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铃薯双膜覆盖促成栽培山东省东营农业学校(257091)邹金环本校于1996年~1997年对马铃薯进行了双膜覆盖促成栽培,两年平均产量达5097.3公斤,产值7165.7元。一、双膜覆盖的优点1.能提高土壤温度和棚内气温,同时发挥小拱棚和地膜覆盖的双...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宜粮宜菜,采用双膜马铃薯栽培技术,其产量更高、口感更佳。所以,双膜马铃薯栽培技术有很高的研究与实用价值。基于此,介绍双膜马铃薯栽培技术的要点,以期为广大农业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在陇南市武都区城郊乡渭子沟村推广马铃薯冬播双膜栽培技术以来,示范平均产量达22.5 t/hm2、产值5.25万元/hm2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06年陇南市政府把马铃薯冬播双膜栽培确定为21个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已在境内白龙江、白水江、北峪河流域及徽成盆地大面积推广.我们根据开展该项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了陇南马铃薯冬播双膜栽培技术要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临夏县海拔1 976m区域条件下,试验观察了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株行距配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垄幅、株距对马铃薯产量、单株生产力、商品率及产值的影响明显.当垄幅为40:80(窄行40 cm、宽行80 cm)、株距为35 cm时产量和产值最高,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分别达40 807.65、35 257.35 kg/hm2,...  相似文献   

5.
张纲 《农技服务》2012,29(7):848-849
为了给马铃薯生长提供充足的钾肥,在马铃薯上进行了硫酸钾型40%(氮、磷、钾比例为16-14-10)配方肥对于山旱地全膜双垄马铃薯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及淀粉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配方肥施用量为900~1 050 kg/hm2时,马铃薯经济性状、产量、淀粉含量及效益均比较显著,其中产量较对照增加72.5%~75.5%,纯收入增加1 625.3~12 568.7元/hm2。  相似文献   

6.
研究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的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可提高29.14%~36.04%的鲜薯产量,全膜覆盖栽培较半膜覆盖栽培增产5.3%,增产作用不明显;揭膜与否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覆膜可提高马铃薯单薯数量、重量及产量,但商品率降低,成本增加,产值及收益较露地处理的降幅很大。建议在高海拔地区推广应用覆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安康市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主要介绍安康市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要点和双膜栽培技术推广前景,旨在为安康市发展马铃薯双膜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出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的最佳种植方式,为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指导,对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产量差异较大,全膜双垄覆盖膜侧种植产量最高,平覆膜、起垄覆膜和垄沟种植次之,可在宁夏南部山区推广应用。垄作不覆膜种植产量最低,不提倡在宁夏南部山区旱作田应用。  相似文献   

9.
白榆平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68-70,73
在宁夏盐池县麻黄山对马铃薯克新1号进行6种不同覆膜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半膜单垄处理可以推迟马铃薯全生育期1~2 d;半膜单垄播种期土壤含水量高于全膜双垄,土壤水分耗散也是半膜单垄高于全膜双垄;不同覆膜处理半膜单垄产量高于全膜双垄产量。马铃薯产量最高的为播种期半膜单垄处理,为51 550.5 kg/hm2,最低的为秋季全膜双垄处理,36 385.5 kg/hm2。说明在盐池县南部黄土高原区马铃薯以半膜单垄方式种植较好。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2011年冬季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大棚双膜覆盖和地膜覆盖比较试验,从物候期性状、产量、效益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襄阳市马铃薯选择种植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详细数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覆膜方式下马铃薯产量及集雨保墒效果的研究,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地膜全覆盖种植马铃薯耕层含水量、产量都优于不覆膜种植,产量高低依次为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通用全膜垄沟栽培、全膜双垄侧播、全膜单垄侧播,较露地栽培产量明显增高,在以后的种植中,应大力推广地膜种植,尤其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  相似文献   

12.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特别是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为了选择适宜于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的马铃薯品种,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此,在神林乡叶河村进行马铃薯品比试验,为选择适宜双垄覆盖栽培技术的马铃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比转光膜与普通地膜在马铃薯生产中的性能表现,加快转光膜覆盖栽培技术在作物生产中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栽培中覆盖转光膜,不仅能促进马铃薯出苗和成熟,使马铃薯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商机,而且马铃薯的商品性、产量、产值均优于覆盖普通地膜;转光膜韧性好、不易破、易回收,降低了回收难度和对土壤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各地栽培技术水平和产量极不平衡。为了探讨双膜栽培产量影响,我们在岩洲村进行地膜栽培试验,从而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西北旱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时期揭膜的方法,来研究全膜双垄沟播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和土壤耕层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全生育期覆膜处理产量最高,达27 957.27kg/hm2,与露地栽培相比,增产23.17%,差异显著。全生育期覆膜、现蕾期揭膜、膨大期揭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现蕾期揭膜处理商品率最高,为85.43%,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可通过现蕾期揭膜来提高西北旱区旱作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6.
全黑膜覆盖马铃薯套种豌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以双垄沟马铃薯套种2行早熟豌豆模式马铃薯产量高,早熟豌豆产量也最高,可作为目前推广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生产中采用马铃薯草膜双覆盖垄作滴灌技术,既可利用地膜的保墒增温效应,也可使安定区玉米秸秆资源就地利用。结果表明,在安定区采用草膜双覆盖垄作滴灌技术种植马铃薯,适宜播期以5月4日为宜,出苗率高、产量高,产量为46 380 kg/hm2。播种过早出苗后易发生冻害,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实用科技》2005,(11):8-10
马铃薯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作物,马铃薯的投入产出比为1:4.1亩马铃薯相当于2亩粮食的产量,3亩粮食的产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陆良县芳华镇当地气候特点、马铃薯生产特性以及大田生产实践,总结了当地小春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与潜力、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的优势及双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当地马铃薯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对全膜双垄沟留膜免耕复种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氮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全膜双垄沟留膜免耕复种栽培模式下,秸秆覆盖有利于促进马铃薯生长和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且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前茬施N量的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N肥的后效增产作用非常明显;秸秆覆盖条件下,相同施肥处理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N肥农学效率分别比无秸秆覆盖提高25.5%~59.5%、30.8%~67.3%、8.8%~155.6%,前茬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300、120、60 kg/hm时(F1N5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可达16 737 kg/hm,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表明马铃薯在全膜双垄沟留膜复种模式下,秸秆覆盖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氮肥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