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型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伴随发生关节炎,偶有心内膜炎。该病主要侵害育肥猪。就流行性而言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多地,对养猪业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SE),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猪丹毒病有关节炎型、心内膜炎型和皮肤坏死型三种,其中皮肤坏死型猪丹毒病很少见报道。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主要发生于架子猪,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感染,有时也呈暴发性流行。一般来说,慢性型猪丹毒病多由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的。但笔者在临床所见的两起原发性皮肤坏死型猪丹毒病病例皆为仔猪,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细菌性传染病,多呈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有的发生心内膜炎。猪丹毒杆菌主要侵害架子猪,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笔者主要针对猪丹毒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论述。1发病情况2012年8月12日接到一养猪场的报告,称该场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型后多表现为心内膜炎、增生性关节炎及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呈地方性流行和散发,主要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类型。作者通过对致病原因的分析,给出具体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俗称"打火印"。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有的有心内膜炎。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本文主要对猪丹毒的病原及致病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以及防治措施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多呈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发生关节炎或心内膜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x rhusipathiae)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死亡率可达80%-90%。主要侵害架子猪,临床症状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也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急性型多呈败血症症状、高热。亚急性型则表现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则主要表现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的症状。本病是威胁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现将某比较大的规模场的发病及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尤其是偏南方的地区养猪场内多发生急性败血型猪丹毒,从而导致众多发病猪急性死亡,给养猪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防控猪丹毒是养猪场必须要严肃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猪丹毒的发病特征和病因等,并给出猪丹毒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急性、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患急性猪丹毒的猪皮下脂肪呈桃红色,用刀切毛细血管出血浸润,表皮呈弥漫性炎性充血,即全身性皮肤充血,呈现一片红色,俗称“大红袍”。本文就一场暴发性败血型猪丹毒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时则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各季均可发生本病,炎热多雨季节多发。不同年龄、品种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也是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型多呈败血症症状、高热;亚急性型则表现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则主要表现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第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分两种,即急性型,多呈败血症,亚急性型为疹块型,即所谓的"打火印"。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有的有心内膜炎。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四川省有最早报道,1946年以后,各省都相继有报道,由于有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以及三联苗等的应用,发病已经很少,目前仅有个别在发生。1病原体特性猪丹毒杆菌为一种纤细的革兰氏染色阳性菌,无鞭毛,  相似文献   

17.
猪丹毒是发生在猪身上的一种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在全球各地均有发生。猪丹毒分为急性败血型和慢性型2种类型,其中急性败血型的症状发病较快,并且能够表现在体表,急性败血型猪丹毒一般会在猪皮肤上表现为一些特征;而慢性型猪丹毒则不具有表观的病症,一般表现为以增生性心内膜炎和非化脓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猪丹毒在全球影响较广,并且难以根除,每年养猪业由猪丹毒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清晰认识猪丹毒,并且了解猪丹毒的诊断、预防和控制,对减少此病给养猪业带来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型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病猪、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损伤皮肤,吸血昆虫传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猪丹毒一般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主要特征为败血症,亚急性型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疹块,慢性型主要特征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1]。本文介绍了2例猪丹毒的诊疗经过,并总结了防治该病的经验和体会。1流行病学1.1流行特点猪丹毒主要发生于架子猪,易感性随日龄的增  相似文献   

2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和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