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丁锦凤  陈忠 《农家致富》2006,(13):36-36
为达到无公害生产要求,葡萄病虫害防治要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而选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及无机或矿物性农药。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农药。  相似文献   

2.
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主要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植物源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对环境友好、毒性普遍较低、不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所以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为了让广大农民和农技推广工作者能对植物源农药品种有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现将我国开发的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及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农业综合防治、生态防治、无公害蔬菜生产使用农药准则以及生产使用农药注意事项4个方面阐述了控制农业生产的外源污染和农业自身污染,以及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葡萄在我国大部地区均能种植,是一种色艳味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但葡萄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病虫害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和种植感病品种是葡萄病害多发和重发的主要原因。葡萄病虫害包括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房枯病、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透翅蛾、吸果夜蛾等。 根据葡萄病虫发生特点,在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使用药剂防治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最佳防治时期、高效施药技术等措施进行防治。同时了解农药毒性,使用选择性农药时,减少对人、畜、天敌的毒害以及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植物源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对环境友好、毒性普遍较低、不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为了让广大农民和农技推广工作者能对植物源农药品种有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现把我国开发的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及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庆华 《世界农业》2006,(10):45-46
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属于生物源农药中的一大类,即直接采用某些植物体用撒灰、浸拌、熏烟等方法防治有害生物,或是利用植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经提取加工成为农药。在病虫害防治史上,化学农药曾以其高效、广谱、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的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为世界的农作物增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应用,其副作用(包括对人畜的毒性、对环境的污染、害物抗性的产生、杀伤天敌及引起害虫再猖獗等)越来越明显,从传统的有机化学农药向“环境和谐农药”或“生物合理性农药”转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  相似文献   

7.
不同植物源农药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飞飞  孙其宝  陆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86-8487,8542
[目的]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巨峰葡萄病害的药剂。[方法]选择6种植物源农药,以常规化学农药为对照,进行不同植物源农药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植物源农药0.5%果圣水剂500倍液、植物源农药新型A水剂500倍液、20%银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80%蓝代粉剂1 000倍液防治效果相当,在套袋和避雨栽培条件下,防治效果均在82%以上。[结论]在江淮地区,可以交替使用以上植物源农药,防治巨峰葡萄病害。  相似文献   

8.
沿巢湖地区设施番茄减量使用农药病虫防治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从农业生产的源头控制农药对巢湖水质的影响,大力推进沿巢湖地区减量化使用农药标准化生产。[方法]应用病虫防治技术措施,对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结果]通过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措施或组合措施,可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病毒病、蚜虫、白粉虱等。[结论]该技术规程可使设施番茄生产达到减量使用农药、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有机农业生产中,病虫防治是一个突出问题。为此,笔者借鉴了一些前人的作法和有关资料,按照就地取材原则,选择了几种植物经简易加工制成“土农药”.并用其防治病虫害,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植物农药宜现配现用,每667平方米用量一般水剂40千克.粉剂15千克.至少要连续施药两次。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四、病虫害防治1.主要病虫害“宁早蜜”早熟梨的病害主要有黑星病、梨锈病、黑斑病、轮纹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大食心虫、梨网蝽、梨蚜、梨茎蜂、刺蛾、金缘吉丁虫、吸果夜蛾等。2.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优先选用植物源、微生物源、动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根据病虫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就无公害鲜食葡萄农药使用的情况以及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阿克苏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所产葡萄含糖量高,口感好,品质佳,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在生产实践中,由于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当、农药使用不合理等因素,致使葡萄病虫害易于发生。本文结合阿克苏地区葡萄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安全防治措施。1葡萄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盲目用药,随意性大1.1.1超浓度用药随意提高农药使用浓度,造成药害,既增加了成本,又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3.
葡萄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葡萄生产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随之增多,发生危害也日趋严重,直接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品质和市场供应,特别是葡萄供人们鲜食,使用化学农药后残留问题比较突出,保证果品安全性,已成为当前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笔者经多年实践,对葡萄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认为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加强植物检疫,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严格控制用药浓度和次数,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达到提高产量、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上长期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害,不仅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畜健康。减施化学农药对实现植物病害绿色防控、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减施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害措施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从农业防治、植物源农药防治及微生物菌源农药防治等方面综述非化学农药措施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提出加快中药提取物防治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创新研究,及筛选有价值的生防菌或植物内生菌代谢物的微生物菌源农药进行商品化生产、使用的发展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5.
应重视农业防治 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种田的农民朋友只要提到给作物防治病虫害,首先想到和使用的办法就是给作物喷洒农药,农药一喷,过不了多久,病虫害又出现了,于是,选用毒性更高,加大用药量,不按操作规程(如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限)的情况就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羊杏平 《农家致富》2009,(15):31-32
五、病虫害防治 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倡生物防治和生物生化农药防治。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7.
<正>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植物源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对环境友好、毒性普遍较低、不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为了让广大农民和农技推广工作者对植物源农药品种有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现把我国开发的  相似文献   

18.
有机葡萄生产中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生产要求,葡萄病虫害防治要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而应选用微生物农药,生物菌剂,和植物间种等方法。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有机农药,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防治时,应根据葡萄的不同生长时期,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与新农药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源光活化农药作用机理独特,在光照下能显著提高杀虫、抑菌、除草的生物活性,在发挥作用的同时自身降解,被誉为绿色农药。光活化农药现已成功地用于防治卫生害虫,通过结构改造和新剂型开发用于农业病、虫、草害的防治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作者十多年的研究,总结了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进展和光活化农药的开发与应用概况,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20.
农药是预防和直接杀灭有害病虫的有力武器,在果树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药的品种、制剂很多,各种农药对病虫害的作用机理和防治对象也各不相同,适当地使用农药对保证果树产量,提高果品质量,消灭病虫是十分必要的.但应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