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奶牛“三率”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 一、影响奶牛“三率”的原因 (一)母牛膘情差 膘情是母牛发情的基础,膘情好坏直接关系到受配率的高低。根据调查统计,母牛五成膘发情率占19.6%,六成膘发情率为40.8%,七成膘以上为92%。 (二)母牛缺乏维生素E 维生素E是奶牛维持正常繁殖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母牛体内缺乏维生素E是引起胚胎早  相似文献   

2.
1影响母牛受配率的原因 1.1母牛膘情差:膘情是母牛发情的基础,膘情好坏直接关系到受配率的高低。由于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低和泌乳等原因的影响,使体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因此抑制了脑下垂体前叶性腺激素(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的分泌,而后导致卵巢上的滤泡长期处于静止状态,黄体持久存在,母牛就不能按正常规律发情。根据安达国营奶牛场的调查统计,母牛五成膘发情率占19.6%,六成膘发情率为40.8%,七成膘以上为92%。  相似文献   

3.
要想提高母牛冻精配种的繁殖率,达到多配、多怀、多产、多活,应该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一、提高母牛受配率1.提高母牛膘情,促进母牛发情,从而提高母牛受配率。当前,母牛的受配率之所以较低,达不到70%,其主要原因是母牛的发情率较低,有一部分母牛因长年不发情而无法参加配种。不发情的母牛多半是膘情不好,体质瘦弱的母牛,俗话说:“满膘才能满怀”就是这个道理。造成膘情差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有的群众养牛不懂技术,仍然采取比较原始的粗放饲养方式,没能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母牛的膘增差,致使母牛受配率降低。为…  相似文献   

4.
(一)注重母牛抓膘繁殖母牛营养不足对其繁殖力影响较大,不但影响发情,还影响受胎率。怀孕母牛如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生长发育,而且生出的犊牛初生重小,生长慢,成活率低。五成膘以下的母牛很少发情,六成膘受配率可达70%,受胎率达72%,因此,抓好母牛膘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奶牛“三率”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因此,奶牛应用冻配效果的好与差,直接表现在“三率”上,也是关系到养牛经济效益的关键。奶牛的正常繁殖,应当是一年一个犊,而为什么应用人工冻配之后,还达不到全配、全准?又不能普遍实现“母牛下母牛三年五个头”的标准呢?下面就根据中国奶牛之乡———安达市奶牛应用冻配的经验,谈谈提高奶牛“三率”的技术要点。1影响奶牛“三率”的原因1.1母牛膘情差。膘情是母牛发情的基础,膘情好坏直接关系到受配率的高低。由于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低和泌乳等原因的影响,使体内营养入不抵出,因此就抑制了…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繁殖率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产犊成活率。1受配率1.1加强饲养管理受配率低的主要因素是奶牛不发情。奶牛五成膘情发情率占29.8%,六成膘情发情率占55.8%,到七  相似文献   

7.
1.影响奶牛受配率的原因 1.1奶牛膘情差,缺乏维生素E 膘情是奶牛发情的基础,膘情好坏直接关系到受配率的高低。由于奶牛的饲养管理不当,饲料搭配失衡以及泌乳等方面的原因,就抑制了脑下垂体前叶的性脉激素的分泌,使卵巢机能长期处于静止状态,黄体持久存在,奶牛不能按期发情。另一方面,维生素E维持奶牛正常繁殖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8.
<正>隆冬时节,抓好成母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明春肉牛发情率、成功繁育至关重要。据资料显示,五成膘以下的母牛很少发情,六成膘时受配率和受胎率可达70%,72%;七成膘分别为75%和78%;八成膘分别为78%和80%。由此可见母牛抓  相似文献   

9.
牧场和养殖户所饲养的奶牛 ,首先要品种优良 ,并且要建立一个高产、稳产、健康的奶牛群。“抓奶先抓配”,因此提高奶牛受胎率是办好奶牛场的关键之一。1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合理配制日粮奶牛的日粮应包括精料、青贮全株玉米、豆腐渣或啤酒渣、青绿饲料、干草等。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产奶期日粮中的营养依次为粗纤维、能量、粗蛋白、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奶牛的体膘在 7.5~ 8.5成之间才能确保奶牛产后 2个月及时发情配种 ,体膘在 7.5成以下易造成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但母牛过肥可影响排卵 ,降低受胎率。2 必需的维生素、微…  相似文献   

10.
加强饲养管理,维持适当膘情.是保证母牛正常发情的物质基础。母牛的营养不合理,对繁殖力影响较大。营养不足对母牛则影响正常的发情周期和排卵,不仅延误青年牛的初情期和初配年龄,其受胎率也会降低。奶牛在产奶期间.由于营养物质需要量较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往往表现长期乏情,高产奶牛表现尤为明显,则延长产胎间隔。据统计,五成膘情以下的母牛很少发情,膘情好,受配率高,则受胎率也高。营养过盛,母牛过度肥胖会导致母牛卵巢脂肪变性。影响滤沟成熟和排卵。所以合理掌握后备奶牛。泌乳期奶牛各个阶段(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及干奶期饲草,饲草的饲喂量,注意饲料营养物质的平衡,喂给全价饲料。每日保持奶牛有2-3小时的产外推赶或逍遥运动.并常晒太阳。青年牛应适时配种。牛舍保持干燥卫生,饮给干净的水。饲草避免污染,冬季及时处理冻冰,防止牛摔倒引发流产。  相似文献   

11.
1.加强饲养管理奶牛夏天要有防暑简易棚,冬天要有保温牛舍。要为母牛提供全价营养饲料,保证其吃饱吃好。要千方百计把母牛膘情提高到七成膘以上,提倡抓膘促情,满膘配种。  相似文献   

12.
1.加强饲养管理奶牛夏天要有防暑简易棚,冬天要有保温牛舍。要为母牛提供全价营养饲料,保证其吃饱吃好。要千方百计把母牛膘情提高到七成膘以上,提倡抓膘促情,满膘配种。  相似文献   

13.
1对奶牛加强营养,改善管理母牛的膘情好坏,直接影响生殖激素的分泌。致使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许多母牛膘情差,导致受胎率降低,调查材料表明,改善管理是促进母牛  相似文献   

14.
<正>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奶牛不发情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母牛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牛群参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牧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 d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1卵巢疾病导致不发情奶牛的症状及诊断要点1.1奶牛不发情的外部症状  相似文献   

15.
1要合理搭配日粮奶牛的日粮应包括精料、青贮全株玉米、豆腐渣或啤酒渣、青绿饲料、干草等。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产奶期日粮中的营养依次为粗纤维、粗蛋白、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奶牛的体膘在7.5~8.5成之间才能确保奶牛产后2个月及时发情配种,体膘在7.5成以下易造成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而母牛过肥可影响其排卵,降低受胎率。2补充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与繁殖密切相关。缺乏锰、锌、碘,都会导致母牛发情延迟或减退。缺乏VA、VD、钙和硒,易造成奶牛胎衣不下及受胎率下降。要提倡科学…  相似文献   

16.
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了优秀种公牛遗传物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扩散。准确、及时的发情鉴定是奶牛人工授精的基础,然而,由于奶牛产后不发情、发情症状不明显以及发情鉴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发情鉴定方法不科学等,实际生产中母牛发情检出率较低,影响了产后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减少母牛发情鉴定工作量,提高母牛发情检出率,甚至不用发情鉴定而直接定时输精,从而提高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本文综述了奶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原理,重点介绍了奶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方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奶牛繁殖和管理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近两年来,由于我县自然灾害较严重,大部分母牛的饲养管理粗放,劳役繁重,膘情很差、延迟发情或长期不发情。严重影响了母牛的受配率和受率,为扭转这一局面,提高三率,两年来应用三合激素对母牛进行催情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黑山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梁巍同志介绍本人提高牛冷配受胎率体会如下: 一、对母牛加强营养改善管理“膘好易受胎,满膘能满怀。”过去受胎率低的主要原因,许多都是由于母牛膘情差。调查材料表明,加强营养,改善管理是促进母牛发情及提高受胎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良种繁育是发展畜牧业的“四大工程”之一 ,省委、省政府为把我省建设成畜牧大省。近年来 ,牛改任务逐年成倍加重 ,要真正改良好我国牛的品种 ,提高牛冻配改良授精率的技术措施很有必要。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 ,防止母牛过瘦。母牛膘情好坏 ,关系到能否配种成功。牛属草食动物 ,一般不易过肥 ,但却因季节和农户的饲养管理不同 ,过瘦是容易存在的问题。母牛配种时的最佳膘情为 7~ 8成 ,过瘦将导致母牛不发情或只发情不排卵 ,从而影响配种的授精率。检查母牛是否有生殖器官疾病及子宫异常现象。当畜主牵来母牛时 ,输精员要先检查母牛是否有生殖…  相似文献   

20.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为没有正常的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的较常见。奶牛不发情时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残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牛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