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业机械通过卫星导航实现精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农业机械的精准化管理与操作面临着作业面大、数据统计复杂、宏观管理难度大等困难。为满足农业机械精准化管理的需要,本文借助北斗卫星导航,通过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采集农业机械的实时作业信息和相关数据,实现影像监测、地块测量、远程调度等,以期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机精准作业规模化管理与农机作业服务计费需要准确的农机作业面积,设计北斗导航农机作业面积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北斗导航农机作业面积管理终端和北斗导航农机作业面积管理平台,实现农机作业面积测量与管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及ARM32位Cortex-M3处理器设计并开发管理终端,采集农机作业位置信息;同时采用C#、JAVA语言及SQL Server 2008数据库设计并开发前后端分离结构的管理平台,实现农机作业监控、面积测量、数据统计等功能。通过田间试验,检验管理终端定位误差和管理平台面积测量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农机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作业面积、作业轨迹等信息实时记录和回放。北斗导航农机作业面积管理终端水平定位误差仅为2.7 cm,作业面积平均测量误差为1.818%。该系统能够精准测量农机作业面积。  相似文献   

3.
"基于北斗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作业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上传;通过集成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物联网传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讯等高新技术,可有效解决作业数据采集、自动化处理、统计分析、高效管理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深松作业远程管理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当前农田机械深松作业质量监控的需求,以北斗卫星定位和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实现远程深松作业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的技术方案。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深松作业信息进行可靠传送,在监控终端利用Web技术和Browser/Server网络结构,实现底层控制网络与Internet的集成,建立深松作业远程管理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既可实时获取工况信息又能进行作业面积统计,能够满足深松作业远程监测和管理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一、总结试点经验,为深入推进农机化技术与信息化融合奠定基础2015年,吉林以农机深松和秸秆还田覆盖免耕播种作业远程监测为切入点,开展了农机精准作业试点示范。两年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试验示范,拓展技术实施项目,扩大试点示范领域范围。(一)农机精准作业快速推进,提高了农机作业补助监管能力与中国农机院联合开发了农机深松和秸秆覆盖免耕电子监测技术,集成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物联网、自动摄像、无线通讯与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履带式作业装备自主导航路径规划方法,以规则型地块为研究对象,根据履带式作业装备的自身属性以及作业特点展开研究。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获取地块四角坐标、联合作业装备尺寸及作业行间距等信息,自动生成作业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路径规划算法测量点与计算点间最大误差为0.09m,平均误差为0.046m,算法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卫星导航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高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12年,昌吉市农机部门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首次引进了拖拉机GPS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技术,经过改装的拖拉机不需要农机手再操作方向盘,通过卫星和信号基站定位就可以实现农作物播种、喷药、收获等机械化精准作业。州、市财政拿出50万元资金,支持安装了6套美国GPS全球卫星定位信息系统,用于各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机械监督管理总站利用"北斗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完成全区2017年下半年秸秆还田面积审核工作。此次共审查农机主体46个,秸秆还田面积2543.2hm~2,2017全年秸秆还田面积审核工作基本完成。自2017年上半年全面采用北斗系统审核秸秆还田作业量以来,累计核查秸秆还田面积近4000  相似文献   

9.
正秸秆还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多年来,通过政策引导、行政推动,徐州市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越来越大,实施效果也越来越好。但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市农时季节紧张,加上水资源及水利设施等诸多方面因素制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效果未能充分显现,秸秆还田不及时、作业质量不高致使小麦、水稻不能适期播种(栽插)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秸秆还田技术路线,保证作业质量满足种植要求。该市农机部门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当前农田机械深松作业质量监控的需求,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通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针对悬挂式深松机的耕深在线检测系统,并建立了农机作业远程监测平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能够适应深松作业的工作环境,既可实时获取深松作业信息又能进行作业面积统计。其中,深度测量误差在±1 cm以内,作业面积精度高于99%,能够满足深松作业远程监测和管理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1.
张学佳 《农业工程》2018,8(4):30-35
传统小农生产模式具有投入大、效率低和效益差等特点,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模式虽然正在不断向机械化转换,但是简单的机械化已不能满足农忙时节农户对农机的需求,以及不断增加的农机数量给农机管理部门带来的难度,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借力“互联网+”。针对上述问题,借助互联网思维,在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提升、农机化管理与服务等方面与“互联网+”融合,从实际出发,根据耕地分布集中地的不同和收获时间的差异,合理调度管理农机,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以最大限度满足农户农忙时的需求,实现了农机作业可监管、农机资源分布易查询、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管理平台资源可整合,全面提升了农机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东小麦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小麦机械化生产中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土壤耕整、播种、植保、灌溉和收获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统筹一年两作生产模式和经营效益,结合生产资源禀赋、经营规模和经济水平,提出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种植模式,以及各环节技术要点和农业机械装备配备方案,实现小麦机械化生产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机械化移栽是实现蔬菜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掌握当前我国蔬菜机械化移栽作业现状,对我国蔬菜主产区的典型蔬菜基地机械化移栽作业现状进行调研,并根据种植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行业标准的方法计算出各基地的机械化移栽作业水平,结果显示目前各区域的露地蔬菜机械化移栽作业水平差距较大,整体水平仅为24.4%。结合当前我国蔬菜机械化移栽作业现状,对移栽环节存在的机具投资回报率低和前后环节作业装备不配套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全自动移栽研发力度、提高社会化服务力度、完善设施及人员配套和健全标准化作业规范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农机合作社存在经营管理的需求。为了实现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托管中对于托管地块的管理、农机的调度管理、作业的生产跟踪、农资的管理等,设计了基于地块管理的农机合作社管理系统,通过对合作社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完成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实现了系统的业务功能,并对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对合作社的地块、机务及订单进行管理,能够更加科学直观地监测农机的作业数量和作业质量,对机手进行有效的监管,同时为合作社的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凌彩敏 《湖南农机》2011,38(9):9-10
农业机械维修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南县农机维修体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通过贯彻落实《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提高农机维修人员职业技能等方面政策实施,是农业机械的高效运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2017年,重庆市永川区组织实施了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各项建设任务,达到预期效果。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内水稻生产在耕地、播种、植保、机收、烘干和秸杆处理关键环节实行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示范区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5%,形成了一套适合永川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模式及农机装备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7.
蒋国生 《湖南农机》2013,(6):231-232,236
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化逐年扎实推进,农业机械作业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机械化人才需求矛盾日益彰显,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必须保证农机人才的供给能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农业类高职院校利用原有的专业优势、有针对的加强农业机械专业建设特别是农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把农业机械化专业的课程理论知识和农业机械化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农机化技术指导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农机精确导航技术正在中国大田种植领域规模化应用,但农机精准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精细管理技术的应用仍进展缓慢,精准农业技术、装备与服务体系尚未完成构建,节本增效和节能环保等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仍缺乏技术手段。随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的不断融合,智能农机系统呼之欲出,将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高效和科学的解决方案。基于智能农机系统的特点、中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特征及农业财政补贴的现状,本研究以节本增效和节能环保为主要目标,围绕农业生产组织、农机服务组织和农业主管部门等农机生产作业的核心参与者,融合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机精准化服务,建立了中国农机社会化精准服务体系。该体系预期可精确监测农机作业面积和肥药施用量等基本作业参数,可作为社会化服务结算和作业补助发放的精准依据。本研究为实现肥药双减等目标、帮助国家有关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和促进中国精准农业技术的全面应用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黑龙江省垦区各农场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差异性较大及数据维数高的问题,基于谱聚类算法的聚类方法,对2013-2015年垦区东部36个农场的统计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合各农场农业生产总值变化速率与平均机耕面积农机总动力变化速率之间的关系,将聚类结果定义为发达农场、中等发达农场、不发达农场3类。结果表明:聚类较为准确,符合垦区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差异性较大的事实,能够反应垦区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现状,可为垦区未来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农业机械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