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脂膜简介     
高脂膜系河北省长城化工厂生产的新型无毒防病增产剂,是一种高分子物质,呈膏状,洁白、细腻,并有特殊香味。 高脂膜经兑水稀释后(一般采用200—300倍),即可用喷雾器喷布在植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肉眼看不见的薄膜,这是一层单分子膜,分子之间有一定空隙,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子仍能通过(但比无膜状态明显减少),而水分子和病菌孢子则不能通过,因此能起到保护叶片及果实不受病菌侵染的作用,同时还有减少水分蒸腾的功效。 北农大1980年春用高脂膜喷布防苹果炭疽病获得成功。1981年扩大试验,它能防治苹果锈病、月季白粉病、葡萄炭疽病、小麦赤霉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2.
无毒高脂膜用于柑桔贮藏保鲜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膜是一种高级脂肪醇成膜物。成膜物的水乳液是一种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其分子具有不对称的结构,一端含有极性的亲水基团,另一端是非极性的疏水基团。当高脂膜经稀释后,通过喷雾或洗果的方式附着于果实表面时,即形成一层很薄的、肉眼不可见的、连续的膜。其膜的分子间具有一定孔隙,允许二氧化碳和氧气缓慢通过,比无膜状态通过量明显减少。同时,此膜还能够部分阻止  相似文献   

3.
无毒防病增产剂—高脂膜高脂膜是高级脂肪醇成膜物的简称。高级脂肪醇类化学物质具有成膜特性,它经加工制造成一种类似“雪花膏”状物质,手指搓揉有滑润之感,而且有一种特殊的香料气味,颇受使用者欢迎。高脂膜经加水稀释喷雾后,在植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肉眼看不见,要在电子显微镜底下才能看清楚,所以称它为高脂膜。 1980年春北京大学用高脂膜物质喷射植物体表面防治苹果炭疽病获得成功。1982年  相似文献   

4.
《果农之友》2013,(7):46-47
因气温、湿度的原因,大部果园果树生长后期常出现裂果现象,特别是枣裂果尤为严重,造成品质下降、产量低下,农民束手无策,免套膜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1免套膜袋特点本品系高浓缩套袋型新高脂膜粉剂,喷涂果面迅速形成一层高分子超薄软膜,是套塑料袋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5.
高脂膜防治金冠果锈试验高脂膜喷到果树上能均匀成膜,对果树具有保护作用。为探讨高脂膜对金冠果锈的防治效果,于1992~1994年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花后喷布高脂膜对金冠果锈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喷布相同次数的高脂膜,随浓度的增加,金冠果锈率和果锈指数...  相似文献   

6.
1985~1989年,分别在德州市、平原县和漳卫南运河四女寺等果园,于谢花后10天(5月下旬),每隔15~20天喷一次无毒高脂膜,共3~4次,对苹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61.4~79.6%.无毒高脂膜防治苹果炭疽病,所试浓度中, 100~300倍防病效果相似于800倍多菌灵和200倍波尔多液,400~500倍的防病效果较差,但都起到明显增产作用。经和杀螨剂三氯杀螨醇1500倍液混用或交替使用,不仅可减少杀螨剂使用次数,有利保护天敌,而且比单用杀螨剂防效提高10.3-20.5%;增产幅度为15.2—31.6%。高脂膜不能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无毒高脂膜防治苹果炭疽病试…  相似文献   

7.
在南美斑潜蝇发生较重时期,利用阿维菌素、苦参碱、除虫菊素 苦参碱、印楝素、毒死蜱、吡虫啉等8种农药防治大田中的南美斑潜蝇。结果表明,0.3%印楝素、0.5%藜芦碱是防治南美斑潜蝇较好的生物农药。利用高脂膜、0.3%印楝乳油对美洲斑潜蝇的室内试验表明,其中施药5d后高脂膜60倍液抑制效果最好,卵的孵化率为13.45%。3种不同浓度的高脂膜对南美斑潜蝇的产卵量有不同的影响,其中40倍处理药后4d的拒产卵率最高,为72.4%,其中高脂膜40倍液处理拒食效果好,4d后成虫拒食率达70.2%;0.3%印楝对南美斑潜蝇卵孵化的抑制效果不明显,150mg/L药后5d拒产卵率为30.5%。  相似文献   

8.
在南美斑潜蝇发生较重时期,利用阿维菌素、苦参碱、除虫菊素 苦参碱、印楝素、毒死蜱、吡虫啉等8种农药防治大田中的南美斑潜蝇.结果表明,O.3%印楝素、0.5%藜芦碱是防治南美斑潜蝇较好的生物农药.利用高脂膜、0.3%印楝乳油时美洲斑潜蝇的室内试验表明,其中施药5 d后高脂膜60倍液抑制效果最好,卵的孵化率为13.45%.3种不同浓度的高脂膜时南美斑潜蝇的产卵量有不同的影响,其中40倍处理药后4 d的拒产卵率最高,为72.4%,其中高脂膜40倍液处理拒食效果好,4 d后成虫拒食率达70.2%;0.3%印楝对南美斑潜蝇卵孵化的抑制效果不明显,150 mg/药后5 d拒产卵率为30.5%.  相似文献   

9.
黄瓜白粉病是瓜类蔬菜栽培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病害,特别是春季温室黄瓜白粉病要比霜霉病发生的早而重,给春季黄瓜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过去我们用托布津、福美砷、多菌灵及小苏打防治,防治效果有限。1989年以来我站开始试用高脂膜防治黄瓜白粉病,当年共推广示范黄瓜地300余亩,结果表明,高脂膜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平均可达89.8%,平均增产鲜瓜24.9%。亩增收408.60元。  相似文献   

10.
以单层膜红砖、双层膜棉被、双层膜复合墙体的温室为试验温室,采用内环境测定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对其内部环境的影响,以期对寒地日光温室使用和建造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层膜温室保温性能不如双层膜温室,但单层膜红砖温室的蓄热能力强于双层膜棉被温室,复合墙体比棉被墙体、红砖墙体保温性能强。冬季4号双层膜温室较27号单层膜温室(CK)最低温度高12.85℃,降温速度较单层膜温室高0.47℃·h-1。4号、2号双层膜复合墙体的相对湿度小于27号单层膜红砖温室(CK),9号双层膜棉被温室的相对湿度高于27号单层膜红砖温室(CK);双层膜温室透光率均比单层膜高。综上,前屋面采用双层薄膜覆盖、后墙体使用复合材料均可提高温室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两膜覆盖基础上增加草苫覆盖和一层膜覆盖2种类型,对3种小拱棚覆盖类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覆盖类型均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发育;根据成熟期提前、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两膜一苫类型最好,其次为三膜覆盖,最后是两膜覆盖。以育苗方式比较,两膜一苫每667m2的经济效益比三膜覆盖高654元,比两膜覆盖高1100元。两膜一苫类型是值得在宁夏大力推广的小拱棚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吴月燕  崔鹏  李波 《果树学报》2011,(6):991-997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层次薄膜对葡萄生长、光合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我国南方葡萄的早熟栽培提供参考。以夏黑和醉金香1 a生苗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无膜(对照)、1层膜(处理Ⅰ)、2层膜(处理Ⅱ)和3层膜(处理Ⅲ)覆盖对其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试明,2个品种株高、根茎粗度和平均单叶面积均受薄膜覆盖影响,除处理Ⅰ与对照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13.
田刚 《长江蔬菜》2001,(1):48-48
长江流域的蔬菜保护地栽培,主要以塑料大棚为主,往往存在排湿与保温,排湿与灌溉,通风换气与保温等多方面的矛盾,对此,结合实际,提出几点改进意见,供参考。 1 增加二层裙膜,配以压膜线 目的在于解决田间管理中早期增温、保温、排湿和后期通风换气能力差这些方面的不足,具体做法是:扣棚时,大棚薄膜接触地面即可,不用泥土固定,而改用压膜线。棚内在距地面40cm高处,用铁丝或竹子做一层裙膜,在80~100cm高处,再设一层裙膜。低温时可以保温,高温或高湿时,只需揭起棚两侧薄膜,即可达到排湿迅速,降温一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苗龄接穗西瓜嫁接体愈合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苗龄接穗的西瓜(葫芦砧木)嫁接苗的嫁接体愈合组织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接穗苗龄5 d、7 d和10 d的嫁接苗,嫁接愈合快,嫁接6 d后管状分子已开始分化,8 d后隔离层基本消失,维管束桥形成,近愈合面细胞内有丰富细胞器,嫁接苗的成活率达90%以上;而接穗苗龄为13 d和18 d的嫁接组合在嫁接8 d后愈合面隔离层仍存在,愈合面两侧细胞中细胞器少,鲜见维管束桥连通,嫁接苗的成活率分别为83.3%和72%。因此认为,维管束桥的形成及愈合面细胞中丰富的细胞器,是西瓜嫁接苗成活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接穗苗龄小于10 d适合于进行嫁接,嫁接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正CCTV《影响力对话》栏目新兴农资合作伙伴康洁液体植物保护膜是由天然物质制成的一种乳状膜剂。对水喷洒后很快在植物表面形成肉眼看不见的连续网状膜层,把植物保护起来,既起到类似套袋的防病、防虫、阻隔污染的作用,又弥补了多次喷洒农药所造成的增加投资,费工费时,农药残留高、降低品质等诸多缺陷。达到节省药肥、提高品质、增加产量、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的蔬菜保护地栽培,主要以塑料大棚为主,往往存在排湿与保温,排湿与灌溉,通风换气与保温等多方面的矛盾,对此,结合实际,提出几点改进意见,供参考。1增加二层裙膜,配以压膜线目的在于解决田间管理中早期增温、保温、排湿和后期通风换气能力差这些方面的不足,具体做法是:扣棚时,大棚薄膜接触地面即可,不用泥土固定,而改用压膜线。棚内在距地面40cm高处,用铁丝或竹子做一层裙膜,在80~100cm高处,再设一层裙膜。低温时可以保温,高温或高湿时,只需揭起棚两侧薄膜,即可达到排湿迅速,降温一致的目的。2黑膜全…  相似文献   

17.
在代料栽培滑菇的发菌后期,料面上出现一层光滑、具光泽、有韧性、红褐色或褐色的角质化膜,我省菇农称它为蜡层或蜡质层。笔者经几年的观察和试验,现就蜡层形成同菌丝生长、环境条件的关系和蜡层在栽培上的作用及其控制方法作一简介。(一)蜡层与菌丝长势的关系蜡层是菌丝经充分交织后,在交织物周围出现的白或浅白色的液体逐渐变硬而成。其液体是由菌丝细胞所分泌,因此在滑菇的发菌阶段,菌丝生长越旺盛,细胞代谢所分泌的液体也越多,生成的蜡层也就越厚。在一般情况下,蜡层的厚为5~10mm,有的达15~20mm。反则,如  相似文献   

18.
果蔬的涂膜保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涂膜化学保鲜法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果蔬表面形成一层 被膜,可适当堵塞;开孔部,抑制呼吸作用,减少营养消耗,抑制水分散发,抑制微生物侵入,防止腐败变质。②果蔬表面形成一层被膜,大大改善了果蔬的色泽,增加了亮度,提高了果蔬的商品价值。③该法既适合小批量处理,也适合大批量保鲜,机械化程度高。④果蔬涂膜保鲜的作用类似单果包装,但与单果包装相比,价格更便宜。 果蔬涂膜保鲜,关键是被膜剂的选择,理想的被膜剂要求:①有一定的粘度,易于成膜。②形成的膜均匀、连续,具有良好的保质保鲜作用,并能提高果蔬的外观水平。…  相似文献   

19.
《山西果树》2005,(2):33-33
液膜果袋是一种新型果袋,它是根据生物细胞膜原理,采用现代仿生技术与控制释放技术,以无毒、无刺激、不伤害果实表面组织的聚乙烯醇等物质,复合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制成的无公害产品。喷施后在果面形成一层网状微膜结构,具有弹性和延展性,可随果实生长而增大。微膜网状结构具有半透性,能柔和光照、防止日灼、保润水分,果实代谢作用正常,可促进果实均匀着色。微膜中的复合剂具有阻隔病菌入侵、农药污染与减少果锈发生等多种功能。液膜果袋可用于多种水果,可在果面喷施、浸果或果面涂刷等。喷施后 50 d(天)后液膜果袋开始自然降解脱落,无需去袋。…  相似文献   

20.
康洁液体植物保护膜是由天然物质提取制成的一种透光、透明、具有弹性和透气性的乳状膜剂。兑水喷洒后能很快在植物的叶面、果面、枝干形成肉眼看不见的连续网状膜层,把植物保护起来。既起到类似果实套袋防病、防虫、隔阻污染的作用,又弥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