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汕优3550、协优3550、Ⅱ优3550和博优3550等3550系列组合,株型好,丰产潜力大,在连续几年的省区试中,均表现出比对照汕优30选和汕优桂44增产,增幅为3.89%~15.6%,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987~1992年,3550系列组合已推广种植500多万亩。由于这些组合均具弱感光性,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三省的中南部和海南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
汕优3550     
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珍汕97A与恢复系3550(青四矮16/IR54杂交选育而成)组配育成的华南晚籼型组合。1987年晚稻参加省区试弱感光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99.65kg,比汕优30选(对照组合)增产15.24%,增产达极显著值。1988年晚稻第二次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382.55kg,比对照1汕优30选增产10.55%,比对照2汕优桂44增产9.64%,增产达极显著值,1990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弱感光型晚稻中迟熟组合,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本…  相似文献   

3.
汕优85     
汕优85(珍汕97A/台八—5)是中国水稻所选配的晚稻组合。1986年参加全国籼型杂交晚稻中迟熟组合区试,全国区试15个点,亩产286~526.7kg,平均447.8kg,12个点增产,3个点减产,比统一对照汕优2号平均增产6.87%.居参试组合的第二位。全生育期117~135天,平均128.4天,比对照汕优2号早熟2天。每亩有效穗16.7~23.25万,平均20.04万,成穗率平均64.69%。株高平均88.13cm。每穗总粒数84.55~130,2粒,平均108.01粒,结实率平均80.68…  相似文献   

4.
汕优直龙     
汕优直龙是广东省湛江农业专科学校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组用珍汕97A与直龙配成的籼型感温组合。1主要特征特性株高95~100cm,株型直集,叶片厚直,秆粗坚韧,耐肥抗倒,转色顺调,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粒结构比较合理。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亩有效穗14~17万.平均每穗总粒数130~170粒,结实率85%~92%,千粒重27~28g。在广东湛江早稻栽培,3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插秧,全生育期125~128天,晚稻7月上、中旬播种,8月上旬插秧,全生育期105~110天,与汕优6号相似。汕优直龙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5.
汕优献2     
汕优献2是广东省梅州市农科所于1986年晚季用珍汕97A与本所新育成的恢复系献2(即献党/IR24F6(117—2)配制成的晚稻中熟杂交水稻组合。该组合于1990年晚稻参加梅州市区域化试验,1991年晚稻参加广东省区域化试验。1主要特征特性汕优献2是一个感温性强、弱感光的组合,晚稻表现中熟,全生育期118天。7月4日播种,7月27日插秧.9月22日始穗,9月%日齐穗,10月30日成熟,比同期播的汕优64迟熟10天、该组合植株形态较理想,株高95cm左右,茎杆粗壮坚韧,株型集散适中,根系发达,抗倒…  相似文献   

6.
汕优67     
汕优6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晚稻组合,其恢复系明恢67是用IR54与明恢63杂文选育而成。1988年晚季省区试,19个点平均亩产404.6kg,居8个参试组合首位,比对照1汕优6号增产9.26%,比对照2汕优63增产0.55%。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该组合在福建省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131天,比汕优6号迟3天,比汕优63迟1天,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剑叶挺拔,克服了汕优63叶宽易披叶的缺点。分蘖力强,亩有效穗18~19万,每穗总粒107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89,根系发…  相似文献   

7.
广优4号     
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红莲型不育系丛广41A与青六矮1号组配育成的华南早籼迟熟组合。1990~1991年早稻参加广东省杂交稻迟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均名列第一,亩产481.8和480.48kg,比汕优63增产9.62%,达极显著值,1993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广优4号全生育期130~135天,比汕优63早熟2~3天,株高105cm,亩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150粒,结实率80%~90%,千粒重24~24.5g。前期长势较弱,中后期长势转旺,分蘖力中等,抗倒性中等,后…  相似文献   

8.
汕优63     
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1981年由福建三明市农科所育成。其恢复系明恢63是从IR30/圭630的杂交后代中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该组合属于迟熟中籼类型,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汕优63株高100~110cm,株型适中,叶片稍宽,剑叶挺直,叶色较淡,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每穗粒数120~13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99左右,米质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稻飞虱。1982~1983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35kg和431.45kg,…  相似文献   

9.
恢复系3550是用青四矮16为母本,与IR54杂交选育而成的.该恢复系生育期约140天,株高90 ~95cm,茎秆粗壮,叶片短直,株型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3级);恢复谱广,恢复力强;配合力好,且其杂种 表现出弱感光性.  相似文献   

10.
金优桂99     
金优桂99是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用该所选育的籼型优质米不育系金23A,与优质恢复系桂99配组育成的。于1994年1月5日破格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该组合生育期比威优46和汕优桂99短2~4天,可在长江流域作中稻和迟熟晚稻,华南作早稻栽培。株高95cm左右,株叶型好,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20~22万。穗长22~24cm,每穗总粒数110~12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5.5g。表现出:(1)米质优良。经中国水稻研究所分析,该组合糙米率80.4%,精米率7…  相似文献   

11.
70优04     
70优04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法品种间杂交晚粳组合。1994年4月1日通过审定(省级),定名皖稻26。母本是7001S,父本秀水04是从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引进的常规稻。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属晚粳型,全生育期130(双季)~150天(单季),株高98.6~107cm,株型紧凑,叶片挺秀。分蘖较强。作单晚亩有效穗21万,每穗133.9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5g;作双晚亩有效穗26.4万,每穗124.3粒,结实率75%,千粒重24.5g。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感稻飞虱。适于安徽省…  相似文献   

12.
新香优99     
新香优99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新选育的不育系新香A与恢复系桂99配组而成的迟熟晚籼组合。它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且具香味等优点。1产量表现1994年参加湖南省晚稻多点联合品比和省商品优质稻(晚稻)多点品比,平均亩产均为375.0kg。湖南省湘阴县姑嫂树乡下坝湖村二组李政1994年种植0.79亩,产稻谷400多kg,亩产过500kg。浏阳市永安镇村民胡运良种植2.0亩,亩产400.0kg。2主要特征特性新香优99全生育期123天,株高104cm,分蘖力强,亩有效穗23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位…  相似文献   

13.
振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三系不育系振丰A与恢复系广恢998组配的弱感光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在广州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14~116d,株高103.7cm,穗长22.2cm,每穗总粒数148.7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4.5g。该组合具有株型适中、耐肥抗倒、高产稳产、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应性较广等特点,适合在华南稻区的粤中南、桂中南和海南等地区作晚季种植,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博优210     
博优210是华南植物研究所选育成的早制晚用的弱感光晚稻组合。1产量表现博优210的株型结构较理想。株型紧凑,植株适中,茎秆坚实,耐肥抗倒,叶片厚直,不易披露.叶色青翠,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协调.后期熟色好,青枝腊秆,是一个农艺性状比较理想的杂优组合。据阳江市农科所1993年晚稻品比调查,亩最高苗数38.75万苗,有效穗数21.75万穗,株高87cm,每穗总粒97.8粒,结实率91.87%,千粒重21.5g。博优210适应性广,各类日均可种植,根据华南植物研究所1992年晚稻品比亩产544.5k…  相似文献   

15.
汕优桂33     
汕优桂33(珍汕97A/3624—33),由广西农科院水稻所育成。其恢复系3624—33是从IR36/IR24的杂种后代中经多代选育而成的。该组合属迟熟中籼类型,其生育期与汕优6号相近.适合于华南地区作早稻和晚稻,长江流域作中稻和迟熟晚稻栽培。汕优33株高100cm,分蘖力较强,繁茂性好,株型集散适中,叶片稍长而直立,穗大粒多,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79,米质较好,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不抗黄矮病和普通矮缩病。1982~1983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域试验,比对照汕优2号分别增产8…  相似文献   

16.
协优413     
协优413(协青早A/中413)系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已通过浙江省品委会水稻专业组考察审查。1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该组合茎秆粗壮,株高95~110cm,根系发达,耐肥抗倒,株型紧凑,剑叶挺,叶色浓绿,分蘖力强,亩有效穗可达18~20万,穗型大,每穗总粒130~170粒,每穗实粒数125~150粒,后期熟相好,千粒重26~28g。一般亩产500kg,高产田可达600kg以上。协优413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较耐细条病,抗褐稻虱。协优413米质中等偏上,糙米率83.4%,精米率75.7%,整精米率6…  相似文献   

17.
汕优32选     
汕优32选是广西玉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珍汕97不育系与恢复系IR32选配而成。IR32选恢复系是该所从IR32变异株中系统选育成。1985年1月29日经广西玉林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87年3月5日获广西玉林地区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主要特征特性汕优32选分蘖力中等,繁茂性好,株型集散适中,苗期抗寒力强,前期生长快,抽穗整齐集中,后期青枝腊秆落色好。早季种植全生育期115~120天,晚稻100~107天。株高106.6cm,亩有效穗16.5万,每穗总粒113.34粒,实粒106.…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以来 ,广东中、南部大面积种植的都是感温型杂交水稻组合。由于感温型组合感温性强 ,晚造种植生育期缩短 ,限制了单产提高。1987年起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先后组配出了汕优3550、协优3550、II优3550和博优3550等弱感光组合 (以下简称3550系列组合 ,其中博优3550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与湛江农专共同组配 )。这些组合在广东中、南部稻作区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好 ,其中II优3550、协优3550和博优3550还表现出米质较好 ,口味较佳 ,深受农民欢迎。为加速这些组合的利用 ,我站组织有关单…  相似文献   

19.
汕优77     
汕优7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恢复系明恢77与珍汕97A配组育成。明恢77是用“明恢63/测64—7杂文选育而成。该组合从1990~1993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近1000万亩,1993年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作早稻全生育期125~130天,与汕优64基本相同。株高95cm,茎秆粗壮,分蘖力中上。株叶形态好,穗大,结实率高,耐寒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一般亩有效穗20万,每穗13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7g,米质较好,亩产450~500kg。2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汕…  相似文献   

20.
威优35     
威优35是湖南省农科院和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于1981年育成的一个迟熟杂交早稻组合。其恢复系26窄早系从(IR26/窄叶青8号)F2//早恢1号的后代中选育而成。V20A/26窄早1982年命名为威优35。1主要特征特性威优35具有杂交中、晚稻穗大粒多的优势,每亩有效穗数一般达18~20万,每亩有效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一般在80%以上,千粒重27~289,出糙率78%~80%,糙米率70.5%。威优35的株型前散后集、营养生长期叶片窄长且披,生殖生长期叶片角度小,尤其是剑叶长而挺直,抽穗后株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