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棚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属于喜温、喜弱光作物,非常适合大棚栽培,但因为大棚黄瓜种植难以轮作,且需要高湿度,很容易发生土传、气传等病虫害,在很大程度上对黄瓜产量质量造成了影响。基于此,必须积极推广大棚黄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升大棚黄瓜的单位面积产量,最终实现黄瓜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黄瓜具有喜温暖、耐湿润、适应弱光、单性结果的特性,很适于棚室栽培但同时又由于棚室黄瓜栽培具有冬春温度低、温差大、高湿、弱光及不易轮作等特点。加上集约化栽培中产生的连作障碍、病原菌抗药性和致病性变异、缺乏优良抗病品种等原因。导致棚室黄瓜的土传病害、气传病害、低温高温病害、高温高温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均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棚室黄瓜的增产潜力还远远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只有充分了解黄瓜的生物学特性和对棚室的适应性。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才能夺取棚室黄瓜的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3.
黄瓜具有喜温暖、耐湿润、适应弱光、单性结果的特性,很适于棚室栽培但同时又由于棚室黄瓜栽培具有冬春温度低、温差大、高湿、弱光及不易轮作等特点.加上集约化栽培中产生的连作障碍、病原菌抗药性和致病性变异、缺乏优良抗病品种等原因.导致棚室黄瓜的土传病害、气传病害、低温高温病害、高温高温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均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棚室黄瓜的增产潜力还远远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只有充分了解黄瓜的生物学特性和对棚室的适应性.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才能夺取棚室黄瓜的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大棚黄瓜栽培技术栽培的黄瓜因其上市早、产量高、品质好、收益大而得到迅速推广。因此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早熟、品质好、抗病强的大棚黄瓜品种,采用合理培育壮苗措施、田间管理技术可以促进无公害大棚黄瓜达到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大棚栽培已成为蔬菜栽培的主要方式,近几年发展面积迅速扩大,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减轻农药污染是发展大棚无公害蔬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1.大棚栽培病虫害发生原因(1)倒茬困难。大棚轮作少,黄瓜、番茄、茄子等少数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连续多年种植,造成土传病害十分严重,最突出的是黄瓜枯萎病,辣椒根腐病,  相似文献   

6.
一、选用适合扎赉特旗的优良品种温室大棚栽培蔬菜,对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冬季日光温室栽培黄瓜,要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适合的有长春密刺、新泰密刺、鲁黄4号等。春季大棚栽培冬春茬蔬菜,要选用早熟、前期耐低温弱光,而后期适应高温环境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7.
苏州地区大棚黄瓜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系统调查苏州地区大棚黄瓜病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棚黄瓜有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及生理性等15种病害,以真菌性病害最为普遍,主要是霜霉病和白粉病;对黄瓜产量有重要影响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花叶病毒病、霜霉病及白粉病。进而分析黄瓜病害与品种、栽培管理条件等的关系,提出大棚黄瓜病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冬暖大棚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栽培模式。做好冬暖大棚黄瓜栽培与病害防治,是提高黄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关键,其核心技术是选择适宜品种、适期定植、做好定植后管理与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黄瓜嫁接育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大棚等设施内栽培黄瓜,周年茬次多,轮作困难,容易发生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采用黄瓜嫁接育苗栽培,黄瓜枯萎病防效在95%以上。同时嫁接苗根系强大,生长旺盛,抗低温能力强,瓜条大,总产量较自根苗提高20%以上。生产中嫁接黄瓜的砧木以选用黑籽南瓜和南砧1号为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温室黄瓜土传病害危害性、影响流行因素和不同防治措施对土传病害及环境的效应,总结出来影响温室黄瓜丰产栽培的五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温室黄瓜主要土传病害有黄瓜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和猝倒病。影响流行因素主要有棚室连作年限,设施栽培黄瓜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和栽培措施。提出合理轮作,太阳能消毒,低温杀灭病菌,健身栽培等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既可有效控制温室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生,又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黄瓜产品的污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贺亮 《新农业》2014,(21):31-32
黄瓜是喜温作物,生长适温以白天25~32℃、夜间14~16℃为宜,喜弱光,喜湿,怕涝,不耐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由于根系较浅,要求富含有机质,通气性好的壤土,因此,黄瓜较适宜在大棚中栽培。1.播前准备在辽宁省盖州地区,一般4月10日左右开始整地,亩施2000~3000公斤农家肥、磷酸二铵25公斤、碳酸钙40公斤,随着翻地施入,之后覆大棚膜。大多数种植户采用大棚内再起小拱棚育苗,这样能有效保温和保湿,白天高温时方便遮  相似文献   

12.
对大棚栽培黄瓜,因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小气候有利于黄瓜病害的发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必须针对大棚特点,采用新方法,对黄瓜各种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3.
冬暖大棚黄瓜的栽培是利用冬暖型塑料大棚在深冬期间不加温生产黄瓜,使黄瓜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形成配套栽培技术,是保护地黄瓜生产最好的栽培模式。在科学栽培的基础上,做好冬暖大棚黄瓜病害防治,是提高黄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刘洋 《新农业》2006,(1):21-21
实践证明,嫁接黄瓜具有抗病、丰产、耐低温的特性,特别对枯萎病有独特预防效果,所以在土传病害发生较重的大棚和温室,多采用嫁接黄瓜栽培。黄瓜嫁接以黑籽南瓜为砧术,方法主要有靠接和插接,下面以靠接法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
塑料大棚春茬黄瓜是当前大棚黄瓜栽培最主要的一茬,搞好春茬黄瓜早熟高产栽培对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一、选择良种选择丰产、抗病、耐低温弱光、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一般可选用长春密刺、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温室黄瓜土传病害危害性、影响流行因素和不同防治措施对土传病害及环境的效应。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温室黄瓜主要土传病害有黄瓜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和猝倒病。影响流行因素主要有棚室连作年限,设施栽培黄瓜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和栽培措施。提出合理轮作,太阳能消毒,低温杀灭病菌,健身栽培等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既可有效控制温室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生,又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黄瓜产品的污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是产量高、效益好的栽培模式。做好日光温室栽培与病害防治,是提高黄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关键。一、选择适宜品种日光温室黄瓜要经历较长时间的低温、弱光条件,在品种上必须选择耐低温、耐弱光、分枝少、根瓜节位好、抗病力强的品种,并要求瓜条在低温条件下能较快生长。当前常用的品种有"长春密刺"、"新泰密刺"、"津春系列"等,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品种。二、适期提早定植定植前3~5天深翻土地、正平地面,并进行施肥。黄瓜是喜肥耐肥作物,生长量大、产量高,需肥量较大,故应增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温室黄瓜土传病害危害性、影响流行因素和不同防治措施对土传病害及环境的效应。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温室黄瓜主要土传病害有黄瓜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和猝倒病。影响流行因素主要有棚室连作年限,设施栽培黄瓜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和栽培措施。提出合理轮作,太阳能消毒,低温杀灭病菌,健身栽培等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既可有效控制温室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生,又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黄瓜产品的污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石灰氮在大棚黄瓜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大棚种植年岁的增大,黄瓜大棚的土传病害日趋严重,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根结线虫病、土壤板结、酸化严重黄瓜产量和品质下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夏季黄瓜大棚休闲时使用石灰氮进行土壤消毒,采取高温+石灰氮+有机肥(鸡粪)土壤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20.
温室大棚具有不便移动、高湿、弱光高温和连年种植等特点,使得黄瓜病害的发生严重,危害猖獗。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及时准确的对病害做出识别和诊断,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