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农业》2009,(5):31-31
综合电视、电话、电脑三种信息载体的“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利用电脑网络采集信息.为电话、电视语音系统和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信息源:利用电话语音系统,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远程解答:利用电视.针对农民关心的热点和共性问题,制作播放电视节目,提高信息服务进户率。  相似文献   

2.
武强县积极拓展技术服务形式,全面促进粮食增产。 1、以农业信息网为载体,促进农业科技信息入户。结合电视、广播等,通过网上农技110、农业手机短信、网上视频医院、农业专家电话等,开展“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让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及时、快捷、简便地获得农业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3.
农业部正式启动“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项目,重点推广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提高试点项目建设单位的信息服务能力,辐射并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该项目拟选择6个地区、50个县作为试点实施单位,信息服务覆盖面将达到100个县以上。该项目的实施是农业部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正式启动“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项目,重点推广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提高试点项目建设单位的信息服务能力,辐射并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该项目拟选择6个地区、50个县作为试点实施单位,信息服务覆盖面将达到100个县以上。该项目的实施是农业部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将采取3项措施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这3项措施包括:整合国内外农业信息资源,加快实施“金农工程”和农村信息服务电视、电脑、电话“三电合一”试点工作,大力培养农业信息人才。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是农业部2010年"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单位。结合浙江省农业信息化现状,总结农业信息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面向需求、服务"三农"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电话、电视、电脑3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取得了良好效果。阐述和分析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建设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存在问题、经验与成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通过电话、电视、电脑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互联互动,面向“三农”的开展信息服务的模式,它改变了政府职能、改变了农民传统生产方式、促使农业向产供销一体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三电合一”信息服务在我市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黄蕤  庞占杰 《河南农业》2006,(4):10-11,26
近年来,许昌市大力实施了以电脑、电视、电话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战略,突出“建网络、抓覆盖、促互动”三个环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电脑、电视、电话三种主要信息服务方式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加快了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的渗透和应用,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服务“三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三电一厅"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致富助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藁城市通过对全市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三电一厅”(电脑、电视、电话、农业科技服务厅)等媒体及设施的信息传播优势,建立了农业信息计算机网络中心、农业电视制片中心、农业快易通电话热线服务中心和农业科技服务厅。在因特网上设立了藁城农业信息网站,在当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2009,(5):33-33
近年来,建阳市充分利用和整合电话、电脑、电视等资源。建立起功能完善、快捷便利的“三电合一”立体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了农业信息与农民的零距离传播、零距离服务、零距离培训,让该市20多万农民享受到信息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11.
徐村隶属河北省藁城市邱头镇,全村共有1688户,6891人,耕地面积9738亩。板材加工、种养业为村里的支柱产业.种植业以粮食、蔬菜生产为主,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510元。该村两委班子把为村民提供科技、市场信息服务,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他们依托市“三电合一”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建立了“农业快易通”综合服务站.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专栏、喇叭、图书、报刊、简报等多种信息载体,向农民传递市场供求、价格行情、致富技术等信息,供应化肥、农药、良种等农用生产资料。信息、技术、物资服务“三结合”.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2.
浏阳是一个农业大市,辖37个乡镇,总面积5008平方公里,耕地95万亩,农业人口118万,占总人口的89%。2005年列为全国“三电合一”(电脑、电视、电话)农业信息服务首批试点市(县)。试点以来,浏阳市政府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公益为主,市场运作”的思路,并采取主管机构全  相似文献   

13.
《河南农业》2005,(7):6-7
“三电一厅”即电脑网络系统、电话语音系统、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和乡镇农业信息服务大厅,是广大农民群众及时获得科技信息,减少市场风险的有效载体,通过电脑网络采集信息,丰富充实农业信息数据库,为电话语音系统和农业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信息资源;通过电话语音系统,开展语音咨询和  相似文献   

14.
在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将电话、电视、电脑这三者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笔者结合金山区实施"三电合一"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实施意见、工作要点,以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滕州市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加快农村综合信息建设,为农民群众及时提供技术咨询、病虫测报和市场供求信息,促进实用科技的学习、应用和转化,建设了专业化的信息服务队伍,实施“三电合一”工程,充分利用电话、电视、电脑等现代化传媒工具为民服务,开通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被广大农民称为农技“110”。开发方便快捷的现代信息网络,向农民群众提供形象生动的远程视频服务,实现了农户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开通平民化的短信平台,率先开播县级农业科技频道,编发“滕州现代农业报”等报纸读物,集中报道农业农村政策,发布农业信息,宣传农科知识。通过积极完善信息服务桥梁建设,我市将“农业信息化”全面引入农村生产、生活,确保有价值的农业科技咨讯及时送到农民群众身边,促进科技转化率,有力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海门市"三电合一"(就是将电话、电视、电脑有机组合起来,互联互通,融为一体)农业信息平台的建立及应用情况。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是以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有效的利用农业信息为农民服务,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长春市属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会城市,农业人口比例较大,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利用数字化信息存在较大的障碍。本文总结了长春市建设“互联网、电话网、卫星网”三网合一,“网络信息服务、电话语音和固网短信服务、农民远程教育服务、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服务”四位一体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实践,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解决农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和农业信息怎样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业部在推动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信息服务过程中,申请设立了全国统一的农业公益性服务专用号码12316。2006年5月22日,这一热线率先在吉林省开通(吉林省定名为“12316新农村热线”)。  相似文献   

19.
以"三电合一"为载体加快农技推广步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三电合一”,就是将电话、电视、电脑有机组合起来,互联互通,融为一体。将农技推广和这些现代化的传播载体相结合,必然会转变农技推广的服务职能,增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从而加快农技推广的步伐,开创农技推广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小君 《甘肃农业》2004,(11):53-53
电脑农业,即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其专业名称为国家863~306智能化农业信息应用系统。该系统是运用电脑软件分析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种要素,总结和汇集农业领域最新科技知识、不同层次农业专家.长期积累的大量宝贵经验以及通过实验得到的各种数据及数学模型等,最后由计算机工程师利用智能技术编制出来的指导农业生产的计算机智能软件系统。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电脑农业是当代社会科技信息技术进步的产物,是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载体,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对改变民族地区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