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8号是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07年9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毕单18号(毕2051)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年用自选的玉米自交系02H58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82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玉米自交系14PXM9700的选育过程与特征特性,研究了自交与杂交种子的生产过程,总结了自交系选育方法与杂交品种选育方法,以期为自交系选育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改进玉米自交系常规选育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玉米自交系的选育目标、基础材料的组建、自交系常规选育的技术路线和选育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改进玉米自交系常规选育技术。提出了在自交系选育时要适当的近交和回交、注重从原有材料中选自然变异株和把目标性状逐步整合组装等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陈伟 《种子世界》2017,(8):52-53
<正>1品种来源耕耘白糯系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系J206为母本,自交系G1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糯玉米单交种。母本J206是以京科糯2000为材料,采用二环系自交系选育法,经6代选育,育成综合性状较优良、一般配合力高、品质较好的自交系。父本G118是以贵州地方品种为基础材料,采用混合授粉法授粉,形成基础群体并经6代轮回选育后再自交纯合育成的自交系。耕耘  相似文献   

5.
玉米品种嫩单18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自交系N0455为母本、自交系NYU513212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适应区生育日数为125d,需≥10℃活动积温2600℃。该品种具有耐密性好、抗倒伏、抗病性强、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玉米自交系选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敬 《种子科技》2012,30(5):12-13
玉米自交系是选育杂交种的基础,优良玉米自交系是选育高产、高抗、稳产、广适杂交种的关键。1玉米自交系选育所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创新型基础自交系材料缺少,遗传基础过于狭窄,致使优良自交系的选育存在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种质资源狭窄,杂种优势模式单一  相似文献   

7.
李杰  宋开海  方立魁 《种子》2017,(8):122-123
海香糯18是重庆市绿海蔬菜研究所用自育自交系HB-1与H 18-1杂交组配而成的中熟杂交糯玉米新组合.本文介绍了海香糯18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征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利用温带自交系8058×泰国玉米育成了优良自交系8085泰(BT1)。该自交系较好的融合了温、热带种质,遗传基础丰富,具有高配合力、高产、品质优良和综合抗性好等特点。全国育种单位以其为亲本选育了浚248、浚9058和新01A3等17个优良衍生系,利用8085泰(BT1)及其衍生系培育了豫玉25、浚单18、浚单20和秋乐368等25个通过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自交系8085泰(BT1)是一个特色种质资源,在机收品种选育、抗逆性与品质改良研究中仍具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种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系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几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是重要的遗传特性,选育具有高配合力的优良玉米自交系,是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的关键.近几年我所选育了几个抗病、抗倒、优质、株型较好的玉米自交系,如新 358、新 77、新 7(红)、新 4(白)、新北 542及新引进筛选的新 LY90ds和新 HC自交系.为测定其配合力,进而有目的地利用它们选育优良玉米杂交种,我们再次利用骨干系测交法和莫惠栋的 p× q模式 [1],对新选系进行了配合力测定.为进一步论证骨干系测交法的先进性与科学性,近几年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提高玉米产量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新品种的选育,为选育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新品种,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自交系 L1029 为母本、自交系 L282 为父本杂交选育出连青贮 101,并于 2022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 20220505。  相似文献   

12.
玉米自交系一年三代种植与选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立玉米自交系一年三代种植的新模式,采用了温室与大田试验等研究方法,对玉米自交系加代种植与选育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山东大棚春播、山东夏播、海南冬繁一年三代种植与选育模式可靠,可操作性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选育自交系扩大了选育范围。利用该加代模式,山东春季大棚2月25日左右播种,5月1日左右授粉,6月12日左右收获,灌浆期42天以上,籽粒基本饱满;夏季6 月15 日左右播种,10 月5 日左右收获,及时暴晒考种;海南冬季11 月8 日左右播种,2 月20日左右收获暴晒3 天及时运回山东大棚春播,完成一年三代。利用该模式选育出的自交系性状表现可靠,生产上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刘树勋 《种子科技》2008,26(5):37-39
我国玉米自交系选育现状是:选育集中在系谱法、二环系或对已有自交系的回交改良上,遗传基础过于狭窄,育成的玉米杂交种杂种优势水平下降;玉米育种实现商业化转移,缺少拓宽遗传基础研究;创新型基础自交系材料的缺少是我国玉米自交系选育的主要障碍;我国经改良的玉米自交系群体大多数遗传背景混乱,至今没有形成杂种优势模式;投入不足,与国外差距较大。针对现状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拓宽遗传基础的研究工作,选育创新型基础自交系材料;采用非常规的自交系选育方法和先进的育种技术;配合力应早代测定,严格筛选;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人工合成新种质。  相似文献   

14.
杂交玉米泰玉1028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选育目的以甘肃及西北春玉米生产区为目标市场,开展以中晚熟、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为主要育种目标,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泰玉1028,2015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5014)。2亲本来源及杂交种选育经过2.1母本JY138自交系的选育经过2006年以自交系PH6WC的变异株为基础材料,再用自交系PH6WC为轮回亲本回交作为基础材料。2007年在  相似文献   

15.
农华18(参试名农华160)是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2001年以自交系S4621为母本.S8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7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07001号。  相似文献   

16.
4个新选育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新育的4个玉米自交系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据此分析渗试亲本遗传特点及新育自交系的优缺点,为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提供依据,并筛选出了一个配合力高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17.
滕召君 《中国种业》2018,(11):92-93
福单6号是湖南继福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系Y731为母本、自交系E327为父本配组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峰单191是以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为育种目标,以自交系M485为母本、自交系L20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20001号。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简易记载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的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的物质基础.所以玉米杂交种选育投入最大量的工作就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以及对其特征特性的研究和利用.有什么样优良特征特性的自交系.就将有什么样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对自交系特征特性的研究并将其特征特性做好详细的描述和记录是玉米自交系选育工作中一项最重要也是最麻烦的工作。一般玉米育种单位都有上千或几千个自交系或自交系选育材料.要做好这方面的记载,工作量很大.全靠用工具度量是不容易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郭莉  李新彦  马现斌  胡飞 《中国种业》2023,(10):70-74,79
运用基于玉米 DUS 测试性状对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团队 14 份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多样性分析和评价,以期为玉米自交系高效利用提供依据与参考。基于 DUS 测试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4 个自交系共 37 个性状的多样性一般,各性状多样性指数都未超过 2.00,需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改良与创新,以丰富种质资源多样性。从这些自交系各性状的表现来看,株型选择上偏中秆紧凑型;但生育期方面偏中晚熟,早熟自交系基本没有,在进行夏播选育或早熟品种的选育方面使用这些自交系需慎重。基于 DUS 测试表型性状的自交系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阈值为 0.844 时,14 个自交系可以分为四大类,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一致,其中 III 类中自 12(XY90418)和 IV 类中自 15(XY06/XY7298)选系单独聚为一类,与其他类群距离较远,可能与其他自交系存在杂种优势。另外,根据聚类结果,需要注意 2 个自交系杂交改良选育自交系时,后代分离方向不确定性。根据聚类结果,也说明轮回亲本不同,分别聚在不同类,所以在回交时轮回亲本和后代的选择上还是要紧跟选育目标——类优良轮回亲本,并进行目标性状的选择,以达到回交选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