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家兔繁殖性能是决定家兔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家兔具有较高的呼吸速率、喘气和对热应激的耐受性差等特点,当出现高湿热环境时,家兔极易发生应激性疾病,进而对繁殖性能产生影响,如在高温环境下繁殖母兔采食量减少,受胎率、产仔数、泌乳量降低,公兔性欲下降、精子密度和活力降低、精子畸形率上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调控受到影响。本文就热应激对家兔繁殖性能、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及相关热应激蛋白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肉兔生产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影响家兔生产的因素很多,如品种、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环境、疾病防治等。其中,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家兔生产性能的发挥。高温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环境应激。高温不仅影响家兔的饲料摄入量、饲料转化率、增重、产毛量、毛皮品质和繁殖性能,而且在较短时间内导致大批死亡。为减少高温对家兔性能的影响。笔者对家兔热应激及其缓解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提高家兔繁殖性能的技术要点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75131吴占福家兔的繁殖没有明显的季节之分,一年四季均可发情。就家兔的繁殖性能而言,它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影响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的途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公兔的精液品质、受精能力,母兔的正常发...  相似文献   

4.
光照是影响家兔生长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与家兔的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变化密切相关,适宜的光照制度是家兔正常养殖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本文总结概括了在家兔的生产过程中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光色(波长)和光照周期等不同光照条件的变化对家兔生理机能及繁殖机能的调控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光照控制制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极易引起家兔的热应激反应,导致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抗氧化能力降低,阻碍兔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综述热应激对家兔行为及生理生化指标、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家兔热应激期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旨在为制定家兔热应激调控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兔业是节粮、环保、低耗草食畜牧业中的代表性产业,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的相关研究是推进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不断进步,为家兔育种提供了更加先进全面的技术手段。作者从家兔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国内外2021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一定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择与环境效应的影响。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主要以分子育种为主,包括品种与遗传多样性、皮毛性状功能基因、脂肪和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生产性能测定等。本综述旨在为家兔育种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兔舍环境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舍环境条件 (如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光照、噪声等 )是影响家兔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兔舍环境因素进行人为调控 ,创造适合家兔生长、繁殖、产毛的良好环境条件 ,是提高养兔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1 温度的调控不同日龄、不同生理阶段家兔对环境温度的要  相似文献   

8.
家兔是节粮型草食小动物,其养殖投资少、见效快,已成为中国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等方面对国内外2019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方面均作了较多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是针对选择和环境及添加物对家兔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是对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其中产仔数及精液蛋白方面的研究较多,其次是生长、肉质、毛色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繁殖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公兔精液的保存方法及添加物对家兔精液品质、产仔数和受胎率的影响。国内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也主要包括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但国内的研究重点在分子育种研究,其中品种与遗传多样性及皮毛性状功能基因的研究较多,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常规基因克隆和基因编辑的方法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而传统育种性状评定和家兔繁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综述可为家兔的育种和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家兔养殖业的工厂化、集约化发展,自然光照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需要采用人工光照为繁殖母兔提供适宜的光环境,以充分发挥其繁殖潜能,提高单位母兔的生产效率。本文就光照对母兔繁殖性能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期望家兔养殖单位重视光照的作用,并能在实际生产中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光照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肉用种兔的繁殖性能受温度、营养、年龄、使用等方面的影响,了解这些相关的影响因素,对于合理有效的组织养兔生产,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提高种兔的繁殖性能,对养兔场的发展及养兔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兔大国,虽然兔肉消费及出口产值在畜牧业产值中所占份额较小,但家兔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增产创收的重要途径。而种兔繁殖性能的好  相似文献   

11.
家兔是中国传统的畜禽品种,同时也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2020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家兔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较多研究,在传统育种上主要针对选择和环境因素对家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分子育种上对生长及肉质相关基因、繁殖性能相关基因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研究重点集中于分子育种,包括对皮毛性状、肉质性状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讲,家兔是繁殖力很高的动物。但是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生产中家兔的繁殖能力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也是许多养兔场、户生产水平低、效益不高甚至亏损的原因之一。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提高兔群繁殖力,对兔群发展及养兔效益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1 正确选种 家兔不同用途的品种之间繁殖力存在明显差异,如肉用兔、皮肉兼用兔的繁殖力一般高于皮用兔和毛用兔。建场初期,在选择饲养何品种时,注重生产性能(生长速度、产毛量等)的同时,应把繁殖性能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如选肉用品种,生长发育良好、繁殖力  相似文献   

13.
陈辉 《猪业科学》2019,36(7):112-114
母猪的繁殖性能对养猪生产效益具有重大影响。母猪的繁殖性状属于低遗传力性状,其性能的优劣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胎次、配种季节和分娩季节、营养水平、环境(高温、光照等)以及饲养管理等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笔者就国内外对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非遗传因素的研究加以综述,阐述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提供思路和依据,进而改善养猪生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生物刺激用于家兔繁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兔人工授精在欧洲国家已基本普及,与“整齐生产”的方式相适应,每5~6周有1~6批家兔被输精。因此,为了保证有较好的整齐生产,对影响生产因素的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母兔在产仔后立即输精,其繁殖性能与胎次、哺乳状况及输精时的性接受状况有关。1992年...  相似文献   

15.
家兔繁殖性能的高低是衡量养兔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在小规模养兔场中,由于受舍饲条件的限制,整体繁殖率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在小规模家兔场养殖中,要想获得高效益,就要以科技为本,精细管理为主,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本文就遗传、环境、营养、繁殖技术和妊娠鉴定5个方面对家兔繁殖率的影响因素做出总结,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气温低、日照时间短、青饲料缺乏,是影响冬季家兔生产的主要因素。当兔舍保温、环境控制及饲养管理等措施跟不上时,易引起兔群发生呼吸道、消化道和毛皮癣疾病,也使家兔繁殖受到限制。因此,在冬季进行家兔生产时须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2016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家兔繁殖)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家兔育种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国外传统育种包括遗传评估、选择及杂交、因子效应分析,分子育种主要涉及生长、繁殖及抗病等性能,而繁殖相关技术为国外研究重点,主要包括胚胎冷冻、精子特性、药物及营养等对家兔繁殖的影响研究。国内传统育种包括品种选育、杂交及性能测定,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及繁殖方式和光控繁殖等,分子育种技术则为国内研究重点,主要涉及遗传多样性评估,生长、皮毛、繁殖、抗病性能及CRISPR/Cas9技术等。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不同,国外繁殖技术研究成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陈辉 《猪业科学》2019,36(5):50-52
现代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繁殖性能的优劣,母猪繁殖性状多为低遗传力性状,因而探讨非遗传因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对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胎次、日粮营养、输精方式、初配日龄、饲养管理、母猪背膘厚以及环境等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展开综述,通过分析各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实际生产中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养猪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深受母猪繁殖效率影响,且遗传、疾病、环境、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等均可能对母猪繁殖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为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养猪户应分析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笔者以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1营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繁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促黄体素(LH)  相似文献   

20.
奶牛的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与奶牛繁殖性能密切相关。影响奶牛繁殖率性能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水平、疾病、繁殖技术和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了解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奶牛的繁殖率,对提高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简单介绍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和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