成分及主要群落的优势种,以温带成分占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保护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反映出它成为温带亚洲分布,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和中亚分布等类型的交汇地带,赋于植物区系成分以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山地过渡带植被物候格局以及植被物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8年MODIS NDVI遥感数据,利用双Logistic曲线拟合法提取2000—2018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参数,结合气温和降水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秦岭山地不同物候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秦岭山地物候始期集中于60~102 d,物候末期主要集中在315~345 d,生长季长度集中在225~255 d,空间上看,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物候始期、末期、生长期长度分别呈延迟、提前和缩短趋势。(2)从植被物候的年际变化来看,物候始期62.25%的区域呈现提前趋势,53.42%的区域物候末期呈现推迟趋势,其中59.18%的区域植被生长期长度延长,仅有5.12%位于中东部中高海拔区的部分区域显著延长。(3)植被物候始期大部分区域与2—5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呈负相关关系,分别占总面积的50.29%和65.24%;物候末期与8—11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主要呈正相关关系,分别占总区域的66.63%和59.77%;(4)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受当季和前期气象因子的共同影响,春季物候受物候发生期的影响大于上年冬季,物候末期前期的气温和降水对秋季物候的影响强度大于秋季,不同坡向物候变化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程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12年8月与2013年5月两次对研究区域进行野外考察,采集和整理鉴定约200号400余份维管植物标本,对新疆巴里坤北部界山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巴里坤北部中蒙边境界山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植物种类十分贫乏,种子植物仅有29科69属88种。该植物区系中,大科不多,藜科是本地区第一大科和优势科(12属19种),其次是禾本科、菊科、蒺藜科、豆科等(含27属32种);而单属科、单种科所占比例分别高达62.07%和44.83%。该区系含2~5种的寡种属有13属(含32种),而单种属高达56属,占本区植物属、种总数的81.16%和63.64%,是本地区植物属的主要组成部分,该区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多数的科与属仅有1种。本区植被稀疏,呈片段式分布,以旱生和超旱生植物为主,个别小区域分布有少量湿生或盐生植物,有小片胡杨。本地区无典型的天山与阿尔泰山的植物成分,与西邻的北塔山也有明显不同,而与准噶尔盆地的植物较为接近。植物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与地中海区系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6.
内亚的盐生植物和盐生植物群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大的亚洲内陆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加之内流区的低洼地是积盐中心,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普遍盐渍化,为盐生植被的广泛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生态条件。盐生植物区系组成约150种左右,高位芽和地面芽植物最丰富,盐旱生的种类居多。群落类型主要有七个,其中由盐生灌木组成的各类群落最具有代表意义,是亚洲内陆平原区主要的景观植被和天然放牧场,与当地许多优良家畜品种的形成有着一定的联系。长期以来,畜牧业管理粗放,盐生饲用植物资源利用很不充分。干旱缺水、樵采和人为破坏现象十分严重,有待加强保护、科学化管理和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巴尔鲁克山植物区系组成成分与地理成分的分析,说明了区系中特有现象与稀有濒危植物。研究表明:巴尔鲁克山植物组成成分中,含有100种以上的科有3个,即菊科、禾本科和豆科,种数达424种,占总种数的32.6%。科的地理成分中,以世界分布科为主,共出现42个世界分布科,占总科数的28.9%;本区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北温带分布型占绝对优势,共出现178个北温带分布型属,占总属数的38.6%。种的地理成分中,以温带分布为主,其中旧世界温带分布最多,出现297种。本区古地中海成分占第2位,其中中亚(哈萨克斯坦)植物区系与准噶尔植物区系之间的共性最多,表明本区为伊朗—吐兰植物区系与准噶尔植物区系的汇合点。此外,本区东北方向上为西伯利亚(阿尔泰)植物区系与天山植物区系交流的通道,也是这两大植物区系有些种的分布边界。本区有50多种植物列入受保护及稀有濒危植物,巴尔鲁克有6个特有种(3个变种)。  相似文献   

18.
延胡索别名元胡,为常用中药,用于镇痛、治疗胸、腹、腰,膝等疼痛及痛经、风湿、坐骨神经痛等。并对治疗高血压及小儿麻痹症等具有疗效。由于应用广泛,需要量大,因此许多省区已进行了人工栽培。目前新疆延胡索药材主要还来自浙江,经常供应不足,为了解决药源问题,充分利用当地药材,因此对新疆延胡索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延胡索植物都是具有球形块茎,这类植物在新疆地区有三个种,分布广泛,从天山到阿尔泰山,以及准噶尔西部山地都有分布、生长。在山地草甸,灌丛和林缘等处,通常成片生长,易于釆收。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建立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构建该地区山地生态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水资源开发强度、植被覆盖度、地面坡度、生物多样性指数和自然保护区面积比重对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贡献率较大,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植被覆盖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适当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是维护该区生态平衡、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天山北坡中段草地类型α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定量比较天山北坡中段乌鲁木齐地区各草地植被垂直带中具代表性的16个主要草地类型的植物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从各草地类型多样性指数大小来看,山地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亚高山草甸>高寒草甸>荒漠。其中分布于山地草甸的鸭茅+草原老鹳草+杂类草的草地类型和草原老鹳草+杂类草+禾草的草地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而分布于荒漠带土质生境的散枝猪毛菜+角果藜的草地类型和小蓬草地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小。其结果反映了生境异质性沿着水、热生态梯度变化的规律;从草地物种多样性的角度,揭示了不同草地类型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的差异;通过指数间相关关系的分析,探讨草地类型多样性与草地生产力的相互影响,可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